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次日的清晨,小雨綿綿,春雨貴如油,這一場春雨來的及時,可以讓百姓們少澆水灌溉一次,省了力,也省了爭水的紛爭。

巡檢邊方、閱視鼎建,將監察責權重新伸進了晉黨的核心,宣府、和大同兩鎮。

廷議已經開始,小皇帝在月臺之上聽政唸書,朝臣們在下面吵吵嚷嚷。

暹羅國王華招宋,差遣夷使進貢方物(土特產),夷人使者說原來的印信勘合,因東牛國攻破城池被燒燬了,請求補一個,禮部尚書陸樹聲請旨補堪合。

朝鮮來了使者謝恩,禮部請旨宴請。

都察院有御史請王守仁從祭祀孔廟,王錫爵駁斥,不是王守仁的學問不行,確切的說,是有很多的士大夫把心學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中,知行合一這個大前提給丟了,只剩下了致良知。

這樣一來,王守仁的心學,似乎只要有良知,一切都可以成功,再給王守仁從祀,恐爲世道人心之害。

經過了短暫的辯論,王錫爵辯經大勝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認知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只剩下了致良知,只要想就能成,這不成了拜火教、景教這些異端了嗎?

想把王守仁擡到孔廟裡,那儒學士們就不能只談致良知,就必須要談知行合一,談實踐,而不是高談闊論,眼高手低。

朝臣們忽然開始了吵鬧,朱翊鈞擡起頭,看向了引發廷議爭論的戶部尚書王國光。

王國光頗爲鄭重的說道:“軍士糧餉,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在覈算九鎮冗費之事上,發現了糧餉胖襖折色給銀子,落不到軍士的手中,反而是給實物,軍士們能落到幾分實惠。”

“整個九邊,除了薊州、永平、山海關三鎮,能給半餉,其餘六鎮,軍士半餉都拿不到。”

王國光在斷人財路。

發實物也有可能會被人侵吞,但是這些實物折現,就要出手,出手就需要人力物力販售,參與的人越多,事情被揭露的可能就越大。

一旦某地市面上流出了軍用之物,各地方的監察御史還能監察一二,大明的糾錯機制還能發揮一些作用,但是發銀子,連出手都不需要了,銀子從朝廷流轉向軍卒的過程中,就會一層一層的被剝盤,到了軍士的手中,還能剩幾分銀。

“銀貴谷賤和銀賤谷貴,這種完全衝突的現象,在大明腹地和邊方,屢屢出現。”王國光頗爲確切的說道:“邊方多爲軍卒,農戶本就極少,糧少耗糧多,銀子多了,糧就越來越貴,造成了銀賤谷貴。”

“而腹地因爲一條鞭法的推行,農戶比較多,糧多銀少,糧食越來越賤,大明腹地,銀貴谷賤。”

“邊防不寧,生民不安。”

“這麼說還是太麻煩了,我自己畫了張圖,大家一看就知。”

按照設想,朝廷從大明腹地收銀兩,而後朝廷把銀兩以軍餉的形式發給邊方,商人從腹地運糧到邊方,交易獲得白銀,再把白銀帶回腹地。

在制度設計上,這是一個完整的內循環。

但是在執行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朝廷從大明腹地收銀兩,產生了另外一個可怕的制度性腐敗——火耗。

朝廷要的是金花銀,雜質較少,民間能徵到的大多數爲雜色銀,雜質較多。百姓們用雜色銀交稅,就要多交一部分的火耗稅,火耗全看地方稅吏,本該每兩一分到兩分(1%到2%),能達到每兩一錢到兩錢甚至更多。(10%到20%)。

而朝廷把軍餉發給邊方,這金花銀從朝廷送到邊方,就變成了雜色銀,雜色銀也就罷了,能到軍士手中也還好,但往往因爲無法監察,導致軍士別說足餉了,哪怕就是半餉,也是難如登天。

戚繼光統領三鎮之地,能保證的也只有跟着他來到北方的浙兵能領到足餉,至於本來的衛所軍士,戚繼光能讓他們領到半餉,已經是戚繼光的刀子鋒利。

商人從腹地運糧到邊方,損耗極大,但是這差價卻彌補不了沿路的損耗,商人就懶得運糧了。

商人也不會把銀子帶回腹地,而是就近購買邊方貨物,運回腹地,賺取差價。

這就導致邊方的銀子越來越多,糧食價格飛漲,銀賤谷貴;

而腹地,因爲財富的高度集中,白銀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百姓要交納稅賦,就要用糧食換銀子,這就造成了銀貴谷賤。

這個納銀開中法的內循環設計,看似是邏輯自洽,是成功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是極其失敗。

大明本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用內循環解決邊方糧草問題的方案,那就是納鹽開中法,也就是鹽引。

