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 行刺

李恪大驚失色,如果李世民在他的驪山別院出了事,他李恪難辭其咎,別說奪嫡,能保住命就謝天謝地了,所以李恪此刻十分着急,心裡打定主意,就算拼了命也要保住自己的父王安然無恙。

關鍵是他李恪不知道誰在叛亂,幸好他有黑衣衛。

正在此時,一個人影來到李恪身邊,“王爺,已經查清楚,叛亂的是突厥人!”

“突厥人,頭目是誰?”李恪道。

“這個暫時還沒有查清楚…”

阿史那結社率今年三十三歲,正是壯志雄心的人生巔峰。

只是可惜,他的官路並不亨通,他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被剪去羽翼關在籠子裡的雄鷹,嚮往着遼闊的草原,卻只能站在籠子裡看着花園裡的小草……

按說,他的出身足夠高貴,他的父親是始畢可汗,叔叔是頡利可汗,哥哥是突利可汗……一家子都是草原的王!

可惜的是,主宰草原的王者阿史那氏家族,敗給了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而他也不得不在七年前跟隨哥哥突利可汗入朝,被唐朝任命爲中郎將。

這本來也不錯,阿史那結社率雖然繼承了阿史那氏強健的體魄。勇猛的武力,卻並沒有多少父兄們的堅韌霸道,能在繁華的唐朝當一個大官,錦衣玉食美女佳餚,也挺不錯的……

但是中郎將這個官職,顯然並不能保證阿史那結社率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

他努力表現,盡心職守,李世民下就是不肯升他的官!

至於原因,阿史那結社率倒是清楚……

當年他年少任性,居家強橫,對於兄長突利可汗的斥責多有怨氣,於是便趁着一個機會,向李二陛下密告其兄突利可汗謀反。

結果呢?李二陛下根本不信不說,還對他極爲輕視。

想想也是,一個能出賣自己兄弟的人,誰會對你高看一眼?

爲此,阿史那結社率後悔得不行。

既不能升官,李二陛下對他也不重視,阿史那結社率覺得在唐朝待着沒意思,做夢都想回到草原上。

可是他一個唐朝的中郎將,私自回草原等同於叛國。

現在大唐兵威正盛,誰肯爲了他得罪大唐?所以天下之大,阿史那結社率居然發現,自己無處可去……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

當某個貴人派人跟他說,只要幹掉李二陛下,新皇登基,他阿史那結社率就是從龍之功,封王封侯不在話下!

不得不說,突厥人有時候真的一根筋,這貨居然就信了……

他不但自己信了,還拉上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的兒子賀邏鶻,打算找個機會把李二陛下宰了,到時候就返回大草原,咱也當一回可汗……

此次李世民出宮至李恪的驪山別院暫住,阿史那結社率作爲羽林軍中郎將,亦在隨扈之列。

他發現,每一日的四更天,晉王李治都會出別苑返回長安,至弘文館學習。而此時晉王李治的儀仗依次駛出別院,別院門戶大開,正是縱兵犯闕的大好時機!

阿史那結社率同賀邏鶻議定,賀邏鶻領着糾集起來的四十多個突厥同族,趁晉王出宮的時候犯闕,自己則作爲內應,伺機刺王殺駕!

“這次叛亂有多少人可調查清楚?”李恪問道。

“不超過五十人!”

聽到對方不超過五十人,李恪稍微舒了一口氣,“調動所有人,跟我一起去父王的寢宮,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父王,不能讓他老人家有一絲傷害…”

“偌!”

不到一刻鐘,李恪便召集了大約一百人,馬不停蹄的向李世民的寢宮趕去。

走過一道小路,將將繞過瓊樓閣宇的太子湯,鑽出參天的林木,迎面便碰上一羣腳步匆匆的羽林軍。

爲首一個身材魁梧的將軍,全副武裝臉色凝重,冷不丁被鑽出林子的李恪嚇了一跳,大喝一聲:“什麼人!”

腰間橫刀“鏘”的一聲就拔出鞘,身後的羽林軍也各個刀劍出鞘,迅速圍了上來。

李恪趕緊舉起手中的橫刀,叫道:“阿史那將軍,我是李恪!”

那將軍很是意外:“漢王殿下?你爲何在這裡?”

“本王在那裡還需要向你彙報嗎?還不快跟孤一起去救駕…”李恪大聲呵斥道。

阿史那結社看了看李恪身邊的護衛,眼神閃過一絲猶豫後又變得堅定起來,“全憑王爺吩咐!”

李恪也不廢話,徑直向李世民的寢宮走去。

繞過一旁樹林,寢宮在望,已可見飛起的檐角隱約出現在樹林之中。

廝殺聲也大了起來。

李恪來到前殿門,發現這裡幾乎成了修羅地獄,兩股人馬交纏不休,捨命死戰!

那種斷肢殘臂腸穿肚爛的慘狀,宛如置身屠宰場,即便是最兇殘的兇徒,亦會兩腳發軟!

李恪帶着人馬和阿史那結社率小心的繞過交戰的人羣,快步走進前殿。

他們的任務不是擊殺叛軍,而是擎天保駕!

