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

萬曆十四年,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復讀生,只有一人中式,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尷尬場面,而武后生的大放異彩,將軍戶出身的進士佔比提高到了將近40%,這個結果對朱翊鈞而言,當真是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說明一個問題,三次會試皆沒有考中的舉人,再繼續考,其實就沒有意義了,三次已經足夠排除所有偶發因素,也證明了大明兩個極爲霸道的機制仍在穩定而有效的運行着,一個就是人才遴選機制,一個就是朝廷糾錯機制,至少御史言官,還能發揮出一些本來的作用。

朱翊鈞打算停了復讀生的政令,也就是種地換考試資格,這條路是錯的,沒必要繼續執行。

萬曆十四年會試的會元,是軍後生,名叫劉晨曉,今年二十三歲,是順天府北大營軍戶,但他是個孤兒,換句話說,他是朝廷養大的孩子。

其父親在萬曆三年討伐土蠻汗之戰中,犧牲在了青龍堡,而青龍堡的背後是桃吐山,桃吐山的白土,是大明毛呢官廠能能夠成功的關鍵。

劉晨曉的父親名叫劉自機,是入了伍之後改的名,劉自機犧牲的時候,劉晨曉才十二歲。

劉晨曉的父親劉自機的身世非常悽苦,劉自機一歲的時候,父親死於旱災引發的蝗災、瘟疫,他的母親帶着劉自機和他的哥哥改嫁,之所以要帶着兩個拖油瓶改嫁,是那場瘟疫之下,劉自機家裡的親人基本就已經病逝了,爲數不多的幾個親戚,也不願意收養。

劉自機三歲的時候,母親病逝。

至此,劉自機兄弟二人就跟着繼父繼續生活,繼父動輒打罵,最後兩兄弟逾牆而走,逃跑了。

劉自機七歲那年,哥哥病逝,留下了劉自機一個人掙扎着活着,七歲,劉自機流落到了宣府,從了軍,七歲孩子說是從軍,其實就是營裡有口餘糧,就給了他口飯吃而已,劉自機在宣府的軍營中成長到了十六歲,因爲弓馬嫺熟,成爲了墩臺遠侯。

墩臺遠侯很苦,但賞錢給的足,劉自機奔波了三年,便有錢娶妻生子,甚至在宣府置辦了產業,給孩子附了籍,開始上學。

萬曆元年,劉自機因爲驍勇被遴選爲了京營銳卒,萬曆三年,犧牲在青龍堡,其遺骨被運回了大明埋在在西山忠烈陵寢。

劉晨曉是被朝廷養大的,因爲他的母親在劉自機犧牲後,就改嫁了他人,這個母親改嫁是被逼無奈,因爲,老家來人了。

孤兒寡母的恐怖故事:老家的親戚。

劉自機在老家幾乎沒什麼親人,但還有個遠房的表叔,在劉自機發達之後,這個好吃懶做的表叔,開始偶爾走動,而劉自機死後,這個表叔居然將劉晨曉的母親趕出劉家,說這位母親是覬覦他們老劉家的財產。

劉自機的母親萬般無奈下改嫁他人。

然後這個表叔將家產一卷而空,消失的無影無蹤,留下了劉晨曉和劉晨明兩兄弟二人,孤苦無依。

朱翊鈞知道後勃然大怒,下令緹騎就是把大明翻過來,也要把這個表叔找到,把被捲走的家產討回來,經過這次教訓後,大明京營的法司不由民間衙門管理,而是專門的軍隊法司鎮撫司衙門管理,並且對忠烈的遺產進行保護,不允許非直系家屬繼承遺產。

朱翊鈞見過劉晨曉、劉晨明兄弟二人,那時候朱翊鈞也是個十三歲的孩子。

“當年沒把這個遠房表叔給剁了,是朕的婦人之仁!”朱翊鈞手裡拿着一本奏疏,滿臉的陰沉。

當年那個表叔捲走家產,這是個民事案子,不涉及刑名,所以不會流放或者斬首,現在朱翊鈞有點後悔,當初就應該讓權力小小任性一下。

朱翊鈞手裡這道奏疏,是科道言官監察御史王問卿、吳嶽秀二人聯名上的奏疏,這本奏疏就一個意思,那就是劉晨曉不能做會元,不僅不能做會元,甚至不能做舉人、秀才。

根據遠方表叔的供詞,劉自機在宣府做墩臺遠侯那幾年,走私販私,每年要從內地帶數百斤的鹽賣到草原,而且還給人方便,幫忙商賈指路,是知法犯法,是通虜之罪,如果劉自機通虜的犯罪事實成立的話,那麼劉晨曉作爲罪人之後,就不得入仕。

