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算計

他如果抓住任何一個在刺史府對他不敬的人想軍法處置那自己該怎麼辦呢?所以,他們心裡都非常的不安,頗爲當初遵從前任都督的意思給新來的漢王殿下下馬威而感到幼稚可笑,更爲他們當時的計劃讓漢王空有都督之命沒有都督職權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和愚鈍。

“郭長史,明天我們該如何行事?”問話的是錄事參軍徐輝,“難道今天大家在刺史府被漢王羞辱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嗎?你咽得下這口氣,我徐輝咽不下這口氣!”

徐輝從他的名字上可以聽出他和李績的關係絕對不是上下級這麼簡單。因爲李績原名爲徐世勣,字懋功,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爲李勣。

徐輝就是李績的堂侄,是李績留在幷州都督府的代言人,而他之所以建議郭孝恪不要再容忍李恪打壓都督府諸將的做法的原因是都督府諸將中也有不少不是李績的人,如果再容忍李恪打壓讓他們倒向李恪那一邊,那自己這邊的計劃就有可能會失敗。

“郭長史,徐參軍說的對,漢王初來乍到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我們豈能容忍容,如果再這樣忍下去,這幷州遲早會成爲他的天下。”說話的是都督府司馬王衝,他如同孫貳朗一樣也是跟隨李績出生入死的宿將。

“你們的意思呢?”郭孝恪沒有說話,他將目光轉向其餘衆人問道。

除了孫貳朗、王衝、徐輝等部分李績的人外,其他的都是附庸他們的將領,郭孝恪現在問的你們就是他們。郭孝恪的心思和徐輝一樣,都督府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李績的人,所以要對抗漢王就不能不籠絡這幫人。

郭孝恪問完話,徐輝、王沖和孫貳朗等李績的人都用目光盯向他們,目的就是讓這幫人當場表態。

“一切聽從郭長史的安排!”其中一個參軍說道。

“好。“郭孝恪說道,“明天漢王殿下在軍營點卯,大家都不要遲到免得軍法處置。”

“郭長史你這是?”徐輝沒有想到郭孝恪會下達這樣的命令,他認爲郭孝恪會吩咐衆人對李恪的命令不予理睬呢。

“你們回去吧,記得明天軍營點卯時大家都不要遲到了。”郭孝恪說道。

“諾。”衆將答道,然後屋內就剩下了孫貳朗、王衝、郭孝恪和徐輝四人。

“哼!”徐輝不理睬郭孝恪,將頭扭過去,郭孝恪也不理會徐輝對自己的態度,表情嚴肅的問道,“徐參軍,李都督走的時候跟你我都說了什麼?”

“控制幷州軍權,別讓落到漢王手中。”徐輝看了郭孝恪一眼憤憤的說。

“那你要是鼓動大家跟漢王針鋒相對結果會是怎麼樣呢?”郭孝恪質問道。

“哼!都是一羣膽小鬼!”徐輝說完便坐在旁邊的胡凳上沉默不語。

“徐參軍,你該明白當前的形勢,如果我們鼓動大家跟漢王針鋒相對,我想問你,論權利我們是否都歸都督府管轄,論兵力漢王的八千鐵騎是朝廷爲了對付突厥而組建的新軍豈能是我們府軍可比擬的?還有李孟嘗顯然是支持漢王的,他手上有一萬兵馬,你認爲就以我們手上的兩萬兵馬怎麼跟漢王針鋒相對?最終結果又是什麼你知道嗎?”

郭孝恪說到這裡時語氣更加的嚴厲,他吼道,“爲今之計,我們只能避其鋒芒,別給漢王留下想剝奪我們兵權的口實,只有如此才能保證自己手裡的兵權不被漢王奪走。”

“郭長史說的對,還是先忍忍吧!”王衝對徐輝勸誡道,郭孝恪對當前形勢的分析他非常的贊同,“只要幷州的的兵馬還控制在我們手裡,我們就已經完成了李都督交給我們的任務,何必跟漢王爭一時之氣呢。”

“哼!”徐輝輕哼一聲,臉色有所緩和,不像剛纔那麼鐵青。

“你們難道不覺得只要我們手裡還有幷州的兵馬,就憑漢王手裡的八千鐵騎和李孟嘗的一萬人馬,我們難道就沒有跟他周旋的餘地嗎?難道就那麼容易讓他宰割嗎?”

