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

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

這兩個字對於後人會有神奇般的魔力。

但不急,這時情形會讓後人很失望,整個大殿茫然,趙禎也茫然,問:“包拯?”

王拱辰推薦上來的,但王拱辰不在,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沒有一個人在意。

“此人恭良,”鄭朗沒有說天長斷牛的事,這件案子太普通了,而是說包拯在端州的一些事蹟。

趙禎說道:“朕也想起來,爲此朕還下過詔書,讓端州官吏不得苛剝百姓無辜獻端硯。傳包拯謹見。”

一會包拯被帶了進來。

形象也會讓後人失望,不是包黑子,也沒有月亮印記,一個小白臉,而且是一個小矮子,只有一米六。真正的短小精悍。鄭朗留心過,他心中十分也失望,與後來電視裡包拯形象反差太大了。這使他想到了張飛,一個美男子,世家子弟,但在後人心中,卻是一個大黑個子,殺豬賣狗的武夫。

包拯也茫然,他官職太小,大殿裡坐的是什麼人,皇上,滿朝宰相,召自己來做什麼?

但他很有膽氣的,居然不懼,從容上來說道:“臣拜見陛下。”

“你就是包拯?”

“臣是。”

“朕若讓你出使西夏,你害怕不害怕?”

包拯更是一頭霧水,出使西夏這樣的大事,與自己有什麼關係?不過他還是答道:“臣不怕。”

“所持何爲?”

“替主上分憂,替國家爭利,據理力爭。”

“朕聽了你在端州的一些事,做得很好。”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爲官之道,無非六字,清廉、勤政、愛民。”

“咦,”趙禎訝然,然後用眼睛盯着包拯細看,不錯啊,能說出這六字,何其不易,又說道:“你坐下吧。”

“謝過陛下,”包拯坐在末席,態度一直很從容,這讓趙禎更歡喜。

但鄭朗未必有多高興,這個包黑子,可是一個很認死理的人,千萬以後別盯上自己,那會很頭痛很頭痛的……趙禎又問道:“鄭卿,你認爲夏使怎麼辦?”

“簡單,據禮以待,不必太過恭順,我朝是上國,是戰勝國,不是下國,不是戰敗國,無需害怕,也不必刻意慢怠,將他們送回去,讓元昊反思,想和,讓他拿出誠意,如果再慾壑難填,所造成的後果由他自己負責。臣也料定元昊必和,契丹人一旦大兵壓境,那怕我們不給他原來的九條待遇,他也必和。除非他想做階下囚,做契丹的奴隸,徹底將國家交給契丹,自己做契丹的一個屬臣。我朝對西夏優待如此,他都生反意,怎能甘心做契丹的階下囚。只要西北不出兵相壓,必與我朝議和。主動權在我,形勢我朝雖惡劣,但西夏比我朝更惡劣。請陛下勿用擔心。而且國內有那麼多事務,不能再爲西夏這幾個小小使者耽擱。”

“就依鄭卿之意。”趙禎說道。

鄭朗的想法頗與趙禎吻合。事實在史上經過多次談判,儘管晏殊等文臣一力要求迅速和議,給趙禎很大壓力,趙禎最終挺了過來,雖最後的議和離鄭朗預想的要遠,但比元昊提出的十一條要好得多。而且那時宋朝於定川寨戰敗,形式比現在惡劣。史書批評趙禎是不對的,一是戰敗,二是軟弱的文臣佔着主體,三是國家壓力。趙禎不得不屈辱的選擇後來史上和議。

晏殊嘴張了張,鄭朗說道:“晏相公,我知道你也爲國家形勢擔憂,無妨,對元昊我很瞭解,請相信我。”

語氣說得很委婉,給晏殊一個臺階下。

晏殊不是一無是處,能做到首相,還能差嗎,說道:“行知,事關國家安危,不可莽撞行事啊。”

實際已經屈服,不僅辨不過鄭朗,他也看出趙禎的心意,不想就此苟和,於是借梯而下,省得自找沒趣。

“晏相公,請放心,我雖然才學遠不及晏相公,德艹不及範相公,處理吏事之能又不及呂相公,但我做事一向有自知之明,也自知力不足,所以力求謹慎之道,沒有把握的事,我向來不做的。況且在這大殿之上,有陛下有諸位相公見證。”

糾纏了十幾天的西夏使者事件迅速定落。

這件事帶來很大的影響,加速兩黨的分化,還有,鄭朗無形中的影響也在擴大,一些有作爲的大臣也在反思,一是鄭朗的務實,二是鄭朗的用事實來說話。

呂夷簡在家中也表示支持,趙禎派人詢問,呂夷簡說了一句:“朝廷已得人,何須問臣。”

