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

昨天啼笑皆非,真是驚喜的一天,又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天,包括雲中書城在內,都投了很多票,但始終被壓了十幾票,呵呵。不過這個月大家已給我帶來太多的驚喜,夫復何求。還有對諸位讀者打賞、訂閱、推薦票與月票的感言,等一下寫。先求一下保底月票。七月雖下了新書榜,繼續戰鬥。三十五萬字,是我承諾的保底字數。江南會同樣有許多有趣的事發生。

賜新進士綠襴袍、白簡、黃襯衫,意味着他們是真正的宋朝臣子,而非布衣。前三名還要賜酒食五盞,其他人賜泡飯。但就是酒食五盞,居然有人喝高,看着鄭朗艱難的將五盞酒喝下去後,一張小圓臉象關公的臉,包括脖子都紅起來,趙禎與諸臣皆是呵呵直笑。

到了掛花跨馬遊街時刻,小太監扶他上馬,低聲說:“狀元公,小心啊。”

“沒事,我知道。”鄭朗也低聲說。頭腦還是很清醒,但酒量差,又傷臉,於是成了這副樣子。

張方平在後面搖頭苦笑,實際也沒有讓鄭朗喝多少酒,太監勘酒時看到他酒量差,刻意勘得很淺。可他是他,鄭朗是鄭朗,兩人不好類比,往東華門外騎去,張方平擔心地問:“鄭狀元,不大要緊吧?”

“無妨。”

張方平看看自己,又看看身後的楊察,又道:“當之有愧。”

吃酒時,張方平才從官員嘴中得知一些消息。自己中榜眼有一分自己的功勞,名次不高陛下不好過份提撥出來。也有一份天意。若不是自己當時攔住鄭家子,才共商大計,聯名上書,何來榜眼。

鄭朗臉是紅了,酒也略多,思維卻很清楚,道:“張兄臺,當受之,你若無爲國爲民分憂解難之心志。何來機緣?天意縱然予之,更要人爲。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相應,恆!心志纔是根本所在,外來機緣終歸有之,無心志即來亦捉不住也,有心志機緣早遲隨之而來。以兄臺的雄心抱負才華,更當受之。”

頭腦還是很清楚。否則差一點能說出。此屆舉子唯君耳,連我有可能不及你遠矣。

這是對張方平人品的尊重,若一個個象張方平那樣保持着不結黨。何來後來黨爭之事發生。但正是他沒有黨援,所以文武雙全,吏治清廉,更是成爲張詠後又一治川能吏,可最後的政治生涯很難達到巔峰。

也是鄭朗迷惑的地方,若不作爲,無所謂,自己要名聲有名聲,要財富有財富,還想要什麼?要小皇帝屁股下面那個座位,不說不可能,就是可能,皇帝當真那麼好做的?看看趙禎一年接着一年苦逼的到來……

想要做事情,必須得結黨。或者自己結一個鄭黨,這邊與呂黨鬥鬥,那邊與範黨拼拼?倒是什麼呀,不如回鄭州玩去。

另外一個疑惹,張方平寫的幾篇文章鄭朗都讀過,看似在軍事上很有作爲,兵法上也很懂,然上了戰場會是什麼情形?趙括是一例,相反的韓信、霍去病、岳飛等人很少去看兵書戰策,但仗打得很好。真上了戰場,張方平是裴行儉或者是馬謖?

若是裴行儉,那倒是國家福音,文官率兵與武將率兵截然不同,少了無數條掣肘。

腦細胞發達,整天琢磨那麼多事,鄭朗居然感不到累……

便出了東華門!

江杏兒與四兒正坐在馬車上候着。四周擠滿許多達官貴人,有的貴婦人湊過也向她們賀喜,她們身份註定是妾,可未必妾就是一文不值,看丈夫尊不尊重了。若不尊重,這個妾與婢並無二樣,丈夫若是尊重,亦不能小視之。

試問狀元公對這兩個小婢尊不尊重?

