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 李恪二次被揍

宜秋宮,後花園。

池塘堤上,柳樹密集,柳枝低垂,微風拂來,輕輕舞動,似是萬千玉手在款款擺動,曼妙風姿。

柳樹之間,日光閃爍,此時天氣炎熱,但到了堤上樹蔭下,湖水清亮如鑑,散發着淡淡涼意,堤上之人只覺清涼泌人,面對着眼前池光山色,令人渾身舒暢,心胸開闊。

樹蔭下,人影閃動,正是李恪等一羣人。

只見李恪半眯着眼睛睡在躺椅上,春雨正在給他捏肩,秋香正在爲他捶腿,夏荷正在爲他扇扇,冬雪正在往他嘴裡喂橘子,那愜意的神情,賽似神仙。

但他卻沒有注意到,危險正在一步一步向他靠近,池塘不遠處的李世民看見李恪那老爺般的享受,臉色越來越黑,心想老子一天累死累活,連一刻都不得鬆懈,這兔崽子一天天無所事事,舒服得跟個神仙似的,李世民心裡越想越不平衡,快步來到李恪面前,擡腿就是一腳給他,李恪立馬飛起,被摔了一個狗吃屎。

李恪突遭襲擊,勃然大怒,當看見兇手是李世民時,只得強忍怒火道:“父王你幹什麼,好好的,打孩兒幹什麼?”

“打你怎麼了?你還不服氣嗎?”李世民瞪大眼睛道。

李恪睡得好好的,突然被打擾,本來就一肚子火氣,見李世民居然還這樣不講道理,立馬懟了上去道:“就是不服怎麼了,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無緣無故打人,反而應該獎罰分明,做好榜樣作用,以維護王朝的程序。”

“你還敢跟老子兇,朕打你還需要理由嗎?”李世民看李恪既然敢跟他吼,於是又開始對他拳打腳踢起來。

“哎喲!哎呀…”李恪只得一邊躲閃,一邊喊疼。

“知道疼就對了,現在服了嗎?”李世民冷聲道。

“威武不能屈,沒有理由捱打,孤就是不服!”李恪倔脾氣也上來了。

“我叫你威武不能屈,我叫你不服…”李世民打得跟起勁了。

“沒有理由,孤就是不服,就是不服…”李恪也充分發揮了打死不認錯的風格。

春雨、秋香等人見李恪被李世民拳打腳踢,還死不服軟,急得不行,只得哭勸道:“殿下你快別犟了,就給陛下認錯吧,不然你會被打死的…嗚嗚…”

“孤又沒錯,孤認什麼錯,皇帝也得講道理吧,憑什麼無緣無故就打孤,孤又不是某人的出氣筒。”李恪依然理直氣壯道。

李世民快被氣笑了,“你要理由是吧!朕就給你一個理由,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留戀青樓算不算一個打你理由;出言無狀,敗壞皇家名聲能不能算打你的理由!”

“算…算…父王別打了,孤服了…”李恪立馬不再像之前那樣剛毅,認慫道。

“還不服…啊…你說什麼,你服了?”李恪的改變之快,李世民過了半會纔回過神來。

“是的!父王可以停手了!孤服了!”李恪一臉堅定道。

“真是個賤皮子…”李世民放下了高舉的雙手,有些意猶未盡道。

聽了李世民這話,李恪又不幹了,直愣愣道:“父王你可以打我蹂躪我,但你不能出言侮辱我,我這怎麼就是賤皮子了,這明明就是有錯就認,知錯就改,這是一種很優良的道德傳統,應該大力提倡,聖人都說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李世民一眼瞪過來,“還沒有被打夠是吧,還敢跟我貧嘴?”

看見李世民眼露兇光,李恪立馬就老實了。

“虎頭,不是父王說你,你能不能有點上進心,找點正事幹,你看你一天天的不是和弟弟妹妹胡耍,就是幹一些戲貓逗狗的事情,現在更過分,居然敢留戀青樓,我看你是閒的,從明早開始你就上殿來參知政事吧!”李世民老氣橫秋道。

參知政事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這可是隻有宰相纔有的權利,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古代官職名,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唐制以中書令、侍中、尚書僕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職,給以“參知政事”等名義。

如果讓一個皇子參知政事那就是對這個皇子極爲看重,甚至可以說是把這個皇子當儲君來培養,李恪雖然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他跟怕當出頭鳥被針對,故作惶恐道:“父王,兒臣才疏學淺…”

“瞧你那窩囊的樣,你剛剛不是很硬氣的嗎?再說又不是叫你一個人參知政事,從明天開始你大哥高明,四弟青雀,都將上殿參知政事,你們也老大不小了,是應該學着爲朕分輕負擔了,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得過且過,碌碌無爲,也省得你一天天無所事事,到處給朕惹麻煩!”李世民語重心長道。

“父王,讓老大和老四去就行了…”還不待李恪說完,李世民立馬板着臉道:“朕不是在跟你商量,這是聖旨明白嗎?”

