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

不久之後朱徵鍉去世了,朝廷接到消息賜下喪葬費,並且賜了“恭懷”法人諡號,朱徵鍉就此蓋棺定論,由於他之前提到有宮女懷孕,因此漢陰王並沒有被撤銷,只等待着出生的孩子來決定。

不久,周恂的妻子生了個女孩,周恂比較失望,王爺生父是做不成了,但是好在還有一個備胎,於是又通過關係找到一個衛卒,這個衛卒妻子也在這個時候生了一個男孩,於是周恂又是逼迫,又是重金軟硬兼施下買下這個孩子,然後將衛卒夫婦遠遠的打發走了,事情真是這樣嗎?非也,先說那孩子隨後秘密抱進王府,過一陣時間表示那兩個宮女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這位衛卒一家,前面說道周恂此人雖然只是秀才出身,也是當地名人,並且社會關係極爲複雜,做這樣的事出來,擔心將來會穿繃,重金僱傭了幾位江湖殺手,殺光衛卒一家。

這衛卒複姓公上,名叫靈,其妻魏氏,家中老母吳氏,小兒公上銘,小女公上纓,祖上曾跟隨成祖皇帝打過仗,到了公上靈這一代,就做了王府衛兵,生活安逸平靜其妻魏氏又懷孕,預示着家中人丁興旺了,不想禍從天降。

某日,王府管家找到公上靈說了一件改變公上一家前途命運的事,只要讓其妻懷孕中的孩子賣給朱徵鍉爲養子,將得到一大筆錢財,並要求公上一家遷去京城居住。

如果是換了一般窮苦人家,自不必說,連養活自己都難,還要養活將要出生的孩子更難,說不定就愉快地同意,還能得到一大筆錢財,孩子出身在王府也不會受罪。可是對公上家來說,生活還過的去,沒有必要把自己的親生骨肉賣與他人。所以就一口回絕。

周恂知道此事後心想這不是在破壞自己的計劃嗎?要是不去說還好,現在已經把事情說了,等於是多了一個知道自己計劃的人嗎?爲了安全起見,誣陷公上靈在漢陰王重病期間,調戲王妃周氏,讓女兒周氏狀告公上靈到平涼府。

平涼府尹吳道週一看訴狀,震驚的四肢發顫,王府裡面犯事,自有王府懲處,沒見過讓地方官衙做決斷的,這不是僭越嗎?就把訴狀退回王府,不想隔天王府管家又來提狀,吳道周懾於周恂家在當地的霸道,不得不做一下表面文章,吳道周也知道這是要讓地方官府背書,就裝模作樣傳訊一番,該怎麼結案就怎麼結,調戲王妃可是重罪,可嘆公上靈下獄等死,秋後問斬。當夜其妻魏氏搶入王府中待產,公上一家連驚帶嚇老母吳氏就此一命嗚呼。只剩下一兒一女在一個老家丁的保護下,隔日逃出平涼府,前往靜州躲避等待公上夫人消息。

甘肅平涼府轄三州七縣,屬陝西布政使關內道。宋朝稱爲渭州 ,此時的平涼不像五百年後四周荒山禿嶺,而是氣候溫和,草豐林茂,植被寬厚,起伏的山巒是起伏連綿的森林地帶,在六盤山以東的渭州有一條清亮寬闊的河流,是千古著名的涇河,涇河兩岸土質肥沃,人跡未至的古樹林下腐殖質厚可達一尺或幾尺。涇河流過的溝溝岔岔,茶樹桑樹成片成帶,由於山青水綠,各種飛禽走獸隨處可見。散佈在這綠樹叢中的城市就是平涼的市井,每年夏天這裡牧民、耕農和由西安遠道而來的商人交易着青蟲、鸚鵡、龍鬚席、麝香、土絹、戰馬、毛氈、山果、涇河魚、茶葉等商品。

到了現在平涼已成邊關,天高皇帝遠不似當年之繁華,可也不失爲一方寶地。

這種王府中發生的事情,在老百姓看來實屬平常,漢陰王府在當地就是皇宮一樣的存在,雖然管理不到地方政務,可是地方衙門還是得維護王府的威儀。

過一陣時間表示那兩個宮女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當地官員在之前就接受了朱徵鍉感人的委託,此刻根本就沒有懷疑,於是趕緊上報韓王,然後韓王上報朝廷,最後確定,男孩被賜名偕汪承襲漢陰王王位,女孩則被封爲郡主,漢陰王“後繼有人”,周恂等人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一切皆大歡喜。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場大團圓居然會以悲劇結局,周恂等人的富貴僅僅維持了十四年就以悲慘的下場結束。

