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

朱翊鈞在北衙忙忙碌碌,到了南巡,一天只需要處理九本奏疏,這就顯得他有點太清閒了,六月初七,皇帝突然讓張宏將他的義子張進叫到了莫愁湖行宮。

張進面聖後,才知道陛下要去南京織造局看看,張進熱情地表示了對陛下的隆重歡迎。

張進早就準備好了,織造局內內外外,全都收拾得乾乾淨淨,連廁所都掏了三遍,用水衝了十幾遍,點上了香薰。

陛下自己耕種,而且對西山煤局、毛呢官廠十分留意,連崇古進步獎都在西山煤局、毛呢官廠頒發,皇帝既然南巡,怎麼可能不到織造局去看看?

張進對於迎檢做了充分準備。

朱元璋營造了南京皇宮,在緊鄰皇宮西安門的位置營造了大功坊,顧名思義,都是開闢功臣的宅院,西安門外大街第一戶就是中山王徐達的宅院,緊鄰着大功坊的便是南京織造局。

皇帝的儀仗從莫愁湖行宮出發,用了半個時辰,抵達了南京織造局。

“這一片全都是織造局的地界嗎?上次朕過來,還沒有這麼大吧。”朱翊鈞下車,指着目之所及處,有些意識到自己有點小看南京織造局的規模了。

“陛下,南京織造局本來佔地僅有一百畝,後來經過幾次擴建已經有1200畝的規模。”張宏趕忙回答道:“現在有織機三萬臺,男女織工三萬四千人,織造局周圍依靠織造、棉紡爲業的百姓就超過了二十萬人。”

陛下上次南巡的時候,南京織造局還沒有進行最大的一次擴建,所以纔會震驚於規模的龐大。

“國帑、內帑一共纔拿走三成的利潤,而這個絲綢織造,本身就是厚利中的厚利,所以這些銀子,就拿來購買附近土地進行擴產了。”張宏解釋了下爲何織造局這麼有錢,能在南京中心地區如此豪奢的並地。

因爲朝廷拿走的太少了。

最初的時候,因爲規模有限,朝廷拿走的利潤不多,後來織造局反覆要上交利潤,皇帝都沒有準許,因爲利益鏈條已經形成,往朝廷多交一釐銀,向下分配就要少一百銀。

織造局的肉食者們,是不會讓自己吃虧的。

這些銀子是公家的銀子,留着不能下小銀子,就只能進行擴產了。

“八百畝其實就夠用了,後來又擴建的這四百畝,本來是要營造南京行宮的,但陛下又以莫愁湖行宮已經建成,不必多建爲由,不準南京行宮營造,這四百畝都修成了官舍、學校和園林。”張宏又解釋了一番,爲何會多出四百畝來。

張進要獻媚,要給陛下修個大大的豪奢行宮,圖紙都畫好了,高大的城垣、四個城門、承運殿、圜殿和存心殿、東西朝堂、緹騎營房等等,壓根就是個縮小版的北衙皇宮。

張進一共請命三次,都被皇帝拒絕,最終營造成了現在的官舍,給男女織工住宿使用。

“朕幾年纔來一趟,給匠人營造官舍是最合適的,朕以爲善。”朱翊鈞覺得張進乾得很好。

修個行宮,屁用沒有,南京皇宮佔地1500畝,比北京皇宮還要多五百畝,現在也都廢棄了,天順年間三大殿塌了,也沒有再修過。

現在南京皇宮玄武門外是南京堆煤場,南下的煤炭,都會堆在堆煤場集散。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張進見皇帝走了過來,作爲織造提督內臣,立刻帶着官廠總辦、代辦、會辦、戶部織造郎中、戶部織造員外郎等官員覲見。

“免禮,走進去看看吧。”朱翊鈞笑着揮了揮手,正準備進門,他停下了腳步,微眯着眼問道:“張進,那邊是稽稅院的衙門?”

在街尾,朱翊鈞看到了稽稅院的碩大招牌。

張進趕忙俯首說道:“回陛下,正是稽稅院衙門,萬曆十六年營造完成,遷徙至此,本來應該是行宮緹騎營房。”

“挺好。”朱翊鈞聽得出,張進心心念念想要營造行宮,可惜他碰上了個尚節儉的皇帝。

張進領着陛下走進了織造局之內,進門就是一個碩大的臥石,上面寫着行之者一,信實而已。

“現在南京織造局兩院,每年生產絲綢三十三萬匹,綾羅綢緞等各色絲綢,計利12銀每匹,總計利潤爲四百萬銀,每匹絲綢作價36.3銀,去年銷售了1200餘萬銀。”張進十分自豪的彙報了幾個數字。

