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席君買(二)

席君買武藝卓絕,自然也識兵刃,李恪的槍方一入手便有一種微涼之感自指尖傳來,觸感圓潤厚重,一摸便不是凡品。

方纔李恪救人心切,力氣也用地極大,整個槍頭都深深地插進虎頸之中,當席君買抓着槍身,把槍緩緩提起時,終於看到了槍的全貌。

槍身通體由寒鐵鍛造,長七尺六寸,黑金虎頭狀的槍口,虎口鑲金吞刃,刃長近一尺,閃爍着鋒利的寒芒,光是看着這杆槍,便叫人不禁通體發寒,必是殺人無數的兇器。

“虎頭湛金槍?這是胡國公的虎頭湛金槍?”席君買身在府軍之中,自知大唐戰神秦叔寶的威名,既知秦叔寶,自也知道他賴以成名的神兵利器。

李恪看着席君買的樣子,問道:“你也識得此物?”

席君買道:“那是自然,胡國公秦大帥共有三物,藉以馳騁疆場,所向披靡。金裝鐗、呼雷豹,還有便是這杆虎頭湛金槍,在下豈能不知。”

秦叔寶名氣太大,連帶着他的兵刃的名聲也是跟着水漲船高,尤其是這杆虎頭湛金槍便更是如此。

秦叔寶眼下尚在調理身子,隨意動不得武,所以他便自己留下了代步的呼雷豹,而把金裝鐗和虎頭湛金槍分別傳給了秦懷玉和李恪二人。

席君買尚不知秦叔寶將虎頭湛金槍傳給了李恪,也不知李恪身份,但能叫秦叔寶將兵刃相傳的又豈是尋常?席君買看着手中的虎頭湛金槍,遞還給了李恪,心中越發地覺得李恪絕不簡單。

就在二人說話的當口,李恪的王府衛率已經尋了過來,他們遠遠地看見湖邊的李恪,便連忙趕了過去。

“方纔我等聞得此處傳來虎嘯之聲,心急如焚,所幸殿下尚還安好,否則我等萬死難辭。”方纔親衛們也聽到了此處傳來的虎嘯之聲,生怕李恪有失,便連忙趕來,如今看到李恪無礙,這才放下了心。

李恪笑了笑,指着矮木叢中躺着的虎屍,對親衛道:“你們說的是它嗎?”

親衛們順着李恪所指的方向望去,心中大爲驚駭,他們看了看虎屍後頸上的槍孔,又看了看李恪手中提着的虎頭湛金槍,訝然道:“這頭猛虎是殿下所殺?”

李恪擺了擺手道:“本王一人如何能除猛虎,這頭猛虎乃是本王同這位兄弟同殺。”

李恪的武藝不低,楚王府的親衛自然知道,但憑李恪要殺猛虎卻還遠遠不夠,想必眼前的這人必是出了大力的。

李恪的親衛們拱手道:“多謝兄弟相助,否則我等幾成罪人。”

席君買本就猜想李恪不是常人,可聽着親衛們對他的稱呼,顯然李恪的身份比他想象的還要尊貴,竟是當朝親王,席君買當即便要下拜。

李恪見狀,連忙將席君買扶起道:“你於我有救命之恩,不必多禮。”

說完,李恪又轉過身去,從身後的箭囊中取出了一支羽箭,遞到了席君買的手邊,對席君買道:“席兄於我有救命之恩,我自當相報。三日內,席兄拿着這支箭來延康坊府上尋我,我自當掃榻以待,許席兄大好前程。”

“謝殿下。”

席君買此前還未接觸李恪這等人物,只看着李恪伸手,自己也木然地接過了李恪手中的羽箭,道了聲謝。

李恪看着席君買接過了自己的箭,一面吩咐親衛將虎屍擡上,一面自己翻身上馬。

李恪臨別前看着席君買,再次囑託道:“我亦有愛才之心,席兄一身武力若是如此蹉跎下去實在是可惜了,三日內,蔽府之上不見不散。”

李恪說完,策馬而去。

李恪有心奪嫡,手中自然離不得席君買這樣的將才,既然遇到了,李恪絕不會錯過,

李恪離去後,席君買手中握着羽箭,這支羽箭做工精良,箭鏑鋒利無比,就連箭羽都是用的最好的金鵰翎。

而在羽箭的箭身之上,赫然闖入席君買眼中的正是三個小正楷篆刻的小字。

漢王恪!

“啓稟陛下,我等順着昆明池邊尋了一週,並未見到殿下的蹤影。”一名禁軍士卒跪在李世民的身前,恭敬地回道。

方纔昆明池方向傳來虎嘯之聲,李世民也得到了消息,頓覺不妥。李世民心繫愛子安危,連忙派出幾波人馬追尋,卻始終尋不到李恪的蹤跡。

可昆明池週迴四十里,昆明池四周的野林更多達近百里,這麼大的地方,想要尋一個人談何容易。

這已經是第二波回來奏報的人了,李世民聞言皺眉道:“難道就沒有半點蹤跡嗎?”

回報的禁軍士卒滿臉苦色,回道:“小人並未尋得漢王殿下的蹤跡,但卻在湖旁發現了一灘血跡,尚不知是誰的。”

李世民聞言,臉色大變,忙問道:“除了血跡,還有其他何物?”

