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凌煙閣第二

驪山環境優美,幽靜宜人,樹林陰翳,雜草叢生,鳥喧林間,百籟齊響,兩側深溝,水流潺潺。

青山綠樹之中,一座別院掩映其中。

此時天光大亮,飛雪驟停,滿天烏雲散去,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別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紅的朝霞之中。

四周林木參天,枝柯糾纏,尤以松樹爲最,加之它被建造在險峻陡峭的石山突嘴上,便將深山古剎的韻味全然展現了出來。

連接別院的是一條在林間時隱時現的,由石頭鋪設的小道。此小道沿着緩慢的長坡蜿蜒而上,在別院右側一個九十度急轉,再“遊走”一段距離,纔是別院正門。

“好一處神仙府邸…”李孝恭感嘆道。

“哈哈!王叔繆讚了,如果王叔喜歡侄兒這別院,可以經常來住住…”李恪微笑道。

“這可你說的,到時候本王真來住,你可不許趕人喲!”李孝恭玩笑道。

“瞧王叔這話說得,你老願意來常住,侄兒求之不得 怎麼會攆人呢?王叔請…”李恪道。

進入別院,來到客廳,廳內佈置奢華,地上鋪着錦繡的波斯地毯,名貴的金絲楠木傢俱,四面開窗,四角的青銅獸爐燃着檀香,香菸嫋嫋,清淡典雅。

壁上角落都燒有地籠,整個室內溫暖如春。

廳內擺放了一張漆花案几,李孝恭李恪相對而坐,旁邊燃了一個紅泥小爐,木炭燃燒正旺,淡藍色的火苗舔舐着一把銅壺的壺底,壺內泉水咕嘟咕嘟的沸騰滾開。

李恪伸手輕輕將黃銅水壺提起,掀開壺蓋稍稍晾了一會兒,再將開水注入路旁的茶壺之中……

洗茶、沏茶、分茶……等到清綠色的茶湯從壺嘴泄出注入茶杯,亭子裡升起一股淡淡的茶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看得李孝恭嘖嘖稱奇…

李恪把分好的茶推到李孝恭面前道:“王叔請…”

李孝恭伸手將茶杯拈起,放到陛下輕輕以嗅,繼而淺淺的呷了一口,茶湯入喉,柔順香醇,齒頰留香。

李恪微笑着隨意問道:“此茶如何?”

李孝恭讚道:“入喉順滑,齒頰留香,乃是罕見之上品。”

現在茶道昌盛,飲茶已然成爲各界人士標榜身份、彰顯地位的高雅手段,似乎其本身回甘無窮的韻味、飲茶之時靜心滌慮的意境已經微不足道,各式各樣的飲茶方式層出不窮,令李恪這個“茶葉祖師”都歎爲觀止。

“恪兒不得不說你小子有幾分歪才,這再平常不過的茶葉經過你這一改善,卻變得香氣四溢、清雅絕塵,成爲了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桌上的必備之物,隨之而來的是財源滾滾,讓本王好生羨慕啊!”李孝恭隨意道。

“王叔繆讚了,這都是上不得檯面的小玩意…”李恪謙虛道。

“呵呵…王叔是個俗人,就喜歡這些上不得檯面的小玩意,比如這茶葉,還有你府上的蠟燭、香皂、香水、精鹽等等,王叔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這萬惡的金錢,要不我們叔侄合作一把怎麼樣?”李孝恭一臉期盼道。

“王叔你都開口了,侄兒還敢拒接嗎?”李恪毫不猶豫道。

“哈哈,恪兒大氣,這份情王叔記下了,以後有什麼事,只要王叔力所能及,絕不推遲!”李孝恭滿臉微笑道。

要知道現在漢王的這些商品在市面上完全是供不應求,李恪答應和李孝恭合作,就相當於白白給對方送錢,他能不開心嗎?

李孝恭給後世的映象好像就是驕奢淫逸,每日只是飲酒作樂,逍遙快活,家中甚至養了歌女百餘,可能李孝恭是有點喜歡驕奢生活,但誰又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呢?但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還是爲了自保而選擇的自污,就如同漢初的蕭何一般,都是通過這種手段,而安享晚年。

又有人會問,蕭何是何許人也?那可是漢處三傑,劉邦爭天下的後勤總管,楚漢戰爭結束後,蕭何又肩負着漢朝建國的重任。

蕭何遵循秦朝的制度,建立了一系列的國家制度;蕭何建立了國家寺廟,以改善國家象徵;蕭何建立了關中的首都,管理長安,穩定了政權。

漢朝建立後,蕭何實行無爲而治的政策,使漢初由於多年的戰爭,國民經濟逐漸恢復。

蕭何是漢朝的第一任宰相,當之無愧的漢朝建國的第一功臣,你李孝恭是何許人也,可以和蕭何相提並論。

呵呵…這李孝恭對唐朝的功績還真就不比蕭何對漢朝的功績差多少!