“你們可別忘了刺史府,雖然現任刺史上官儀是漢王的人,可是自古幷州刺史府都是太原府士族的領地,他們豈能容許漢王染指?所以,只要我們能夠沉住氣,暫避漢王當前的鋒芒保住手裡的兵馬,等到漢王和刺史府起爭端的時候…”剩下的話郭孝恪沒有,但屋裡的四人都懂,他們在聽完郭孝恪的話後不約而同的笑了。

四人在孫府詳談甚歡,就聽見門外有人稟報。

“進來吧!”孫貳朗說道,然後走進一個軍士對四人回稟說大都督蘇定方從城外調了三千鐵騎進城。軍士說完,郭孝恪臉色變的煞白,他揮揮手讓軍士退出,看了衆人一眼,見他們跟自己的表情一樣,心裡不由地後怕,幸虧自己等人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不然肯定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戊時,李府,書房,燭光搖曳,兩人在低聲交談,他們就是李言和李恪。

李恪對李言歉意的說道,“今日刺史府發生的事情,因爲事出突然來不及跟兄長稟明,還望兄長見諒。”

李言笑道,“殿下多慮了,刺史府的事情乃是都督府衆將的惡意滋事,殿下應急而變處置很恰當,微臣豈能有怪罪殿下之理。”

李恪聽到李言在李府仍舊稱呼自己爲殿下,自稱爲微臣,心裡不由有些失望。

他本想通過兄弟關係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一點,不過現在看來李言的表現自然沒有到他所料的那樣。同時李恪也測出了李言的意思,他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李恪他和刺史府的態度,那就是保持中立,不參與李恪和都督府的爭鬥。

如此也好,李恪在明白李言的意思之後心裡想到,刺史府能夠保持中立的目的可能就是想漁翁得利。然而,李恪也不想想的太多,眼前最要緊的還是處理都督府的事情,儘快掌握幷州的兵馬大權纔是正事,至於其它的該捨棄的不能心疼,該放手的不能私藏。

478 投其所好0214 蘇定方478 投其所好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33 再揍長孫無忌0069 程咬金504 秦懷玉發飆0044 暴揍長孫衝330 除夕宴0112 秋意586 漢王遇刺(二)0156 楚王李佑0046 一氣長孫無忌420 席君買0027 初露鋒芒392 秦瓊病重635 數學451 天子守國門0217 桃之夭夭0170 上元節517 婚宴430 人禍0167 獻禮266 河間郡王0170 上元節346 大都督606 抗旱355 會師550 呼之欲出568 《三字經》608 井水澆灌0015 宋體字247 鐵骨錚錚0158 賑災0143 震驚的李世民482 李泰在行動0103 漢王府0054 新皇登基0094 消於無形0113 二子擇師0202 放風箏318 放長線,釣大魚0192 蜂窩煤531 弱秦之計0098 塵埃落定418 狩獵(二)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156 楚王李佑393 英雄遲暮325 遇刺504 秦懷玉發飆0094 消於無形645 憤然離席0128 標點符號0005 中央官制348 收服諸將642 王霸之道483 李世民的懷疑228 高陽公主562 孫神醫開講啦0085 突厥入侵576 李世民的無奈0163 各方反應465 塵埃落定455 文成公主535 迷局(三)332 漢王大婚451 天子守國門0056 醒掌天下權0120 後續影響275 夕陽斜照480 太子墜馬397 杜如晦病重566 武媚孃的心思0023 飛白體587 漢王遇刺(三)619 殺鬼見血(二)226 甘油0213 十八學士348 收服諸將233 各懷鬼胎506 結仇249 突厥王帳385 回京(二)0206 組建新軍282 外戚249 突厥王帳227 果酒592 交鋒0079 神人0079 神人560 太子漢王聯手504 秦懷玉發飆376 兵不厭詐0147 爲民除害332 漢王大婚546 聯合0092 政事堂633 漢王解惑0007 一羣小蘿莉
478 投其所好0214 蘇定方478 投其所好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33 再揍長孫無忌0069 程咬金504 秦懷玉發飆0044 暴揍長孫衝330 除夕宴0112 秋意586 漢王遇刺(二)0156 楚王李佑0046 一氣長孫無忌420 席君買0027 初露鋒芒392 秦瓊病重635 數學451 天子守國門0217 桃之夭夭0170 上元節517 婚宴430 人禍0167 獻禮266 河間郡王0170 上元節346 大都督606 抗旱355 會師550 呼之欲出568 《三字經》608 井水澆灌0015 宋體字247 鐵骨錚錚0158 賑災0143 震驚的李世民482 李泰在行動0103 漢王府0054 新皇登基0094 消於無形0113 二子擇師0202 放風箏318 放長線,釣大魚0192 蜂窩煤531 弱秦之計0098 塵埃落定418 狩獵(二)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156 楚王李佑393 英雄遲暮325 遇刺504 秦懷玉發飆0094 消於無形645 憤然離席0128 標點符號0005 中央官制348 收服諸將642 王霸之道483 李世民的懷疑228 高陽公主562 孫神醫開講啦0085 突厥入侵576 李世民的無奈0163 各方反應465 塵埃落定455 文成公主535 迷局(三)332 漢王大婚451 天子守國門0056 醒掌天下權0120 後續影響275 夕陽斜照480 太子墜馬397 杜如晦病重566 武媚孃的心思0023 飛白體587 漢王遇刺(三)619 殺鬼見血(二)226 甘油0213 十八學士348 收服諸將233 各懷鬼胎506 結仇249 突厥王帳385 回京(二)0206 組建新軍282 外戚249 突厥王帳227 果酒592 交鋒0079 神人0079 神人560 太子漢王聯手504 秦懷玉發飆376 兵不厭詐0147 爲民除害332 漢王大婚546 聯合0092 政事堂633 漢王解惑0007 一羣小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