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薛仁貴的謀略

大丞相那利是運籌帷幄的人傑,生平所謀算未有一件失誤。誰不願意跟着這樣的人百戰百勝橫掃西域三十六國,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與大唐分庭抗禮,青史留名百世彪炳?

與那利相比,訶黎布失畢簡直就是一個無能而又愚蠢得只知道收集美人以供其享樂的種馬……

羯獵顛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胸口,沉聲道:“誓死效忠丞相!”

那利滿意的點點頭,擡眼看了看大殿內奢華的佈置,輕聲嘆息道:“這一場大戰之後,不知此間之奢華還會安然存在,亦或是變成一片斷壁殘垣?速速前去指揮軍隊吧,記住了,不能一味的敗逃,要且戰且退、誘敵深入!”

“卑下得令!”羯獵顛大喝一聲,站起身來。

那利罕見的收起一貫的雲淡風輕,臉容嚴肅,盯着羯獵顛的眼睛神采煥發,沉聲喝道:“只許敗,不許勝!去吧,吾等之豐功偉績,就從此刻開始!”

“諾!”

羯獵顛暴喝一聲,大步離去。

他深信,在丞相那利的運籌帷幄之下,區區萬餘唐軍便如土雞瓦狗爾!

龜茲崛起、橫掃西域的時日絕對不遠!

郭孝恪看着近在眼前的王城,大聲喊道歉:“衝鋒!”

隨着衝鋒號角的吹響,成千上萬的大軍銳士如潮水便涌向龜茲王城。

大唐軍紀素來嚴明,從未發生過貪墨士卒功勳賞賜等事。以自己的命換取兒孫家族的殷實生活,甚至換取到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唐戶籍,那就是賺到了!

否則自己這一介雜草一般的性命算得個甚?

這股衝鋒猛烈而剽悍,城門未等被撞開,城下的兵卒已然順着雲梯攀爬到了牆頭!

一員鐵勒悍將嘴裡叼着一柄鋼刀,一手持刀一手攀援着雲梯躍上城頭,將嘴裡的鋼刀亦拿在手中,雙刀猶如潑雪一般飛舞,所過之處鮮血飛濺斷臂橫飛,硬生生在城牆之上殺出一個缺口。

身後的兵卒趁勢由此缺口涌入,終於在城頭上佔據一席之地,後面的兵卒亦源源不斷的順着城牆殺入城中。

守城的龜茲軍隊見勢不妙,瞬間潰逃。

城內亂成一團。

有唐軍自城牆之上順勢殺下去,打開了城門。

郭孝恪狂喜,振臂大呼道:“殺進去!殺進去!覆滅龜茲就在今日!”

身邊的唐軍得到命令,頓時追隨在各部聯軍的身後瘋狂殺入延城!

“大帥,何必操之過急,小心有詐!”

身邊有人疾聲勸阻。

郭孝恪扭頭看去,卻是薛仁貴。

薛仁貴原在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手下任職,因在上次滅高昌之戰的卓越表現,外加薛萬徹的識以及李恪的從中斡旋,成爲升爲了右武衛中郎將。

高昌之戰後,薛仁貴聽取李恪的建議並沒有隨薛萬徹班師回朝,而是留在了西域。

李恪讓薛仁貴留在西域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邊疆戰事頻繁,更容易建功立業,封侯拜相。

薛仁貴愛兵如子,且願意和士兵同甘共苦,在大軍中很有威望。

郭孝恪對薛仁貴不敢太過輕慢,不過這人在此刻打擊軍心,令他極其不爽,怒喝道:“兵敗如山倒,能有什麼詐?”

薛仁貴勸道:“大帥明鑑,龜茲軍隊雖敗,然其陣型不亂,潰敗之時井井有條,說不得這延城之中有什麼埋伏。”

眼看着剿滅龜茲國這滔天的功勳唾手可得,郭孝恪哪裡肯聽?即便是城中有甚埋伏,他也深信憑藉唐軍的勇猛和各部聯軍的剽悍完全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當即便怒斥道:“休要亂我軍心,打擊士氣!龜茲軍隊已然大敗,怎麼可能重新組織起來抵禦我軍?再敢胡言亂語,休怪本帥軍法從事!”

薛仁貴堅持己見道:“大帥不如你我其中一人帶兵衝入王城,另一人帶一部分士兵把守城門,如果城中有埋伏,也好及時救援!”

郭孝恪覺得薛仁貴之言不無道理,便同意道:“既然中郎將如此堅持,那便由本帥率領大軍攻入王城,麻煩中郎將把守城門吧!”

“大帥身爲三軍主帥,豈可輕易冒險,不讓由卑職率軍功入王城吧!”薛仁貴勸道。

郭孝恪誤以爲薛仁貴是想搶功,冷聲道:不必多言,本帥主意已定!”

“大帥,你身爲主帥,豈可立於危牆之下…”

“駕!”郭孝恪不顧薛仁貴的勸阻飛馬進入了王城,薛仁貴沒辦法只得固守在城門前。

郭孝恪率領大軍涌入城內,龜茲軍隊早已潰散,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四散奔逃的龜茲兵卒以及從後追殺的唐軍、各族聯軍。

郭孝恪一入城邊嚴格約束麾下軍隊,絕對不允許擅闖民宅、搶劫商鋪,殲淫擄掠燒殺搶奪統統不行,違者斬立決!