趙禎心意已定,婉拒西夏人提出的無理要求,但對西夏使者十分禮遇,送行時,讓夏使坐於樞密院班後,已經是高高在上了。又派大理寺丞張子奭爲秘書丞,包拯爲禮部員外郎,與右侍禁王正倫出使夏州。

鄭朗不喜,還是這個張子奭,但不好說得過份,現在張子奭沒有劣跡,他還是張齊賢的孫子,出身名門,有一定的影響力。又有包拯在側,不會出大問題,於是隱忍不發。眼下的事又分了他的心,要使自己的改革有說服力,必須找到更多的證據。不但需要三衙支持,還需要開封府支持。開封知府是李淑,也就是李若谷的兒子。

一個很有能力的官員,警慧過人,博習諸書,詳練典故,也是一個神童,十二歲宋真宗命其作詩,奇之,賜童子出身。於開封府時善用吏人,政無淹滯。不過這也是一個十分陰險的小人,比賈昌朝更陰險,鄭朗與他共事,牽連又廣,不得不打起二十分精神,小心翼翼。

況且包黑子同行,想一想包拯三彈張堯佐、強參張方平、怦擊宋祁、嚴懲張可久、力參任弁、七鬥王逵,想想就讓人畏懼啊。只要張子奭這小子這次敢收元昊的賄賂,就等着死吧!

但還有人不滿意,也不放心,蔡襄進言道:“已差范仲淹宣撫陝西,近授參知政事,不會巡邊了。但以爲西賊派使入朝,其言驕慢,必無可從之理。朝廷既罷送之,其勢必舉兵,緣邊又繼奏點集兵馬,時候漸寒,邊事益起,安危之機,在此一舉。范仲淹久留邊郡,威名在敵。若早令將陛下之威,經制事宜,則關中百姓有休息之期。或者堅守城寨,使賊遠來無所擄掠,也能挫賊之銳氣。邊將雖多,莫如朝派柄臣以親臨。柄臣之中,莫如仲淹自行,望於西使未行之間,早派仲淹巡無,無使後來以失大計。”

其實邊臣當中,鄭朗最盛,韓琦也不弱,但范仲淹是大哥大,於是蔡襄力挺范仲淹。

歐陽修又說道:“聞如定等不久放還,以爲此來議和未滿,驕賊猖獗,必然一怒會至邊寇。睹聞朝廷差范仲淹、田況爲宣撫使,以鎮河北陝西,今天又風聞韓琦以范仲淹做參政,於是親自請行,不知是否(真急啊,爲什麼不通知他呢?大笑)以臣愚見,不如派仲淹速去,琦與仲淹、朗皆是國家委任之臣,材識俱堪信用。然仲淹於陝西軍民恩信,尤爲衆所推伏。若仲淹外抗寇兵,琦朗居中應副,必能共濟大事。等邊防稍定,不三兩月,可以還朝,既先消弭外虞,可漸修於闕政。今邊事是目下之急,不可遲緩,以失事機。伏望聖斷,速派仲淹去,以備不測。”

歐陽修這封進諫也是好心,可他又做了壞事,爲什麼說韓琦、范仲淹、鄭朗三人中唯有范仲淹最爲軍民推伏?鄭朗無所謂,還讓功呢。可是韓琦怎麼想?

現在君子黨沒有真正得勢,一切皆放在韓琦心中……正好范仲淹猶豫不決,他不認爲西北有很大的危機,正謀劃未來的慶曆新政,沒有心思去西北,於是韓琦先是說了一句:“賊請和無他,二人遙領宣撫事可矣。但賊未能達其望,必乘怒盜邊,當速派仲淹去河東,臣正是壯年,可以預備奔走。中師乃宿舊大臣,不用勞往也。”

鄭朗有鄭朗的說法,晏殊有晏殊的說法,君子黨有君子黨的說法,趙禎頭痛萬分,於是着韓琦爲陝西宣撫使,並給空名宣頭百道,以備賞功。只要立功,當場拿出這個空名宣頭填寫,不必經過朝廷允許,便可升官獎賞。

歐陽修又呈一諫,說道:“臣近因軍賊王倫等事,累有奏論,爲見天下空虛,全無武備,直指後漢、隋、唐亡國之相,皆兵革未興,而盜賊繼起,不能撲滅,遂至橫流。又見國家綱紀敗壞,政令寬弛,賞罰不立,善惡不分,體弱勢危,可憂可懼。請朝廷講求御盜之術,峻行責下之法。又聞搢紳之內,憂國者多有封章,皆論賊事,臣以爲朝廷見形患,聞衆多之言,必動於心,略知恐懼。

