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幸福

對鄭朗的兩個學生,不但小皇帝好奇,滿朝大臣皆好奇。鄭家子姓格平和,可才氣有了,眼光也高絕頂。並且此時他要分心替兩位太后作畫,還要準備來年的大考,時間是何等的緊張。

居然讓他分心破例收下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才?

大臣們也喜歡八卦,於是就在議論,甚至大部分人想親眼看一看。

……八月桂花香,院子裡幾株金桂開得燦如繁星,陣陣還不算清涼的和風吹來,幽幽香氣沁人心脾。

時季的變化三個少年都沒有在意,他們幾乎將心思全部放在書本上。要麼鄭朗偶爾到范寬家拜訪一下,或者彈彈琴。這不是玩樂的,是緊張的苦讀之餘,進行自我調節放鬆的。有時候鄭朗也對兩個小三勸說,適當出來走一走,學習反而能事半功倍。

但兩個少年到來,家中的陰盛陽衰之氣並沒有減少。

除了七個娘娘,江杏兒與四兒外,還有宋伯他們三人的婆娘,新來的三個小婢。

最信佛的是大娘與四娘、五娘。

至於其他的幾個少女多是跟着二孃轉,學學女紅。

小皇帝賜了三十幾名織女,幾個女子如魚得水的生活到來了。讓鄭朗勸了勸,十來名織女返回老家,還有二十三名織女留了下來。麻煩就來了,要接她們的家人,要替她們家人蓋房子,要替她們家人買地。後面不急,反正秋收是趕不上的,冬天慢慢處理。前面的必須立即安排下去。

沿着那片荒坡將房屋一直蓋下去,本來鄭家莊形狀象一個豆莢,鄭家與鄭耆長家一頭一尾象兩個莢尖,現在變成了一個L形,鄭家正處在這個拐彎點上。

形狀如何變,還是鄭家莊。

二十三名織女到來,也不是一無是處,她們使鄭家刻絲工藝更上了一層樓。

鋪子裡仍然一月僅售兩三幅刻絲,物以稀爲貴,多就不值錢了。況且現在鄭朗那有功夫去繪畫,能搶在兩個太后下葬前將這幅長軸畫好就很不錯了。剩下來的時間,還能浪費麼?再浪費,還想不想省試高中?

但刻的絲數量實際多了起來,包括范寬的畫,每刻好一幅圖,鄭朗都將第一幅刻絲贈予范寬,讓他保藏。溫潤如此!

老範激動了,談錢談不起來的,一幅刻絲好幾百緡,老範身家不高啊!於是又送了近十幅圖給了鄭朗,其中還有《關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臨流獨坐圖》。

國寶啊,鄭朗看到這三幅圖,激動得差點失態。

這些圖全部準備刻絲,皇家的東西倒底不一樣,不僅是器皿,連人也不一樣,織工的手藝,還略在自家從定州請來的十二名織女之上。其實只要再過兩到三年,隨着鄭家莊二十幾名婦人手藝提高,這個作坊已經有了大規模刻絲的能力。

可二孃三娘六娘七娘,以及幾個小蘿莉驚喜的,是二十幾人當中,不僅是刻絲,小皇帝估計對這玩意兒不懂,只知道奢侈,養在深宮裡浪費,不如送給鄭朗創造一點經濟價值,減少了內宮的開支,還給這幾十名織女一個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所以一股腦送了三十多人過來。

裡面還有一些不會刻絲的織女,但她們會刺繡。

工藝稍微簡單一點,是與刻絲相比較的。也不是很簡單,更不是後人所想的,用針線在絲綢上一針一線刺出圖案,那叫女紅!

於是這些個女子經常跑到作坊裡請教。

幾個織女刺繡手藝是高手中的高手,就象范寬的畫技,知曰的琴技,使她們受益匪淺。

到了吃中飯的時候,兩個少年在鄭州。鄭朗每一次看到他們出去,想到了州學的那幾個教書先生悲催的樣子,就想笑。

朱兒羞羞答答拿出一件皁青色長袍,問道:“二孃,奴繡得如何?”

朱兒正是鄭家從城裡大戶人家樑家買來的小丫環,服侍王安石的。二孃將長袍接了過來,並沒有多少複雜的圖案,衣角處繡了元寶紋,順着元寶紋往外纏了一些青蓮枝。

“朱兒,爲什麼不繡花?”

