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桃花朵朵開

“漢王殿下,可是前往太子殿下處赴宴?”蘇世長問道。

“是的,蘇先生也是嗎?”李恪微笑道。

“然也,漢王殿下如果不嫌微臣人老腿慢,不若一起同行如何?”蘇世長邀請道。

李恪欣然道:“蘇先生哪裡話,能與先生同路是本王的榮幸,先生請。”

“漢王殿下請!”蘇世長道。

君臣有別,李恪是當朝親王,蘇世長功勞再大也是臣,所以蘇世長稍稍落後半步,家僕家將跟隨在後。

蘇世長對李恪這位皇子的觀感非常不錯,不僅極爲推崇李恪的詩詞書畫,還對李恪最近在抗旱救災以及打擊巫蠱之術中所做出的貢獻都極爲認可。

當然,李恪也極爲欣賞蘇世長,欣賞他的人品,欣賞他的學識,欣賞他的能力,只可惜他是儒家的門徒,禮教的支持者,不可能支持他這位庶子奪嫡,雖然不能成爲一路人,都不妨礙李恪與之結交。

“漢王殿下,說起來老夫應該感謝你的…”蘇世長忽然道。

“哦!這是爲何呀?”李恪好奇道。

“漢王殿下一舉剷除了民間的巫蠱之術,也算爲微臣報了殺子之仇!”蘇世長一臉哀傷道。

“蘇先生的公子…”李恪一臉惋惜道。

“不怕漢王殿下笑話,微臣的夫人也曾上過那些巫師的當,錯過了就醫的最佳時間,從而導致幼子夭折,也怪某當時太忙了,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家裡…”蘇世長說着眼眶變得溼潤起來。

“逝者已矣,望蘇大人節哀!”李恪勸慰道。

“微臣失態,讓殿下見笑了!”蘇世長道。

“喜怒哀樂人之常情,恪能夠理解!”李恪面色和煦,如浴春風道。

二人一老一少,邊走邊聊,儼然成了忘年之交。

蘇世長知識淵博,對落霞寺極爲熟悉,事無鉅細的沿路爲李恪講解,充當了導遊的角色。

他從山門一側的一塊北魏時期書法家鄭道昭的石碑說到落霞寺在被隋文帝作爲避暑之地的光輝歷史,又講到隋文帝於此造舍利塔,總而言之,每一處殿閣的歷史彷彿都刻畫在他的腦海中,一段段典故信手拈來,那份從容儒雅看得李恪直咂舌。

兩人邊走邊聊,不遠處的山皮上起初還只是窺見紅豔豔的花林一角,待到轉過一片屋角,順着山路行了幾步,繞過一處樓宇,眼前陡然出現一片粉紅色的海洋,桃花有粉紅的、深紅的、淺紫的 在青翠欲滴的綠葉映襯下更顯得鮮豔嬌美。

有的花瓣全展了開,一絲絲紅色的花芯頂着嫩黃色的尖,調皮的探出頭。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一陣風吹,一朵朵桃花像一隻只花蝴蝶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接。

這麼多的桃花,千姿百態;有的單獨掛在枝頭有的三三兩兩緊挨着。

花上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的鬧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好不熱鬧,讓此地猶如仙境,真叫人賞心悅目,神迷欲醉,即便是兩世爲人見多識廣的李恪亦不得不爲之驚豔。

蘇世長充分展現了一個優秀導遊的素質,指着這片廣袤的桃林介紹道:“此片桃林乃是高祖皇帝在位之時所栽種,當時並未多想,只因此處樹木稀少多是荒草砂礫,難免不美。

誰又想到會成長爲今日之勝景?現在時節略早,尚有許多桃樹未曾開花,若是再等上幾天,所有的桃樹全都盛開,春風拂過,落英繽紛,漫山遍野全都是文人騷客,也不知給這落霞寺留下多少香火錢和墨寶題詩。”

李恪暗暗點頭,現在大唐愈發繁榮,國內穩定,盛世氣象,文人墨客玩弄筆墨便成爲潮流,促使更多的富足之輩附庸風雅,漸漸引領了文風的盛行。

當然這裡面也有他李恪的一份功勞,誰讓他寫的詩詞最好也最多,可以說他李恪就是大唐詩風的引領者。

李恪雙目遠眺,饒有興致的說道:“蘇先生還少說了一樣,落霞寺的主持方丈可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你看這後山這麼多桃林,每年收穫的桃子便也必然是落霞寺一大進項。

就算一斤桃子五文錢,你算算這麼多桃樹得有多少斤桃子,得賣多少錢……”

蘇世長聞言哭笑不得,“漢王殿下不愧有財神之名,看問題的角度果然與衆不同…”

一老一少走走停停,沿着山路進了桃林。

進入桃園才發現這裡的桃花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花苞仍未綻放,繞是如此,那種粉豔豔的紅色如煙似霧,依舊讓人賞心悅目。

這一路也遇上了不少人,雖有男有女,女的卻多半不是良家,個個大膽地往人臉上直瞅,眼神中頗帶挑逗之意。唐朝人詩酒風流,最是喜歡帶着名妓在優美的景緻裡遊玩享樂……

李恪面如冠玉,劍眉入鬢,一襲白色綢衫,上面是繁複瑰麗的蘇繡圖紋,華美異常,這個人看起來風度翩翩富貴不凡。

加之他身後不遠處跟着的家將家僕,一看便是身份顯赫之輩。故此,一路行來不知多少收穫了多少注目禮,不少窯姐兒名妓更是秋波頻送,暗示不斷。

李恪何許人也,豈會看上這些庸脂俗粉…

李恪見蘇世長眉頭有些細汗,便開口道:“蘇先生,這時間尚早,我們不如再此休息片刻!”