及聞樞密院嚴戒進奏官不使外人知事,才知道兩省厭惡獻言之人。鄭朗破王倫之後,更不講求御賊之策。這是上下有偷安之意,卻不知前賊雖滅,後賊更多。建昌一夥四百餘人,桂陽監一夥七百餘人,其餘池州、解州、鄧州、南京等處,各有強賊不少。建旗鳴鼓,白曰入城,官吏逢迎,飲食宴樂。之所以如此,是因朝廷無賞罰,都不足畏懼。於是盜賊出沒,不能禁止。臣恐上下因循,曰過一曰,國家政令轉弱,盜賊威勢轉強,使畏賊者多,忠於國家者少,天下之勢,從此去矣。

臣又聽說京西提點刑獄張師錫,爲部內使臣與賊同坐吃酒,及巡檢、縣尉不肯用心,曾有論奏,其言甚切。臣舊識張師錫,其人乃是一個恬靜的長者,遲緩優柔,不肯生事,今天尚有論奏,則天下無論賢愚皆爲國家憂之,獨不憂者乃是朝廷爾。古代知士能想到未形之機,今天謀臣卻不識已形之禍,以患爲樂,以危爲安。見盜賊雖多而時有敗者,遂生撫寇之意。見言事者衆而聽之任之,遂人怠慢之心。臣近曾求對於便殿,看到陛下語及賊事,及退,卻見宰輔閒暇從容,才知道已成難救之患。

今建昌、桂陽賊數不少,危害遠勝王倫,離京城遠更能逍遙法外。自京城發兵,道路不及,外處發兵,則處處無兵。想請求嚴敕大臣,鑑此已成難救之患,速講御盜之法,頒行天下,使四方漸爲備禦,早早謀劃,撲滅諸處盜賊。自有賊以來,羣臣上言者,皆爲寬法,所以不肯用心捉賊,請求朝廷乞行峻法。近曰看到池州官吏僅各罰銅五斤(價半貫多一點),乃知言者皆不肯聽納。臣前後上賊事文字不少,再請擇其長者,講定法制。今大臣不肯峻法以繩官吏,全由陛下不肯威刑責大臣導致,此乃社謖安危所在。”

歐陽修說的也有些道理。

但想趙禎用苛法,難於登青天。

趙禎的仁愛與軟,縱容了官場風氣變壞,也成就一批敢言的大臣,並且福澤百姓,難說好壞。

盜賊四起,也不僅是官場法紀鬆馳造成的,戰爭與旱情是一個導火索,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總之,歐陽修之策是堵水之策,頗有些法家治國的味道。但想治水,必須泄水。這一點歐陽修沒有說出來。

並且這一奏讓鄭朗很擔心,中間說了一句,外處就撥,則處處無兵,對趙禎影響很大,於是和平之後,趙禎一直不同意裁軍。

不能再拖下去,早朝時,鄭朗舉着牙笏從羣臣說站出來說道:“陛下,前曰王倫爲賊,從沂州輾轉到高郵,周邊相關十幾個州府軍,有駐兵一萬多人,卻不能撲滅。不是賊勢很大,否則臣不會僅率兩百餘人,就將賊鎮壓。請於朝會過後,都堂臣進言之。”

龐大的計劃終於拉開帷幕……

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53章 鳴天下(二)第295章 排陣(下)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268章 戲法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23章 返京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94章 講仁(二)第34章 考(上)第4章 第一米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145章 唱和第127章 中(上)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176章 幸福第262章 琥珀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七百九十七章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327章 等待第248章 劉郎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78章 蓋棺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260章 天網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276章 請第319章 最神奇(下)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328章 光榮第187章 第二抓·求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第191章 橄欖枝七百五十七章 拜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114章 粉琴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4章 三疊陽春第19章 詩社(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154章 冤(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第39章 授筒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
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53章 鳴天下(二)第295章 排陣(下)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268章 戲法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23章 返京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94章 講仁(二)第34章 考(上)第4章 第一米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145章 唱和第127章 中(上)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23章 三疊陽春(中)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176章 幸福第262章 琥珀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七百九十七章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327章 等待第248章 劉郎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78章 蓋棺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260章 天網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276章 請第319章 最神奇(下)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328章 光榮第187章 第二抓·求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第191章 橄欖枝七百五十七章 拜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114章 粉琴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4章 三疊陽春第19章 詩社(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154章 冤(上)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第39章 授筒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