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墨家?

第448章 墨家?

在新一屆三公班子正式確定,且大多數人都意識到這個班子‘儒味兒太重’後,劉榮也沒忘不着痕跡的昂起頭,於殿內大致掃視一圈。

——主要是看出身各學派的公卿大臣們,在意識到這一點後的大致反應。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大理趙禹;

作爲法家如今,在朝堂上的唯一牌面,此時的趙禹,面色可謂是一片凝重!

就好像方纔,漢家並不是決出了兩位和儒家淵源頗深的丞相-亞相組合;

而更像是劉榮方纔頒詔,下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且其中的‘罷黜百家’部分,着重強調了要狠狠搞法家,把法家給徹底消滅在天地之間!

趙禹有這樣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丞相是當世大儒,這對於法家而言,已經很難以接受了;

再加一個明明是行伍出身,卻無比討厭法家、縱橫家,情感嚴重傾向儒家的亞相御史大夫。

對於法家而言,這意味着未來這十來年,法家出身的士子想要躋身朝堂,難度至少上升了三五個檔次。

倒不是竇嬰、衛綰二人會故意使壞,刻意壓制法家出身的士子謹慎;

而是法家和儒家的觀念,本就是針鋒相對的關係。

前者主張高壓治國,事無鉅細的都要管,最好連老百姓細胞分裂也插上一腳;

後者,則主張鄉紳治國,政府啥也別管,全都丟給地主豪強——比黃老都更提倡政府應該‘無爲而治’。

這兩類人,根本不用表明自己的學說身份——甚至都不用做自我介紹,只要搭上話茬聊兩句,就能馬上懟起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某個法家出身的年輕才俊,得到一個在朝中升遷的機會,竇嬰、衛綰會是什麼反應?

二人或許不會因爲‘我喜歡儒家,他是法家出身’這種學術標籤,而提出反對意見。

但同樣的:二人都會因爲自己主觀上討厭這個人,從而給出一些看似客觀,實則更偏主觀的負面意見。

比如:我覺得這小子不大穩重,還是得沉澱沉澱;

又比如:我覺得這人有些急躁,還是要磨磨性子。

甚至於更爲直接的:這特麼是個酷吏啊!

陛下三思!

嘴上的話是這麼說,可真要深究其真由,卻不外乎一句:這個法家酷吏,我是真特麼喜歡不起來啊……

相較於如臨大敵的趙禹,其他人的反應就相對平淡了些。

——黃老出身的老臣們,不知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黃老學回天乏術,早晚被法、儒等諸學取代;

還是仍舊傲慢的認爲‘不過是意外’,覺得黃老學仍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至少在劉榮視野中,黃老出身的官員、功侯,除了汲黯若有所思外,再找不到第二張有危機感的面容。

像是麻木;

像是倨傲;

像是早有預料,甘願任命。

也像是一無所知,活在夢裡。

劉榮失望的搖了搖頭。

後世人總說‘諸子百家’,就好像春秋戰國,乃至於後戰國時期,天下真的有上百家學說可爲執政者所用。

但實際上,諸子百家當中能用的——至少是能爲當今漢室所用的,卻不過那三五家。

即將瘦死的駱駝:黃老;

暴秦覆滅的元兇:法家;

有教無類的人海戰術鼻祖:儒家。

基本沒了。

餘下的——幾近失傳的墨家,只能用於工業方面,執政思想那是一個字兒也沒法用;

農家更是早已名存實亡,成了當今漢室的農稼官羣體。

號稱‘集百家之所長’的雜家,就像後世交了學雜費的俊男靚女們——學雜費確實沒白交,那是真學雜了。

縱橫家——傳承倒是還在,但基本就是個‘外交人才培養機構’的性質,培養出來的人才侷限性極大,基本無法作它用。

小說家,與其說是學派、學說,還不如說是個名詞:小說作家……

掰着指頭算下來,綜合性大學派,其實就黃老、儒、法、雜四家——雜家還用不了。

餘下三家,黃老半截脖子入了土,就剩下儒法針鋒相對。

衆所周知,劉榮一向不喜歡雙方對峙。

準確的說,幾乎每一位合格的封建帝王,都更喜歡三足鼎立,而不是兩條腿踩高蹺。

所以,即便知道黃老學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註定要被歷史的車輪所碾碎,劉榮也依舊在過去這幾年時間裡,給予了黃老學一定程度的支持——至少是縱容。

因爲劉榮需要黃老學,繼續以較強的存在感,以及較高的學術、政治地位,再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至少在漢家出現除儒、法外,第三個能打——能和儒、法分庭抗禮,從而三足鼎立的綜合性大學派之前,劉榮需要黃老學這個即將瘦死的駱駝,能稍稍壓一壓儒、法。

但現實總是讓人失望。

黃老學,可謂是完完全全辜負了劉榮的期待。

而沒有了黃老,本就因‘暴秦’而處於天然劣勢的法家,就要獨自面對有教無類,門下學子成千上萬的儒家。

劉榮極度不希望最終,漢家再次走上那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老路’。

但此刻,看着黃老學讓人無比失望的表現,以及法家先天營養不良、後天代謝不佳的狀況,劉榮也逐漸開始理解歷史上的漢武大帝,爲什麼會做那樣的抉擇。

——沒得選了呀!

