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

很顯然,程不識正在面臨着無比艱難的抉擇。

河套地區能調動的軍隊,基本都被程不識給帶出來了。

接下來怎麼辦?

——就這麼帶着麾下將士們,走一趟休屠澤,看一眼然後回來?

還是連這都免了,直接去都不去了,各自回朔方、五原——也就是河套二郡休息?

從事實角度上來說,這兩個選擇,還真說不上哪個更好、哪個更壞。

首先,接管休屠澤是肯定別想了。

還是那句話:漢家的軍隊,尤其還是步兵集羣,不可能在草原的開闊地形上,守住任何一個‘戰略要地’。

更準確的說,不是受不住,而是受不了太久。

原地駐紮,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漢家的步兵集羣自然做得到;

但維持數個月之久,尤其還是在深入草原腹地,孤立無援的精神壓力下,維持這種狀態好幾個月,就有點難爲漢家的步兵將士了

事實上,真要說起來,在必要的情況下,漢家的軍隊,也不是完全不能在草原固守。

倘若眼下是開春,而非凜冬將至,漢家的軍隊肯定很樂意在休屠澤一帶,構築起一道以鮮血乃至生命所組成的血肉長城。

至於你問爲什麼?

步兵將士會告訴你:給匠人們爭取時間,在休屠澤鑄城、構築防線/防禦工事。

也就是說,守不守得住休屠澤、願不願意去守休屠澤,是取決於固守的那段時間,究竟有沒有意義、究竟有多少意義的。

畢竟不是後世,令行禁止,嚴格遵守軍令的現代軍隊,漢軍將士們,多少還是有些各自的追求。

如果說,是在開春讓他們前往休屠澤,在外圍抵擋住其他遊牧部族的覬覦和攻擊,爲休屠澤建設隊爭取到寶貴時間,以及相對安全的建設環境,那他們肯定樂意。

因爲他們會認爲,自己無論是生是死,無論是勝是敗,至少都是有意義的。

活得其樂,死得其所。

但現在是秋冬之交,馬上就要到冬天了。

就算程不識率軍前去,並真的從混邪人手裡接管了休屠澤,也根本無法第一時間開始建設。

將士們守着休屠澤,就僅僅只是‘守着’;

一直守到開春,不知要死多少人——甚至都有可能全軍覆沒,也未必能撐到休屠澤正式開始建設、‘休屠城’正式開始建造的那一天。

說白了,就是不必要的犧牲。

從春天開始,以建設休屠澤、構築休屠澤一帶防線爲目的,去和周邊部族去碰、去打,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出現問題,河套地區,以及背後的北地、隴右,更甚是長安朝堂中央,也都能儘快發動力量支援。

但在冬天到來天接手休屠澤,毫無意義的往日填人命,一直填到冬天過去、春天到來?

程不識很清楚:凜冬的河西草原,別說五原、朔方二郡——也就是河套地區的可用之兵;

便是漢家大半個北境的戍邊部隊填進去,那也是起不到半點作用。

——到了開春,漢軍將士凍死的凍死,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戰死的戰死;

總不能指望漢軍將士們的屍體,能在休屠澤周圍壘起一堵牆,以此來抵擋周邊部族的覬覦吧?

說白了,無論是過去的休屠部,現在的混邪部,亦或是未來可能接管這片區域的漢室,要想真正穩妥的掌握這塊區域,最重要的還是人。

過去,休屠部憑藉河西地區絕無僅有的:三個萬騎,一萬八千戰卒,武器裝備近半爲金屬的硬實力,始終佔據着休屠澤這片沃土。

現在的混邪部,雖然實力只比已經消亡的休屠部好些,但也主要體現在漢人商隊送去的武器裝備上。

從休屠部曾經,以及混邪部眼下的狀況來推斷:漢家要想真正掌握休屠澤,沒有個兩萬戰卒,那是根本想都別想!