一會兒兩個少女被一羣貴婦人誇紅了臉,眼睛樂成一條線。忽然側道上兩車驢車駛了過來,上面還有一頂綢篷。到了她們身邊停下,裡面傳出一聲:“小師母。”

四兒與江杏兒扭頭看去,看到兩輛子裡面伸出四個腦袋瓜子,笑罵道:“你們太過淘氣,爲什麼也來了?”

司馬光道:“小師母,等候並不是一件很美麗的事。”

王安石在另一個篷車上道:“豈止不美麗,簡單太痛苦啦。”

“我來看一看,”將綢布拉一點,見到兩小伏在軟墊上,歪着屁股,大約在家中忍不住,讓嚴掌櫃喊來車子,扶上去的。兩小姿態很難看,怕羞將綢布拉上,只開了一個小口。看着四雙賊兮兮的大眼睛,杏兒哭笑不得,道:“天熱,你們傷口未好,不能出來。”

“出來好啊。”司馬光道。

其他三個腦袋一起點。

呆了很長時間,知道兩個小三子嘴巴多厲害,江杏兒可不想與他們倆人鬥嘴巴子,想了想跑到後面鋪子裡買來幾條巾帕子,遞到他們手中,道:“天氣熱,擦擦汗。”

“謝過小師母。”

嚴榮忽然大聲道:“東華門開了。”

鞭炮聲大作,儀仗列開,鼓樂響起。鄭朗騎着馬慢悠悠走了出來,小臉依然紅樸樸的,因爲發育有些遲,臉孔還是很稚嫩,就象一個娃娃一樣騎在馬上。人羣中響起了一片議論聲:“狀元公真的很小。”

“是啊,才十七歲。”

不能以十七歲看待鄭朗,氣度很淡很沉穩,也象一個小大人了。於是人羣裡一些小美妹們看着更喜歡,發出一聲聲尖叫。反正人多,反正也不是我一個人在叫。

江杏兒擔心地說:“鄭郎喝了酒?”

司馬光道:“小師母,狀元肯定要喝酒的,那是皇上賜酒五盞。”然後一臉嚮往。

儀式纔開始。整整折騰了一天,傍晚時一起集中到貢院前期集所例置局。這裡又有一系列的禮儀,三名禮部長者主持,又有糾彈、箋表、主官、題名、小錄、掌儀、典客、掌計、掌器、掌騰、掌酒果、監門等小吏。並不是這一天晚上就結束的,旬日後還要向皇上朝謝,數日拜黃甲、敘同年,然後以四十爲分界線,上者立於東廊,下者立於西廊,再拜。再擇一長者,狀元拜之。後擇一少者,拜之狀元。

看看禮官多好,知道團結一致的重要性,可禮儀做到了,實際沒幾個人想起來。

再赴國子監,拜先聖,也就是孔夫子,賜聞喜宴於杏林苑。諸官作陪。這才題名刻石。其中所有用度,皆官府支付。

在這過程中,任何人見到狀元。就包括呂夷簡、李迪、趙元儼,乖乖避讓三舍。

賜假返鄉,指河南北山東河東關中江淮一帶士子,至於劍南與江南西路的學子很苦逼的,太遠了,一來一去得幾個月時間,只好乖乖的呆在京城裡面,等候朝廷賜官。但已經很人性化,榮歸鄉里,也是人生一大得意之事。實際上是鼓勵文治,看到沒有,好好讀書吧,以後就能象這些進士一樣風光了。

折騰一天,鄭朗筋疲力盡,特別是這身官服讓他很無語,大綠的袍子,偏偏上面插着一朵大紅花,連四角小襆頭上也斜插着紅色的花朵。幸好襆頭是黑色,若是綠色的……

馬交還了官吏,到回客棧的時候。

剛要上宋伯駛來的馬車,就看到四個腦袋從另外兩輛驢車鬼鬼祟祟的往外伸,很不悅地說:“司馬三郎,王三郎,不是讓你們在客棧裡養傷嗎?”

京城還要呆上一段時間,最終要回去的。不能這樣趴在軟墊上回鄭州吧?

必須在這之前將臀部的傷養好,然後回去,還有親事要辦。其實京城已經有許多人在準備親事,雖然詔書一下,讓一些人愁眉苦臉,家有妻子的限一限能理解,可僅是訂親也要限制?

