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

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

話說一籮筐,劉榮思緒萬千,實則卻是腦海飛速運轉。

只片刻之後,被露出了一個滿是不屑的笑容。

“如果貴主單于,僅僅只是這點誠意的話~”

“嗯……”

“——也別等明日了。”

“出了宮,回了驛館,貴使便立刻打點行裝,即刻啓程回草原覆命吧。”

···

“貴主單于問起,便說朕,已然知曉單于的心意;”

“今歲秋後,我漢家百萬精銳,會與貴主大單于麾下的四十萬控弦之士,在幕南地一決高下。”

“——朕金口玉言,鄭重承諾:貴聖地龍城,我漢家絕對秋毫不犯。”

“若是單于有意,朕也絲毫不介意大戰過後,邀請單于到長安短住幾日……”

劉榮這話一出,殿內衆百官公卿面上含笑之餘,也不免感到一陣氣血上涌,口乾舌燥。

——爽!

——真特麼爽!

曾幾何時,匈奴人張口閉口‘控弦之士四十萬’,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光靠着這麼一句威脅、恐嚇,就從漢家搬走一車又一車和親陪嫁。

原話更是氣人!

什麼,我大匈奴兵雖寡,尚得控弦之士四十萬,若一齊挽弓,箭矢可遮天蔽日,使白晝暗如黑夜;

什麼,我大匈奴土雖狹,尚有可牧之域數萬裡,使一騎奔襲,三年而不能盡見草原全貌之類。

老是這麼一句話說來說去——甚至是每有匈奴使者來到長安,都必定會在宣室殿扯上一嘴。

聽的漢家上下君臣耳朵都起了繭子不說,更是反覆勾起了漢家上下君臣,乃至天下之民心中的屈辱。

特麼就你有兵啊?

啊?

就你有遼闊領土?

直到今日,劉榮當着匈奴使團,當着漢家上下公卿百官、功侯貴戚,說出這麼一句看似委婉至極,實則鋒芒畢露的威脅、恐嚇之後,這些躋身漢家廟堂之高、身處權力金字塔頂端的貴族、官僚們,才終於後知後覺的反應了過來。

——攻守易型了!

張口閉口‘我有多少兵’‘我有多少領土’‘如果談不攏就打’的,不再是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了!

曾經,匈奴使者一句‘控弦之士四十萬’,漢家上下君臣就要當即壓下屈辱、悲憤,抓緊盤算起和親陪嫁;

而如今,漢家的天子卻不等匈奴人開口,便主動提到:如果談不妥,那就讓單于把那四十萬‘控弦之士’徵集起來,咱們擺開架勢打上一場!

四十萬控弦之士的面子,我漢家也給——精銳百萬夠不夠?

只是這戰場,再也不可能是漢家的北地郡朝那塞、代北雁門郡武州塞了。

——幕南!

只要匈奴人想打,漢家就有能力將下一場漢匈大戰的戰場,直接選定爲匈奴人的根基:幕南地!

至少,也得是幕南地區的南門戶、草原與河套地區的分割線:高闕一線……

“我主單于,是滿懷着對和平的期待,才遣外臣前來。”

“皇帝陛下,卻似乎並不……”

話說一半,呼延且當便適時止住話頭,神情略顯陰鬱的看向御榻上方。

——這是呼延且當第一次來長安。

也是呼延且當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漢人小皇帝。

呼延且當原以爲,既然是‘小皇帝’,那劉榮必定會具備少年不可避免的一些性格缺陷。

比如魯莽、淺薄,又或是意氣用事之類。

但僅僅只是這短短片刻的接觸,就已經讓呼延且當意識到:這位漢人‘小皇帝’,已經具備了漢家歷代皇帝,都一致具備的特性。

——又臭又硬!

而且比起過去的兩代漢天子,這位小皇帝更鋒芒畢露;

與此同時,又並非單純的強硬,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時刻散發着合格政治人物所應具備的成熟。

發現這一點之後,呼延且當其實就已經不再對這次出使,抱有任何僥倖心理了。

作爲匈奴除攣鞮氏王族之外,地位最顯赫、血脈最高貴的四大氏族之一:呼延氏當代‘才俊’,呼延且當自然知道如今的草原,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河套戰役,對於現任軍臣單于的威望打擊極大!

幾乎是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便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部族頭人,或明或暗的表示:偉大的撐犁天(天神),應該再派一個新的孤塗(孩子),來引領遊牧之民再次強大起來。

說白了,就是有別樣的小心思了。

察覺到這一變化之後,如今草原頭號不安定分子:右賢王伊稚斜迅速開始行動,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近三成部族私底下的投誠!