“三郎他生活樸素馬虎,奴想繡花恐怕不大好,僅纏了枝。”

“這孩子,倒很努力。”二孃誇了一句,原來看到鄭朗幾個好哥們,以爲兒子很用功,自從兩個小傢伙來到後,才知道不是。這天下間肯用功的少年很多很多……包括兒子的這兩個學生。

鄭朗也不辨駁,但心裡說道,不是很多很多,同樣是很少很少,若一個個學子象他們這樣玩命,別的不說,估計自己兩個大舅哥連解試都拿不下來。

二孃又將長袍拿起來,比劃了一下尺寸,說道:“做得好,你倒手巧。天就要涼了,是要替他準備幾件厚實的長袍。改幾天,我去買幾件皮革過來,你試一試,替他縫製兩件裘衣。他從南方來的,在京城只呆了一年,大約不適應北方冬天的寒冷。”

“謝過二孃,二孃,幾個娘爲什麼心這麼好?”朱兒大着膽子問。

幾個娘娘讓她說笑起來,大娘說道:“傻孩子,咱家也不缺什麼,你與王家小三郎在我家了,怎能對你們苛薄,還有啊,你別顧着王家小三郎,自己也替自己縫製幾個衣服。過幾天我給你送布料去。”

鄭朗心中嘆息一聲,想到,這樣也好,馬上就要開始了,於其說是滿朝君子黨,不如說他們一個個身上帶着戾氣!並且這些大臣多是象王安石,甚至遠不如王安石這樣貧困家庭出身的子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別人。又學范仲淹的道德,結果學得四不像,道德有了,但暴戾之氣同樣有了。

王安石與司馬光也有這種情況,看看在幾個娘娘的慈悲爲懷感化下,能不能好一點。其實什麼也不要做,只要將這二子扭轉到正常的軌道,就是對老太太與小皇帝的最大報答。但無法說出來…………將第二幅長軸拿到范寬家中。

本來是想畫一幅長軸的,但李太后一直沒有畫好,有些氣妥,並且隨着又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將劉娥放在前面,會不會讓人用來做文章。不是膽小,若膽小,不那樣對付趙元儼了,是爲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索姓分成了兩幅長軸,誰先誰後,大家自己分去。

但就是兩幅長軸,每幅也很長,有可能長達九米多,只能估計,計量單位很不標準。寬接近一米有餘,沒有合在一起,合在一起,長度更加驚人。對老太太有感情,畫得容易,劉娥的長軸很早完工。

李宸妃的長軸卻花了很長時間。故事場景選了選,先是畫在杭州的李宸妃少女模樣,爲了標準,刻意在京城找到了李用和,在素描上做了多次修改,包括李宸妃的父母樣子,都畫在紙上。場景是在杭州城外,李父李母爲李宸妃送行的。背景是杭州城與西湖,這個要范寬來動筆。不過他也沒有去過,想像吧,畫一些城郭,湖上多花一些涼亭荷花的什麼。

第二幅是兩位太后呆在一起的畫面,刻意不去突出主次關係。想避免也避免不了的,劉娥是影響李宸妃一生命運最關健的一人。兩人呆在寢宮裡說話,態度很安祥。

第三幅很重要了,李宸妃生產,宋真宗一臉焦急的站在門外,劉娥刻意沒有畫出來。

第四幅是宋真宗與李宸妃在月下漫步,不能一棍子將老太太打死,否則就沒有了第五幅畫。

第五幅畫是小公主夭折,這使李宸妃一生命運才真正籠上了悲情,否則失去了兒子,有一個女兒陪伴在身邊,是不是要好一些。然而沒有一個大臣說出來。

大家不說,俺用畫將它畫出來!

第六幅是李宸妃在內宮眺望遠處,遠處有一抹皇影,依稀能辨認出來是小皇帝。爲了兒子的幸福,她不敢相認,可看到兒子穿上皇袍,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但眼中卻有一份悽苦。也不能畫她笑,那麼遭到老太太打壓的清流們,肯定怦擊了,難道李太后關在內宮很幸福嗎?不能畫她悽苦,那麼只能增加小皇帝對老太太的憎恨。

這種表情是很客觀的,做母親的,怎能不想兒子成龍成鳳,兒子做皇帝,開不開心?可就在眼前,不能相認,痛不痛苦?爲了唯妙唯肖的畫出這種表情來,鄭朗最少打了三十幅的底稿。

十二幅小圖爲了追求逼真,全部用素描打下線條後,再進行繪畫的。因此,少了中國畫的一些意趣神韻,但多了一份逼真與真正的形似。

范寬同樣用了心,不敢不用心!

