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

只見新進御史湯鼐站着說道:“啓稟皇上,文華殿乃舉行經筵之禮的地方,如今成了一個道場,李孜省之流把宮闈弄的烏煙瘴氣,幹亂政事,有違先皇初衷,聖人之教學,皇上應該謹選法,嚴紀功,重爵賞,息爭端,革吏弊,重敕令,重地方,順夷情,省驛傳,謹軍政,今至於遭天象示警,是方士僧道大肆行賄索官而起。”

御史湯鼐話剛落,監察御史陳鼎霍地站了起來道:“啓奏皇上, 自成化二年至十二年共度僧道十四萬五千餘人,而私造度牒者尚未知其數。此輩遊食在下,奸盜詐僞,無所不爲,不早爲處置,大則聚集山林謀爲不軌,小則興造妖言煽惑人心,爲患極大。今蘇州等屢獲強盜,多系僧人,乞敕所司禁約。”

看看,前有湯鼐直抒李孜省之流行賄索官,後陳鼎立即報了一個僧道統計人數來警示皇上,這些人妖言惑衆,圖謀不軌啊。

這就是尹旻的組合拳,章子俊在想,是不是輪到我了,能說什麼呢?現在可不是以前再翰林的時候,朝堂上的事跟一個小小的地方知府挨不着啊,也不夠格,想到這裡,先貓着吧看看再說。

給事中王瑞、御史張稷隨出列道:“臣附議。”給事中李俊也站出來附和道:“臣附議。”有這麼多的人站出來了,朱見深頂不住了,原本就是口吃,半天也沒說出一個字出來,到是在邊上的宦官樑芳、錢義說道:“李國師爲大明祈福,老苦功高,赤心報國,大家休得起鬨。”

隨即自有一些利用中旨升遷上來的副都御史劉敷 、禮部郎中黃景、謝一變等出列跟給事中王瑞、御史張稷吵了起來。雙方針鋒相對,像這樣的爭吵不是一回、二回了,每每到最後就是不了了之。什麼結果也沒有,吏部尚書尹旻一看不好,照這樣下去,皇上肯定帶着家人先行退出,就讓大家吵的一鍋粥也不會吭一聲,朱見深故意這樣做,讓雙方鬥起來,自己的皇位才安定穩固。

果然正當朱見深要回後宮之時,尹旻搶先一步道:“陛下,臣有話要說.”朱見深一看是吏部尚書尹旻,就回道:“愛卿什麼事說吧。”顯然是不耐煩的表情。

尹旻道:“陛下,如今天象有變,是因爲方士僧道升官者數千人之多矣,方士顧玒爲太常寺少卿,方士趙玉芝、凌中亦累升官至太常卿,道士鄧常恩亦進爲太常寺卿,均與李孜省相倚爲奸有關聯,這種不通過科舉考試,也不由吏部銓選和大臣舉薦,率夤緣近侍內臣進獻寶玩,輒得賜太常少卿、通政、寺丞,署郎、中書、司務、序班等職,擾亂朝綱天怒人怨之,才引起了西南不穩,地動山搖,望陛下斥旨廢除這些幸晉之人。”

尹旻還是有水平的,說這些方士僧道官員不是陛下爲之,而是近侍內臣所爲,從側面給朱見深一個臺階下。另一層意思是摸準了朱見深對一些神道的敬畏,意思是說,再這樣下去,不是西南不穩了,可能江山也不穩了… … 。

尹旻接着又說道:“茲有廬州知府章子俊言,當今天象有大變,江南蘇州吳江恐有大飢,現如今春夏不雨,地裂河涸,禾枯及根,預測到七月時會有雨颶風,自八月至冬,又會連降大雨,太湖會水溢,平地水深丈餘,蕩民廬舍,禾稼盡沒也。而這些都是因爲李孜省之流把持朝綱所致… … 。”

章子俊一聽心中大罵尹旻不厚道,昨天不是說好了是預測嗎?當不得真,只是想讓朝廷提前有個應對啊。

朱見深一聽臉色就變了,怎麼又是章子俊,在廬州也能觀天象預測江南蘇州府?想起來了,上次預測泰山崩,着實嚇了一跳,想到這裡問道:“章子俊不是在廬州嗎?聽說施政不修城垣,修、修、修、修房子做買賣,弄的還、還、還… … 。”尹旻知道皇上口吃毛病又犯了,接口說道:“吏部招回廬州知府,昨日已回京述職。”一邊說一邊轉頭望後看,意思是說章子俊趕緊地可以出來見過陛下了,接下去就要靠你了。

臥槽,這個老滑頭不是好東西啊,人心險惡,老子上當了,隨着尹旻回頭張望,身後衆人也回頭看啊,章子俊躲不過去了,只能站出來,先行大禮啊,口喊道:“下官廬州知府見過陛下,見過貴妃娘娘、見過太子殿下、見過興獻王殿下、見過公主殿下,尹大人剛纔所言,只是下官預測當不得真,當不得真,不過爲了未雨綢繆,還是要有所準備爲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 … 。”