商人必須把鹽引從邊方,帶回大明的江南地區,才能獲得食鹽,才能獲利。

商人要獲得鹽引,就必須運糧到邊方,或者在邊方商屯,商屯就是商人僱傭苦作勞力在邊方屯耕,就地入倉換取鹽引。

而大明邊方,給軍卒實物當做軍餉,米粱鹽油襖等,也會有侵佔,但是難度可比侵吞銀子要麻煩許多。

這套納鹽開中法被徹底破壞,是在明孝宗弘治年間,葉淇爲戶部尚書,改舊制爲:商人以銀代米,將白銀交納於運司,白銀解至太倉,就能換取到鹽引,這商屯鹽引法,一下子就被破壞的一乾二淨。

太倉的銀子是多了,可是邊方不寧。

鹽引法已經被徹底敗壞,而現在,王國光只是想讓大明軍士能吃得上飯,還不是吃飽飯,所以開了一輪歷史倒車,軍餉不給銀,給實物。

這也不是王國光首倡,在海瑞的《治安疏》裡就有一句:復屯鹽本色以裕邊儲,開歷史倒車,邊方應該復屯耕鹽引之法,多多積蓄糧食,以充裕邊關。

“我提醒諸位,軍卒吃不上飯,是要譁變嘯營的。”張居正聽完了王國光的陳述,開口爲王國光站臺。

一旦不再折銀,改爲了之前的實物糧餉,就會造成邊方必須要屯耕,朝廷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就要靠地方邊鎮屯耕。

“此事從長再議比較妥當,這折銀從弘治年間到了今日,若是輕動,與國不寧。”王崇古眉頭緊皺。

王國光的廷議一旦通過,意味着朝廷在邊方的監察權,會從閱視長城鼎建延伸到糧餉督核,這是監察權的延伸。

同利則趨,一旦朝廷對邊方糧餉有了監察之權,那各地軍將,就不肯和晉黨的明公們一起同惡則斥了,王崇古要是能同意纔怪。

兵部尚書譚綸立刻開口說道:“那要不要問問戚帥?戚帥掌薊州、永平、山海三鎮之地,比宣府、大同還多一鎮之地,看看戚帥同不同意此事?”

“都是邊方將領,遷安伯若是肯的話,宣大兩鎮爲何要反對呢?”

“戚帥乃是元輔門下,元輔答應,戚帥還能拒絕嗎!”王崇古十分不滿的說道,監察的是張黨的人!戚繼光當然會同意,一點都不影響戚繼光繼續喝兵血!

王崇古堅定的認爲,戚繼光和他們是一樣的人,大家都在喝兵血!

張居正笑着說道:“王總督慎言,戚帥在玄武門外把全楚會館的腰牌還給了我,這件事整個京師都傳遍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說我張居正不得人心,連戚帥都不願意繼續和我同流合污,一丘之貉了。”

“王總督,戚帥現在是遷安伯,是武勳,我一個文臣,不好和一個武勳牽扯過深。”

張居正說完笑容滿面得看着王崇古,他敢和邊將切割,戚繼光敢把腰牌還給張居正,宣府大同的邊將,敢把全晉會館的腰牌還給會館,宣府大同邊將,敢不給孝敬嗎?王崇古、張四維敢和邊將切割嗎?

張居正在罵人,他文臣不跟武將牽扯了,那王崇古也是文臣,他和武將牽連極深,張居正罵的王崇古,根本還不了嘴。

“近來各項錢糧,多議改本折色,以圖省便。但祖宗立法初意,未嘗不便於民,今只宜革弊補偏耳,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吧。”楊博突然開口對王國光的提議做出了表態,他同意了地方折銀改實物之奏,也就是同意了朝廷的監察權,進一步向地方延伸。

楊博的表態似乎極其突然的,王國光有些意外,王崇古眉頭緊皺,葛守禮額頭擰成的疙瘩舒展開來。

這就是昨日張居正換到的利益,他不會對十名參將過分的追擊,楊博同意大明朝廷監察權的延伸。

楊博不答應也得答應,麻貴、麻錦等人被張居正給拿着把柄,這要是不肯鬆口,張居正追擊下去,晉黨絕對會損失更大。

楊博太清楚張居正的性格了,當他還肯商量的時候,最好答應,這樣一來,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肯答應,張居正也一定會做到。

“那就如此?”張居正看向了王崇古,詢問着王崇古的意見。

王崇古思慮再三,才頗爲心不甘情不願的說道:“那便如此吧。”

張居正忽然站起身來,對着月臺上的小皇帝俯首說道:“陛下,臣有本啓奏。”?

朱翊鈞停筆,這裡面還有自己什麼事嗎?

他只是個十歲人主,陽光開朗的小朋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