要知道這三成,說的可不是伊稚斜掌控下的幕南地區,而是整個大草原!

包括伊稚斜掌控下的幕南,以及幕北、河西,乃至於西方的那些部落全部加在一起,總共有三成!

什麼概念?

都不用說旁的!

——想當初,冒頓單于鳴鏑弒父,弒殺先單于攣鞮頭曼,並徹底掌控整個匈奴部時,匈奴部佔據的地盤、掌握的兵力,連大草原上的一成,甚至半成都不到!

經過連續多年的征戰、征服,將一衆草原部族收入麾下,冒頓單于才終於讓曾經不入流的小部族:匈奴,成長爲了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後,冒頓單于便帶着這看似龐大,實則卻只佔大草原總力量二成的兵力,一頭撞向了佔據大草原過半力量的霸主:東胡!

佔據草原二成力量的新貴匈奴,主動攻打掌握超過五成力量——過半力量的霸主東胡;

同一時間,旁邊甚至還有個掌握草原餘下三成力量的月氏人虎視眈眈,坐等匈奴人和東胡人打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

這,纔是冒頓單于之所以會那麼‘偉大’,之所以會那麼受草原遊牧之民崇拜的原因。

就這條件,冒頓單于愣是以不到敵人一半的力量,硬生生啃下了東胡這塊硬骨頭!

推翻了東胡人的霸權,徹底奠定匈奴帝國的根基,把東胡王的腦袋擰下來當成酒器不說,還在之後不久便再度大敗月氏人,近乎徹底統一了草原!

而現在,草原上,再度出現了一個‘明主’。

這個人所掌握的力量,比當年的冒頓單于都還要更大;

而且不同於冒頓單于‘新貴推翻舊霸主’的向死而生,這個新的‘明主’,恰恰是如今的草原霸主:匈奴內部的攣鞮氏王族。

攣鞮伊稚斜!

河套戰役結束之後,這個名字,成了草原上最矚目,同時也是最‘不能提’的字眼。

情況最糟糕的時候,已經有幕南部族開始徵集兵馬,自發向着伊稚斜所駐紮的南池方向集結,以供伊稚斜差遣了。

只是後來,偉大的右賢王攣鞮伊稚斜,主動找上了自己異父異母的兄長:軍臣單于。

根據呼延且當所掌握的消息,伊稚斜和軍臣之間,進行了一場極爲漫長的討論。

這場討論結束之後,右賢王伊稚斜站了出來,主動將河套戰役失敗的責任,背到了自己頭上。

戰爭失敗的黑鍋被伊稚斜主動背起,軍臣單于也難得沒有借題發揮,痛打落水狗;

而是在同一時間站了出來,以‘撐犁天的意志’赦免了伊稚斜。

隨後發生的一切,就多少有些狗血了。

——軍臣當着草原各部頭人、小王的面,向撐犁天神發誓:只要左賢王於單,沒能成長爲比伊稚斜更勇敢、更睿智的領導者,那大匈奴的下一代單于,就將會是右賢王攣鞮伊稚斜!

軍臣說,這是撐犁天神的意志。

伊稚斜說,他也感受到了撐犁天的意圖。

緊接着,兄弟二人一同表示:除此之外,撐犁天神還另有旨諭,爲大匈奴的未來指明瞭方向;

而這一‘旨諭’,便是劉榮口中的:戰略重心西移,對漢室採取暫時性的安撫、妥協……

很顯然,這是軍臣和伊稚斜之間的交易。

爲了迅速抹除河套戰役失敗的影響,軍臣以單于大位繼承權作爲代價,換得了單于庭、攣鞮氏內部最大的不安定分子:伊稚斜的支持。

而伊稚斜也憑此——憑藉這一手‘大匈奴的利益大於一切’‘爲了大匈奴,我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的精神,得到了更多人的尊崇。

毫不誇張的說:按照現在的情況,左賢王於單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長爲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了。

因爲早在於單還只是騎羊的年紀,連羊肋骨都無法憑牙口啃乾淨的當下,於單的叔叔伊稚斜,便已經擁有了曾經的左賢王軍臣,都不曾擁有過的崇高名望。

下一代匈奴單于,幾乎必定,也只能是伊稚斜。

只是狀況,卻並沒有因爲伊稚斜這個偉大人物的偉大舉動,而改善太多。

——戰略重心西移,在單于庭內部確實沒有阻力了。

單于庭即沒有換一個單于,也沒有經歷一場血洗、暴力鎮壓,便輕鬆抹除了河套戰役失敗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但要想真的將戰略重心,從曾經‘東西並進’的雙頭鷹政策兩條腿走路,改變爲着重攻掠西方,儘量穩住東方,那還需要漢人點頭。

