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未雨綢繆

長孫衝娶長樂公主乃是長孫無忌籌劃已久之事,事關他百年之後長孫家的富貴,長孫無忌覺不容許出現半點岔子。

長孫無忌想起這些,竟不禁幽幽地嘆了口氣,長孫衝若是能有李恪那般手段、心性和膽略,他又何至於爲了後輩如此費心。

翌日,長孫無忌仍在爲昨夜之事操心,而與此同時,李恪也沒有閒着。

正值午時,街道之上正是人稀之時,李恪身着便裝,悄悄自漢王府後門而出,策馬直望御史臺御史大夫溫彥博的虞國公府而來。

“煩請閣下替我傳句話,告訴溫大夫,就說故人來此,還請一見。”李恪既着了便裝,便是不願透露身份,自然不會遞上名帖,李恪連姓名都未透露,私下求見。

虞國公府的門子雖不知李恪的身份,但看樣子卻不似常人,興許真的是溫彥博的故交,於是連忙入府稟告。

“老臣溫彥博拜見殿下。”溫彥博看着李恪,立馬上前拜道。

李恪上前道:“老大人快快請起。”

溫彥博看着李恪的一身便裝,問道:“殿下如此打扮,不知來尋老臣何事?”

李恪道:“李恪有一事相求,還需借老大人御史臺之威。”

溫彥博聽了李恪的話,不解地問道:“殿下乃當朝親王,身份金貴,何必去招惹那些臺臣。”

臺臣難纏,滿朝皆知,溫彥博雖爲御史臺首官,但在李恪面前也毫不避諱。

李恪道:“若非要事,我也不願麻煩老大人,不過此事對李恪而言干係重大,還望老大人相助。”

溫彥博問道:“不知殿下口中之事關係何人?”

李恪回道:“長孫無忌。”

溫彥博聽了李恪的話,臉上倒也沒有太多的訝異之色,反而苦口婆心地對李恪勸道:“老臣早勸殿下需謹慎行事,殿下一直不以爲意,如今可是遇到爲難之處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人必非之。

此事溫彥博早便勸過李恪,只是李恪未聽而已。

不過李恪搖了搖頭卻道:“老大人誤會了,李恪相求並非是爲了彈劾旁人,而是爲了彈劾自己。”

溫彥博官拜御史大夫,掌御史臺,麾下數十如狼似虎的御史臺臣,可謂朝中巨擘。

而聞風奏事,本就是監察御史之責,故監察御史雖只爲八品末官,但清貴非常,行事百無禁忌,只要其奏本一遞,朝中百官,無論高低,無論貴賤,均可列其中,就連皇子也不例外。

對於溫彥博來說,要想安排一個心腹臺臣參了李恪一本,不過是手到擒來之事。

公主擅自離宮,此事可小可大,若小,不過是公主年幼貪玩,混出了宮去,長樂、城陽和晉陽都極得李世民寵愛,責罰兩句便是,可若往大了說去,此事或有礙公主名節,不利於朝野風評。

李恪離開虞國公府不到半個時辰,御史臺彈劾李恪私帶公主出宮的摺子已經進了宮,李世民閱之生怒,當即召見李恪,而又過了半個時辰,李恪方纔回府更衣畢,李世民傳見李恪的口諭已經送到了漢王府。

當李恪備馬進宮,到了李世民召見的甘露殿時,李世民正端坐書房之內。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李恪上前拜道。

李世民見李恪來了,放下的手中的奏摺,對李恪問道:“恪兒來了,你可知朕傳你所謂何事?”

參劾之事本就是李恪自己一手策劃,他自然知道李世民傳他入宮的目的,不過李恪爲防李世民起疑,還是故作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樣。

李恪道:“父王恕恪兒愚鈍,恪兒不知。”

李世民眼睛瞟了一眼李恪,拍了拍手中的奏摺,問道:“昨夜上元燈會,可還熱鬧。”

李恪自知李世民的意思,不過還是回道:“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上元佳節的燈會自是熱鬧非常。”

李世民問道:“你也去了?”

李恪聽了李世民的話,臉上似乎有一絲忐忑,回道:“恪兒去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的模樣,接着問道:“與你同去的可還有旁人?”

李恪似乎在思慮着什麼,頓了頓,這才道:“只有恪兒,還有隨身帶着伺候的府內侍婢。”

李世民又看了李恪一眼,問道:“真的只有王府侍婢嗎?”

李恪的反應有些驚慌,但隨即還是堅持道:“只有兒臣和府內侍婢。”

李世民聽了李恪的話回答,臉色突然一變,指着李恪道:“你還要爲她們迴護到幾時?”

李恪的身子微微一顫,眼中流露出驚慌之色,硬着頭皮道:“父王問的突然,恪兒不知父王之意。”

李恪把手中的奏摺丟到了李恪的手中,對李恪道:“你私帶長樂、城陽、晉陽出宮,真當朕便一無所知,任由你欺瞞嗎?”

