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

劉吉在沐浴更衣後,打開了一排的檀木盒子,檀木盒內有軟墊內襯,這一排盒子裡,有十七個白色瓷瓶,和大明幾近透明的骨瓷相比,這些白色的瓷瓶,釉面看起來頗爲乳濁,甚至佈滿了裂痕,好像是摔碎了一樣。

劉吉盯着面前的釉面開片瓷器,面色沉重。

(南宋釉面開片膽式瓶)

“劉指揮。”張誠已經完成了商品的點檢,每一個船員的私人物品,也都進行了點檢,但這些私人物品不會納入官船貨物清單,每個船員可以攜帶一百七十斤的夾帶,這些私人貨物,也是遠洋航行的報酬之一。

船員多帶香料、金雞納霜、寶石等重量輕,但價值高的貨物,有些船員乾脆全部帶了白銀,因爲有價值的貨物,其實不是很多,白銀是硬通貨。

“大璫。”劉吉回過神來和張誠互相見禮。

張誠看着面前的瓷器,有些疑惑的問道:“這些瓷器的釉面不夠光滑,而且看起來損毀有些嚴重,劉指揮爲何如此珍重的將其保護起來?”

這些瓷器一看就是中原形制的瓷器,而且是質量看起來有點差,沒有太多的商貿價值,劉吉如此珍視,還用檀木盒子仔細包好,生怕損毀,沐浴更衣後,仍然第一時間檢查,多少有些怪異。

劉吉深吸了口氣說道:“這是我們在麥利那國,打贏當地黑番之後的繳獲,是當地燒製的瓷器,距今大約已經有二百五十年的時間,我想要尋找燒製這些瓷器的匠人,但當地人告訴我們,已經無人可以燒製,失傳了。”

這些瓷器不是外貿貨,而是古董,麥利那國本國燒製,並非中原舶去商品。

“當地燒製?這是海外燒製的?這不是典型的南宋膽式瓶器型嗎?”張誠眉頭緊蹙疑惑的說道,這是非常典型的南宋器型。

劉吉嘆了口氣說道:“在南宋滅亡之際,有一批福建人,爲了躲避戰禍,乘船南下,過南洋,出馬六甲海峽,再過錫蘭,一路向南,終於抵達了西洋西北最大的島嶼麥利那島(今馬達加斯加島),他們在東部的平原上生活。”

“東北部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沒有下霜、結冰,降水量極爲豐富,平原廣闊一望無際,找到了新家園的福建人,在當地安居樂業,修建廬舍、燒製瓷器、開墾土地,建立營堡。”

“二百五十年前,麥利那國王襲擊了這些福建人,殺死了壯丁,燒燬了田舍家園,搶奪了財富,這些瓷器因爲質地優良,成爲了麥利那國王的傳家寶。”

“所剩不多的消息是那個地方叫任家村。”

劉吉抓捕的俘虜裡,有大量的黑番,其中就有麥利那國王拉朗博。

拉朗博出動了將近三萬人,配合波斯商人和大食商人,對大明船隊進行了襲擾,大明付出了七人傷亡的代價,擊退了敵人,並且攻破了對方的都城,俘虜了對方國王,就像當初鄭和抓了錫蘭國王一樣。

大明官船官貿極爲富有,每次停靠港口,就會有居心叵測之徒,盯上大明船隻。

搶劫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但這一次是當地國朝的君王,襲擊大明船隊,性質完全不同。

俘虜之中有一小部分人是黑番和漢人混血,有着典型的漢人特徵。

劉吉必須做出反擊,如果忍氣吞聲,日後這些波斯大食商人、紅毛番、黑番就會不停的騷擾船隊。

也是在這次襲擊中,大明停泊在港口的一條五桅船、兩條馬船,被燒燬,因爲在打鬥的過程中,儲存火藥的地方,被點燃。

任家村,是劉吉唯一得到的消息,之所以猜測是福建人,是因爲這種器型,在南宋主要集中在福建一帶。

“殺我漢人,該死!襲擊我大明船隊,該死!”張誠終於理解了爲何劉吉會對這些瓷器如此珍重,兩百五十年後,能夠證明這些福建人存在過的痕跡,就只剩下這些瓷器了。

劉吉帶他們回家,落葉歸根。

劉吉左右看了看說道:“那片地方最起碼能墾一百萬頃地來,一望無際,全是平原,降水量很大,一年能有個三四熟,由西向東依次是高山、山林、草原和平原。”