更有人怨氣沖天,宋朝不也才立國幾十年嗎?五代十國時,那有這一套啊,周太祖郭威柴皇后、楊淑妃、張貴妃、董德妃,四個全是寡婦,人妻,人家若大的皇帝還就好這一口子。

禮教又在何處?難道郭威差了,可以說五代以來,他是真正第一個開始着重民生的皇帝。

無奈,只好選擇未親未婚的少年郎,這一拘束,還能選出多少,中了五百多個進士,不足百人可供他們選擇。而且一半人早就“預訂”好了。於是有的人想來想去,特別是一些地位比較低可有錢的商人,將視線轉移到了特奏名士子身上。問了問,有的歲數大的,妻子死了,有的因爲窮,妻子離之,非是自己出之,成了鰥夫,這也好啊。諸科裡面,也能找出幾碟味道不錯的小菜。

這個鄭朗不管。

再說,他真要與天下人爲敵。

兩個小三隻是嘿嘿笑,我不回答,你懂的。

四兒撒嬌地道:“大郎,我該喊你狀元公,還是大郎?”

小姑娘高興矇頭了。

“別人喊公,你也要喊?不怕將我喊老了?我不喜歡。無論中不中,我還以前那個人,特別是你們,也是我的親人,別人怎麼說,不用去管,自家人說,自家人得意,只會讓人笑話。”

“喏。”

呂小三很不同意,道:“鄭狀元,你連中三元,爲什麼還要如此低調?”

“是連中三元,可呂三郎,你有沒有想過,這段時間我是風光,然過這段時間是什麼?”

在這十幾天內,鄭朗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所有大臣見到了都要客客氣氣的。可過了這一段時間,一分配官員,你別拿狀元那一套嚇唬人,否則會很麻煩。就是這段時間也別當真,以爲中了狀元能猖獗一時,那想法也很錯誤。

又說道:“水滿則盈,月滿則虧,越是這樣,越要謙虛謹慎,與虛僞無關。但反過來,越是低谷,越不能灰心喪氣,在振作精神,找出人生的希望。所謂勝不驕,敗不妥也。”

“狀元,我懂的。陰盛而以陽劑之,陽盛而以陰劑之。亦謂中庸之道也。”王安石道。

“也能說。”鄭朗笑了笑,可這樣一來,中庸之道越闡述越廣大,麻煩也會越多,那麼儒學何時才能修得完?僅說了這一句,沒有再批評幾小,才十幾歲,怎麼能不有好奇心。又道:“回去吧。”

……

小狀元不能喝酒,成了笑談。很快傳開。

諸位士子摩拳擦掌,這一回有了。俺不與你談詩,也不談詞,也不談賦,不談文,不談字,不談琴,不談畫,拼力氣。那是武人做的話。我們是高高在上的文人,不屑爲之。但可以與你喝酒。

使鄭朗很悲催,一系列活動沒有結束。不能立即離開京城。以前閉上門來苦讀聖賢書,大家能理解,現在連中了三元,這些天是新進士狂歡時刻,若再閉門讀書,未必過於高傲。想拒絕都沒有理由。

第二天拜帖象雪花片一樣飛進客棧,鄭朗心中慼慼,拉了張方平一道,與友誼無關,張方平從小就與山東(太行山與崤山以東,非今山東)劉潛、吳顥、石延年、韋不伐、陳靖、田度、馬武數十皆負豪傑之氣不得聘者,作好奇論,縱酒高歌,或與諸酒徒遊,對不對不作評價,可煅練了他一身好酒量。

敢情將張方平當作了酒桶。

無奈,不能喝酒,只好拖一個強大的墊背過來。

就是這樣,你也得少喝幾盞,好了,暈乎乎的用馬車拉回去。剛到客棧,又讓兩小黃門引進皇宮。

趙禎看到他一張紅紅的臉蛋,又呵呵的樂起來,道:“鄭卿,你喝了幾盞?”

