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元宵

按照歷史進程,封德彝在貞觀元年就已經掛了,大概是因爲李恪重生所產生的幺蛾子效應,都貞觀二年了這封德彝還活蹦亂跳的,不過身體也不太好了,臉色明顯有些蒼白,不知道還能活多久,李恪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封德彝看到李恪第一時間來到他的府上給他拜年心裡非常的感動。兩人在書房中足足聊了兩個時辰,直到李恪出了封府,封德彝自己還在書房中沉思。

沒有人知道兩個人到底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李恪究竟給封德彝說了什麼,只是封德彝走出書房的時候臉上露出了自從李承乾被立爲太子之後從沒有笑過的笑容。

元旦過後,李恪又開始他在長安城的交際和應酬活動正月初七這天才基本結束。從初一到初六,他要挨個拜訪宗室的叔父輩,自己的老師岑文本、秦瓊,程咬金,還有和自己關係密切的朝中大臣。

同時他還要在府中接待前來拜會他的孫伏伽、上官儀、蘇定方、狄知遜等人,可以說這幾天他都忙得不可開交。

春節的氣息到了正月初八這天也淡了很多,大唐官員的年假也到此結束,今天正好是貞觀二年,正是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早朝。站在太極殿大殿上,隨着衆人一同高呼萬歲給李世民行禮之後李恪的精神就一直不在朝堂,他心裡在想今天的朝局變動。

今天的朝會上,他在武將班的行列中看到了兩個人,大唐軍神李靖和宗室名將江夏郡王李道宗。

往日的李靖常年在外征戰,就是在沒有戰事的時候也常年不在長安,而是在邊關統御着整個大唐北方的邊軍,抵禦着來自突厥,吐谷渾和朔方的割據勢力樑師都。

今天出現在朝堂上肯定不是簡單參加新年的第一次朝會這麼簡單。還有就是宗室名將李道宗,如今才二十八歲,是李唐宗室繼李孝恭之後又一位能征善戰的將才,他同樣常年鎮守邊關,逢年過節在京城的日子也超不過五天,今天出現在朝堂肯定也不是偶然現象。

新的一年大唐的朝堂上討論的主要問題首先是對往年工作的總結,如官吏政績考覈和升遷,國庫稅收收支,軍隊的開銷等。

但李恪對於這些問題一點都沒有聽進去,因爲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李靖和李道宗出現在朝堂上的反常現象。

朝會一直持續到了中午才結束。散朝之後李恪想跟李靖和李道宗套套交情,沒想到兩人都被李世民叫到兩儀殿議事,搞的李恪很鬱悶,只能垂頭喪氣的出了皇宮。

回到漢王府的岑文本發現了李恪有些失落的情緒便出口詢問原因,李恪將自己在朝堂上看到李靖和李道宗的事跟岑文本說了一遍。

岑文本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只能分析出李靖和李道宗有可能要入朝爲官要脫離邊軍。李恪想半天也覺得只有這一種解釋,便不再爲此事糾結。

岑文本知道朝局的變動就是自己知道了結果也難以改變它的行程,所以與其爲此煩惱還不如靜觀其變等待結果呢。所以,李恪和馬周聊了幾句便沒有深究此事。

岑文本離開之後,李恪回到書房,開始思量如何跟李靖建立關係的難題,想到李靖在大唐軍方中的名譽和威望,他就不由地怦然心動。

能被大唐軍人稱呼爲軍神的人物不光具備強悍的軍事指揮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稱號,關鍵還是他的個人魅力。統帥的個人魅力在於他的武德修爲,能夠在殘酷的戰爭保持鎮定,從容的指揮戰鬥,勝利的時候不會驕傲,在失敗的困境中還能讓士兵能夠尊重和信任他。所以,李恪現在思考的問題就是怎麼在李靖回京任職之後跟他處好關係。

他不是沒有想過做李靖的學生。就像歷史上李績、蘇定方,就是李靖的學生。只是這種想法顯然很不實際,自己敏感的身份就足以讓李靖這樣善於明哲保身的人退避三舍,更何況牽扯到儲位之爭呢。

李恪在書房中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麼可以刻意接近李靖的好主意,只能微微嘆息一聲便不再強求自己。正所謂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自己現在已經讓李承乾和李泰很忌憚了,如果再跟李靖拉上關係,別說是他們,就是李世民估計也不會讓自己好過吧!還是順水推舟,待機而動爲好!李恪如此一想,心裡輕鬆了不少,靠在椅子上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元宵過後,又一清晨,李恪早早的穿戴整齊在楊元寶的護衛下來到了承天門,當他走到太極殿的時候才發現殿前人滿爲患,有不少新面孔,以往朝會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見過,顯然今天的朝會不同尋常。

