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和親之議

李世民默然半晌,輕嘆道:“人言可畏,爲之奈何?”

你說的道理朕都懂,可那些大臣胡說八道,我也真是怕了,難道都抓起來砍掉腦袋,不讓他們說話?

說來說去,就是怕拒絕和親之後,邊釁再開,被那些個大臣將屎盆子全都扣在他的腦袋上,然後口水四濺,大肆鞭撻!

可是不和親,就必須對土谷渾和吐蕃保持足夠的軍事壓制,如此一來,東征高句麗的計劃便遙遙無期,自己千古一帝的夢想……也就遙遙無期!

房玄齡自然知道李世民的心思,說道:“陛下春秋鼎盛,正當勵精圖治,吾大唐兵甲之盛,傲視環宇,豈是前隋可堪比擬?只需穩固內政,三五個豐收之年,便可集聚糧秣,那時大軍所指,區區高句麗何足道哉?”

李世民再次沉默。

目光凝視在桌上的這幅字卷,俊秀圓潤的字體,霸氣沖天的字句,像是一把火在李世民心底熊熊燃燒。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若是真的做到如此地步,大唐將會是怎樣一個煌煌的國度?若是真的做到如此地步,那我李世民,便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又能如何?

樹起這巍巍大唐的錚錚傲骨,朕之功業,怕是比之蕩平高句麗,亦不遑多讓了吧?

可是,那可是高句麗啊,無數代帝王都未曾真正征服過的高句麗……

李世民陷入深深的糾結,看着面前苦苦諫言的房玄齡,李二陛下心底微微有些遺憾。

誠然,房玄齡足智多謀,忠心不二,能力超羣,他所說所想,均有其道理,卻讓李二陛下愈加迷惑糾結。

若是……克明仍在,或許勿用這許多理由,只需得一句話,他便可欣然從之。

說到底,房玄齡善謀,卻不善斷!

自己是否應該聽他的意見呢?

……

朝中關於和親之事,羣情洶洶,爭執不下。

贊成的人認爲這是一個極具戰略性的政策,可以爲大唐爭取到更多的時間,整軍經武厲兵秣馬,方可一舉蕩平西域之胡虜。

反對的一方則認爲以女人換和平,那不是真正的和平,非但丟掉了大唐武人一貫的傲骨,讓整個國家蒙羞,更會助長鬍虜蠻夷的囂張氣焰:發兵一圍虛張聲勢,便可讓大唐又送閨女又送嫁妝,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爲?到時候所有的西域蠻夷都效仿之,你怎麼辦?跟你要閨女和親,你給不給?給了,無休無止;不給,之前的丟算白搭了,該打還是得打……

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誰也說不服誰。

而無論是李世民亦或是房玄齡、長孫無忌、李績等重臣,卻是三緘其口,保持緘默,一直未發表態度。

這更令朝野上下對陛下的態度猜疑頗多。

而在此期間,李恪又一次大出風頭,只不過這個名聲是在李唐皇族的女眷之間流傳……

那一首悽婉哀絕的《黃鵠歌》,那幾句霸氣四溢的國之氣節,正氣凜然硬剛李世民的反和親態度,令其在李唐皇族貴女之間的名聲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纔是真正的男人!一遇到事兒就把女人推出去算什麼本事?

連帶着,家中有適齡女眷的皇族,全都對房俊好感大升。

其實大家都明白,就算李世民開啓和親,也不會將公主嫁出去,沒有合適的了……

幾位成年的公主都已許下婚約,剩下的幾位要麼年紀尚幼,要麼尚在牙牙學語,怎麼嫁?

即是如此,自是尋找皇室之中的適齡女子,賜予公主封號……這誰都明白。

比如江夏王李道宗……

江夏王李道宗坐在榻上,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嚶嚶垂泣的長女,方正黝黑的面龐毫無表情,心口卻針扎一樣的疼。

與世人重男輕女不同,李道宗對兩個兒子素來嚴厲管教,絕不可在外惹是生非,一旦犯錯,必是重罰。卻對兩個女兒當作掌上明珠,寵溺之情無人不知,視若珍寶。

眼見長女雪雁剛剛及笄,已是出落得窈窕清麗、花容月貌,李道宗自是愈發寵愛,平素溫言軟語,不捨得說一句重話。求親的媒婆幾乎踏破了江夏王府的門檻,卻都被李道宗一一婉拒,他要好生斟酌,爲女兒尋一個踏實穩重的夫婿。

平素溫婉如水知書達理的女兒哭得梨花帶雨,李道宗如何不心疼?

可是,李道宗也只能這麼看着,說不出一句話。

他不敢給女兒哪怕一個虛假的承諾!

“父親,您去跟陛下求情好不好?女兒不想嫁到土谷渾,更不想嫁到吐蕃!女兒馬上就出家爲道,這輩子都不嫁人,就守在父親膝前盡孝,好不好?”