正當章子俊滿嘴跑火車時,李孜省冷冷地說道:“章大人還能算出二個月後千里之外的天象,實在是聞所未聞,吳江現有旱情不假,二個月後哪裡來的大水?本國師想領教一番了。”

章子俊回道:“這位李大人,哦對了李國師,聽說過颱風嗎?蘇州府吳江正是沿海之地,每年都會有幾個颱風從海上而來,不過麼,這一次的颱風不比往年,很大、很大、很大大,下官是說不是風大,而是雨大,由從菲律賓南海範圍內發生的一股熱帶氣旋,壓迫着西伯利亞冷空氣,最後西伯利亞擋不住熱帶氣旋的進攻,只能往回縮了,隨即這股熱帶氣旋伴隨着大風和暴雨。風向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爲一組同心圓。中心氣壓最低而氣溫最高。

這股颱風將在東海洋麪逐漸加強,將在嘉興、吳江登陸,隨後減弱爲低氣壓,到時太湖水溢,特別是吳江一地變成澤國矣… … 。”

李孜省哈哈大笑,章大人說的什麼亂七八槽,此乃妖言也,吾當拭目待之。

章子俊回道:“李國師道行太淺,淺薄的很,這些預測天象上說的明明白白,真正切切,“箕星好風,畢星好雨,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可是李國師卻看不出來,不是道行太淺是什麼?國師大人,會看天象麼?”

李孜省被氣暈了,第一次有人質疑,身爲“國師”不會天象,急眼了。可是接下去章子俊說的話,讓這位“李國師”弄糊塗了,只見章子俊不慌不忙地說道:“看來李國師在天象上真的只學了點皮毛,其實吧,下官也只是粗淺地能觀天象,比之李國師的道行法力不及一二,上不得檯面,下官今日看到午門外的高臺,就在想,這是那一位高人所建,搭此高臺不知爲何,細細觀察後發覺方位不對,恐怕會引起天怒,雷神劈之,再一想也就釋然了,搭此高臺原來是故意引雷,爲此下官不得不佩服啊,是誰人能用己身阻擋天雷,現在明白了,原來是“李國師”將親自登臺引雷,要是這樣的話,此高臺上還缺少一樣東西,在最高處豎起一根鐵棍,讓下官算一算,對了,後天辰時,“李國師”可登臺引雷,到時會狂風大作,天雷滾滾,“李國師”只要站在上面,使用五雷之法,就能被天雷劈之,以一身之力保住皇宮安危,下官佩服,“李國師”真乃爲國爲民,是皇上的好國師啊,到時,下官必定在午門城樓上爲“國師”引雷助一臂之力,祈禱平安。”

對這些神神叨叨,朱見深很感興趣,要不怎麼會迷上這些方士僧道呢,可是章子俊說後天辰時有天雷,可把朱見深嚇了一大跳,這可不是在說笑,自從成祖遷都燕京入住紫禁城後,到目前成化年間,紫禁城已經遭受雷劈達七次,起大火四次,那一次不是震驚朝野,想不到自己難道也會遭受此劫難?

在章子俊的印象裡,就是後天紫禁城將會有一次雷擊,燒燬午門外側廂房十五間,曾看過《明史》五行志中記載明朝遭受雷劈13起。其實規模龐大的紫禁城從建成以後,光明清2個朝代遭受雷劈有記錄的就有34起,其中10幾起引發了火災。其中遭受雷擊的不僅僅是三大宮殿,還有一些紫禁城內的一些低矮建築,東華門、西華門及神武門都有過雷擊記錄。

而後天的這一起,只是一個小雷擊,就在午門外邊上一排低矮的房屋,可是現在一個沖天道臺而起,要是在上面豎起一根鐵棒的話… … 。

朱見深發話了道:“章愛卿說後天辰時,李天師可有此事。”李孜省可不是輕易會上當的,眼珠子一轉回道:“陛下,既然這位章大人說有雷擊,還是以防爲要,臣可一觀。”

此時這位李孜省也吃不準到底有沒有雷擊,所以儘量避開,可是有一點卻忘了,自己搭的那個作法的高臺首當其衝,卻是爲何啊?

果然,尹旻說道:“皇上,先不說後天的事,這午門外的高臺是李孜省糜費太倉銀搭建而起,用作何爲啊。”

意思是說,花了那麼多的銀子,這位李孜省搭了個高臺,原本是爲西南山河不穩祈福的,現在章子俊口出後天將會被雷劈,這就要李孜省給個說法了。

不想邊上御史張稷說道:“此高臺分明是妖臺,天怒雷劈之。”禮部郎中謝一變跨前一步道:“是不是福臺還是妖臺,等後天不就明白了,皇上啊,下官以爲分明是章大人故意驚嚇皇上,應該下獄。”

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
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