這案子甚至都不用查,朱翊鈞就知道這是事實,因爲是那時候的普遍現象。

墩臺遠侯是個搏命的行當,劉自機做墩臺遠侯的目的,也是看重了豐厚的回報,這些個墩臺遠侯們依靠自己的帶的貨物,來打造自己的人脈,進而可以深入虜營,而且在追捕的時候,也有託庇之處。

劉自機做墩臺遠侯,是在隆慶二年到隆慶五年末,那時候朝廷國帑空蕩蕩,度支只有三個月。

提刑指揮使陳末也幹過,朱翊鈞聽陳末說過墩臺遠侯的生活。

這件事合情,但不合法,而且決不能合法,合情是因爲那時候,沒有點灰色的收入,誰願意去草原上搏命?不能合法,否則就會助長海防巡檢走私販私之風,別說禁阿片了,連正常的巡檢都會變成敲詐勒索。

這種事很普遍,比如船東會默認水手上船的時候,攜帶不超過三百斤的貨物,作爲自己的行李,其實就是允許船員自己帶貨,和番夷溝通往來,賺取豐厚的財富,下海可是搏命的事兒,沒有厚利,不可能吸引人搏命。

整件事麻煩就麻煩在了這裡,不上稱的時候,可能只有四兩重,但一上稱,千斤打不住。

“賤儒就是這樣,總是逼朕在最高興的時候揍他們。”朱翊鈞將奏疏揣進了懷裡,作爲封建帝王,展現封建帝制侷限性的時候到了。

這個案子,朱翊鈞不打算留中不發,而是選擇拉偏架,他打算以劉自機已經犧牲、死無對證爲由,認定遠方表叔污衊,強行把這件案子摁下去。

因爲不摁下去,這會試中了舉人的二十八人,都要被這些賤儒們清算。

至於彈劾的兩個科道言官,朱翊鈞準備給他們升遷到舊港總督府去,既然如此明察秋毫、秉公辦事,到了開拓的橋頭堡,一定會有極好的表現!

封建帝制就是這樣的侷限,皇帝的意志大過律法。

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繼續辦案的時候,收到了一份奏疏,來自內閣首輔張居正,這本奏疏非常非常奇怪,是全楚會館在萬曆三年以前,收受賄賂的賬目,就是張居正受賄的鐵證,由張居正親自呈送御前。

張居正的意圖非常明顯了,賤儒既然打算翻劉晨曉這個會元的舊賬,張居正也打算翻百官們舊賬了,先翻自己的,再翻別人的,他逃不掉,別人更逃不掉。

主打一個互相傷害。

張居正在隆慶元年起勢之後,就開始收受賄賂,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張居正一共收受賄賂折銀高達二十三萬兩白銀,而且還有各色寶物,這部分是不好計價,比如當年王世貞送給張居正的畫,宋徽宗的《竹禽圖》,光這幅畫就得十數萬兩白銀,這幅畫在朱翊鈞大婚的時候,進了內帑。

朱翊鈞還認認真真的研究了一番這賬本,他在找戚繼光送的波斯美人和三十二人擡的大轎,奈何沒有。

大明皇帝顯得非常不屑的說道:“收了十幾年的賄,還沒朕賞賜的多!要不是先生不要,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應該掛在先生的書房了,要是查先生貪腐,是不是先從朕查起?大明皇帝也行賄啊!”

朱翊鈞每次去全楚會館蹭飯,可都要帶禮物的,而且都是宮裡的至寶,太過於貴重的,張居正都是嚴詞拒絕,太金貴了,他張居正還得專門養一羣人保養這些至寶。

但這些年,朱翊鈞給的賞賜,林林總總遠超受賄金額。

政治的第一基本原則,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賤儒這次破壞了基本的規則,劉自機這名銳卒已經犧牲,人已經蓋棺定論爲大明忠烈,現在非要把當年的舊賬翻出來,張居正也打算翻一翻舊賬了。

張居正上這本奏疏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他要看看賤儒敢不敢跟他自爆!

他張居正是世襲武勳,宜城伯,即便是海瑞來斷這個案子,頂多褫奪了他的爵位,他還是首輔,那這些個賤儒當年那些舊賬,就可以好好說道說道了。

“下章都察院,告知總憲海瑞和李幼滋,查,一查到底!”朱翊鈞將硃批的奏疏遞給了馮保,他配合張居正的行動,推波助瀾,看熱鬧不嫌事大!

李昖被李舜臣打斷了腿,還在羨慕大明皇帝有個好帝師,還在忿忿不平,別說李昖羨慕,朱翊鈞也羨慕自己!