“四盞。”

“四盞是多了些,”趙禎說完,與閻文應皆狂笑。一盞酒大約二三兩,但不是後世的高度白酒,宋朝的酒水大多是米酒性質,度數比較低,否則《水滸傳》裡不會有武松喝十八碗酒打虎的情節。碗比盞容量更大,若老燒酒,什麼酒量也趴下了,甭打虎,連走不走起來路都會是問題。就是小皇帝的酒量喝上也能十盞八盞。

趙禎笑完後,對閻文應道:“去沏一杯解酒茶來。”

“喏。”

趙禎又看着鄭朗道:“可多否?”

“多了些,但腦袋還清醒着。”

“那就好,朕問你,爲什麼想要去江南?”

“陛下,臣早想好了,未中狀元也想去江南。臣主要用意是修書,若將這本書修好,有可能會對國家有幫助。”

“修書與到江南有何關係?”趙禎風聞一些,隱隱這個中庸很大。但對鄭朗所說的幫助不是很明白,其他人同樣很難明白。但確實它很重要,包容調劑,對後來黨爭會起什麼樣的效果?當然,這要鄭朗本人有作爲有名聲,他作爲與名聲越大,這種理念才越容易被推廣。然而也是一種理想化,想讓以後這些大臣不鬥啦?可不可能!

“臣現在是閉門造車,對實際百姓生活了解不多,要麼只看到鄭家莊一些百姓生活的情況,沒有大局觀。若留在京城,臣歲數小,僅只能擔任一些副職,牽扯的部門責任重大,就不能將這種理念實施下去。臣想外放是想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完善臣的理論,再看看理論帶入實踐當中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所以臣對幾位小郎淡淡說過,臣會在殿試考後,請求陛下讓臣擔任江南一個縣令。”

“縣令?”

“是,臣歲數太小了,縣令足矣。”

“不妥,你不貪權位,然開了這個例子,以後朕如何授官?”

“也是……”鄭朗酒勁上來,暈乎乎的看着趙禎。

趙禎看着他醉態可鞠的樣子,再次大笑,道:“喝茶。”

鄭朗喝了一口茶,趙禎又問道:“那麼爲何是江南?”

昨天崇政殿內聽了許多官員解釋,但不是鄭朗的答案,因此趙禎又問了一問。

“陛下,臣還是年幼,年幼有成長空間,可年幼也難以服人。河南北諸州之內皆有貴戚,見臣歲數小,有可能產生一些刁難事件,一件不多,若數件發生,終是不美。此臣選擇江南原因所在也。且江南並沒有完全開發,有更多發展機會,臣也想前去試一試,看看臣能做到何種地步。”

“不若杭州如何?”

鄭朗迷糊起來的腦袋一下子讓趙禎嚇清醒了,連忙道:“不妥啊,若陛下真想讓臣任一知州,滁州、真州、和州、無爲軍、太平州、廣德軍、池州皆可,唯揚蘇杭等州,臣不能前往。”

狀元知一州有資格的,然而蘇州、揚州、杭州在宋朝有多重要?這纔是宋朝真正的錢倉、糧倉,自己蛋大,知杭州,豈不是自找沒趣?就憑藉柳三變那句參差十萬人家,也非是自己所能前往。

急切之下一口氣報了數州軍,這些州軍有大有小,有富有貧,但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不在大運河邊上,屬於江南次富裕地區。又不象宣州、廬州舒州等大州府,雖有大小,總體規模皆不是很大,大不意味着管理難度也會減輕。

趙禎猶豫一下,道:“那也好,記得昔日朕說過一句話,江南好,你代朕前去看一看。”

“謝過陛下。”趙禎這句話大有深意,鄭朗提了出來,俺歲數小,縱然才華也許有的,可壓不住人。因此有了趙禎這句話,傳出去,會產生什麼影響?

想刁難,聽一聽,江南好,鄭家子代朕去看一看!