賣給泰西、蒙兀兒國的絲綢,也就是外銷,每匹作價爲52.8銀,但不是所有的絲綢都賣給了泰西,大約只有十萬匹左右的絲綢外銷,而剩餘的二十三萬匹,有超過十七萬匹,都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朝廷,供朝廷用於官服、恩賞、環球貿易等等,除此之外還要納稅。

所以刨除掉所有成本後,最終利潤每匹計利12銀。

南京織造局有兩院,大功坊外的這一院是正院,所有絲綢織造都在這裡,而另外一邊,在金川門外,主要是生絲初加工和碼頭,裝船起運京師或者松江府。

“陛下,今年,我們織造局營造了第一間機械工坊,還請陛下移步。”張進十分自豪的請陛下移步看一看全機械工坊。

朱翊鈞走了數十步,就看到三根菸囪正噴吐着白煙,在六月的晴空下格外醒目,蒸汽機的轟鳴聲越來越近,他能感受到腳下傳來的細微的震動。

“陛下當心腳下。”張進小心提醒下腳下有臺階。

張宏立刻拿出了一頂藤帽,進工坊要帶藤帽,這是官廠的規矩,除了藤帽,還有特製的棉製耳塞,工坊裡有些吵鬧。

朱翊鈞沒有搞特殊,而是接過了藤帽,戴在了頭上,帶上了耳塞,很快隨行的臣工都帶上了藤帽,緹騎不用,緹騎帶着圓盔,比藤帽要結實的多。

兩個小黃門推開了工坊的大門,一股熱浪混合着油的味道,撲面而來,這油的味道是潤滑用的機油,打開工坊大門,立刻變得吵鬧了起來。

這一間巨大的機械工坊,有十二臺昇平六號鐵馬,如同鋼鐵巨獸般排列在廠房中間,曲軸連桿規律地起伏,帶動天花板上縱橫交錯的傳動軸,嗡嗡旋轉。

王崇古倒是面色如常,永升、永定毛呢官廠的機械工坊,他見得多了,那都是他帶領之下建成的,也就是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大臣,纔會露出如此駭然的表情。

在機械工坊這塊,王崇古完全可以嗤笑在朝文武大臣一句,一羣土包子。

昇平六號的中間馬力已經高達150匹馬力,這十二臺昇平六號鐵馬,能抵得上1500名工匠日夜不息的織造絲綢,成排的織機,在傳動軸的帶動下發出了整齊的咔咔的聲音。

精鋼打造的飛梭,在蒸汽驅動下快得幾乎看不清軌跡,素白綢緞如流水般從機器末端傾瀉而出。

朱翊鈞伸手撫摸剛織就的綢緞,溫熱觸感,讓他想起昨日在莫愁湖感受到的朝陽,像是陽光穿過指縫的溫潤。

“好東西啊,怪不得會被人們追捧。”朱翊鈞由衷的說道,他不止一次見到了機械工坊,但每次都被這種場景所震撼。

張進領着皇帝來到了另外一間廠房,這間廠房很高,當朱翊鈞走進去的時候,有些驚駭,一共十八臺織機,在傳動軸的帶動下正在發出咔咔的響聲。

十八臺三層樓高的龐然大物上,有數以千計的絲線從頂部垂落,如同倒掛的彩色瀑布。

數十個木箱排列在機器側面,每個箱子裡都整齊碼放着穿孔硬紙板,最令人驚異的是,這些紙板正被機械裝置自動讀取,發出有節奏的“咔嗒“聲!

“這是什麼?”朱翊鈞大聲的問道。

“打孔卡板,這是南京織造院最新營造的紋板提花機,用紙帶鑿孔控制頂針穿入,代替‘花本’上的經線點,每張卡板控制經線起落,八百根絲線,皆由鐵馬驅動,可以直接織造圖案。”張進告訴了陛下。

紋板提花機,是織造院工匠們,在原來大小提花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利用紋板代替花本,精確織造圖案,這是最新的發明。

“厲害!咱大明的匠人,是真的巧奪天工!”朱翊鈞由衷的說道。

工坊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張進沒有進一步解釋,而是揮了揮手,十八臺紋板提花機開始工作,三十多名織娘穿梭在提花機旁。

很快一面一匹長、二尺寬的團龍旗就織造好了,十八臺紋板提花機的圖案各有不同。

團龍旗看似簡單,但十名繡娘,三天才能繡好一面,而紋板提花機在短短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織造完成。

