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席君買(三)

“殿下獵得了猛虎!殿下獵得了猛虎!”

也不知誰眼尖,最先看到了李恪身後戰馬上揹着的虎屍,竟突然高呼了出來。

以往行獵,獵得的大多是些獐、鹿、野兔之類,再大些的無非也就是豹子,罕見有人能獵得猛虎的,更何況還是李恪這樣的少年。

李世民聽得了身後衆人之言,定睛望去,果然,就在李恪的身後,那匹戰馬上揹負着的可不正是一頭死去的猛虎?

李世民看着,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得色,一頭猛虎,足夠李恪力壓當場,拔得頭彩了,李世民的臉上自然好看地很。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李恪牽着駝着老虎的馬,走到了李世民的身前,拜道。

“哈哈。”

李世民高聲一笑,翻身下馬,扶起李恪,大好,李世民重重地擊掌讚道。

說完,李世民揮了揮,對身後的李順吩咐道:“這是漢王的孝心,你即刻命人把漢王進獻的猛虎收下,朕要把它製成軟墊置於書房,每日觀之。”

這些話本可以私下吩咐,但李世民偏生就是要在衆人面前講來,只因爲李恪獵得的這頭猛虎實在是大大地給他長了臉。

那些開國勳將家的子弟,個個號稱武藝卓羣,時常在京中生事,可他們又有誰獵得了猛虎?最後拔得頭彩的還不是他李世民之子。

“諾。”常塗得了李世民的吩咐,當即應道。

李順應聲之後,李世民頓了頓,又接着道:“我兒李恪何在!”

“兒臣在。”李恪看着李世民的模樣,神色一凜,心中李世民必將有賞賜封下。

今日圍獵,頭名本就重重有賞,只是李恪尚不知賞賜的爲何物?

李世民又命人自身後取來了一方木盒,親自交到了李恪的手中。

李世民道:“此乃前隋名將,我大唐故國丈長孫晟公曾用之落雕弓,朕代皇后將落雕弓贈於你,望你切莫懈怠,苦練不綴,不使寶物蒙塵。”

長孫皇后會借李世民之手,藉此次春獵當衆將落雕弓相贈,李恪早有猜度,李恪聞言,上前雙手接過李世民手中的木盒,拜謝道:“兒臣謝父皇,謝母后,兒臣有生之年,定當已此弓爲父皇開疆拓土,揚威邊漠。”

……

長安城,漢王府,內院小湖邊的陰涼下,李恪搬了胡牀正坐在樹蔭下納涼。

時已入夏,關中的夏日酷熱難耐,此處臨水靠山,倒也是個納涼的好所在。

“殿下,那席君買當真會來嗎?”李恪的婢女夏荷陪侍在李恪的身旁,看着李恪優哉遊哉,坐在胡牀上的樣子,問道。

李恪並未立刻回答夏荷的話,而是低頭拿着綢布,繼續仔細地擦拭着手中的落雕弓,過了片刻,拿起落雕弓開了弓,試了試力,覺得力道剛好,這纔回道:“席君買一身勇力,當世罕有,絕非甘心久居人下之人,本王給了他機會,他沒有拒絕的道理。”

昨日李恪把自己的配箭給了席君買,席君買自然知道了李恪的身份。李恪既讓他來府內尋他,自是有意擡舉於他,席君買非是世家子,出頭不易,以席君買眼下的處境,沒有道理會拒絕。

夏荷聽了李恪的話,笑道:“奴婢倒想看看這打虎的英雄是何等模樣,想必也是生地膀大腰圓的,否則如何能擋得住猛虎之力。”

唐人尚武,不止是男人,甚至許多女人都是,聞得勇猛之士,就連夏荷都覺得好奇。

李恪看着夏荷的模樣,玩笑道:“你可別弄混了,那猛虎分明是本王拿虎頭湛金槍刺死的,到了你嘴裡怎的就成旁人殺的了?”

夏荷吐了吐舌頭道:“殿下自己都說了,是席君買助殿下牽制了猛虎,殿下這才得機將猛虎刺死,若非席君買之力,殿下一人如何力敵猛虎?”

李恪聞言,笑道:“就你聰明,偌大的漢王府,就你和秋香敢跟本王爭這嘴巴上的長短高低。”

夏荷道:“不是奴婢厲害,是殿下疼我,若非如此,奴婢也是萬萬不敢的。”

李恪待人一向親和,沒有什麼架子,但李恪的身份畢竟在此,旁人難免敬畏,所以整個漢王王府上下,上百號人,真正敢跟李恪爭上兩句的只有夏荷秋香等四人了。

而與此同時,就在李恪正與夏荷玩笑時,叫李恪專等的正**君買已經出現在了漢王府的門前。

席君買天生神力,武藝卓然,面對猛虎尚不知怯爲何物,可當他拿着李恪給他的羽箭,出現在了楚王府的門口時,席君買的心裡竟萌出了一絲退縮之意,有些逡巡不前了。

若是旁人,席君買興許還不會這般多的顧慮,可李恪不同,李恪爲皇子,乃當朝親王,又剛和李靖率軍滅了突厥,如今的李恪炙手可熱,正是忙碌之時,每日拜會他的朝中大員不知多少,他真的還有工夫來見他這麼一個無名小卒嗎?李恪真的還會記得他,記得贈他的這支羽箭嗎?