“漢王殿下不必顧及微臣,微臣還能走,再說我們離目的地也不遠了…”蘇世長說着擡手指着半山處掩映在桃樹林裡一座樓宇。

李恪遙遙望去,足足還有上千米遠,心中不免有點爲蘇世長有點擔心。

李恪雖然貴爲皇子,但是武將出生,並非養尊處優的皇子,在自己的府裡每天堅持鍛鍊,這點路途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但蘇世長已經兩鬢斑白,而且這山路蜿蜒,他真能堅持下去嗎?

蘇世長人老成精,彷彿看出了李恪心中所想,微笑道:“漢王殿下真不用爲微臣擔憂,這山路雖然蜿蜒,卻並不崎嶇,在曲折委婉中,將桃林各處勝景一一光顧,我們邊走邊觀賞,豈不痛哉?”

“那我們放慢腳步,賞花前進…”李恪微笑道。

542 李泰的表演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041 太極宮0051 密談612 古人迷信633 漢王解惑0203 入夢455 文成公主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59 安置賑民0025 暴揍長孫無忌590 幕後黑手0193 驚現馬周403 妙手回春363 大戰424 世子秦懷玉537 太子黑化580 陷入重圍323 暴躁的太子628 科舉制453 不愧名相299 足球比賽505 寸步不讓0168 玉液瓊漿0109 組建班底510 稱心463 計成350 鋒芒222 豬肉633 漢王解惑0001 帝都長安0088 再臨天香樓362 定計363 大戰628 科舉制345 議事0143 震驚的李世民374 決戰(六)0034 《俠客行》0093 齊聚政事堂0173 燈火闌珊366 夜襲0023 飛白體0012 長孫無垢0190 李世民的震驚0218 大唐軍神491 薛仁貴獻計286 苛政猛於虎508 挑撥0088 再臨天香樓293 又見朝會510 稱心597 褚遂良上門(二)434 重耳故事398 房謀杜斷0074 簡在帝心247 鐵骨錚錚321 入宮309 準備0047 李恪又被揍437 行刺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40 羽絨服0212 太子府決斷0032 十二時辰0015 宋體字484 李恪的謀劃369 決戰0075 鋒芒畢露0121 漢王練兵624 太子的拉攏0137 火爐364 契苾何力0028 千古一帝0042 李孝恭586 漢王遇刺(二)247 鐵骨錚錚0148 天地不仁0183 貞觀元年0176 賜婚280 罪狀0053 登基大典294 事成317 天字第一號0128 標點符號0214 蘇定方0062 將近酒0047 李恪又被揍447 蝦夷人602 儒墨之爭0094 消於無形0013 被李淵暴揍243 各方反應0156 楚王李佑0172 孔明燈643 赴宴0185 楚王府謀劃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96 褚遂良上門0060 大唐第一才子
542 李泰的表演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041 太極宮0051 密談612 古人迷信633 漢王解惑0203 入夢455 文成公主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0159 安置賑民0025 暴揍長孫無忌590 幕後黑手0193 驚現馬周403 妙手回春363 大戰424 世子秦懷玉537 太子黑化580 陷入重圍323 暴躁的太子628 科舉制453 不愧名相299 足球比賽505 寸步不讓0168 玉液瓊漿0109 組建班底510 稱心463 計成350 鋒芒222 豬肉633 漢王解惑0001 帝都長安0088 再臨天香樓362 定計363 大戰628 科舉制345 議事0143 震驚的李世民374 決戰(六)0034 《俠客行》0093 齊聚政事堂0173 燈火闌珊366 夜襲0023 飛白體0012 長孫無垢0190 李世民的震驚0218 大唐軍神491 薛仁貴獻計286 苛政猛於虎508 挑撥0088 再臨天香樓293 又見朝會510 稱心597 褚遂良上門(二)434 重耳故事398 房謀杜斷0074 簡在帝心247 鐵骨錚錚321 入宮309 準備0047 李恪又被揍437 行刺0190 李世民的震驚0140 羽絨服0212 太子府決斷0032 十二時辰0015 宋體字484 李恪的謀劃369 決戰0075 鋒芒畢露0121 漢王練兵624 太子的拉攏0137 火爐364 契苾何力0028 千古一帝0042 李孝恭586 漢王遇刺(二)247 鐵骨錚錚0148 天地不仁0183 貞觀元年0176 賜婚280 罪狀0053 登基大典294 事成317 天字第一號0128 標點符號0214 蘇定方0062 將近酒0047 李恪又被揍447 蝦夷人602 儒墨之爭0094 消於無形0013 被李淵暴揍243 各方反應0156 楚王李佑0172 孔明燈643 赴宴0185 楚王府謀劃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96 褚遂良上門0060 大唐第一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