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盡得關中民心

一旁的村民將家中僅有的老母雞殺掉,做得香噴噴的飯菜,卻每一個士兵看上一眼,狼吞虎嚥的吞下手中的食物。

“將軍,這是小民的一番心意,各位軍爺都累了正好補充一下體力。”一個老漢跟着尉遲恭身後一臉真誠道。

“老大爺!這我們可不能收,我們是有規定的。”尉遲恭笑着拒絕道,自己同樣拿一份伙頭兵的食物,吃了起來,沒有搞任何特殊。

“真是仁義之師呀!”老漢熱淚盈眶的喃喃道。“

李恪也抓起一個饅頭,找了一個角落坐下,用力的吞嚥着,哪怕是他平時吃慣了錦衣玉食,而此刻卻吃的很香甜。

“碰!”

四個滿是泥漿的士兵坐在了李恪的身旁,不顧滿身的泥漿,大口的吞嚥着手中的饅頭。

“柴哲威!”

李恪愣是看了三秒鐘才認出來自己左邊的傢伙是那個愛乾淨愛顯擺的柴哲威。

李恪連忙看向旁邊三人,果然是程處亮和秦懷玉這兩個傢伙,還有一個是尉遲環這廝。

“你們幾個怎麼都在左武衛?”李恪吃驚的問道。

“三哥你不知道,不光是我們,長安城所有的十五歲以上將門子弟都被徵兆賑災。”秦懷玉嘴裡含着饅頭支支吾吾的說道。

“不錯,就該如此,我們這些將門子弟也是靠百姓的賦稅養活,現在百姓有難,我們就應該衝在抗旱的第一現場…”李恪微笑道

“三哥,所言極是!”

三人猛然點頭,因爲尉遲環的關係,他們四人直接跟隨左武衛第一批出來賑災,但他們心甘情願、毫無怨言。

四人快速的吃完,頭也不回的又去打井了,每對士兵分得的打井數目一樣,他們四人雖然強壯,但是論力氣還是比不上左武衛這些百練精兵,已經落後很多了,得趕緊趕進度。

其他的士兵也是一樣,一旦吃完立即又投入緊張的打井工作之中,沒有人喊累,也沒有人偷奸耍滑,因爲所有人都知道早一刻鐘打好井,旱災就能早一刻鐘渡過。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關中的每一片土地上,一隊隊官兵放下手中的武器,脫下盔甲,不求回報的瘋狂幫助村民打井。

而且不吃百姓一口食物,夜晚就裹着行軍被就地休息,不佔一片民宅。

十六衛的士兵除了兩衛留在長安以防意外之外,其餘十四衛遍佈關中各地,每到一處,就回留下一口口深井。

隨着時間的推移,旱地上的井也越來越多。

十口

百口!

萬口…

每一個井口都代表着旱災危機已經解除,關中的旱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作爲一個文韜武略的皇帝,在如此情況下,如果他李世民沒有任何動作,那他也配不上千古一帝這個稱號。

在他的示意下,“唐”和“百騎”這兩大情報組織的人員,全都化成老百姓,到處宣揚李世民的愛民之舉。

“千古名君呀!”

“聖君降世啊!”

“澆水不忘打井人!”

在讚美李世民的同時,也沒放棄歌頌全體官兵的英雄事蹟。

有的官兵奮戰兩晝夜,累到在地;有的官兵正好分配到自己村莊,堅持將自家田地排到最後,優先給其他村民抗旱,再大災面前,人性的光輝顯現,一個個英雄事蹟震撼人心。

以前的百姓對官兵的印象並不好,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就是形容官兵最惡毒的詞語,但是十六衛官兵完全顛覆了關中百姓之前對官兵以往的印象。

不吃不拿,不卡不要,累了席地而臥,不擾民,全力賑災,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確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李恪稍微一點撥,李世民瞬間就領會了其中的精髓,而且做得更好。

“仁義之師呀!”

無數關中百姓感恩戴德,這樣的官兵從來沒有華夏這片土地上出現,以前關中百姓都說好男不當兵,但是現在李恪相信,只要是振臂一呼,積極參軍的關中子弟可以從,咸陽排到長安城去。

李世民的威望瞬間達到最頂峰,此時此刻,關中百姓再也不記得李世民殺兄囚父的黑歷史,他們只知道在他們危難關頭,李世民拯救了他們,誰要是敢再黑李世民,這些人二話不說就上前語氣拼命。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找到無所事事的李恪,又開始了微服私訪。

“澆水不忘打井人!這條標語說得好!”

萬年縣外的田地上,李世民看着百姓自發插在地上的紅布標語,再看看滿上遍野的打井士兵,聽着百姓感恩戴德的感激聲,露出享受的表情。

“這都是父皇英明,心繫百姓,這是我大唐百姓之福氣。”李恪跟在身後拍着馬屁道。

李世民自得的一笑,這次抗災盡收關中百姓之心,讓李世民長久以來的心病一掃而空,他的皇位得來不正,所以他拼命地想要做的更好,證明自己當皇帝纔是大唐最好的選擇。

所以他勤勤懇懇、虛懷納諫,北擊突厥,開疆擴土,努力成爲一個明君證明自己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抗旱之場政治秀,讓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讓那些陰暗中的小人閉上嘴巴。

“陛下!”