“陛下,王次輔有奏疏。”馮保拿出了第二本奏疏,來自次輔王崇古。

“王次輔最近在幹什麼?”朱翊鈞接過了奏疏,詢問王崇古最近的動向,這赫赫有名的次輔,最近低調的有點隱身。

馮保俯首說道:“這不是打仗嗎?王次輔爲了避嫌,就去了西山煤局,他最近在折騰工匠工會,用王次輔的話說,要建立自下而上的監察力量,來糾正官廠在發展過程中的錯誤,讓官廠保持足夠的活力,而不是在無序的擴張和自大中毀滅。”

王崇古是反賊出身,這一點舉世皆知,而且當年因爲俺答汗的兵禍,挾寇自重的舊事,是陛下特赦的罪責,特赦歸特赦,但罪名是真實存在的,只要打仗,王崇古就會躲進西山煤局裡,專心搞生產。

“啊?工會嗎?”朱翊鈞眨了眨眼說道:“可別弄成了吸血的蛀蟲,這頭問朝廷要政策,那頭對工匠們敲骨吸髓,黨同伐異,讓王次輔可得悠着點兒。”

“陛下,王次輔是幹臣,所以纔在自己老巢探索這個經驗,親自盯着呢。”馮保倒不是很在意的說道,是看朝廷想不想,不是能不能。

比如王崇古手下的工會,就是一個三年任期、期滿不得再任、三代之內完全避嫌的工會,要工會必須新陳代謝。

朱翊鈞打開了王崇古的奏疏,他一看就直接樂了起來,裡面是由王謙提供的黑料,《清流名儒風流韻事》又又又一次更新了。

這次的內容非常勁爆,王問卿、吳嶽秀在最前面。

作爲外室研究第一人,王謙對這些人的黑料一清二楚,沒有兒子四十歲纔可以納妾,這條大明律可能約束不了民間,但約束官員還是手拿把掐的,而這兩位不符合條件,都是個人生活作風有問題的典型。

“那王問卿居然養了整整七個外室!七個,嘖嘖,而且居然都不花錢!”朱翊鈞驚駭無比,這個王問卿居然是京師第一深情,玩外室,一分銀子不肯花,全靠那張嘴!

王問卿這七個外室本身都是青樓的女子,王問卿用詩詞歌賦,用自己的才華征服了這些外室,這七個外室彼此還知道,爭風吃醋的戲碼,看的朱翊鈞目瞪口呆。

“厲害了,王問卿這張破嘴。”

至於另外一位吳嶽秀就是名不副實,沒有那麼秀了,他養了兩個,這兩個還被原配給知道,已經大打出手了兩次,原配打外室,還有一個因此流產,弄得一地雞毛、狼狽無比。

“怪不得這個吳嶽秀要衝鋒陷陣,原來是後院起火了。”朱翊鈞將《清流名儒風流韻事》遞給了馮保鄭重的說道:“讓三經廠加班加點,朕今天下午就要看到這本書,暢銷大明京師!”“陛下放心吧,就是不吃飯,也要印出來!”馮保立刻俯首領命,作爲陛下身邊的樂子人,他就喜歡看熱鬧,而且這個熱鬧還是關於讓陛下鬧心的賤儒,不得不看,從速從快!

馮保叮囑着小黃門,反覆強調要快!質量要好!而且一定要有插畫!圖文並茂可是《風流韻事》的最大賣點,而且馮保強調,必須用上最新的畫法透視,讓畫面更加立體、真實。

張居正和王崇古都拿出了自己的辦法來,作爲帝黨的萬士和怎麼可能不出來洗地?

很快萬士和的奏疏就到了,比較讓朱翊鈞意外的是,萬士和的意見是劉自機有罪,但陛下因功特赦,這是八辟的議功,一切的一切都合乎禮法的解決,讓賤儒都挑不出毛病來,萬士和求得是周全,不留後遺症的周全。

“大宗伯這個法子,不錯,下章禮部議功吧。”朱翊鈞硃批了萬士和的奏疏,這個極端保守派,堅決執行了皇帝的意志之外,還維護了禮法的體面,萬士和一向主張:禮法豈是不便之物!