沒錯;

曾經,需要祈求匈奴人‘維持和平’的漢人,如今反倒成爲了漢匈雙方之間,能否維持和平的決定者……

在呼延且當給出不軟不硬的‘應答’之後,劉榮便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沉默。

劉榮很清楚,眼下的狀況,究竟對誰更有利。

——經過大半個文景之治,漢家不說是兵強馬壯,也至少是府庫充盈。

除非劉榮也學歷史上的漢武大帝,動不動大興土木,又或是巡視天下到處撒錢;

否則,父祖留給劉榮的府庫,足夠支撐漢家再和匈奴人,打至少十場河套戰役同等規模的中大型戰役。

再加上河套戰役的勝利、河套的獲取,讓漢家無論是朝堂上的君臣,還是軍中將帥,乃至於民間百姓,都燃起了空前高漲的軍心士氣!

如果要打,漢家完全沒有顧忌——打就打!

趁熱打鐵,把河西,乃至幕南也打下來,看你匈奴人還怎麼稱霸草原!

當然,暫時不打也行。

就維持現狀,慢慢把河套消化下去,順帶着繼續休養生息、繼續積蓄力量;

在農耕文明強大的發展能力面前,遊牧文明天然的發展劣勢,將使得漢匈雙方之間的勝利天平,愈發快速地朝着漢室一方傾斜。

如果未來五十年,漢匈雙方之間都不發生任何戰爭,那休養生息五十年的漢室,將強大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至少劉榮敢肯定:要真是那樣的情況,那下一代漢天子哪怕是條狗,漢家也能在能力不差——至少不蠢的曹太后掌控下,將匈奴人徹底趕出亞洲大陸板塊!

所以,眼下的情況對於漢家而言,其實是打不打都行——打有打的好處,不打有不打的好處;

但對匈奴人而言,唯一的選擇,是去西方補血、去強大自身,以再度獲得碾壓漢家——至少是儘可能輕鬆的拿捏、壓制漢家的能力。

這,便是劉榮之所以會有那句‘攻守易型’之感嘆的原因所在。

——祈求和平的,不再是漢家!

——需要和平的,不再是漢家!

那麼,作爲更需要和平的一方,匈奴人要想漢家——要想讓‘打不打都行’的漢家,做出明顯有利於匈奴人的決策:不打,那自然就要付出代價。

而且這個代價,不能是已經被漢家佔據的河南地、看不見摸不着的北海地,又或是一匹汗血寶馬、十個渾身散發羶臭的匈奴美女之類。

誠然,河套地區,以及東西伯利亞的‘自古以來’,對劉榮而言是相當有價值的籌碼。

但這個籌碼的價值,匈奴人不知道啊!

只有劉榮這個穿越者,纔會在意所謂的‘自古以來’。

對於如今漢室而言,河套已經是漢家的河套;

北海也永遠都不會是漢家的北海——就算有一天真打下來這塊地方,漢家也絕不可能去開發、去建設。

換而言之,對於這個時代的土著而言,呼延且當帶來的這幾項‘誠意’,價值是無線趨近於零的。

就連那匹產自大宛的汗血寶馬,也只有劉榮能得出‘有點價值,起碼好看’的結論;

對於漢家上下君臣而言,大宛馬?

你特麼就是會飛的仙馬、獨角獸,那也是隻有一匹啊!

國家和國家之間,以個位數爲數量級贈送的禮物,那不都是象徵性的禮節嗎?

拿這麼一匹馬,就想換取漢家曾經,需要屈辱和親,送上萬千陪嫁才能換來的和平?

你就拿這個考驗幹部?

什麼樣的幹部,能經不起這樣的考驗?

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520章 洗腦?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517章 上林宴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520章 洗腦?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536章 絕戶計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53章 吞金獸!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52章 瓷器成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577章 總結歸納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50章 單于庭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42章 啊這?啊???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57章 行吧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586章 外藩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324章 試探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458章 難啊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532章 就不!第574章 朕給你,纔是你的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26章 歲末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68章 備用方案回家晚了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20章 衛青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65章 物論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35章 漢少府第207章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
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520章 洗腦?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584章 就怕賊惦記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517章 上林宴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520章 洗腦?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536章 絕戶計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53章 吞金獸!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52章 瓷器成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577章 總結歸納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50章 單于庭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42章 啊這?啊???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57章 行吧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586章 外藩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324章 試探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458章 難啊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532章 就不!第574章 朕給你,纔是你的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26章 歲末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68章 備用方案回家晚了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20章 衛青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65章 物論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35章 漢少府第207章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