除了團龍旗之外,其餘的圖案一樣的複雜。

朱翊鈞在紋板提花機工坊裡呆了足足半個時辰,看着一匹匹花紋複雜的絲綢、棉布織造完成,才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工坊。

“陛下,這是發明打孔卡板紋板提花機的大工匠王全鬆。”張進在陛下摘下了耳塞和藤帽後,讓一個小黃門帶來了一個身材有些矮小匠人,他只有五尺高,甚至有些佝僂,年紀四五十歲。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王全鬆趕緊行了大禮,大工匠是六品官身,松江府織造局一共就十二名大工匠。

“免禮免禮,紋板提花機,真的很厲害,朕親眼看到了,簡直是神乎其神。”朱翊鈞盛讚了紋板提花機,這東西在後世並不罕見,其實就是早期計算機打孔卡。

這王全鬆爲首的大明工匠,竟然用提花機,實現了最原始‘編程’。

“其實是格物院格物博士黃子復博士幫臣改良,纔有瞭如此威能,起初紋板提花機只能織造三十針,沒什麼生產價值,是黃博士幫臣改良到了六百針,後來臣和匠作們齊心合力,提高到了現在的九百針。”王全鬆趕忙說明,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這個紋板提花機是在提花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是南京織造院匠人的集體發明改造,他王全鬆可不敢獨佔其功。

黃子復博士,是當初大司馬譚綸舉薦到了格物院裡,起初就是個民間的能工巧匠,弄了個奉茶美人,譚綸的兒子覺得驚奇,就結識了黃子復。

同樣黃子復也是鐵馬項目的總負責人,手裡握着兩塊崇古進步獎。

王全鬆介紹,朱翊鈞才得知,其靈感主要來自於格物院發明的一個小物件——八音盒。

八音盒的八音是匏(páo)、土、革、木、石、金、絲、竹八類,音筒勻速轉動,當凸起經過音板音條時會撥動簧片,發出聲音。

但格物院搗鼓出來的八音盒,則是用穿孔紙作爲樂譜,手搖風機發出聲響,音樂可以做的更加複雜多變,穿孔紙樂譜的八音盒,可以演奏一整首的音樂。

穿孔紙樂譜可以記錄音節,那能不能記錄花紋呢?

紋板提花機在這種靈感之下,誕生了,從有了靈感,到發明出有實際價值的紋板提花機,一共用了五年時間。

張進對這個東西很感興趣,五年時間陸陸續續,給了王全鬆七萬銀,這銀子王全鬆是真的不白拿,除了紋板提花機之外,他還對提花機進行了多次改良,極高的提升了生產效率。

“今年的崇古進步獎已經頒佈了,明年南京織造局報聞紋板提花機的發明。”朱翊鈞看着王崇古笑着問道:“王次輔以爲呢?”

“臣以爲善!”王崇古當然沒意見。

崇古進步獎的總裁是皇帝,副總裁和出錢的人都是王崇古。總裁和副總裁覺得這個發明可以榮獲紋板提花機,哪怕是有新的創造性發明,可以並列授予,銀子真的不缺,缺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

一個小黃門面色有些焦急,他是來找張進的,但是又走不到近前,張進顯然注意到了這一點,面色立刻就變了,對陛下告罪之後,趕緊上前詢問,聽聞了小黃門的話,整個人面如死灰一樣。

“臣罪該萬死。”剛纔還無比自豪的張進,回到了御前,顫顫巍巍的跪下請罪。

“發生了什麼?”朱翊鈞眉頭緊蹙,哪怕是火龍燒倉平賬,燒沒了要給泰西交貨的絲綢,看在紋板提花機的面子上,朱翊鈞可以寬宥張進。

王全鬆固然有才能,可不是張進力排衆議,王全鬆哪有銀子去做這些事兒?

南京織造局的確是張進一家獨大,但也有戶部織造郎中、員外郎盯着。

“有人在南京織造局門前撞柱自殺了,是今年三月,清汰的一名織娘。”張進沒有捂蓋子,而是老老實實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陛下就在這兒,捂蓋子也捂不住。

“爲何清汰?”朱翊鈞驚訝的問道:“是因爲機械工坊投產,將老邁、無力的織娘清汰了嗎?”