李恪的到來讓很多身穿緋袍和綠袍的官員紛紛給他上前施禮,他挨個給衆人拱手施禮,一番寒暄下來已經到了上朝的時間讓他想跟李靖和李道宗聊幾句的機會成爲了泡影。李恪跟隨在衆人的身後緩步邁入太極殿,同衆人一同跪地施禮高呼萬歲。

“衆位愛卿平身。”李世民淡淡地說道。

“謝皇上。”衆人喊道,然後起身之後自動的站成兩排。

李世民繼續長篇大論一番,又開始冊封和升遷一部分去年成績的優異官員。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李靖任職兵書尚書;李道宗爲禮部尚書兼鴻臚寺卿。

李恪回到漢王府便立馬招來了岑文本、上官儀、劉仁軌等人。

李恪對於今天朝堂上李世民對衆人的冊封他現在還是很恍惚,他想讓大家幫他分析分析,讓他思路清晰一些。

李恪感覺李世民這次大規模的賜封,簡直就是讓大唐的朝堂換了血一樣。

首先是李靖任職兵部尚書的事情就讓李恪難以理解,不過通過他對李靖往日的權利分析還是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那就是作爲大唐邊關的主帥,李靖的職權很大,所有北方的兵馬都歸他節制。

602 儒墨之爭320 來去如風0032 十二時辰297 演練賽272 李唐皇室618 殺鬼見血558 近親不能結婚321 入宮0094 消於無形0171 猜燈謎449 歐陽詢341 漢王立威540 羣情激奮518 趣話639 平衡之道604 西域事了0099 漢王0124 炒茶0140 羽絨服423 席君買(四)0101 長幼有序0011 李淵0101 長幼有序0135 高士廉0207 百姓苦354 雲州城下371 決戰(三)591 兵圍長孫府0076 褚遂良241 放手一搏621 落霞寺赴宴563 早婚早育0065 狄知遜320 來去如風266 河間郡王0094 消於無形501 高昌亡0094 消於無形0112 秋意0045 真相大白639 平衡之道387 京中局勢572 堆雪人246 李恪的憂慮336 洞房花燭夜(二)0217 桃之夭夭0033 練劍500 兵臨城下404 見好就收264 借題發揮534 迷局(二)358 蘇烈領兵535 迷局(三)0179 五姓七望0200 驪山別院0105 鬥志昂揚363 大戰0046 一氣長孫無忌535 迷局(三)428 破局370 決戰(二)532 悲情太子595 利益之爭254 合作達成639 平衡之道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03 漢王府362 定計370 決戰(二)313 比賽繼續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027 初露鋒芒0082 上官儀0137 火爐264 借題發揮457 危機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15 各方反應0217 桃之夭夭0180 世家的興衰223 殺豬菜0122 軍歌嘹亮0209 馬蹄鐵337 洞房花燭夜(三)513 晉王大婚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36 太子心灰意冷0165 瘟疫376 兵不厭詐324 三省吾身339 都督府晚宴0177 蘇府0002 決定奪嫡279 爭論0155 羣魔亂舞576 李世民的無奈524 信鴿599 西域捷報640 據理力爭0158 賑災
602 儒墨之爭320 來去如風0032 十二時辰297 演練賽272 李唐皇室618 殺鬼見血558 近親不能結婚321 入宮0094 消於無形0171 猜燈謎449 歐陽詢341 漢王立威540 羣情激奮518 趣話639 平衡之道604 西域事了0099 漢王0124 炒茶0140 羽絨服423 席君買(四)0101 長幼有序0011 李淵0101 長幼有序0135 高士廉0207 百姓苦354 雲州城下371 決戰(三)591 兵圍長孫府0076 褚遂良241 放手一搏621 落霞寺赴宴563 早婚早育0065 狄知遜320 來去如風266 河間郡王0094 消於無形501 高昌亡0094 消於無形0112 秋意0045 真相大白639 平衡之道387 京中局勢572 堆雪人246 李恪的憂慮336 洞房花燭夜(二)0217 桃之夭夭0033 練劍500 兵臨城下404 見好就收264 借題發揮534 迷局(二)358 蘇烈領兵535 迷局(三)0179 五姓七望0200 驪山別院0105 鬥志昂揚363 大戰0046 一氣長孫無忌535 迷局(三)428 破局370 決戰(二)532 悲情太子595 利益之爭254 合作達成639 平衡之道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03 漢王府362 定計370 決戰(二)313 比賽繼續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027 初露鋒芒0082 上官儀0137 火爐264 借題發揮457 危機0029 安內必先攘外0115 各方反應0217 桃之夭夭0180 世家的興衰223 殺豬菜0122 軍歌嘹亮0209 馬蹄鐵337 洞房花燭夜(三)513 晉王大婚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36 太子心灰意冷0165 瘟疫376 兵不厭詐324 三省吾身339 都督府晚宴0177 蘇府0002 決定奪嫡279 爭論0155 羣魔亂舞576 李世民的無奈524 信鴿599 西域捷報640 據理力爭0158 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