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錄聽得目瞪口呆:“我這要是考不中,都對不起爹給起的這名字啊。”
“哈哈哈,那當然了。”蘇有才大笑道:“不過我兒定能連場高中,一掃你爹的晦氣!”
蘇錄發現,隨着日子越來越有奔頭,有才同志越來越愛笑了,而且笑聲越來越響亮。
“好了,我們上課吧。”蘇有才笑罷,清清嗓子道:“從第一節聲律課到現在,已經教了你半年了。”
“時間過得真快。”蘇錄不禁感慨,從二月份上課到現在,確實整整半年了。半年來父親教導他熟韻書、通平仄,再練對仗、學煉字、又依譜填聲……真的學了不少東西。
這回能克服駢文短板,考到第一名,老爹也是出了力的。
“格律聲韻的規矩,都已經教給你了,但要想做出像樣的詩來,還需‘死法活參’,下一輩子的功夫。”老爹說完,企盼滿滿地看着蘇錄道: “怎麼樣?現在對詩詞的印象有改觀了嗎?”
“有。”蘇錄點點頭承認道:“確實挺好玩的。”
“那爲父再教你律詩絕句,古體近體,咱們深入地學一學?”蘇有才巴望着他。
蘇錄卻依舊搖頭道:“還不是時候,等學業有成了再向父親請教吧。”
“你就敷衍我吧。”蘇有才撇撇嘴,又換了個說法道:“其實也不是爲父非要你學作詩,而是閒暇時作作詩,填填詞,非但可以陶冶情操,疏解鬱結,還能讓音韻規矩融入骨髓,往後作文但憑心意落筆,詩歌韻律自成。”
“那確實可以學學。”這麼說蘇錄就答應了。
“呵呵。”蘇有才終於得逞,高興道:“那接下來,我再教你高級韻律課。”
“這還分初級中級?”蘇錄吃驚道。
“那當然了。學無止境啊,學吧小子!”蘇有才得意道,說着又有些發愁:“你往後住校,我十天才能教你一回,得教到猴年馬月喲。”
“這個簡單。”蘇錄便笑道:“書院每天放學後,都會開門兩個時辰,好讓師生回家。這段時間足夠我去幹娘店裡,找爹學習了。”
“這是個辦法。”蘇有才頗爲意動,又有些苦惱道:“只是這樣一耽擱,我得幾點才能回家?不好讓全家人等我一個。”
而且一個人走夜路,他也有點害怕……
“太晚了就住下唄。”蘇錄一臉真誠地建議道:“乾孃老想讓我住下作伴,想來夜裡也是害怕,爹住下正好給她們壯壯膽。”
“嘶……”蘇有才更加心動了,老臉一紅道:“再議再議,先上課吧。”
~~ 蘇有才沒誑蘇錄,今天講的確實是進階內容。
“你也看到了,詩的格律體裁其實並不複雜,但爲什麼詩歌給人的體驗,卻豐富多樣呢?”講起自己心愛的詩歌來,他神采飛揚,整個人都在發光。
“除了遣詞造句本身外,還有很多因素共同造就了多種多樣的體驗,比方說平仄——平聲的舒緩與仄聲的激越,便可用來營造不一樣的氛圍。”
“先說平聲,平聲可以營造開闊感。”蘇有才說着舉例道: “比方說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孤煙直’的平聲上揚‘平平仄’,與‘落日圓’的平聲回落‘仄仄平’,完美適配了空曠大漠中孤煙上揚,落日下沉的畫面,瞬間勾勒出了大漠的寧靜雄渾。”
“哦哦,還真是。”蘇錄不禁點頭,他一直覺得王維這兩句詩,畫面感強到超脫了文字。今天終於知道爲什麼了,原來真有文字以外的東西在幫忙。
“此外,平聲還可以營造舒緩感。我們還用王維的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舉例,其聲律與秋日空山的清新靜謐,形成了完美共鳴。”
“首句前三字連續平聲居功至偉——‘空’如山谷開闊,‘山’似山巒連綿,‘新’若雨後清新的空氣。三連平聲的悠長髮音,爲讀者展示了一副舒緩開闊的空山遠景……”
蘇錄聽得目瞪口呆,第一反應是有才在瞎掰,細品卻還挺有道理。比如‘空’的發音屬於鼻腔共鳴,確實可以給人一種身在山谷的感覺;而‘山’的舌尖後音,也的確會給人一種連綿感……
蘇有才又道:“且第二句尾兩字‘來、秋’均爲平聲,前者尾音綿長如秋意漸至,後者脣齒輕收似秋風拂過,最後的拖腔卻讓詩句餘韻悠長……”
說着得意地看一眼蘇錄道:“怎麼樣,大開眼界吧?”