如果是這樣,張進的確罪該萬死,織造局其實養了很多裙帶關係的閒人,官廠的臃腫、僵化這些毛病,織造局也有。

大明的官廠全都是住坐工匠制,等閒不會開除匠籍,需要戶部、吏部的批准,這就是大動干戈,官廠也會清汰,但主要是懶漢和坐罪驅離。

“這織娘隱瞞了自己青樓出身,被織造局查到後,就勸離了。”張進無奈的說道。

萬曆五年,永升毛呢官廠,有青樓出身織娘,投奔官廠後,和嬤嬤一道,專事騙婚之事,前刑部尚書王之誥的兒子王夢麟那時候還是舉人,就代受害者狀告了這些騙婚的織娘。(250章)。

王崇古在萬曆五年六月就規定了,前者不論,日後青樓出身不得再投奔官廠,至今已經十二年了。

“免禮吧。”朱翊鈞示意張進起來,既然是合理合規的清退,那就沒有罪責。

“王次輔,這個沒有轉圜的餘地了嗎?這已經是第四個在南衙織造局自殺的織娘了吧。”朱翊鈞看着王崇古問道,算上這個,已經是第四個自殺的織娘了。

萬曆五年規定剛出,有個青樓女子,她剛剛湊齊了自己贖身的銀子,給自己贖身後就直接去了織造局,就差一天,她就可以迎來自己的新生,就可以入織造局做織娘。

最後這名女子,吊死在了織造局前。

“陛下,臣僭越,此事恐怕不能改弦更張。”王崇古連猶豫都沒有猶豫,直接告訴陛下,這件事沒得談,也不用問了,如果能改,當年就改了。

當初數名青樓出身女子,利用自己織孃的身份,大肆行騙,官廠匠人議論紛紛,甚至連良家出身的女子,都遭到了唾棄。

本來織娘拋頭露面就不好嫁人,這些個害羣之馬騙婚之舉,讓所有織娘,都飽受非議。

除此之外,則是匠人們要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拒絕青樓娼妓、拒絕遊墮,就是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的集體意志。

而且很多匠人會在到了年齡後,參加京營水師遴選,匠人的門把不嚴,京營、水師兵源也會下滑。

這些因素,當年王崇古就跟陛下解釋過,現在官廠的門檻只會更高,不會降低。

朱翊鈞想了想點頭,無奈的說道:“那行吧,就不過去看了,張進,收拾乾淨就是。”

王崇古作爲刑部尚書,他擔心更加惡劣的事情發生,那就是從騙婚變成明搶。

到時候大明律是支持的,犯錯是沒有代價的,騙婚不成就告訴強淫,被告者是冥頑不靈不知悔改的,這會徹底掏空官廠存在的基石。

他反對,陛下硬要改弦更張,那王崇古這個奸臣,仍然要堅決反對。

誰能幹,陛下可以讓誰幹,反正他王崇古幹不了。

朱翊鈞走遍了整個南京織造局,尤其是專門去女子織造學堂看了看,看到匠人的子女都在就學,心滿意足從側門離開了南京織造局。

“張進,你做得很好,王次輔說不能改,那你就沒做錯,照常便是,記得報聞紋板提花機,明年要選定進步獎的。”朱翊鈞在臨走的時候,專門又重申了一遍自己的態度。

張進不用爲了他的閱視,改變官廠的規矩,規矩既然定下了,就要遵守。

朱翊鈞回到了莫愁湖行宮的時候,緹騎就已經把這個撞柱而死的織孃的背景,調查的一清二楚了。

織娘死的位置離南京織造局還隔着一條街,皇帝閱視,要進行清街,無關人等不得靠近,織娘起初要闖關面聖告御狀,緹騎不讓,緹騎趕去奏聞的路上,這織娘心一橫,撞了牌坊柱石,撞死了自己。

因爲她已經走投無路了。

“她的身份暴露是買了太多的胭脂水粉,被人指指點點,織造局才仔細調查,發現了她隱瞞了出身。”朱翊鈞才知道她爲何會暴露。

除了胭脂水粉之外,她還喜歡買各種金銀翡翠首飾了,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

風塵氣太重了。

馮保將案卷放在了陛下面前說道:“她在織造局時,一共借了錢莊三百銀,買了不少的首飾衣物,離開了織造局,她把所有的首飾全都賣掉了,依舊不夠還錢。”

“如果不能回織造局,她就沒有借新還舊了,聽聞陛下閱視,就鋌而走險。”

案情一點都不復雜,情況簡單明瞭,她沒了織娘這層身份,什麼都不是,連錢莊都不肯借錢給她了,告御狀被阻攔,就直接撞死在了牌坊下。

“歸檔吧。”朱翊鈞沒有進一步的指示,他起初以爲是勢要豪右故意安排,要給他這個皇帝一點難堪。

看看你這個皇帝的亂命,都把人逼死了!