大明環球貿易船隊,爲何要走麥利那國,主要是那裡沒有紅毛番的殖民地、總督府。

在麥利那國的對面,是葡萄牙人阿爾梅達,在弘治十八年,建立的莫桑比克總督府,以聖·詹姆斯堡爲核心,周圍設有六十餘座城堡進行殖民統治,勢力範圍從好望角到慢八撒(今蒙巴薩)。

葡萄牙人在當地的統治簡單概括就是統而不治,搶完就走。

當地的土酋酋長不斷的和葡萄牙人發生衝突,土酋酋長無法攻破葡萄牙人的城堡,但總是能攻破葡萄牙人的種植園,惱羞成怒的葡萄牙人就會組建洋槍隊去平叛,一來二去,你來我往,殺的難解難分。

土酋酋長更加了解地形,而葡萄牙人有火器,雙方的戰鬥十分焦灼。

根據船隊對莫桑比克總督府的瞭解,土酋似乎存在着一個分封國家,就是在山林深處,有一個冊封土酋酋長的國王,幾乎所有的進攻都是來自於這些被冊封的酋長。

劉吉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瞭解更多,大明離這裡實在是太遠了,而葡萄牙的殖民戰爭,已經打了八十多年,而且在可見的未來裡,會一直打下去。

大明環球貿易商船有足夠的實力保護自己,但是過多的參與到戰爭之中,會給遠洋船隊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所以在波斯商人和大食商人的幫助下,大明探索清楚了麥利那國航向,從好望角出發後,換到了麥利那國航線。

換路線,是出於安全考慮,同時也是出於關稅考慮。

莫桑比克總督府沿途補給實在是過於昂貴,而且沒有必要,在好望角已經補給了淡水,完全沒有必要過多停靠,可是沿途高昂的關稅,總是讓人肉疼。

劉吉沒想到這是大食商人和波斯商人,聯合當地國王精心佈置的陷阱,所有的星圖、針圖、水文都是真的,唯獨善意是假的。

(吉福羣島)

“雖然一步步的走入了陷阱之中,但依然依靠強橫的實力,讓對方的謀劃落空,並且將對方國王俘虜,獻俘闕下。”張誠總結性的說道。

葡萄牙的總督府和當地的土著相愛相殺了八十年,仍舊飽受土著的困擾。

在海的對面,大明環球貿易的船隊,在一步步走入了精心佈置的圈套,有心算無心的前提下,擊破了對方三萬人的圍攻,並且攻入了對方的都城,俘虜了對方的國王。

這聽起來很離譜,但對於大明而言,似乎非常合理。

畢竟這種事發生過一次,鄭和擊敗野心勃勃的錫蘭國王,並且將其俘虜,獻俘闕下。

非常合理。

“顯而易見,麥利那國非常適合作爲大明在西洋的盡頭的補給地,一百多萬頃的良田,全部開墾出來,要養活多少人。”張誠明白了劉吉的真實意圖,那裡非常適合安置一個開拓勳爵,並且成爲大明的六合之地。

大明在廣袤的西洋、大西洋,需要一些落腳點,來保證自由貿易。

一切都是爲了自由貿易!

劉吉押送着一大堆的俘虜,乘坐快速帆船飛雲號,前往了京師,三月的天,渤海灣已經空前的繁忙了起來。

每年三月初三是開漕節,這一天,秦嶺淮河以北的地方,圍繞着海貿的各行各業開始爲海貿做準備,劉吉帶領着船隊抵達了天津州的塘沽港。

大明皇帝朱翊鈞在三月初七,收到了劉吉下榻會同館驛的奏聞。

朱翊鈞在接見劉吉之前,收到了兩本奏疏,一本是劉吉奏聞皇帝,關於莫桑比克的見聞,另外一本則是禮部的奏疏,關於剝奪楊廷和文忠諡號的奏疏。

文忠是僅次於文正的諡號。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

諡號是對一個人一生功績的蓋棺定論,禮部仔細研究了正德、嘉靖初年的實錄和各種舊案之後,奏聞皇帝,請命撤銷如此高規格的諡號。

如果楊廷和的諡號是文忠的話,諡號就變得廉價了起來,這對所有文臣都是一種巨大傷害,就像是宋真宗跑去泰山封禪之後,再沒有皇帝願意去泰山封禪了。

文忠諡號給楊廷和會帶來諡號的貶值。

禮部的理由足夠的充分,大禮議之爭,是世宗皇帝贏了,如果世宗皇帝輸了,世宗皇帝的下場,最好就是西漢廢帝海昏侯的下場。

毫無疑問,楊廷和是不折不扣的權臣,如果給楊廷和如此高規格,而且是文忠的諡號,也是對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禮法的破壞,所以禮部做出了糾正。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徐階領科臣科道交章連奏,說楊廷和大節不虧,應得卹典,先帝拗不過徐階,也拗不過這些風力輿論,爲了平息議論,只好給他官復原職,並賜諡號。”朱翊鈞思考了片刻說道:“那就依禮部議,褫奪諡號吧。”

