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三武滅佛

李恪搖搖頭看着李治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你信嗎?”

“不太信…”李治思索一番道。

李恪慎重道:“說實話本王對佛教並沒有什麼惡感,不過,大家好好想一想,僧人不用生產,也不用賦役,餓了,伸手跟老百姓要吃的,沒錢了,就在你面前嘰嘰歪歪唸叨兩句阿彌陀佛,說你前世有罪啥的,讓你拿錢出來消災…

再有,不論僧道,田產不用繳稅,長此以往,若是天底下人都去信那鬼玩意佛啊道的,誰來替大唐繳稅,誰來賦役,誰來爲大唐守疆拓土?

難道說發生了災荒,就憑嘴皮子天上就會落下食物?

再有,佛教不講君臣父子之義,萬一哪天一個七老八十父親,兒子女兒全跑去當和尚尼姑,誰來給咱們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送終,誰來替咱們大唐傳宗接代......”

李世民聞言若有所思,隨後又一臉疑惑,李恪這是要幹什麼?難道要慫恿朕學習一下週武帝,再來一次滅佛?

縱觀中國歷史,滅佛的又豈止周武帝一人。

佛教從兩漢時期傳入我國,同我國的儒學和道教相互融合,對我國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國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滅佛運動,著名的就有“三武滅佛”。

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這三人都曾經進行過大規模滅佛運動,加上後來的後周世宗柴榮滅佛,史稱“三武一宗滅佛”。

那麼爲什麼他們都要滅佛呢?

主要還是佛教的自身存在問題,佛教僧人雖然恪守一些清規戒律,但他們的一些所作所爲卻被統治者所不容。

經濟上,寺廟侵佔田地,不用交稅,不利於民生和統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直接描寫了南北朝時期,寺廟佔用土地,大興土木。

在封建社會,以農業爲主要經濟,佛門一直處在一種不納稅、不服兵役,不服徭役的狀態。

軍事上,僧侶不服兵役甚至謀反。

佛門講究四大皆空,所以佛門中的僧侶不需要服兵役。而在北魏太武帝時期,爲了鞏固中原,全民皆兵,因爲佛門不需要服兵役,很多人爲了逃避紛紛躲進寺廟。

起初太武帝並不反對佛教,但因僧人不守清規,在長安佛寺發現僧人和胡人蓋吳起兵十萬反魏。一下子讓北魏太武帝大怒,下令誅殺長安僧人。

文化上,佛道相爭,佛門教化不利於朝廷的統治。

在北周的時候,僧侶後朝堂議事,武帝斥責佛門不淨,佛門的人竟反駁道教也不淨,佛道相互擠兌揭短,武帝大怒,以此下詔,僧侶還俗,毀滅佛寺。

另外,佛教的教化是要禁慾,要拋家棄子,還不可以生育。而對於封建農業社會來說,人口即是財富,這不利於國家人口的增加。

三武一宗滅佛,都是建立在佛教對全國形成吞併之勢的基礎上。

佛教的寺廟都有自己的土地,但卻不需要向國家繳納稅銀糧餉。

很多達官貴族人篤信佛教,就給佛教捐獻土地什麼的,長期以來就形成了佛教侵吞土地的局面,僧侶不事生產不服勞役,還擁有大量僕役、女婢,成爲了社會的巨大負擔,曾有“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之說,再加上一些僧侶不守戒律霸佔田產魚肉百姓,最終引發了滅佛運動。

李恪乾咳兩聲:“既然這些僧人是我大唐的不穩定因素,我們還不方便出手打壓,不如就把這些禍害都丟到吐蕃去禍禍吐蕃百姓…

過個一二十年,吐蕃人都去信了佛,一天倒晚只知道磕頭唸經,不事生產,老百姓沒了糧食,國家沒了賦稅、守土沒了勇士,這些番人拿什麼來跟咱們大唐作對?”

李承乾聞言,一番難以置信的表情,“三弟,這些和尚真有這麼大的能耐?”

“呵呵,你以爲呢?不然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和北周武帝宇文邕幹嘛滅佛?

即便這些和尚要是沒本事,在吐蕃混不出樣,也沒關係,咱們不是還有幾千個大唐密探嗎?

一路上,吐蕃的險要、關隘,有多少個部族,哪些部族之間有仇恨,哪些部族不太理會鬆贊幹部,每個部族有多少人口,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的生活水平,他們的礦產,他們的生活資源,他們的主食,有什麼自然災害...

總之,這幾千個密探要分散到吐蕃各地,最好能把吐蕃人的一切都調查出來,這叫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李恪一臉淡然的誇誇其談。

衆臣看着李恪口若懸河,臉色各異,有人凝重,有人激動,有人云淡風輕,有人橫眉冷對…

李恪沒空看他們各自的表情,繼續道:“再說說嫁妝…”

“難道嫁妝上也可以做手腳?”李承乾一臉詫異道。

“當然,但是鐵、鹽、茶...這些吐蕃人缺的東西肯定是不能拿來陪嫁的…”

“那用啥呢?”李治好奇道。

“用絲綢、宣紙、瓷器這些高檔貨吧?吐蕃人根本做不出來的高檔貨...