周恂知道他乾的事一旦被揭發就是必死無疑,因此進行了複雜縝密的善後,所有知情人能處理的都處理了,不能處理的也一定會守口如瓶,因此他認爲自己可以一輩子永遠不會犯案,周家將和漢陰王共享榮華富貴。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周恂做的在隱秘還是被人看出了破綻。

這個人就是周恂的一個本家,平常遊手好閒賭博成性。因爲經常賭輸了錢,不得不四處尋找財路,因此養成了異常的洞察力。他對周恂上了心,本來周恂雖然是漢陰王的岳父,生活並不奢侈,但是自從女婿去世,新的漢陰王並不是他的親外孫,但是周恂的生活越發的奢侈。

而且他發現漢陰王朱徵鍉和周氏結婚一直沒有孩子,甚至於和其他妾室也沒有孩子,這是人所共知的,怎麼會在死前突然有了孩子,還是兩個?還發現一件事就是周恂的妻子有問題。之前他隱約聽人說過周恂的妻子懷孕了,可是後來並沒有見過孩子降生,這件事就不了了之,按照時間推論正是漢陰王孩子出生的時間,莫非現在的漢陰王孩子是周恂的,他用自己的孩子冒充女婿的孩子,李代桃僵,一想到這,這位周本家感覺到了要發財了。

通過四處尋找打探,終於找到了當年逃亡靜州躲避的公上一家,可憐公上一家以爲有人幫助,能一洗冤屈,卻不知此人只是個賭棍,自從知道此事後,便每每以此事對周恂相要挾,弄到了不少銀兩用來揮霍。

周恂萬萬沒想到自己萬無一失的計劃居然被人發現了,他知道這位本家就是爲了錢財,否則絕不會來找他而是直接去舉報了。於是周恂不得不拿出大筆錢財給本家希望他閉嘴,但是這種事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甚至很多次。

在這位親戚三番五次的索要錢財後,周恂再也忍無可忍,最終導致雙方鬧翻,假冒藩王一事頓時浮出水面。

這位周本家一看周恂不再給錢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舉報。當地官署一聽到有外姓冒充皇室血脈,不敢隱瞞直接上報到宗人府。朱見深接到這個舉報大怒,沒想到居然有人這麼大膽敢冒充皇族血統,這要是傳出去是自己的恥辱,是朱家的恥辱,是大明的恥辱,自己死後怎麼去見太祖。於是他下達了嚴懲的聖旨。

“假冒藩王案”被調查清楚後,頓時令朝野震驚。朱見深向來以皇族血統爲重,此番風波不僅是令朱家蒙羞,更是大明王朝的恥辱,他頓時大怒,命令當地府衙必須嚴厲偵辦此事。最終的結果很可怕,周恂、周氏等主謀全部被處以凌遲之刑,而兩位可憐的“藩王”與“郡主”,也都被賜死,成爲了“圖奪王位”陰謀的犧牲品。當然,死去的漢陰王也沒有逃過懲罰,他生前的藩地、爵位等全部被褫奪,並且被皇帝親自貶斥爲庶人。

而公上一家,苦等冤屈翻案之時,當年平涼府尹吳道周也已致士,巧不巧在吳道周致士路經靜州時,在一個小山村中碰見了公上家的老奴,而公上家也得知 “假冒藩王案”的結果,想要平冤似乎不太可能,當年公上靈的妻子魏氏生下的“藩王”被賜死,而魏氏生下孩子之後,日夜思家,又被王府幽禁,幾年後死在府中。吳道周也感於當年參與了對公上靈一案,內心很是愧疚萬分,就帶上老奴及年已18歲的公上銘,16歲的公上纓迴轉鄉里定居了下來。

老奴瞞着公上銘,公上纓當年之事,是因爲想要給公上一家得到一個合法的身份,才答應吳道周,這十四年來,沒有身份的公上一家,過的日子是朝不保夕,深居簡出,清苦無比。現在有了吳道周的背書,一切都解決了。可是一年後吳道周過世後,老奴才把十四年前的事,說與兄妹倆知道。

兄妹倆當得知自己還有這樣一段身世後,內心產生了對官府,朝廷的怨恨,這種怨恨最後慢慢地就歸到朝廷地方衙門裡面的官老爺身上,一種行俠仗義,弒殺貪官污吏的情景就在靜州這樣的地方開始了,最後慢慢地不滿足於一個地方,往京城而去。

每到一地白天是打拳賣藝,打聽地方有什麼不平之事,黑夜就動手行俠,江湖稱謂“西北過基峽 ”。此名爲西北的一種毒蛇,就是銀環蛇,江湖人稱“過基峽”。原因是那老頭每每行兇時,用軟劍殺傷所致,所以江湖稱老頭爲一點紅。

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序章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
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序章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