席君買看着手中的羽箭,一時間竟有些彷徨了。

人家天潢貴胄,隨手贈與他的一支羽箭,怎麼會記在心裡,也就是他席君買當了真,竟還真就傻乎乎地拿了羽箭尋了過來。

席君買心中這麼想着,看着漢王府似乎高不可攀的門第,還有門匾上金光閃爍,貴氣逼人的“漢王府”三字,心裡退意更甚。

可就當席君買想着要離去的時候,心中卻又有一絲不甘。

“三日內,席兄拿着這支箭來漢王府上尋我,我自當掃榻以待,許席兄大好前程。”這一瞬間,李恪的話彷彿又浮現在了席君買的耳邊。

席君買非世家子,不過是尋常人家子弟,少年時繼了其父的衣鉢,從戎投軍,爲的就是博一個出身。

可如今北疆新定,大唐正是止息干戈,休養生息之際,席君買一十六歲從軍,壯懷激烈,欲建功立業,封候拜將,可而今已過三載,卻仍舊未逢良機,只是一軍中小卒,無軍功在身,更不得提拔。

426 梟雄老矣0166 春節238 李靖出馬385 回京(二)0013 被李淵暴揍641 儒法並用599 西域捷報0160 殺雞儆猴384 回京0104 年號貞觀587 漢王遇刺(三)353 調兵遣將349 掌控都督府0090 闖大禍了243 各方反應344 算計0199 養豬604 西域事了613 盡得關中民心399 勸諫235 聲東擊西0068 李恪二次被揍374 決戰(六)0086 東西二市228 高陽公主0022 《詠鵝》251 世家門閥450 因爲你無恥320 來去如風604 西域事了598 翻臉545 李元昌494 生擒285 平安無事583 龜茲國王524 信鴿542 李泰的表演0194 暗棋0114 得償所願0198 精鹽429 貞觀七年0019 被李世民暴揍607 挖井600 爭論574 孔穎達571 初雪388 慶功宴413 勝出329 太子大婚465 塵埃落定538 撲朔迷離401 出山519 噩夢0094 消於無形0033 練劍383 班師回朝(二)505 寸步不讓280 罪狀239 針鋒相對0121 漢王練兵0012 長孫無垢452 爭執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215 千牛衛530 祿東贊0202 放風箏482 李泰在行動421 席君買(二)350 鋒芒324 三省吾身419 狩獵(三)0178 少女心思0128 標點符號578 龜茲519 噩夢619 殺鬼見血(二)249 突厥王帳0118 其樂融融516 太原王氏247 鐵骨錚錚0089 滿江紅0113 二子擇師453 不愧名相0176 賜婚368 兩軍對壘276 蓄勢待發445 密談348 收服諸將569 士族壟斷教育0035 傢俱267 長孫衝低頭500 兵臨城下235 聲東擊西447 蝦夷人0177 蘇府0170 上元節542 國之儲君303 決賽471 美人詩528 和親陷阱
426 梟雄老矣0166 春節238 李靖出馬385 回京(二)0013 被李淵暴揍641 儒法並用599 西域捷報0160 殺雞儆猴384 回京0104 年號貞觀587 漢王遇刺(三)353 調兵遣將349 掌控都督府0090 闖大禍了243 各方反應344 算計0199 養豬604 西域事了613 盡得關中民心399 勸諫235 聲東擊西0068 李恪二次被揍374 決戰(六)0086 東西二市228 高陽公主0022 《詠鵝》251 世家門閥450 因爲你無恥320 來去如風604 西域事了598 翻臉545 李元昌494 生擒285 平安無事583 龜茲國王524 信鴿542 李泰的表演0194 暗棋0114 得償所願0198 精鹽429 貞觀七年0019 被李世民暴揍607 挖井600 爭論574 孔穎達571 初雪388 慶功宴413 勝出329 太子大婚465 塵埃落定538 撲朔迷離401 出山519 噩夢0094 消於無形0033 練劍383 班師回朝(二)505 寸步不讓280 罪狀239 針鋒相對0121 漢王練兵0012 長孫無垢452 爭執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0215 千牛衛530 祿東贊0202 放風箏482 李泰在行動421 席君買(二)350 鋒芒324 三省吾身419 狩獵(三)0178 少女心思0128 標點符號578 龜茲519 噩夢619 殺鬼見血(二)249 突厥王帳0118 其樂融融516 太原王氏247 鐵骨錚錚0089 滿江紅0113 二子擇師453 不愧名相0176 賜婚368 兩軍對壘276 蓄勢待發445 密談348 收服諸將569 士族壟斷教育0035 傢俱267 長孫衝低頭500 兵臨城下235 聲東擊西447 蝦夷人0177 蘇府0170 上元節542 國之儲君303 決賽471 美人詩528 和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