先帝給楊廷和諡號,是朝堂需要,朱翊鈞褫奪,也是朝堂需要,這就是政治的反覆性。

徐階鬧着要給楊廷和請諡號,就是怕自己不得好死,更是給剛剛登基的隆慶皇帝上眼藥,讓他知道,這朝堂到底誰說了算,但最終徐階和楊廷和一樣,被驅離了朝廷。

第二本奏疏,劉吉上奏,說明了麥利那國的情況,概括而言,就是麥利那土地肥沃,卻十分的貧窮。

缺少大型牲畜,就代表着耕作受限,只能依靠人力去一點點墾荒,除此之外,缺少大型牲畜,就缺少了運輸工具,交通十分的閉塞。

除了缺少牲畜之外,則是當地的黑番十分的懶惰,過分優渥的天時和地利,即便是撒把種子,就能有極大的收穫,當地人並沒有很強的動機,去推動農業的發展。

麥利那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石片捆綁的長矛以及質量很差的青銅器,在大明看來,那些青銅器的質量,比儒家法三代之上的時候,還要差一點。

麥利那很適合作爲大明在西洋盡頭的落腳點,如果大明在當地站穩腳跟,就可以直接從好望角抵達舊港總督府,在麥利那國的東側,有很多的小島可以作爲淡水的補給處,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在麥利那國的東側,有連續的島嶼,這些島嶼被葡萄牙人馬斯克林命名爲蝙蝠島,島上荒無人煙,劉吉在這些島上,營造了多個補給點,不設人駐防,主要是給大明商隊補給淡水使用,劉吉將其命名爲吉福羣島。

劉吉說吉福羣島的海水很美,朱翊鈞知道劉吉說的是真的,後世這個地方叫毛里求斯,旅遊業是其支柱產業。

“劉吉給朕帶回來了數十隻渡渡鳥來,讓朕來不務正業。”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去拿幾隻過來看看。”

(渡渡鳥)

馮保很快就抓了三隻渡渡鳥來到了通和宮外,朱翊鈞看着面前的渡渡鳥,渡渡鳥最大的特徵是巨大的喙,將近七寸,藍灰色的羽毛,顯得格外的漂亮,翅膀很小,代表它無法飛行,尾巴有一簇捲曲的白色羽毛,看起來頗爲蓬鬆。

這個鳥看起來有點呆,而且警惕性不高,被人搬來搬去,只是好奇的看來看去,而不是畏懼。

“嘟嘟!”

本來還在好奇的渡渡鳥,發出了尖銳的嘶鳴聲,拼命的撲棱着短小的翅膀,看起來有點滑稽。

渡渡鳥的叫聲是嘟嘟,因此而得名,大明水手們很喜歡看它們發呆,並且以驅趕它們取樂,慌不擇路的逃跑的時候確實很好笑。

好脾氣的渡渡鳥之所以驚慌到這個地步,是因爲一個大手抓住了它的脖頸把它提了起來。

朱翊鈞伸出手將渡渡鳥抓了起來,拿在手裡,將渡渡鳥尾巴上的絨毛拽了下來。

渡渡鳥的羽毛之下,覆蓋着一層厚厚的絨毛,從手感上來看,成年的渡渡鳥居然有三十多斤重,比大鵝還要重。

“取些白鵝絨來。”朱翊鈞將渡渡鳥扔回了籠子裡,手裡拿着一撮羽絨。

小黃門取來了大明宮廷最好的白鵝絨,自唐朝時,白鵝絨主要用於製作輕便的保暖內襯和被服,朱翊鈞將白鵝絨和渡渡鳥的羽絨仔細對比了許久,才確定,不弱於白鵝絨。

格物院的博士曾經做過一個無聊的實驗,將沸水用不同的被服包裹,插入溫度計,時間兩刻鐘,測定各種被服的保溫性,爲了精確,一共做過上百次試驗。

羽絨服包裹降溫了3度;毛呢包裹降溫了5度;皮衣包裹降溫了7度;棉布降低10度。

朱翊鈞曾經關注過這個無聊的實驗,羽絨的保溫率最高,而渡渡鳥身上的羽絨質量上乘,蓬鬆度柔軟度都是上乘。

大明皇帝看着在籠子裡一搖一晃的渡渡鳥說道:“它的脾氣很好,比大鵝的脾氣要好得多,看起來有點懶散;有三十多斤重,肉很多,蛋的個頭比鴨蛋要大一些,最重要的是不挑食,一個很好很好的家禽。”