就剩下儒家一個能打的!

至於法家——別說和儒家對抗了,人家直接‘打不過就加入’,臉不紅心不跳的玩兒起儒皮法骨了!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反正百家罷不罷黜、獨不獨尊儒術,事實都已經是這樣了;

那還不如順水推舟,統一一下內部思想,免得有人拿冷門學派當擋箭牌,爲自己懶政不作爲、貪污腐敗,亦或是橫徵暴斂找藉口……

“黃老學,徹底指望不上了……”

“呵;”

“一開始,就不該指望這些蠢貨的……”

念及此,劉榮的目光不自覺的,落在了黃老學唯一的希望:汲黯身上。

作爲黃老學新生代俊傑,難得一見的新鮮血液,汲黯相較於學派內部其他的老學究、老頑固們,還算是可以一用。

最起碼,汲黯即不會傲慢無比的說:我黃老天下無敵!

儒法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我黃老學的一根毫毛!

反過來——不會過分傲慢的汲黯,也同樣不會因爲看清現實而心灰意冷,徹底被現實所打敗,並逃避式的躲進深山老林,修仙煉丹做道士。

——學術追求,政治追求,汲黯都有。

更難能可貴的,是汲黯在此基礎上,還同時具備相當清晰的認知能力,以及極爲敏銳的政治嗅覺。

要說如今,黃老學內部,有沒有人意識到了黃老學的處境?

汲黯或許不是唯一的一個,卻也是認識到‘黃老即將落寞’這一事實的黃老學士當中,唯一一個不打算自暴自棄的那一個。

而要說,黃老學內部,對於學派的未來有沒有信心?

汲黯,又是對學派未來抱有信心的人當中,唯一認識到現實情況、明白黃老學處境嚴峻的那一個。

說白了,其實就是黃老學內部,分成了無比割裂的兩個極端。

——覺得黃老學能與國同休的‘普信男’,以及覺得黃老學回天乏術、神仙難救的史前老道。

唯獨汲黯,即認識到了黃老學的處境,又仍對學派未來滿懷信心。

至於這信心的源頭,劉榮也不難猜測。

汲黯,非常自信。

在汲黯看來,黃老學內部的問題,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偏偏學派內部,那些智障話語權的老輩子,要麼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要麼,直接就是徹底死了心,打算避世修仙了。

所以,汲黯想要做的,是先憑藉自己‘當今劉榮潛邸從龍之心腹’的超然政治地位,儘快爲黃老學在朝堂內,重新奪回部分話語權。

然後再回過頭,憑藉自己‘爲黃老學取得政治話語權’的功績,轉而獲得在黃老學內部的話語權。

有了話語權,汲黯就可以着手,針對黃老學落後、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部分進行改造。

並最終,改造處即能保留黃老特色,同時又能適應時代發展——尤其是漢家由弱變強,對外戰略由守轉攻的歷史鉅變。

汲黯的心氣之高,劉榮深表敬佩。

但也僅限於個人情感上。

未來,劉榮即不會出於個人情感傾向,而給予汲黯、黃老學特殊優待,也不會爲了汲黯這個國士胚子,而影響總體大局。

——黃老學的淘汰,已經是既定事實。

最起碼,黃老學要被暫時淘汰,被驅逐出朝堂。

不以此倒逼黃老進行內部改革,劉榮怕自己根本看不到黃老學重新煥發生機、重新成爲漢家朝堂之上,又一不可忽視之政治勢力的那一天。

至於汲黯,當然要留。

但不是爲黃老學留一個獨苗,而是當今劉榮,在身邊留了一個出色的潛邸心腹而已。

至於黃老學——能被危機感倒逼着進步,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然若不能……

“墨家~”

“嘶……”

“是真難用啊……”

儒法分庭抗禮,黃老學註定要被淘汰;