鄭朗感謝地看着趙禎,還是很嫩,還會讓大臣繼續折騰,不過小皇帝漸漸成長起來了,又道:“陛下,臣有時候想一想,就是冒然擔任一縣令,也許會有千頭萬緒,不到自己不知深淺,到自己時才知道陛下管理若大的國家,是何其的不易。”

是真心話,他性格很淡的,做做風雅的事可以,可從來沒有做過什麼領導,不要說一州,就是一縣想一想,有時候也覺得很茫然。

“你一定會做好的,朕相信。”

從皇宮裡走出來,鄭朗又有新的心思。原來只想做一個縣令,大約能勉強爲之,現在看樣子縣令做不成了,一個知州,這份擔子無形中又加重了。回到客棧,到了幾小房間檢查他們學業,順便說一說,讓他們提前有一個準備。

至於以前進宮發生的事,有時候鄭朗會說,有時候不會說,可大多數會說的,然後讓幾小去分析,加速他們的成長。聽到鄭朗說完,幾個小傢伙雀躍起來。司馬光道:“好啊,知州權限更大,更能讓狀元發揮才學。”

“未必,”可看着幾小,鄭朗心中一陣明寐,自己歲數小,壓不住人,又缺少實際的管理經驗。但還有三小在身邊,嚴榮拋去不談,呂公著十六歲,司馬光十五歲,王安石十三歲,皆算半個大人。一個人能力也許欠缺,可合四人之力,就是一般的知州,也未必有自己的威力!年齡與經驗,完全可以合四人之力,用智慧彌補。

心中忽然安定起來,道:“好,我們合力治理。”

“好啊!”司馬光與王安石從牀上高興的蹦起來,然後痛得伏下去。呂公著還是一副很老實的樣子,他以爲小老師在說謙虛話呢。

鄭朗說完,坐下來沉思。

在宋朝機構裡,還設有路,有轉運使等相關的官員,可直管權不大,應當來說,州是地方上真正最高級的編制,若是知州,能讓自己更好的發揮,假如做得好,能不能將後世的一些先進經驗代入現在的宋朝?

或者讓自己管轄的某一個州,成爲宋朝的經濟特區,一個試範點……

PS:有讀者說去杭州,杭州好啊,海潮、西湖、蘇堤、海運、越州那個大和尚,都有寫頭,現在不切實際。但會去的。先從某一個小州開始,諸位我寫了數州,你們認爲那一州最合適,注,真州就是南京江北**地區,太平州是蕪湖地區。

廣告,《神匠職業領主》,一段克倫蒂亞世界的魔幻之旅,一條顛覆世界的傳奇之路,期待有您!書號,2300701,今天上架。

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24章 三疊陽春第59章 道(三)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四百十五章 惡化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297章 走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九百十章 排名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340章 難第266章 淨第187章 第二抓·求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332章 拉手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24章 三疊陽春五百七十章 平衡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299章 琴瑟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185章 第二抓·誤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五百八十三章 坑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8章 危機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178章 蓋棺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71章 告密第293章 點將(中)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119章 解試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197章 省試(上)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19章 詩社(二)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261章 慶金枝第67章 跪門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96章 折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327章 等待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54章 鳴天下(三)第273章 進攻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140章 問一(二)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305章 疑問品四百二十九章 召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295章 排陣(下)第266章 淨第294章 點將(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第348章 在路上(四)四百七十一章 怒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282章 魚鱗塘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129章 中(下)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127章 中(上)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82章 魚鱗塘第218章 找朋友(下)七百六十五章 退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九十七章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
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24章 三疊陽春第59章 道(三)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四百十五章 惡化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297章 走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九百十章 排名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340章 難第266章 淨第187章 第二抓·求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332章 拉手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二十九章 召第24章 三疊陽春五百七十章 平衡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299章 琴瑟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185章 第二抓·誤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五百八十三章 坑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8章 危機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178章 蓋棺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71章 告密第293章 點將(中)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119章 解試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197章 省試(上)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19章 詩社(二)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261章 慶金枝第67章 跪門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96章 折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327章 等待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54章 鳴天下(三)第273章 進攻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140章 問一(二)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305章 疑問品四百二十九章 召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295章 排陣(下)第266章 淨第294章 點將(下)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第348章 在路上(四)四百七十一章 怒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282章 魚鱗塘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129章 中(下)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127章 中(上)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82章 魚鱗塘第218章 找朋友(下)七百六十五章 退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九十七章五百九十章 破趙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