沒有萬士和,禮部這個家得散。

戶部尚書王國光上的奏疏,則是讓朱翊鈞感到驚訝無比,王國光認爲,矛盾的漩渦和中心,賤儒們真正要針對的地方,恐怕不是會元、進士、科舉,而是天津塘沽倉的糧草,這頭賤儒跳出來吸引目光,那頭大火焚燒塘沽倉。

王國光堅定的認爲,賤儒們其實不怕現在的二十八個武后生進士,再厲害,他們也只有二十八個,賤儒們怕的是以後,要只知道這纔是第一期的武后生,日後這樣的武后生會越來越多,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

要瓦解武后生這個集體,重點不在武后生個體,而是在京營,只要京營還在贏,武后生就會層出不窮。

一勞永逸的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讓京營輸,大敗虧輸,這樣武后生就沒有立錐之地了。

而辦法也很簡單,火龍燒倉就行了。

糧草被燒了是什麼下場?問問袁紹,他官渡之戰中,得知烏巢的糧草全部被燒燬時,是何等的絕望。

“大司徒的意思是,萬曆維新引發的權力分配的矛盾,已經進入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守舊派依舊掌控權力。他們會不顧一切的維護自己權力的穩固,就像李昖要答應小西行長要前往倭國參洛一樣,誰當宗主國他李昖無所謂,只要他當國王就行。”

“同樣,誰做皇帝無所謂,只要他們繼續做士大夫就行。”朱翊鈞敲動着桌子說道:“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力,什麼都肯做,就像朕一樣,爲了保護自己的權力,可以十四年如一日的操閱軍馬。”

馮保眉頭緊蹙的說道:“哪怕是輸給倭寇?”

“甚至是輸給倭寇。”朱翊鈞強調了一遍,大明的賤儒們又不是沒幹過,逼死朱紈,解散浙江四十一衛所,戰船四百三十九艘鑿沉、軍籍盡散,東南倭患自此變成了大明心腹之患。

李昖乾的那些狗屁倒竈的事兒,大明經歷過一次。

“緹帥!”

“臣在!”趙夢佑俯首說道。

“立刻讓陳末帶領緹騎兩千衆前往天津州塘沽,傳朕軍令,限今日到,全面排查,給先斬後奏之權,火龍燒倉,提頭來見!再傳軍令至京營,調撥三營前往天津州塘沽,限後日到,配合緹騎行動!”朱翊鈞做出了十分具體的部署,緹騎三千衆,是朱翊鈞壓箱底的軍兵,一次調撥了兩千人,而且還調了九千京營銳卒配合。

“得令!”趙夢佑俯首領命。

“下章遼東寧遠侯,糧草重中之重,不得掉以輕心。”朱翊鈞十分平靜的說道:“朕倒是要看看,他們能不能在朕手中啃下這塊硬骨頭!”

朱翊鈞再次全面反省了一遍自己的決策,大明軍在這場援朝滅倭之戰中,唯一能輸的可能,就是糧草不濟這一項了。

送往義州的糧草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在天津塘沽,這部分是意外之喜,絕大部分是大明呂宋總督府、五大市舶司遠洋商行船東們贊助的,而另外一部分是運往了遼東,歸李成樑看護調運,這是京師原來準備的糧草。

李成樑要是不顧及李如鬆的生死,自然會麻痹大意,李如鬆是李成樑最出息的兒子,沒有之一。

Wшw☢ ttκд n☢ C O

李成樑非常在乎李如鬆,甚至派了兩萬軍前往朝鮮給京營打配合,糧草不濟這兩萬軍要擔起‘自籌糧草’的職責,就是劫掠也要把糧草劫掠到軍中,反正大明皇帝對沒有歸化的地方,並不在乎。

“陛下,賤儒之所以是賤儒,是他們足夠賤。”馮保咬牙切齒的說道。

作爲內相,能說外廷壞話的時候,絕不說好話,但馮保是真的有點生氣,因爲連東南那些老財主們都想着,滅倭去不了戰場,但能幫幫場子,堵着衙門要認捐,大家都想贏,但這些賤儒在拖後腿。

王國光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這些賤儒絕對能幹得出來。

文淵閣內,張居正收到了陛下的聖旨,他看了半天,笑着對王國光說道:“陛下,當真是,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陛下的安排非常的周全,事實上,在王國光的奏疏之前,陛下已經下旨對塘沽倉糧草抓緊時間排查。

“就是塘沽倉火龍燒倉,又如何!”王國光給奏疏貼上了浮票,頗爲自信的說道。

“哦?何解?”張居正好奇的問道。

“國帑老庫還有七百萬銀,火龍燒倉,也可以撲買足夠前線使用的糧草。”王國光笑着說道:“當然,能省錢還是要省錢的,大明國帑內帑,沒有一分銀子是多餘的!”