“送寶歧司,給大司農培育一下。”

根據水手們說味道很不錯,有點像鴿子肉,朱翊鈞沒捨得殺,一共就帶回來幾十只,先繁衍生息,人工選擇培育下,增加家禽的多樣性。

朱翊鈞很喜歡這些看起來不起眼,卻能悄悄改變大明,給大明的餐桌增加多樣性的農作物和畜牧種,對大明很有益處,人其實很簡單,就是衣食住行。

劉吉的奏疏除了詳細描述了麥利那國、吉福羣島之外,還描述了莫桑比克的殖民戰爭。

葡萄牙在莫桑比克最重要的利益是黃金,泰西和大明不同,泰西有大量的銀礦,各國都有白銀產出,而黃金卻極爲稀少,莫桑比克有一條河,叫贊比西河,贊比西河的上游有大量的黃金產出。

葡萄牙的殖民者從城堡裡出發,經過了數百次的進攻,仍然沒能拿到黃金礦區,爲了獲得足夠的黃金,紅毛番選擇了聯姻的方式。

在莫桑比克總督府,誕生了一種普拉佐制度,這是一種身份政治,只授予給當地的女性,也叫做普拉佐女士。

任何獲贈普拉佐女士身份的女子,都可以在殖民者的城堡中生活,免於戰亂之苦,而且她的財產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護,甚至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普拉佐女士可以出席各種酒會,學習葡萄牙語和拉丁文,穿着華美的服飾,學習各種禮儀。

她們手中的黃金,就是上流社會的入場券。

最有趣的就是,普拉佐女士的身份,是可以世襲的,但只能由女兒繼承這個身份,基於身份的原因,財產只能由女子繼承。

想要獲得上述特權,條件是普拉佐女士必須要嫁給葡萄牙人,並且皈依天主教,並且發誓效忠。

普拉佐女士因爲擁有黃金數量不同,等級森嚴,一共有四級,四種等級的身份擁有不同的特權,最高等的普拉佐女士,甚至可以加入總督府議會,參與政策的決策。

當然,沒有足夠多的黃金,也不是什麼問題,普拉佐女士的等級還有另外一種晉級方式,感化。

感化分爲兩種,第一種是介紹。

一個最低等級的普拉佐女士,只需要介紹112名合格的土著女士成爲神的皈依者,就可以晉級到最高等的女士。

但同樣還有十分嚴格的連坐制度,一個普拉佐女士不嫁給葡萄牙人,背叛了丈夫或者神,被視爲不貞和不忠。

這112名被介紹入城的普拉佐女士,都要接受懲罰,懲罰就是火刑柱。

感化的第二種方式則是戰爭。

在聖·詹姆斯堡就住着一千四百名普拉佐女士,每次殖民者和土著夷人開戰的時候,這些普拉佐女士就會和殖民者一起出城,充當說客,說服當地部落放棄抵抗,或者成爲內應,因爲部落被攻破後,女子被俘虜,視爲該名女子感化。

“朕不得不承認,在殖民這件事上,泰西人是極其厲害的。”朱翊鈞在詳細研究了這個普拉佐女士制度後,由衷的說道。

大明皇帝終於理解了爲何黎牙實老是批評大明當爹有癮,爹味兒十足的道德感,反覆強調大明殖民過程中,有高道德劣勢。

朱翊鈞作爲皇帝,已經儘量收起爹味了,有的時候,朱翊鈞甚至覺得,大明可以在低道德上,和泰西一較高下!

不就是比不做人嗎?大明有自己的華夷之辯!