帝王的本能,讓劉榮下意識間,便開始考慮起儒法之外,第三個可以扶持、培養的學術勢力。

而諸子百家當中,現存於世的四大綜合性學派,除去已經顯赫於朝堂的儒、法兩家,就只剩下墨、雜二家了。

雜家不可用——至少不可重用,劉榮自然是知道的。

但剩下的墨家,更是讓劉榮僅僅只是在腦海中,想了一下‘要不要扶持一下墨家’這個可能性,就已經口乾舌燥,心跳加速了。

作爲後世來客,某種意義上的‘後世人’,劉榮真的很難對墨家——對這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學說,不生出濃烈的興趣。

甚至可以說:後世人,但凡是對諸子百家有所瞭解的,就很難不對墨家生出本能的好感。

原因很簡單。

——諸子百家,唯有墨家這一個特例,是以最底層的窮苦百姓,來作爲自己的基本盤的。

其他諸學,有的舔權貴,有的舔豪強,也有如法家這樣的機制利己主義者,只拿帝王一人當人,把其他所有人,都當做國家富強的燃料。

唯獨墨家,即不攀附權貴,也不諂言媚上;

即不認可豪強,也不贊同世家。

在墨家看來,治理天下最好的方式,是團結最底層百姓的力量,同吃同住,同勞同作。

爲了踐行這一理想信念,墨家制定了極具特色的成員服裝:最粗劣、最廉價的粗麻褐衣,以及一雙手工草鞋。

就像是後世,那些信奉‘只要我多吃點苦,天下人就能少吃點苦’的苦行僧;

更像後世新時代,那些不畏生死,願意爲了往後三代人的幸福生活,而把戰爭都留給自己這一代打的無數英雄。

至於後世人,爲何會對墨家感到天然的親近?

因爲諸子百家,各學各派所提倡的價值觀當中,墨家的理念,是最貼近後世新時代,那個令華夏民族爲之自豪的黨派的。

——共產!

墨家想要達成的理想社會,想要達成的最終成就,和後世華夏民族所追求的目標完全一致!

但劉榮,除了是在後世生活過一生的‘後世人’,同時,也是一位存在於這史前時代的封建帝王。

從帝王的角度,劉榮真的很難不對墨家這幫澀會煮義、共產煮義者,提起十二萬分的警惕。

因爲制度這個東西,從來都不分絕對的好壞。

看似是懶政、不作爲之溫牀的黃老,在合適的時候——如漢初的百廢待興時,也能成爲最適合提倡的執政學派;

看似是嚴苛律法、殘民之法的法家,在合適的時候——如始皇一統天下前後,也能成爲秦庭最應該遵從的價值體系。

一個學派,從來都沒有好壞,而只有‘合不合適’。

黃老好嗎?

不好。

懶洋洋一片死氣,半點活力都沒有。

但漢初還就只有他能用。

法家好嗎?

不好。

動不動連坐、重罰,搞得國法比軍法漢中。

但在秦一統天下的歷史進程中,秦國還就需要他。

而今漢室,究竟需要什麼學派、什麼價值體系,或許還值得劉榮深思。

但劉榮非常確定:尚出於封建文明初期的當今漢室,絕對不能用墨家那一套領先時代百八十條街——甚至在兩千多年後的新時代,都還距離目標極爲遙遠的理論體系。

步子太大,是要扯到蛋的。

就像始皇嬴政,便是步子太大,讓不可一世的秦帝國扯到了蛋,平白便宜了漢祖劉邦。

及劉邦,僅僅只是在嬴政那‘一步’的基礎上,稍稍後退了半步,立刻就是兩漢四百年國祚問世。

щщщ¸ тt kān¸ ¢O

而墨家,對於當今漢室而言,根本就不是‘步子邁得太大’的問題。

而是一個身穿獸皮,手握骨棒,連鑽木取火都沒搞明白的原始人,嚷嚷着要搞曲率引擎、要搞殲星艦,要給太陽套上戴森球,要統治整個銀河系的問題……

歇一天第46章 莢錢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86章 王孫,且去第222章 不遠了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374章 拍板第250章 單于庭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340章 驗金石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66章 點將!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84章 上架感言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71章 鹽鐵第88章 賊心不死!第61章 陛下!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439章 新體系,新氣象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38章 宗祠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74章 拍板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250章 單于庭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26章 朕!晚點更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340章 驗金石第433章 尚書令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48章 墨家?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
歇一天第46章 莢錢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86章 王孫,且去第222章 不遠了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374章 拍板第250章 單于庭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340章 驗金石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66章 點將!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84章 上架感言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71章 鹽鐵第88章 賊心不死!第61章 陛下!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439章 新體系,新氣象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38章 宗祠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74章 拍板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250章 單于庭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26章 朕!晚點更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340章 驗金石第433章 尚書令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48章 墨家?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