他採納了從鄭朗處學來的工筆畫,融合進去,又刻意減少了濃墨,濃墨會使畫面更恣肆,然而少了皇家的莊嚴與肅穆。然後再畫背景的。不算什麼傳世珍寶,但也算是很不錯的畫作。

將它交到范寬手中,長鬆了一口氣。這幾個月來爲了它,最少分去了三分之一的時間。終於完成任務,可以安心學習。

兩人說了一些背景的設想,范寬嘆了一口氣:“我畫完,就要離開鄭家莊了。”

“範翁,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但今年解試沒有中斷,沒幾個月我還會進京。”

“這一回,莫要再進開封府大牢,”范寬打趣的說。

“不會,即便有事,晚生也裝作看不見,否則會分出太多的心,省試非是解試,不全神貫注,休想能考中。”

“是啊,我也想看看解元以後做什麼樣的大官。”

“做大官,那個暫時不去想,即便有這機會,也要過了很多年之後。”說完便離開,時間很寶貴,有的偏遠州縣,趕羊已經開始。

回到了家,卻來了一個客人,崔家派了家中的老僕請鄭朗重陽過去做客。

鄭朗答道:“我時間緊,今年不行。”

兩個大姨子下嫁,多半不在蔡州,可也不想看到丈母孃,對崔家小娘子,更談不上什麼好惡。

長得漂亮有才氣,不是錯,有才的未必無德,無才也未必有德,太多事例了。貌美的未必是惹禍根苗,貌醜的未必會省事,賈南風便是一例。相反,誰個不希望有一個貌美似花的妻子?

對崔家小娘子的貌美鄭朗很喜歡,對她的才氣更是欣賞。

可是對她的小姓子,鄭朗有些顧忌。越優秀越傲氣,這是必然的。自己也不希望身邊三妻四妾五婢,忙得過來嗎?若有一個耐不住寂寞的女子做了妾婢,好了,那頂讓人噁心的帽子扣在自己頭上了。

但江杏兒四兒卻是他的底線。

因此,心中始終有一個疙瘩。省試數月開始,不想背上更多的包袱,於是果斷回拒。

大娘卻說道:“朗兒不可,去蔡州不遠,來回只花費幾天時間。”

然後將鄭朗拉到一邊,悄聲說:“朗兒,當初我家不好時,崔家一直沒有說什麼,做人不可這樣……”

鄭朗無奈,只好同意。

沒有立即走,晚上等兩個小三回來,鄭朗說道:“你們明天只能坐牛車進城,我要用馬車到蔡州。”

“解元,你要見小師……小娘子去,恭喜,恭喜,”司馬光高興的說。

“早成並蒂。”王安石同樣抱手,臉上帶着喜悅。

看着兩個少年真心的祝福,這一刻,鄭朗心中卻充滿了一種幸福。能讓他們如此,自己花了多大的心血!終於略略取得回報了。

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279章 天下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94章 送(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80章 較勁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四百二十九章 召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280章 依(上)第92章 爭琴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87章 潔字(上)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59章 撫琴(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九百零六章 資敵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243章 號角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230章 大中庸(下)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77章 歉書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127章 中(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238章 出手(上)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第80章 較勁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323章 返京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110章 閉門羹(上)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五百七十四章 007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13章 刻絲(下)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12章 刻絲(上)第326章 兼霞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316章 佈施第296章 韓信第77章 歉書九百二十四章 踏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296章 韓信第275章 留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83章 拜大神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81章 四君子(上)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
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279章 天下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94章 送(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80章 較勁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四百二十九章 召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280章 依(上)第92章 爭琴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87章 潔字(上)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59章 撫琴(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九百零六章 資敵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243章 號角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230章 大中庸(下)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77章 歉書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127章 中(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238章 出手(上)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第80章 較勁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323章 返京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110章 閉門羹(上)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五百七十四章 007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13章 刻絲(下)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12章 刻絲(上)第326章 兼霞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316章 佈施第296章 韓信第77章 歉書九百二十四章 踏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296章 韓信第275章 留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83章 拜大神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81章 四君子(上)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