李雪雁雙眸垂淚,斷了線的珍珠一般滑過清麗白皙的臉頰,哭得肝腸寸斷,悽婉哀絕……

李道宗嘴角抽搐一下,心如刀割,卻依然沉默。

他能不能去求李世民?能!別說是求,便是讓他爲了女兒去死,都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

可問題是,求了有用嗎?

自從傳出陛下打算答應土谷渾和吐蕃的求親,李道宗便感到不妙。陛下家裡沒有適婚的公主,按照舊例,便會在宗室之中尋一個年齡合適尚未婚配的女子,賜予公主封號,外嫁和親。

誰願意自家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的閨女嫁到塞外荒漠,去吹北風吃沙子?

於是,家中有適齡未嫁女的,便着急忙慌的託媒婆找人家,哪怕不能立刻成婚,也得趕緊定下親事,造成既定事實。陛下再是霸道,也不能讓咱把婚退了外嫁和親吧?

長安城裡倒是掀起了一陣成親風潮,天天都有成親隊伍敲鑼打鼓的在街上招搖過市……

可是別人這麼幹可以,他李道宗卻不行!

前幾日陛下將他召入大內,斥責一番,說的是他當年因貪贓被御史臺彈劾,從而罷免官職消除封邑的事兒。當時李道宗不明白,這都過了好幾年了,也懲罰過了,您還翻出來說,有意思嗎?

498 高昌易主405 診治秦瓊274 定計635 數學354 雲州城下0169 五糧液446 插秧0199 養豬252 嶺南馮家514 李治的心機415 未雨綢繆0074 簡在帝心0077 王珪512 逆反心理451 天子守國門585 漢王遇刺584 王玄策407 晉陽公主0188 微服私訪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138 棉衣499 決策565 李世民的苦惱292 計劃422 席君買(三)420 席君買273 禮部0162 紛紛入轂378 楊政道0008 跳繩0183 貞觀元年0121 漢王練兵636 算學的重要性0104 年號貞觀0147 爲民除害639 平衡之道0150 立威473 太子發怒0092 政事堂332 漢王大婚0018 李恪要捱揍291 體育司0159 安置賑民0083 第一奸臣0021 釣魚308 各自謀劃644 元家0041 太極宮246 李恪的憂慮635 數學519 噩夢0095 儲君之位644 元家355 會師357 軍議329 太子大婚567 武媚孃的幸福0013 被李淵暴揍0092 政事堂515 迎親252 嶺南馮家377 傳國玉璽0208 奏章318 放長線,釣大魚541 撥亂反正626 駙馬305 演練賽結束407 晉陽公主621 落霞寺赴宴234 突厥犯闕269 凌煙閣第二263 何爲律法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06 結仇560 太子漢王聯手336 洞房花燭夜(二)528 和親陷阱502 縱兵劫掠0007 一羣小蘿莉525 吐蕃賊心不死555 觀音誕0204 漁者樂水0127 斷句226 甘油0017 李世民暴怒344 算計592 交鋒0034 《俠客行》0162 紛紛入轂0023 飛白體0109 組建班底519 噩夢0051 密談384 回京364 契苾何力284 大獲全勝320 來去如風588 漢王遇刺(四)247 鐵骨錚錚288 比賽
498 高昌易主405 診治秦瓊274 定計635 數學354 雲州城下0169 五糧液446 插秧0199 養豬252 嶺南馮家514 李治的心機415 未雨綢繆0074 簡在帝心0077 王珪512 逆反心理451 天子守國門585 漢王遇刺584 王玄策407 晉陽公主0188 微服私訪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138 棉衣499 決策565 李世民的苦惱292 計劃422 席君買(三)420 席君買273 禮部0162 紛紛入轂378 楊政道0008 跳繩0183 貞觀元年0121 漢王練兵636 算學的重要性0104 年號貞觀0147 爲民除害639 平衡之道0150 立威473 太子發怒0092 政事堂332 漢王大婚0018 李恪要捱揍291 體育司0159 安置賑民0083 第一奸臣0021 釣魚308 各自謀劃644 元家0041 太極宮246 李恪的憂慮635 數學519 噩夢0095 儲君之位644 元家355 會師357 軍議329 太子大婚567 武媚孃的幸福0013 被李淵暴揍0092 政事堂515 迎親252 嶺南馮家377 傳國玉璽0208 奏章318 放長線,釣大魚541 撥亂反正626 駙馬305 演練賽結束407 晉陽公主621 落霞寺赴宴234 突厥犯闕269 凌煙閣第二263 何爲律法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06 結仇560 太子漢王聯手336 洞房花燭夜(二)528 和親陷阱502 縱兵劫掠0007 一羣小蘿莉525 吐蕃賊心不死555 觀音誕0204 漁者樂水0127 斷句226 甘油0017 李世民暴怒344 算計592 交鋒0034 《俠客行》0162 紛紛入轂0023 飛白體0109 組建班底519 噩夢0051 密談384 回京364 契苾何力284 大獲全勝320 來去如風588 漢王遇刺(四)247 鐵骨錚錚288 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