再加上漢家,軍隊仍舊是以步兵爲主,而步兵駐守戰略要地,又需要關塞、城牆爲依憑。

所以休屠澤‘片區’,漢家需要至少以兩萬戰卒,倍數的民夫、輔兵,外加最少最少一座城池,才能長期有效的實施掌控。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漢家可以勉強接受在三到六個月時間內,讓步兵將士去和匈奴騎兵打野戰——以犧牲換得珍貴的建設時間。

但今年冬天,程不識唯一的選擇、漢家唯一的選擇,就是讓休屠澤暫時掌握在混邪人手中。

只有到了開春,組成軍隊+建設隊+後勤隊的綜合性隊伍,前往休屠澤立即開始‘西部大開發’,漢家才能真正朝着掌控休屠澤的方向邁進。

如此一來,問題就很棘手了。

——今年冬天,漢家十成十、百分百沒法把休屠澤吃進肚裡;

非但沒法吃進肚裡,甚至都沒辦法好好摸一摸、抱一抱,又或是聞聞味兒。

在這個前提下,程不識率軍前去走這一趟,是否還有必要呢?

或者應該說,走這一趟,究竟是對漢家有利,還是……

“大軍出現在休屠澤,高興地自然是混邪人。”

“——因爲我漢軍將士的出現,必定會告訴周邊其他部族:不要打混邪部的主意;”

“更不要打休屠澤的主意。”

“這樣一來,至少今年冬天,休屠澤絕不會被混邪人搞丟,混邪人可以安心鞏固休屠澤一帶的方向。”

“可如此一來,混邪人也同樣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在休屠澤一帶紮下腳跟。”

“再想將其連根拔起,和原先拔休屠部,只怕是難度相差無多……”

站在臨時軍帳中,負手背對着帳門,看着懸掛的堪輿自言自語着,程不識面上糾結之色再填三分。

正如程不識所言:去了,並非是對漢家有利;

而是能讓混邪部仗着‘我背後有漢軍爸爸撐腰’的底氣,無比迅速的取代原先的休屠部,成爲休屠澤新的守護神。

從好的方面來講:這意味着休屠澤不會丟。

到了明年開春,休屠澤大概率還會在混邪部手裡。

但從壞的方面來講:只要混邪部打定主意,要成爲新的休屠部,世世代代‘守護’休屠澤?

那漢家再想掌握休屠澤,仍舊是隻能打——而且是強攻。

過去,休屠部在,漢家想要休屠澤,得靠拳頭打;

現在,休屠部沒了,漢家想要休屠澤,還是要靠拳頭打。

這特麼休屠部,不是特麼白死了麼……

可若是不走這一趟,而是原路返回,那情況就更糟糕了。

——首先,這麼做,至少從理論層面,等同於漢家主動放棄對休屠澤的‘主權宣示’。

對於混邪部‘雙手奉上休屠澤,以換得漢室庇護’的請求,漢軍若不做出積極迴應——尤其是行動上的迴應,那漢家就會在草原信用破產。

往後,再有部族考慮是否要投降、是否要臣服於漢家時,必定會回想起今日,混邪部所經受的遭遇。

——投降?

——還是再好好想想吧!

——想當年,混邪部拿着休屠澤爲投名狀,不也沒換來漢人的庇護?

對於志在長期有效的掌控草原,從根源上解決遊牧民族對華夏中原農耕文明的威脅,以‘殺人誅心’的漢室而言,這絕對不是個好的選擇。

於是,問題就變成了:究竟是白跑一趟休屠澤,爲了所謂的‘信譽’,而吃下混邪部爲漢家量身定做的這個啞巴虧,在草原留下‘漢人都是要面子不要裡子的傻叉’的形象?

還是拒絕吃這個虧,直接放任混邪部自生自滅,在周邊部族羣狼環伺下被吃幹抹淨,失去這個看似千載難逢的、獲得休屠澤的機會,並在草原留下‘漢人根本就靠不住,就算窮途末路,也絕不能臣服於漢人’的形象?

二者顯然都非常糟糕。

甚至都分不清哪個更糟糕。

尤其眼下,長安朝堂大概僅僅只是收到了休屠澤劇變的消息,正下意識的狂歡着、慶祝着;

但具體的應對方案,長安朝堂很可能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根本還沒來得及啓動應急商討預案。

就算啓動了——就算長安朝堂,有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複雜性,且已經開始在商討怎麼辦了,但等長安朝堂的指示傳到河套,也只怕是黃瓜菜都涼了。

眼下的狀況,便是漢室邊關將領所面臨的局面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

請示長安,來不及;

不請示,又拿不定主意。

於是只能遵循本能,從許多看似都很糟糕的選擇中,選一個相對沒那麼糟糕的。

可很多時候,這些選擇都會糟糕到讓人分不清哪個更糟糕;