李恪接過李世民扔過來的奏摺,不安地緩緩打開,只一眼,臉色便一片煞白,突然跪地請罪道:“兒臣有罪,兒臣不該欺瞞父皇,然此事皆因兒臣一人而起,與兩位妹子無關,還望父皇只責罰兒臣一人,勿要怒及長樂她們。”

李世民聽得李恪自己攬下的所有的罪責,不願李世民觸怒小妹,李世民原本的怒火反倒消了許多。

“哼!”

李世民輕哼了一聲,對李恪道:“你好大的膽子,公主出宮有違宮規,你若是帶着他們出宮叫旁人知道了,旁人如何看待他們?晉陽、城陽年幼些還好,長樂已經快到嫁人的年紀了,豈能兒戲。”

李恪道:“父皇息怒,兒臣絕無他意,只是見長樂妹妹他們每日在宮中苦悶,這才帶她出宮散散心。”

李世民對於長樂的偏愛自毋庸置疑,光是從她的封號便能看出。

可隨着長樂慢慢長大,本該是活潑的年紀,卻因爲久在宮中而便得越發地沉悶,長樂不樂,李世民也是不願看到的,而李恪的用意本也是友愛兄妹。

聽着李恪的話,李世民的怒火又消下去許多。

就在此時,長樂公主竟帶着長孫皇后也進了書房。

李世民見長孫皇后進了書房,忙道:“觀音婢,你有病在身,不在內殿養病,怎的到書房來了。”

472 六相529 三武滅佛341 漢王立威0034 《俠客行》243 各方反應0107 酒樓開業524 信鴿311 比賽開始505 寸步不讓246 李恪的憂慮0096 三喜臨門507 暗棋256 羅藝反唐0117 人才濟濟0204 漁者樂水0179 五姓七望383 班師回朝(二)0048 後續影響491 薛仁貴獻計626 駙馬422 席君買(三)0179 五姓七望0068 李恪二次被揍0129 以德報怨619 殺鬼見血(二)644 元家245 出使突厥418 狩獵(二)542 國之儲君337 洞房花燭夜(三)0125 李泰拜訪0045 真相大白0055 策封羣臣383 班師回朝(二)467 武順娘0092 政事堂0066 鎮定自若620 油鍋洗手0170 上元節0121 漢王練兵0147 爲民除害313 比賽繼續382 班師回朝409 三位公主0006 奇人馬周0194 暗棋435 修行宮429 貞觀七年226 甘油323 暴躁的太子370 決戰(二)579 薛仁貴的謀略367 斬將422 席君買(三)0023 飛白體0058 攜美遊街0035 傢俱0188 微服私訪416 禍兮福所倚489 河東薛氏483 李世民的懷疑495 薛仁貴立功466 武則天502 縱兵劫掠459 蕭美娘287 足球382 班師回朝613 盡得關中民心0089 滿江紅0136 大雪紛飛472 六相354 雲州城下0006 奇人馬周376 兵不厭詐437 行刺0218 大唐軍神534 迷局(二)378 楊政道620 油鍋洗手0098 塵埃落定280 罪狀0213 十八學士529 三武滅佛350 鋒芒0219 裴行儉0006 奇人馬周242 被迫和談276 蓄勢待發0052 謀定而後動263 何爲律法516 太原王氏0123 軍神李靖431 梟雄亡489 河東薛氏280 罪狀0135 高士廉0135 高士廉455 文成公主0139 長樂公主
472 六相529 三武滅佛341 漢王立威0034 《俠客行》243 各方反應0107 酒樓開業524 信鴿311 比賽開始505 寸步不讓246 李恪的憂慮0096 三喜臨門507 暗棋256 羅藝反唐0117 人才濟濟0204 漁者樂水0179 五姓七望383 班師回朝(二)0048 後續影響491 薛仁貴獻計626 駙馬422 席君買(三)0179 五姓七望0068 李恪二次被揍0129 以德報怨619 殺鬼見血(二)644 元家245 出使突厥418 狩獵(二)542 國之儲君337 洞房花燭夜(三)0125 李泰拜訪0045 真相大白0055 策封羣臣383 班師回朝(二)467 武順娘0092 政事堂0066 鎮定自若620 油鍋洗手0170 上元節0121 漢王練兵0147 爲民除害313 比賽繼續382 班師回朝409 三位公主0006 奇人馬周0194 暗棋435 修行宮429 貞觀七年226 甘油323 暴躁的太子370 決戰(二)579 薛仁貴的謀略367 斬將422 席君買(三)0023 飛白體0058 攜美遊街0035 傢俱0188 微服私訪416 禍兮福所倚489 河東薛氏483 李世民的懷疑495 薛仁貴立功466 武則天502 縱兵劫掠459 蕭美娘287 足球382 班師回朝613 盡得關中民心0089 滿江紅0136 大雪紛飛472 六相354 雲州城下0006 奇人馬周376 兵不厭詐437 行刺0218 大唐軍神534 迷局(二)378 楊政道620 油鍋洗手0098 塵埃落定280 罪狀0213 十八學士529 三武滅佛350 鋒芒0219 裴行儉0006 奇人馬周242 被迫和談276 蓄勢待發0052 謀定而後動263 何爲律法516 太原王氏0123 軍神李靖431 梟雄亡489 河東薛氏280 罪狀0135 高士廉0135 高士廉455 文成公主0139 長樂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