獵場中出現了猛虎,同時還出現了一灘血跡,衆人又怎麼尋都尋不得李恪的蹤跡,這意味着什麼,李世民甚至都不敢想。

不過士卒接下來的話總算叫他稍稍定下了心,士卒回道:“除了血跡,再無他物。”

虎再強壯,畢竟還是畜生,若是猛虎食人,斷不會如此乾淨,故而那攤血跡應當不是李恪的。

但李世民已經有了這種擔憂,又哪裡還待得住,當即要下令,命衆軍集結,大舉搜尋。

可就在李世民下令三軍集結,萬餘人馬匯於一處時,衆軍的前方突然有人策馬趕來,趕到了李世民的馬前,來人下馬拜道:“啓稟陛下,漢王回來了。”

“漢王無恙否?”李世民聞言,連忙問道。

士卒回道:“殿下安然無恙。”

“如此便好。”李世民終於鬆了口氣。

李恪極得李世民疼愛,聽聞李恪無妨,李世民這才寬了心。

士卒正說着,就在衆人的眼前的遠處,出現了李恪的身影,陽光下,李恪正騎着馬,緩緩歸來。

李恪的速度不快,隨着時間推移,李恪的身影終於也在衆人的視野中漸漸清晰。

“殿下獵得了猛虎!殿下獵得了猛虎!”

也不知誰眼尖,最先看到了李恪身後戰馬上揹着的虎屍,竟突然高呼了出來。

270 密談601 幹仗298 拔河比賽628 科舉制0164 驪山272 李唐皇室339 都督府晚宴0092 政事堂372 決戰(四)449 歐陽詢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207 百姓苦408 中秋610 軍民一家483 李世民的懷疑326 脫險248 謀定而後動594 長孫教子605 貞觀十五年0066 鎮定自若528 和親陷阱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013 被李淵暴揍488 急躁的高昌王600 爭論0093 齊聚政事堂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634 徇私舞弊272 李唐皇室543 太子的危機0129 以德報怨417 狩獵0154 朝會風雲(下)0115 各方反應437 行刺0061 冤家路窄559 掙扎的太子304 天子看球0159 安置賑民510 稱心434 重耳故事385 回京(二)284 大獲全勝0038 玉如意0215 千牛衛421 席君買(二)0001 帝都長安443 懟263 何爲律法362 定計231 頡利可汗0170 上元節484 李恪的謀劃292 計劃248 謀定而後動243 各方反應304 天子看球0157 楚王籌劃309 準備243 各方反應0204 漁者樂水517 婚宴424 世子秦懷玉244 機關算盡308 各自謀劃0051 密談378 楊政道0148 天地不仁588 漢王遇刺(四)0043 怒髮衝冠293 又見朝會522 三國的魅力322 出宮0178 少女心思452 爭執311 比賽開始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347 借題發揮613 盡得關中民心398 房謀杜斷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357 軍議321 入宮0030 暗潮洶涌394 出謀劃策442 李恪發飆0070 房謀杜斷456 西征高昌0090 闖大禍了421 席君買(二)238 李靖出馬501 高昌亡0180 世家的興衰397 杜如晦病重260 回驪山333 漢王大婚(二)530 祿東贊409 三位公主324 三省吾身0047 李恪又被揍
270 密談601 幹仗298 拔河比賽628 科舉制0164 驪山272 李唐皇室339 都督府晚宴0092 政事堂372 決戰(四)449 歐陽詢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0207 百姓苦408 中秋610 軍民一家483 李世民的懷疑326 脫險248 謀定而後動594 長孫教子605 貞觀十五年0066 鎮定自若528 和親陷阱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013 被李淵暴揍488 急躁的高昌王600 爭論0093 齊聚政事堂0064 不給錢就不算賣634 徇私舞弊272 李唐皇室543 太子的危機0129 以德報怨417 狩獵0154 朝會風雲(下)0115 各方反應437 行刺0061 冤家路窄559 掙扎的太子304 天子看球0159 安置賑民510 稱心434 重耳故事385 回京(二)284 大獲全勝0038 玉如意0215 千牛衛421 席君買(二)0001 帝都長安443 懟263 何爲律法362 定計231 頡利可汗0170 上元節484 李恪的謀劃292 計劃248 謀定而後動243 各方反應304 天子看球0157 楚王籌劃309 準備243 各方反應0204 漁者樂水517 婚宴424 世子秦懷玉244 機關算盡308 各自謀劃0051 密談378 楊政道0148 天地不仁588 漢王遇刺(四)0043 怒髮衝冠293 又見朝會522 三國的魅力322 出宮0178 少女心思452 爭執311 比賽開始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347 借題發揮613 盡得關中民心398 房謀杜斷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357 軍議321 入宮0030 暗潮洶涌394 出謀劃策442 李恪發飆0070 房謀杜斷456 西征高昌0090 闖大禍了421 席君買(二)238 李靖出馬501 高昌亡0180 世家的興衰397 杜如晦病重260 回驪山333 漢王大婚(二)530 祿東贊409 三位公主324 三省吾身0047 李恪又被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