隋朝失鹿,羣雄並起,逐鹿中原,最終李淵取得最終勝利,建立唐朝。

在拼殺的過程當中,一批亂世之中的謀人將才脫穎而出,在李世民登基成爲唐太宗之後,根據功勞的大小,建立了一個凌煙閣功臣排名,第一名長孫無忌,第二名便是李孝恭。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當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勣等等,都是唐朝開國的大功臣,李孝恭憑什麼排在第二位呢?

單單看李孝恭的姓,就能知道他的出身並不簡單,畢竟是後來唐朝的國姓,那麼他和李世民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他們兩人是堂兄弟。

李孝恭和李世民他們都是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曾孫,李孝恭的爺爺李虎的第七子,李世民的爺爺是李虎的第三子,李孝恭的爹是隋朝右領軍大將軍李安,李世民的爹自然就是李淵了。

由此可見,當時的隴西李氏,那絕對是名門望族,而李孝恭在出身上,也不比李世民低,只不過最後和李世民拼爹的時候,沒有拼過,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李孝恭的奮發向上。

相比較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這兩位文臣來說,李孝恭是典型的名將,他一生爲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李淵晉陽起兵攻克長安之後,就把李孝恭封爲山南道招慰大使,讓他領兵平定巴蜀地區,以作爲唐朝向外征戰的穩定根據地。

281 黨爭626 駙馬524 信鴿377 傳國玉璽350 鋒芒403 妙手回春224 大功告成0083 第一奸臣0160 殺雞儆猴584 王玄策546 聯合0153 朝會風雲(上)408 中秋587 漢王遇刺(三)484 李恪的謀劃415 未雨綢繆0112 秋意575 儒法之爭259 塵埃落定0145 聚寶盆329 太子大婚0043 怒髮衝冠247 鐵骨錚錚0135 高士廉308 各自謀劃366 夜襲631 令狐德棻320 來去如風508 挑撥364 契苾何力392 秦瓊病重222 豬肉475 白熱化0100 大都督0200 驪山別院285 平安無事392 秦瓊病重378 楊政道423 席君買(四)0021 釣魚482 李泰在行動230 突厥異動287 足球609 威名遠播222 豬肉572 堆雪人0119 太子黨315 隱太子餘黨393 英雄遲暮0120 後續影響0030 暗潮洶涌351 刀兵再起502 縱兵劫掠483 李世民的懷疑436 晉陽公主633 漢王解惑233 各懷鬼胎313 比賽繼續0085 突厥入侵299 足球比賽634 徇私舞弊427 阿史那雲0134 廷杖598 翻臉435 修行宮0159 安置賑民240 各抒己見0203 入夢0163 各方反應0131 與民爭利609 威名遠播505 寸步不讓0056 醒掌天下權354 雲州城下0007 一羣小蘿莉471 美人詩643 赴宴443 懟0105 鬥志昂揚631 令狐德棻0141 入宮0108 生意紅火479 王謝袁蕭399 勸諫0186 春耕0141 入宮572 堆雪人0219 裴行儉0018 李恪要捱揍456 西征高昌486 魏王發怒0031 黑衣衛550 呼之欲出494 生擒0180 世家的興衰0090 闖大禍了321 入宮446 插秧327 天子怒463 計成
281 黨爭626 駙馬524 信鴿377 傳國玉璽350 鋒芒403 妙手回春224 大功告成0083 第一奸臣0160 殺雞儆猴584 王玄策546 聯合0153 朝會風雲(上)408 中秋587 漢王遇刺(三)484 李恪的謀劃415 未雨綢繆0112 秋意575 儒法之爭259 塵埃落定0145 聚寶盆329 太子大婚0043 怒髮衝冠247 鐵骨錚錚0135 高士廉308 各自謀劃366 夜襲631 令狐德棻320 來去如風508 挑撥364 契苾何力392 秦瓊病重222 豬肉475 白熱化0100 大都督0200 驪山別院285 平安無事392 秦瓊病重378 楊政道423 席君買(四)0021 釣魚482 李泰在行動230 突厥異動287 足球609 威名遠播222 豬肉572 堆雪人0119 太子黨315 隱太子餘黨393 英雄遲暮0120 後續影響0030 暗潮洶涌351 刀兵再起502 縱兵劫掠483 李世民的懷疑436 晉陽公主633 漢王解惑233 各懷鬼胎313 比賽繼續0085 突厥入侵299 足球比賽634 徇私舞弊427 阿史那雲0134 廷杖598 翻臉435 修行宮0159 安置賑民240 各抒己見0203 入夢0163 各方反應0131 與民爭利609 威名遠播505 寸步不讓0056 醒掌天下權354 雲州城下0007 一羣小蘿莉471 美人詩643 赴宴443 懟0105 鬥志昂揚631 令狐德棻0141 入宮0108 生意紅火479 王謝袁蕭399 勸諫0186 春耕0141 入宮572 堆雪人0219 裴行儉0018 李恪要捱揍456 西征高昌486 魏王發怒0031 黑衣衛550 呼之欲出494 生擒0180 世家的興衰0090 闖大禍了321 入宮446 插秧327 天子怒463 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