“知道了,父王,恪兒一定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認真跟着諸位大臣學習治國之道,好早日爲父王分憂!”李恪一臉誠懇道。

“哈哈,這纔是爲夫的好兒子,哦!對了,把你昨天寫的那時《將近酒》再寫一遍給爲夫送過來!”李世民大笑道。

“父王,兒臣深受重傷,短時間內怕是不能動筆了!”李恪故作虛弱道。

李世民臉色立馬一黑道:“你個兔崽子是不是還想捱揍,你的傷是朕打得,朕能不知道輕重,不清楚你的傷勢嗎?朕讓你寫首詩,你好敢推三阻四的!”

“哦!父王,兒臣突然之間又不疼了,兒臣立馬寫,寫好之後儘快給你送過去!”李恪獻媚道。

“哼!這還差不多!”李世民說完便邁着王八步離開了。

李恪對李世民這位便宜父親還是非常瞭解非常佩服的,雄才大略,一手開創了“貞觀盛世”。不僅僅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還是一位詩人和書法家。流傳至今的詩詞一共有九十多篇,但是最著名的要數《賜蕭瑀》和《首春》。

《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首春》

寒隨窮律變,春逐鳥聲開。

初風飄帶柳,晚雪間花梅。

碧林青舊竹,綠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綺樹巧鶯來。

250 初露鋒芒521 鵝毛筆0095 儲君之位360 大軍壓境302 賽後影響(三)0180 世家的興衰396 勸告0146 雪災0091 攤上事了420 席君買441 議事0021 釣魚427 阿史那雲0154 朝會風雲(下)574 孔穎達574 孔穎達610 軍民一家0215 千牛衛465 塵埃落定0123 軍神李靖374 決戰(六)580 陷入重圍266 河間郡王357 軍議346 大都督0056 醒掌天下權0200 驪山別院0183 貞觀元年573 國子監祭酒429 貞觀七年0109 組建班底0159 安置賑民303 決賽0194 暗棋406 學武247 鐵骨錚錚567 武媚孃的幸福562 孫神醫開講啦0197 鹽礦636 算學的重要性310 運動會開幕490 襲擾後軍379 大獲全勝347 借題發揮251 世家門閥264 借題發揮400 藥王523 初唐四傑0077 王珪0111 文臣武將0173 燈火闌珊294 事成503 暴行343 各方角逐0001 帝都長安590 幕後黑手348 收服諸將0144 世家557 宣紙414 武則天出現629 主考官338 幷州大都督283 李淵暴怒358 蘇烈領兵0125 李泰拜訪282 外戚375 頡利求和333 漢王大婚(二)284 大獲全勝485 心態失衡0078 袁天罡409 三位公主274 定計617 上朝499 決策280 罪狀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076 褚遂良560 太子漢王聯手0066 鎮定自若0144 世家0062 將近酒354 雲州城下446 插秧526 三國迷0008 跳繩473 太子發怒542 李泰的表演247 鐵骨錚錚573 國子監祭酒573 國子監祭酒382 班師回朝623 以不變應萬變0124 炒茶0079 神人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39 長樂公主0171 猜燈謎418 狩獵(二)0183 貞觀元年
250 初露鋒芒521 鵝毛筆0095 儲君之位360 大軍壓境302 賽後影響(三)0180 世家的興衰396 勸告0146 雪災0091 攤上事了420 席君買441 議事0021 釣魚427 阿史那雲0154 朝會風雲(下)574 孔穎達574 孔穎達610 軍民一家0215 千牛衛465 塵埃落定0123 軍神李靖374 決戰(六)580 陷入重圍266 河間郡王357 軍議346 大都督0056 醒掌天下權0200 驪山別院0183 貞觀元年573 國子監祭酒429 貞觀七年0109 組建班底0159 安置賑民303 決賽0194 暗棋406 學武247 鐵骨錚錚567 武媚孃的幸福562 孫神醫開講啦0197 鹽礦636 算學的重要性310 運動會開幕490 襲擾後軍379 大獲全勝347 借題發揮251 世家門閥264 借題發揮400 藥王523 初唐四傑0077 王珪0111 文臣武將0173 燈火闌珊294 事成503 暴行343 各方角逐0001 帝都長安590 幕後黑手348 收服諸將0144 世家557 宣紙414 武則天出現629 主考官338 幷州大都督283 李淵暴怒358 蘇烈領兵0125 李泰拜訪282 外戚375 頡利求和333 漢王大婚(二)284 大獲全勝485 心態失衡0078 袁天罡409 三位公主274 定計617 上朝499 決策280 罪狀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0076 褚遂良560 太子漢王聯手0066 鎮定自若0144 世家0062 將近酒354 雲州城下446 插秧526 三國迷0008 跳繩473 太子發怒542 李泰的表演247 鐵骨錚錚573 國子監祭酒573 國子監祭酒382 班師回朝623 以不變應萬變0124 炒茶0079 神人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39 長樂公主0171 猜燈謎418 狩獵(二)0183 貞觀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