朱翊鈞徹底清醒了,在低道德優勢上,還是泰西人遙遙領先。

“陛下,臣覺得沒啥用。”馮保低聲說道:“這都是術,不是道,就是這麼做,贊比西河的上游,紅毛番依舊沒有掌控贊比西河的上游,夢寐以求的黃金,還是要通過貿易獲得。”

葡萄牙人利用普拉佐女士的感化,徹底佔據了殖民戰爭的上風,但也僅此而已了,葡萄牙人依舊沒能攻入贊比西河的上游,將黃金的礦區,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土著部落發現了這些普拉佐女士做的事,就開始禁止普拉佐女士進入部落,甚至是無條件格殺,來杜絕可能存在的風險。

葡萄牙人在莫桑比克的第二大利益,就是黑番奴。

莫桑比克每年可以抓捕超過一萬名奴隸,送到各個種植園裡種植,和大食商人喜歡做壟斷生意不同,這些奴隸,全都不會閹割,這樣到了種植園裡,可以繁衍後代。

莫桑比克的奴隸生意,不分男女,都會裝船起運販賣。

“劉吉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那些失去了價值的普拉佐女士,會當成奴隸被丈夫販賣,因爲和大明做生意的葡萄牙人,身邊的女伴經常更換,並且那些裝船的女子裡,有部分是很明顯的混血。”馮保提醒陛下,劉吉的奏疏裡的細節。

黎牙實鼓吹的契約精神,只是一種追求,就像是士大夫的仁善一樣,是一種道德訴求,而不是現實。

現實就是,紅毛番壓根就不會遵守約定,普拉佐女士原來的部落被攻破後,失去價值的女士就會送上船,賣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

這引起了普拉佐女士的反抗。

上一任莫桑比克總督府的總督埃內斯,被一名普拉佐女士給殺死在了總督宮,這個女士叫做卡洛維,這個普拉佐女士逃出了城堡,並且建立了反抗勢力,對抗莫桑比克總督府,號召普拉佐女士反抗。

新任總督至今沒能平定這一股由普拉佐女士構成的反抗勢力,算是自食其果了。

“準備下宣見劉吉。”朱翊鈞將劉吉奏疏下章禮部,給禮部用於修《海外番國志》使用。

海外番國志,仍然是大明的暢銷書,任何想要出海的東家、船長都要購買一本,作爲參考資料,防止對當地的情況出現誤判。

次日的清晨,朱翊鈞在文華殿上召見了遠航歸來的番都指揮劉吉。

“臣劉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曾曉諭臣: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仗劍方能行四海。臣謹記聖誨,但行至麥利那國,仍然放鬆了警惕,誤入圈套,臣有罪。”劉吉五拜三叩首後,鄭重行禮請罪。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愛卿免禮,朕看了愛卿的陳情疏,讓緹騎詢問了各船長、舟師、舵手、水手等人,愛卿無罪,實乃是敵人過於狡詐了。”

船毀了三條,水師征戰死亡七人,這不是劉吉的責任,劉吉非常謹慎,星圖、針圖、水文全都確認無誤,甚至劉吉還先派遣了幾條船接觸,一切正常才靠岸。

靠岸後,劉吉嚴令船員不得飲酒,不得食用來源不明的水食。

不是這些謹慎的命令,進入了圈套的大明環球貿易船隊,不可能損失這麼小。

“禮部一定要做好撫卹之事,循舊例,子女入松江鎮海事學院附屬三級學堂就學,決計不能被吃了絕戶,母親若不改嫁,仍給軍兵妻室月糧。”朱翊鈞再次強調了撫卹工作。

犧牲軍兵,都是爲大明集體利益征戰而死,忠烈家眷和後人要給足夠的恩榮。

每年過年,松江巡撫都要代表皇帝本人,去慰問這些忠烈家眷,解決他們切實困難。

魏國公徐邦瑞,在皇帝南巡的時候,搞出來的制度,給軍兵妻室月糧,生的多給的多,是激勵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便是軍兵犧牲,子女已經可以安穩長大成人,讀的學堂是松江海事學院附屬學堂。

給大明皇帝朱翊鈞幹活,是不用擔心報酬和後顧之憂的,陛下在做,所有軍兵都在看,人心向背看似虛無縹緲卻真實存在。

朱翊鈞拿着劉吉呈上的瓷器,面色冷厲的說道:“還有這個麥利那國國王拉朗博,及一衆賊人,斬首示衆,改吉福總督府,敢殺漢人,襲擊我大明船隊,取死也!”

鄭和當年把錫蘭國王父子獻俘闕下,成祖文皇帝選擇了賜五章袞服,將其納入了藩屬國。

朱翊鈞選擇了殺。

就像禮部奏疏說的那樣,時代已經變了。

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
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