“大司徒所言有理。”張居正笑了笑,正如王國光所說,想讓大明京營在朝鮮敗北,恐怕沒那麼容易,大明有太多人想要戚繼光贏了,從遼東到舊港宣慰司,從嘉峪關到大阪灣守備千戶所,全都希望戚繼光贏。

賤儒,不過跳樑小醜而已。

一道道政令引起了軒然大波,首當其衝的就是張居正的自爆,這動靜實在是太大了!

要都察院翻張居正舊賬這件事,引起了朝臣們的激烈反對,很快就形成了共識,誰查張居正受賄,誰就是在和大明百官爲敵,誰就是在顛覆大明江山社稷,奏疏如同雪花一樣飄進了通和宮內!

總不能什麼都查吧,萬一查出點什麼呢!

海瑞次日進宮,面奏陛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請陛下收回了成命,將張居正自爆的奏疏送回了文淵閣,張居正是大明第一位提出振武的內閣首輔,而且他用自己,爲軍兵的後顧之憂,保駕護航。

相比較朝鮮,搞一羣花郎,踩着打仗軍兵的臉耀武揚威,大明就好太多太多了,現在的大明,配得上他強悍的戰力。

至於軍後生們父親有沒有什麼問題,便沒人去討論了,都是無可奈何、都是權宜之計。

王問卿、吳嶽秀的《風流韻事》很快就成了京師最大的熱點,所有人都在討論着王問卿的手段,這風流韻事上記錄的這些言官,當真是顏面掃地,平日裡自詡清流,結果腚下面一堆的爛事。

最關鍵的是,這不是王謙在誣告,誣告是要反坐的,《風流韻事》上面有二十名言官,這些言官能言善辯,要是被污衊的,王謙早就被彈劾了。

塘沽倉那邊一切良好,並沒有人試探,皇帝在這方面有點料敵從寬了,賤儒們又不傻,圍繞着科舉進士額員跟陛下鬥一鬥,那是規則之內的鬥法,屬於內部矛盾的內部鬥爭,不稀奇。

可真的破壞軍用,九族之間的羈絆,還是要慎重考慮的。

“要一動不動兩刻鐘嗎?”朱翊鈞罕見的換上了十二章的袞服,看着皇叔朱載堉問道。

朱載堉擺動着他的法器,左看看右看看說道:“是的,只需要兩刻鐘,相比較之前四個時辰才能潛影,新的辦法,只需要兩刻鐘就可以了。皇后千歲,其實可以淡一點妝容,陛下以爲呢?”

朱載堉修煉了攝魂術,雖然還沒有大成,但已經足夠用了,他手中一尺見方的攝影機,就是他的法器。

攝魂術是那些老學究對攝影術的批評,朱載堉已經找到了清洗碘化銀的溶液,就是最普通的食鹽,濃熱食鹽水可以清洗掉未曾潛影的碘化銀。

朱載堉要給皇帝和皇后拍一張合照,王夭灼和朱翊鈞都是朱載堉的晚輩,朱載堉看着他們長大。

王夭灼顯然很重視這次的畫像,妝容有點濃豔了。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娘子,這妝容好看的很,就是這銀版顯影法,是黑白的,濃妝顯影不好,是攝影機的問題。”朱翊鈞笑着對王夭灼說道:“天生麗質,不必刻意妝容,亦能豔壓羣芳。”

“臣之錯。”朱載堉看了看自己手裡的法器,整個世界就這麼一臺,他親手做的,但總不能是陛下說錯了,所以是他朱載堉的錯,他不夠努力。

“真的嗎?”王夭灼看了看那鏡頭的方向,有些不確信的說道。

朱翊鈞十分肯定的說道:“在咱心裡,娘子是最美的。”

王夭灼才二十三歲,遠不到人老珠黃的地步,濃妝,反而有些刻意,但朱翊鈞看了風流韻事集,多少也學了點油嘴滑舌。

拍攝進行了半個時辰,朱翊鈞拉着王夭灼的手,拍攝了第一幅人物像,朱翊鈞的手裡拿着一本《矛盾說》,王夭灼手裡拿着一本《算學全集》。

拍攝結束後,朱載堉帶走了整個暗室,他需要在暗室內,完成了修飾,修飾是必然的,整個拍攝兩刻鐘,陛下肯定要眨眼,也要有些輕微的動作,部分地方需要手動修飾,修飾到完美的程度,纔是定影,水洗晾乾後,進行了裝裱,將其密封在了黃花梨木的相框之中。

第二天,朱載堉才確定影片達到了自己的效果,將畫像呈送到了御前。

“嘖嘖,分毫畢現。”朱翊鈞站在這相片之前,分子級像素之下,當真是栩栩如生,當然手工的美顏,不影響整體效果。

技術進步,仍然在影響着大明的方方面面。

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
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