讓人不知道選哪個,才能得到相對較好的結果……

尤其眼下,程不識並不在朔方郡治:博望城。

河套地區的戰備武裝,有近四成都被程不識給帶了出來,於大河以西駐紮。

這,是在確保河套地區短期內不出問題的前提下,所能調用兵馬的數量極限。

如此大規模,堪稱‘傾巢而出’的軍事調動,顯然也是把程不識給架在了火上烤……

“休屠澤~”

“休屠澤……”

“混邪部……”

“混邪……”

一時間,程不識竟無比懷念起在長安,能隨時見到平曲侯公孫昆邪的日子。

眼下這狀況,就算公孫昆邪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也至少能以‘故義渠王子’的身份,和同宗同源的混邪部取得聯絡。

且不論最終結果如何,至少也能從聯絡過程中,混邪部所表露出來的姿態,來判斷他們的真實想法。

再不濟——就算程不識決定吃下這個啞巴虧,也總還能通過談判,來爲漢家爭取一定的利益,以儘可能降低損失。

可眼下,要想聯絡上佔據休屠澤的混邪部,唯一的方式就是把軍隊開過去。

而漢室軍隊出現在休屠澤,又意味着混邪部‘計謀達成’,漢室也隨之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陛下曾言:匈奴之土,非戰地、焦土也,乃我諸夏往後萬千年畜牧的所也。”

“故而,即便是要滅匈奴人的國,毀其俗、絕其族,也不可能殺進草原遊牧部族。”

“——即是殺不盡,也不能殺盡,就要懷柔。”

“至少,不能讓草原各部,都站在我漢家的對立面。”

“要給他們留下一個‘實在不行就歸附漢家’的退路。”

念及此,程不識心下,也大致有了盤算。

這個啞巴虧,漢家似乎只能咬牙吃下了。

——將軍隊開過去,被混邪部撐腰!

幫助混邪部,在休屠澤扎穩腳跟,以此來告訴草原各部:只要你投降,那咱們就是好朋友!

至於以後的事——尤其是開春之後的事?

“若大軍走這一趟休屠澤,那明年開春,便是混邪部背信棄義,辜負我漢家拳拳相護之心。”

“雖然遊牧之民向來如此,但至少我漢家‘無錯’。”

“反之,若不走這一遭,就成了我漢家靠不住,不值得投效。”

“二者孰優孰劣、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至於休屠澤——無論作何選擇,只怕終歸是沒那麼容易就能拿下的了……”

“不過也算正常。”

“若是能如此輕鬆,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那,也就不是河西要地:休屠澤了。”

如是安慰着自己,程不識也終於做出了決斷。

——反正無論怎麼選,休屠澤都不大可能拿的下來;

那與其糾結,還不如塑造一個漢家大大方方,對投效的草原各部來者不拒,且能實打實提供支持的正面形象。

至於休屠澤,程不識本來也不覺得靠這種方式拿下,是多好的事。

還是那句話;

草原上,只有一個王法,那就是拳頭。

只要靠拳頭打下來的東西,別人纔會承認你有合法擁有資格。

所以在程不識看來,休屠澤,與其靠混邪部所謂的‘白送’,來不如靠將來,漢軍將士一刀一槍,紮紮實實給打下來。

若不然,休屠澤雖是白得了,但之後長年累月的、由周邊部族發起的侵擾,並不比直接武力打下休屠澤輕鬆多少。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具體到休屠澤,或許就應該說是:打出一拳山崩地裂,免得日後翻江倒海……

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425章 河西第190章 族!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448章 墨家?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9章 做大哥的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晚點更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434章 還行吧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睡一覺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227章 開戰!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睡一覺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15章 活該!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68章 削藩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14章 坑兒的爹!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324章 試探第162章 記住了?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歇一天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0章 諸呂故事第292章 蒙王?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205章 羽林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6章 困獸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11章 幽冥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43章 考校
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425章 河西第190章 族!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448章 墨家?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9章 做大哥的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晚點更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434章 還行吧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睡一覺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227章 開戰!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睡一覺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15章 活該!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68章 削藩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14章 坑兒的爹!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324章 試探第162章 記住了?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歇一天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0章 諸呂故事第292章 蒙王?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205章 羽林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6章 困獸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11章 幽冥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43章 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