李二陛下面色肅然,身着常服,雙手負後站在前殿的門口,冷眼注視着戰陣廝殺。

李君羨帶着一干“百騎”精銳,重重護衛,確保萬無一失。

阿史那結社率到了臺階下,腳步微微一頓,然後用手扶了一下腰側的刀鞘,邁步走上臺階,向李二陛下走過去,直到被“百騎”攔住,才惶然的單膝跪地,口中大呼道:“末將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

李恪微微一撇嘴,剛纔鎮定得跟什麼似的,這會兒又哭又喊的表忠心?忒虛僞了點兒。剛剛看你的神情,還以爲巴不得陛下快點完蛋呢…

一想到這裡,腦中突然靈光一閃。

李恪已經得到消息,叛亂的是突厥人;而這個阿史那結社率,他是突利可汗的親弟弟,也是個突厥人……

李恪嚇了一跳,莫非……

他擡眼去看,正巧看到阿史那結社率距離李二陛下已不足五步之遙,他的手剛剛好隱蔽的背在身後,放在刀柄上……

李恪目眥欲裂,大吼一聲:“護駕!”

手中的橫刀猛地一刀向阿史那結社率背後斬去!

這一聲喊,震動了前殿門口所有人!

李二陛下驚愕的望向已經抽刀在手的阿史那結社率,滿臉不可置信。

0121 漢王練兵446 插秧413 勝出488 急躁的高昌王582 龜茲國形勢0132 千夫所指478 投其所好390 慶功宴(三)0219 裴行儉376 兵不厭詐541 撥亂反正396 勸告618 殺鬼見血455 文成公主554 伉儷情深0189 春景518 趣話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506 結仇0043 怒髮衝冠262 路遇惡奴0192 蜂窩煤537 太子黑化275 夕陽斜照220 王珪謀劃378 楊政道0210 大功告成575 儒法之爭636 算學的重要性494 生擒234 突厥犯闕278 彈劾345 議事586 漢王遇刺(二)491 薛仁貴獻計0054 新皇登基255 風聞奏事409 三位公主0067 自污442 李恪發飆241 放手一搏633 漢王解惑0026 《春曉》0160 殺雞儆猴0189 春景440 早朝0180 世家的興衰0134 廷杖365 初戰告捷600 爭論466 武則天466 武則天350 鋒芒0164 驪山633 漢王解惑0144 世家266 河間郡王429 貞觀七年0167 獻禮0125 李泰拜訪0156 楚王李佑0174 情竇初開233 各懷鬼胎434 重耳故事562 孫神醫開講啦425 薛仁貴251 世家門閥379 大獲全勝557 宣紙399 勸諫0006 奇人馬周590 幕後黑手357 軍議0009 宜秋宮0071 長孫無忌受辱631 令狐德棻323 暴躁的太子446 插秧0017 李世民暴怒511 亂起354 雲州城下418 狩獵(二)426 梟雄老矣295 各方反應0210 大功告成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53 朝會風雲(上)0028 千古一帝0047 李恪又被揍293 又見朝會495 薛仁貴立功526 三國迷332 漢王大婚469 喜事610 軍民一家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298 拔河比賽0063 羣毆事件227 果酒305 演練賽結束
0121 漢王練兵446 插秧413 勝出488 急躁的高昌王582 龜茲國形勢0132 千夫所指478 投其所好390 慶功宴(三)0219 裴行儉376 兵不厭詐541 撥亂反正396 勸告618 殺鬼見血455 文成公主554 伉儷情深0189 春景518 趣話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506 結仇0043 怒髮衝冠262 路遇惡奴0192 蜂窩煤537 太子黑化275 夕陽斜照220 王珪謀劃378 楊政道0210 大功告成575 儒法之爭636 算學的重要性494 生擒234 突厥犯闕278 彈劾345 議事586 漢王遇刺(二)491 薛仁貴獻計0054 新皇登基255 風聞奏事409 三位公主0067 自污442 李恪發飆241 放手一搏633 漢王解惑0026 《春曉》0160 殺雞儆猴0189 春景440 早朝0180 世家的興衰0134 廷杖365 初戰告捷600 爭論466 武則天466 武則天350 鋒芒0164 驪山633 漢王解惑0144 世家266 河間郡王429 貞觀七年0167 獻禮0125 李泰拜訪0156 楚王李佑0174 情竇初開233 各懷鬼胎434 重耳故事562 孫神醫開講啦425 薛仁貴251 世家門閥379 大獲全勝557 宣紙399 勸諫0006 奇人馬周590 幕後黑手357 軍議0009 宜秋宮0071 長孫無忌受辱631 令狐德棻323 暴躁的太子446 插秧0017 李世民暴怒511 亂起354 雲州城下418 狩獵(二)426 梟雄老矣295 各方反應0210 大功告成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0153 朝會風雲(上)0028 千古一帝0047 李恪又被揍293 又見朝會495 薛仁貴立功526 三國迷332 漢王大婚469 喜事610 軍民一家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298 拔河比賽0063 羣毆事件227 果酒305 演練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