就拿這些奢侈品當嫁妝,瓷器送個一二十萬件,宣紙給他們幾萬斤,那啥蜀錦之類的高消費品來個幾十萬匹...”

李恪越說越起勁,李世民的臉卻越來越黑,“混賬東西,你以爲這些東西都是天下掉下來,還瓷器一二十萬件,宣紙幾萬斤,蜀錦幾十萬匹,不知不知道辦齊這些東西得多少錢?你是想把朕的國庫搬空嗎?”

李恪縮了縮腦袋,“父皇息怒,兒臣只是打個比方,一切量力而行就好,不過嘛,還是儘量多拿些高檔的奢侈品作爲陪嫁…

一路上送到吐蕃都城,沿途見着部落就送給他們的頭領,見着軍隊就送軍官,總之倆字,大方,最好到了他們的首都,再給那些貴族大官每人都能沾上點腥氣,然後...嘿嘿,沒了,想要?買吧...反正你們這些番人做不出來,想穿得漂亮,就必須掏錢從我大唐購買…

久而久之,吐蕃的錢財都落入了我大唐的口袋,還拿什麼去武裝他們的軍隊?”

512 逆反心理441 議事312 楚王在行動295 各方反應600 爭論546 聯合0090 闖大禍了398 房謀杜斷416 禍兮福所倚307 陰謀0036 改良技術472 六相458 分封0157 楚王籌劃0111 文臣武將617 上朝0207 百姓苦0130 父子爭鋒366 夜襲523 初唐四傑396 勸告529 三武滅佛0199 養豬306 運動會501 高昌亡544 造反團伙442 李恪發飆251 世家門閥461 曉之以利491 薛仁貴獻計0107 酒樓開業613 盡得關中民心0018 李恪要捱揍243 各方反應0215 千牛衛399 勸諫479 王謝袁蕭0059 舊時玩伴355 會師0177 蘇府0105 鬥志昂揚0188 微服私訪331 元宵595 利益之爭506 結仇0044 暴揍長孫衝435 修行宮0197 鹽礦620 油鍋洗手378 楊政道271 韓王318 放長線,釣大魚0128 標點符號410 花燈631 令狐德棻533 迷局562 孫神醫開講啦558 近親不能結婚0133 再揍長孫無忌254 合作達成241 放手一搏448 刀兵再起232 突利二汗0112 秋意551 背後之人245 出使突厥0150 立威277 廢郡爲州0017 李世民暴怒504 秦懷玉發飆542 國之儲君522 三國的魅力226 甘油0154 朝會風雲(下)404 見好就收0038 玉如意0068 李恪二次被揍0036 改良技術0119 太子黨591 兵圍長孫府490 襲擾後軍0047 李恪又被揍251 世家門閥0040 機智如妖541 撥亂反正614 苦盡甘來627 賓主盡歡0199 養豬344 算計517 婚宴380 戰後影響236 後知後覺590 幕後黑手366 夜襲440 早朝0184 衛王府謀劃506 結仇600 爭論0015 宋體字400 藥王
512 逆反心理441 議事312 楚王在行動295 各方反應600 爭論546 聯合0090 闖大禍了398 房謀杜斷416 禍兮福所倚307 陰謀0036 改良技術472 六相458 分封0157 楚王籌劃0111 文臣武將617 上朝0207 百姓苦0130 父子爭鋒366 夜襲523 初唐四傑396 勸告529 三武滅佛0199 養豬306 運動會501 高昌亡544 造反團伙442 李恪發飆251 世家門閥461 曉之以利491 薛仁貴獻計0107 酒樓開業613 盡得關中民心0018 李恪要捱揍243 各方反應0215 千牛衛399 勸諫479 王謝袁蕭0059 舊時玩伴355 會師0177 蘇府0105 鬥志昂揚0188 微服私訪331 元宵595 利益之爭506 結仇0044 暴揍長孫衝435 修行宮0197 鹽礦620 油鍋洗手378 楊政道271 韓王318 放長線,釣大魚0128 標點符號410 花燈631 令狐德棻533 迷局562 孫神醫開講啦558 近親不能結婚0133 再揍長孫無忌254 合作達成241 放手一搏448 刀兵再起232 突利二汗0112 秋意551 背後之人245 出使突厥0150 立威277 廢郡爲州0017 李世民暴怒504 秦懷玉發飆542 國之儲君522 三國的魅力226 甘油0154 朝會風雲(下)404 見好就收0038 玉如意0068 李恪二次被揍0036 改良技術0119 太子黨591 兵圍長孫府490 襲擾後軍0047 李恪又被揍251 世家門閥0040 機智如妖541 撥亂反正614 苦盡甘來627 賓主盡歡0199 養豬344 算計517 婚宴380 戰後影響236 後知後覺590 幕後黑手366 夜襲440 早朝0184 衛王府謀劃506 結仇600 爭論0015 宋體字400 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