但情況並非如此,不是勢要豪右要給他這個皇帝上眼藥,那就不必過分在意。

南京織造局門前的第四起命案,要怪,只能怪萬曆五年那羣騙婚的害羣之馬。

“陛下,來自尼德蘭地區的使者艾恩·馬倫,已經等候了近一個時辰了。”馮保提醒陛下,有外使接見。

“宣。”朱翊鈞看了看時間,接見使者的時辰還沒到,是艾恩來的早了。

大明皇帝不知道的是,從踏上松江府新港的土地,得知皇帝准許尼德蘭人購買五桅過洋船的時候,艾恩就一直沒睡好覺。

他一直在等待着皇帝的接見,他有些迫不及待,就提前到了行宮等候。

“慷慨、富有而富有智慧的大明皇帝陛下,遠方的使者真心實意的拜見尊貴的陛下,我帶來了議會的問候,感謝您對我們的幫助,大明的食鹽精細,而且沒有雜質,讓尼德蘭人挺過了最艱難的時間。”艾恩·馬倫進門就跪,用一陣詠歎調的長句,感謝了皇帝的支持。

食鹽,是北同盟(荷蘭)的命門,本來還有海外殖民地供給,後來被西班牙切斷後,尼德蘭地區所有的食鹽都來自於南聯盟(比利時)。

若不是大明皇帝的環球貿易船隊到港,恐怕只有暫時投降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朕打算給你們批五條五桅過洋船,朕對費利佩的關稅政策,極其憤怒。”朱翊鈞也沒有遮掩自己的意圖,直截了當的說明。

“陛下的憤怒,我已經感受到了,但我們並沒有能力接受陛下這份善意,還請陛下諒解,西班牙人仍然是泰西最強大的國家,即便是在大敗之後,仍然打贏了英格蘭的海軍。”艾恩馬倫給出了一個讓人十分意外的回答。

大明釋放善意,可尼德蘭的使者根本不敢接受這種善意。

“你們誓絕法案,對於費利佩而言也是如鯁在喉。”朱翊鈞有些奇怪的問道。

誓絕法案都公開刊行,現在,尼德蘭人,居然不敢購買大明五桅過洋船,這是何等道理。

“費利佩殿下將其怪罪給了英格蘭人,如果我們接受了陛下的善意,那麼…費利佩殿下就有充足的理由,發動對尼德蘭地區的遠征了。”艾恩馬倫這位磨坊主的兒子,只好細細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費利佩二世針對英格蘭的遠征,理由是爲蘇格蘭女王報仇,因爲英格蘭女王殺害了蘇格蘭女王,根本目的是爲了通過遠征,威逼北同盟投降。

結果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除了來自東方的五桅過洋船全軍覆沒,收復尼德蘭地區希望渺茫,就成了金債券敘事崩塌的根本原因。

對於北同盟而言,他們巴不得西班牙深陷英西戰爭的泥潭,就可以在夾縫中生存了,而不是觸怒費利佩二世,讓費利佩二世直接對尼德蘭地區進行攻伐。

“如此說,朕的善意反而會給尼德蘭人帶來更多的苦難。”朱翊鈞理解了使者的話,他笑着說道:“宮廷秘書們有沒有看過誓絕法案,朕不知道,但費利佩一定仔細看過誓絕法案。”

費利佩顯然並不想繼續激化尼德蘭人的反抗意志了,而是對挑撥尼德蘭人的英格蘭人動手。

“感謝陛下的寬容和諒解。”艾恩馬倫再次十分誠懇的感謝。

有的時候,小國連拒絕善意的權力都沒有,大明實在是太遠了,遠到要坐一年的船才能抵達,遠到他們被消滅時,大明不見得能得到消息的地步。

“但朕對費利佩的關稅政策依舊非常的氣憤。”朱翊鈞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沒有用食鹽去脅迫尼德蘭人接受他的善意,局勢還沒有惡劣到那個地步。

“陛下,可以讓葡萄牙拋售金債券報復費利佩的行爲,因爲很多原因,葡萄牙持有了大量費利佩的金債券,只要陛下下令葡萄牙拋售金債券,就可以讓金債券轟然崩塌。”艾恩馬倫一招禍水東引,讓葡萄牙得罪西班牙。

反正葡萄牙不肯讓西班牙兼併,已經徹底把西班牙得罪了,不在乎這一點了。

最瞭解你的人是敵人,顯然艾恩馬倫清楚的知道,費利佩的命門在哪裡,尼德蘭人得到十條五桅過洋船,也不會是西班牙的對手。

但葡萄牙一旦開始拋售金債券,西班牙的局勢,就會走向徹底的崩壞。

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請假條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
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請假條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