有侯君集的前車之鑑,誰敢大意疏忽?

侯君集功績大不大?就是因爲入城之後沒有嚴加約束軍隊導致整個高昌城都被毀掉大半,最後自己還被御史彈劾,戴罪入獄,一世英名盡付東流。

龜茲兵卒被唐軍驅趕得猶如羊羣,沒頭蒼蠅一般亂竄,大部分都唐軍從城西攻入,他們就從東城跑掉。

延城本就不大,沒多大功夫城內的龜茲兵卒除了被俘的少數之外就都跑了個乾淨。

郭孝恪不管那些潰逃的兵卒,他的目的是王城!

只要龜茲王攥在自己手裡,整個龜茲國就再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嘶……這是什麼東西,黏糊糊的,味道還如此古怪?”

不少兵卒在道路兩側的排水溝渠之中發現了一種黑糊糊黏稠狀的東西,溝渠裡到處都是,散發着刺鼻的古怪氣味,不由得紛紛驚異。

郭孝恪沿着大路直趨城中心的龜茲王城,半路上也發現了這種異狀,立即派遣兵卒在城中四處查看,得到的反饋是城中幾乎所有的排水溝渠都有這東西……

雖然不知此爲何物,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在城中出現,總是透着一股詭異。

郭孝恪也算是一代名將,有着良好的軍事素養,立即意識到只怕事情非同尋常,當即便下令道:“立刻搜索王城,最短的時間之內定要將龜茲王跟本帥揪出來,然後全軍退出城外!”

0052 謀定而後動0180 世家的興衰354 雲州城下0217 桃之夭夭0147 爲民除害0028 千古一帝308 各自謀劃314 決賽開始597 褚遂良上門(二)320 來去如風327 天子怒341 漢王立威531 弱秦之計0042 李孝恭0161 城南杜家464 君臣反對394 出謀劃策521 鵝毛筆0114 得償所願254 合作達成394 出謀劃策0216 三月桃花324 三省吾身470 一妻二妾592 交鋒517 婚宴629 主考官444 講故事612 古人迷信494 生擒281 黨爭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96 褚遂良上門0091 攤上事了639 平衡之道0103 漢王府334 漢王大婚(三)0137 火爐548 報復(二)493 薛仁貴初戰375 頡利求和378 楊政道407 晉陽公主234 突厥犯闕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52 朔望朝參0197 鹽礦432 梟雄亡(二)224 大功告成322 出宮247 鐵骨錚錚0012 長孫無垢0115 各方反應511 亂起0192 蜂窩煤621 落霞寺赴宴517 婚宴0010 茶482 李泰在行動636 算學的重要性0128 標點符號0035 傢俱0237 噩耗587 漢王遇刺(三)418 狩獵(二)0201 陽春三月0022 《詠鵝》466 武則天373 決戰(五)242 被迫和談382 班師回朝333 漢王大婚(二)358 蘇烈領兵616 魏徵病重0098 塵埃落定0187 曲轅犁0146 雪災0156 楚王李佑0131 與民爭利532 悲情太子331 元宵0061 冤家路窄491 薛仁貴獻計0037 獻禮0109 組建班底577 牛李黨爭490 襲擾後軍473 太子發怒0207 百姓苦0194 暗棋619 殺鬼見血(二)326 脫險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77 蘇府520 三國志271 韓王600 爭論0033 練劍326 脫險397 杜如晦病重
0052 謀定而後動0180 世家的興衰354 雲州城下0217 桃之夭夭0147 爲民除害0028 千古一帝308 各自謀劃314 決賽開始597 褚遂良上門(二)320 來去如風327 天子怒341 漢王立威531 弱秦之計0042 李孝恭0161 城南杜家464 君臣反對394 出謀劃策521 鵝毛筆0114 得償所願254 合作達成394 出謀劃策0216 三月桃花324 三省吾身470 一妻二妾592 交鋒517 婚宴629 主考官444 講故事612 古人迷信494 生擒281 黨爭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596 褚遂良上門0091 攤上事了639 平衡之道0103 漢王府334 漢王大婚(三)0137 火爐548 報復(二)493 薛仁貴初戰375 頡利求和378 楊政道407 晉陽公主234 突厥犯闕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52 朔望朝參0197 鹽礦432 梟雄亡(二)224 大功告成322 出宮247 鐵骨錚錚0012 長孫無垢0115 各方反應511 亂起0192 蜂窩煤621 落霞寺赴宴517 婚宴0010 茶482 李泰在行動636 算學的重要性0128 標點符號0035 傢俱0237 噩耗587 漢王遇刺(三)418 狩獵(二)0201 陽春三月0022 《詠鵝》466 武則天373 決戰(五)242 被迫和談382 班師回朝333 漢王大婚(二)358 蘇烈領兵616 魏徵病重0098 塵埃落定0187 曲轅犁0146 雪災0156 楚王李佑0131 與民爭利532 悲情太子331 元宵0061 冤家路窄491 薛仁貴獻計0037 獻禮0109 組建班底577 牛李黨爭490 襲擾後軍473 太子發怒0207 百姓苦0194 暗棋619 殺鬼見血(二)326 脫險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177 蘇府520 三國志271 韓王600 爭論0033 練劍326 脫險397 杜如晦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