尉遲恭匆匆趕來行禮道。

“敬德!百姓的旱情可曾得到控制!”李世民問道。

“陛下放心,末將到萬年縣也有三天了,可以保證每戶百姓至少打了三口井,足夠保住六畝田地。”程咬金保證道。

李世民制定的抗旱政策很簡單,那就是無論你是高門世家還是小門小戶,都一視同仁,輪流打井。

哪怕你的土地再多,也只能等下一輪打井輪到你再說。這樣一來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小戶百姓的利益。

這樣一來那些土地多的地主就不滿意了,可惜並沒有什麼用,那些官兵根本不聽你的,想要自己打井連個鐵匠都找不到,都被朝廷徵用了,只能乾瞪眼。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六畝田地的莊稼豐收,足夠一家老小渡過這場旱災,至於那些地主們本身抵抗旱災的能力就強,一部分水田早已經澆灌,再不濟不還是有五六畝田地保本麼。

508 挑撥254 合作達成0036 改良技術474 寸步不讓0087 神仙居0126 君子遠庖廚440 早朝0200 驪山別院338 幷州大都督300 賽後影響0091 攤上事了0052 謀定而後動630 孔穎達的埋怨324 三省吾身523 初唐四傑472 六相429 貞觀七年0033 練劍0136 大雪紛飛557 宣紙318 放長線,釣大魚0206 組建新軍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246 李恪的憂慮369 決戰0072 諫臣魏徵569 士族壟斷教育252 嶺南馮家603 游擊戰術0214 蘇定方630 孔穎達的埋怨359 對話軍神273 禮部376 兵不厭詐572 堆雪人297 演練賽485 心態失衡403 妙手回春513 晉王大婚498 高昌易主330 除夕宴545 李元昌0075 鋒芒畢露402 出手440 早朝224 大功告成0043 怒髮衝冠0062 將近酒586 漢王遇刺(二)0160 殺雞儆猴596 褚遂良上門617 上朝301 賽後影響(二)0111 文臣武將556 太子魏王之爭0098 塵埃落定0074 簡在帝心0002 決定奪嫡574 孔穎達242 被迫和談0063 羣毆事件0031 黑衣衛404 見好就收558 近親不能結婚0166 春節542 國之儲君0134 廷杖285 平安無事0047 李恪又被揍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469 喜事567 武媚孃的幸福435 修行宮621 落霞寺赴宴0203 入夢294 事成395 天可汗388 慶功宴586 漢王遇刺(二)562 孫神醫開講啦457 危機350 鋒芒0020 《如夢令》0063 羣毆事件0047 李恪又被揍586 漢王遇刺(二)0020 《如夢令》627 賓主盡歡423 席君買(四)0157 楚王籌劃0104 年號貞觀354 雲州城下0087 神仙居586 漢王遇刺(二)523 初唐四傑0081 岑文本0149 以萬物爲芻狗432 梟雄亡(二)472 六相446 插秧
508 挑撥254 合作達成0036 改良技術474 寸步不讓0087 神仙居0126 君子遠庖廚440 早朝0200 驪山別院338 幷州大都督300 賽後影響0091 攤上事了0052 謀定而後動630 孔穎達的埋怨324 三省吾身523 初唐四傑472 六相429 貞觀七年0033 練劍0136 大雪紛飛557 宣紙318 放長線,釣大魚0206 組建新軍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246 李恪的憂慮369 決戰0072 諫臣魏徵569 士族壟斷教育252 嶺南馮家603 游擊戰術0214 蘇定方630 孔穎達的埋怨359 對話軍神273 禮部376 兵不厭詐572 堆雪人297 演練賽485 心態失衡403 妙手回春513 晉王大婚498 高昌易主330 除夕宴545 李元昌0075 鋒芒畢露402 出手440 早朝224 大功告成0043 怒髮衝冠0062 將近酒586 漢王遇刺(二)0160 殺雞儆猴596 褚遂良上門617 上朝301 賽後影響(二)0111 文臣武將556 太子魏王之爭0098 塵埃落定0074 簡在帝心0002 決定奪嫡574 孔穎達242 被迫和談0063 羣毆事件0031 黑衣衛404 見好就收558 近親不能結婚0166 春節542 國之儲君0134 廷杖285 平安無事0047 李恪又被揍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469 喜事567 武媚孃的幸福435 修行宮621 落霞寺赴宴0203 入夢294 事成395 天可汗388 慶功宴586 漢王遇刺(二)562 孫神醫開講啦457 危機350 鋒芒0020 《如夢令》0063 羣毆事件0047 李恪又被揍586 漢王遇刺(二)0020 《如夢令》627 賓主盡歡423 席君買(四)0157 楚王籌劃0104 年號貞觀354 雲州城下0087 神仙居586 漢王遇刺(二)523 初唐四傑0081 岑文本0149 以萬物爲芻狗432 梟雄亡(二)472 六相446 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