“確實。”蘇錄點點頭,沒想到自己從小背的唐詩,原來還有這麼多門道,怪不得看似簡簡單單,卻是無法超越的高峰。
“你試着把這四句詩改爲仄聲,看看有什麼不同?”蘇有才吩咐道:“先改‘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是。”蘇錄便嘗試着改寫這兩句詩,果然無論是——
‘大漠寒煙寂,長河落日冷。’
還是——
‘漠闊孤煙遠,長河落日近。’
仄聲字一多,就會轉爲蕭瑟蒼茫的意境。
“對吧,再改改‘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蘇有才又吩咐道。
蘇錄點點頭,尋思片刻,改爲——
‘險峰驟雨歇,寒林暮色稠。’
原詩舒緩的基調瞬間被破壞,山林寒秋的峻峭蕭瑟撲面而來。
“現在明白平仄作用不是爲了朗朗上口吧?於作文中也是一樣,你若要慷慨陳詞,自然要多用仄聲。若要闡述中正平和的道理,自然要多用平聲。”蘇有才笑道:
“不妨試一下。你且用仄聲來一篇討伐老鼠的短文。”
以蘇錄現在的水平,一篇遊戲之作自然不費多少工夫。思索片刻,討鼠檄文便揮筆立就:
“鼠者,陰類之孽,宵行之魍!磨牙礪爪擾清宵,盜脂竊膏敗歲稿。裂紙穿箱無物不擾,噬絮齧裳有隙必搗。
恨其頑囂,怒其兇狡!磨牙竊粟恃暗驕,穿墉破窖乘虛暴。舉梃擊穴當誅暴,燃炬薰巢必滅獠!誓絕根苗勿留兆,蕩盡妖氛清塵竈!”
蘇有才立在一旁,本來抱着逗兒子的遊戲心態,看他的討鼠檄文,誰知看了一半就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想到,如此犀利強橫,氣勢十足的文章,這小子居然不打草稿就能寫出來!
等看到最後時,下巴更是碎了一地,因爲他發現,全篇九十個字,居然全是仄聲,一個平聲都沒用。
在洪武正韻裡,像‘之、陰、清、驕、虛’等字皆歸爲仄聲,發音與後世不同……
借仄聲的短促有力,全文鏗鏘有力,如排山倒海一般,淋漓盡致地宣泄了對老鼠的憤恨之情! “不是,你現在已經是這種水平了?”雖然現在晚上已經不熱了,蘇有才還是擦了擦腦門的汗。
“生拼硬湊的戲作而已,能看出什麼水平?”蘇錄卻毫無驕色,這比他在書院制藝可簡單多了。經過半年的嚴格訓練,這種東西對他來說,確實沒什麼難度。
“你真把洪武正韻都背過了?”蘇有才聲音發虛。
“幾個月前就背過了呀。”蘇錄道:“背下來真的很好使,腦子裡有了這部書,平仄韻腳基本不出問題了。”
“……”蘇有才閉目仰頭好一會兒,這真是自己能教的學生嗎?
好一會兒,他才睜開眼,像不認識一樣端詳着自己的兒子道:“半年工夫,你怎麼進步這麼大?”
“就是每天不斷地學習呀。”蘇錄道:“集腋成裘,積土成山嘛。”
“要不還是你教我得了。”蘇有才一陣苦笑。
“父親想學啥?”蘇錄問道。
“我開玩笑的。”蘇有才可沒有張硯秋的那份不恥下問的美德,還是拉不下當爹的面子。咳嗽一聲混過去,又吩咐道:“你再寫一篇名爲‘心靜自然涼’的平聲短文……”
蘇錄經過剛纔的熱身,狀態愈加火熱,沒多會兒便又寫就了一篇心靜自然涼: ‘幽齋臨窗,輕風扇停。焚香靜坐,俗念皆平。蕉葉承露,桐陰覆楹。竹搖翠影,荷遞蟬聲。
心無外擾,身自舒寧。案頭書靜,盞裡茶澄。炎威雖盛,暑氣難縈。神凝意定,涼意自生。’
寫完之後,他對比兩篇文章,果然一如驚濤駭浪,一如和風拂面,平仄字的不同作用,以這種最極端的方式呈現在他的眼前,融入了他的血液。
蘇錄誠心實意地對蘇有才拱手道:“多謝父親教誨,孩兒今日又獲益匪淺。”
“呵呵,那就好……”蘇有才還在一個勁兒地擦汗,他終於意識到自己考不上秀才的真正原因了。
“爲父能教你的東西看來不多了。”半晌他苦笑一聲道:“往後你還得多靠名師指點才行。”
“父親給孩兒開蒙,又教我音律,是我此生第一個老師,是永遠改變不了的。”蘇錄正色道。
“哈哈,那是當然。”蘇有才這才調整過情緒來,摟着兒子的肩膀,一臉得意道:“你的文章肯定會勝過爲父,但那又怎樣,不還得叫我爹?”
“我也沒打算叫別的呀。”蘇錄無語道。
“哈哈哈!”蘇有才放聲大笑。
“大半夜的號喪什麼,不睡覺了?!”自然招來大伯孃的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