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

再一次告別沿運河北上,章子俊想着,古人懂得感恩,當初自己全是無心之舉,不想所經之地,領回了一個張大小姐,這一次在錢塘得了許多當地特產,茶葉、蔬菜、肉食、塘西枇杷,紹興花雕,又吃喝了三天。

說起張大小姐,又是另一種風格的美女,要說姚穎代表明朝的大家閨秀小姐,陳詩蘊小家碧玉,公上纓就不用說了,這位張大小姐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小腳,姚穎從小開始原本也是纏足,後然怕痛就放足了,陳詩蘊癡迷詩書,從小也沒有纏足,公上纓更不會,如雅琴這樣從小就在章子俊身邊,就更不會了,可張小姐確實地地道道的三寸金蓮,比之姚穎及陳詩蘊更傳統保守,這種女人很危險,在貞潔方面動不動就會尋死覓活。還有那個遠在勝芳城的王小姐,接下去章子俊發現自己出來一趟,怎麼多了二個女人,我沒招惹誰啊。嗚呼,這一下等回家後那怕姚穎通情達理,內心肯定不快,這不是計劃中的事,可能要跪搓衣板了。

章子俊不能在南方逗留太多,作爲朝廷的伯爵,沒有朝廷的“許可”到處亂串“可是犯大忌的。

後人往往用“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形容成化年的朝政風氣,可是這也是朱見深當上皇帝后不上朝,整天深居後宮引起的,作爲皇帝萬事不管,開始怠政,寵信宦官汪直、貴妃萬氏,致使朝堂風氣再次昏暗,貪腐盛行,民不聊生。無論是有能力的,還是沒能力的,有品行的,還是沒品行的,個個都有灰色收入。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有人都習以爲常。

自從李賢、彭時這些老臣的逝去,現在的朝臣根本沒有出衆之人,連皇帝怠政了,作爲臣子樂得輕鬆,也就跟着”搗糨糊“了。故而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之稱。

不過章子俊還是能理解朱見深爲何不上朝,是因爲能力有限,又沉迷萬貴妃,從古至今,大家能理解老夫少妻,但是很難理解老妻少夫。因爲男子對女子的感覺,常常會把外貌擺在第一位。女人老得快,而皇帝的后妃又多,有個典型的性格就是喜新厭舊。從古至今,后妃女子過了三十歲以後,就很難得到皇帝的寵幸了。

可這樣的理解在朱見深這裡就行不通,卻不知當朱見深進入青春期的時候,身邊的萬貴妃,剛好三十歲左右,身上正好散發着成熟女人的魅力。而這樣的萬貴妃,和那些豆蔻初開的其它后妃女子比較起來,萬貴妃絕對是光芒萬丈的。她對朱見深的吸引力,絕對是非常大的。

朝臣們大談特談當今皇上有“戀母情結”。其實,所謂的“戀母情結”,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對“安全”的需要。人類需要的五個層次中,作爲“安全”的需要是最基礎的層次。朱見深從小代替母親撫養他的,實際上是萬貴妃。所以在萬貴妃那裡獲得了極大的安全感。而對這種“安全感”的依靠,一直當了皇帝以後都存在。因爲朱見深實際上在朝廷大臣們那裡是找不到安全感的,因此,朱見深依靠了萬貴妃一生。朱見深對萬貴妃是充滿憐愛的,這種憐愛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他的母親周太后拒絕立萬貴妃爲皇后;二是吳皇后欺負她,把她打了一頓;三是萬貴妃生了一個兒子,但是夭折了。對女人的憐愛,可以在男人身上找到巨大的自信。朱見深原本就性格軟弱不自信,而萬貴妃的這種遭遇,讓朱見深感到自己一下就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力量。

朱見深還有依靠萬貴妃的一方面。這種依靠,體現得最明顯。朱見深是開啓了明朝皇帝不上朝先河的那個人,後來影響到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

成化年間亂政的太監跟權臣,都與萬貴妃有莫大關係。像汪直、樑芳、韋興等便是打萬貴妃的旗號,“貢獻買辦”,到處斂財、賣官,專權跋扈。萬安更是爲了巴結萬貴妃,不惜與萬貴妃的孃家這一小宗族連宗續譜,也因此當上了內閣首輔,成了萬貴妃在朝堂之上利益的代表,權勢熏天。她的兄弟同樣飛揚跋扈,僧繼曉、李孜省便是由其兄弟進入宮中,成爲炙手可熱的傳奉官。而她在宮中,內官稍有不如意,便被驅逐出宮,朝堂之上不服於己者,指使萬安等人打壓。而且她尤其喜歡奇技淫巧、禱詞宮觀,爲此靡費國庫錢財無數,又指使汪直等人四處搜刮。史稱其“擅作威福,弄兵構禍”。而對於這些事朱見深都一概聽之任之。這就跟一些家族企業一樣,反正是自己家的朝廷,萬貴妃願意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只要她喜歡就好。

正因爲這樣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也就是說,在萬安、劉吉、劉翊三個人之中,劉吉是個陰險狡詐之人,劉安是個貪婪之人,而劉翊則是個性情較好,但是卻沒有任何突出貢獻的人。而這樣的三個人,定然是無法好好治理國家的。

章子俊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明代環境中,也爲自己想好了以後的規劃,目前朝堂上大家都不作爲,那麼就自己給自己做主了,發展自己的生活環境,這種想法作爲穿越者是根深蒂固的,在明朝這樣的社會中,總讓人感覺朝不保夕,總想着手中握點什麼,自己弄出一個小社會出來才安心。

穿越後,要麼默默無聞,隨遇而安,融入到古人裡面去,可是這樣的方式就要跟古人一樣,吃住行這些付出的代價壽命縮短。要麼抗爭一下,利用自己比古人多出幾百年的知識,去創造出一個環境出來,再培養出一批在思想上超前當今的人出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正因爲古人對事物的無知,纔會弄出許多很幼稚行爲,這一切就是文化的薄弱,是啊連飯也吃不飽也就別想着讀書認字了,要吃飽飯,隨後才能吃的好,這樣才能提高人均壽命,而目前的人均壽命實在是太低了,大部全是意外死亡,個人衛生的愚昧加上無知,纔會有憎道大行其事,這也是朝廷近年來一系列加番僧封號有關。成化四年四月,番僧得幸於朱見深,遂封答巴堅贊爲“萬行莊嚴功德最勝智慧圓明能仁感應顯國光教弘妙大悟法王西天至善金剛普濟大智慧佛”。 紮實巴爲“清修正覺妙慈普濟護國衍教灌頂弘善西天佛子大國師”,鎖南堅參爲“靜修弘善國師”,端竹也夫爲“淨慈普濟國師”,俱敕誥命,這還沒完,朱見深亂封還感到不足,讓這些番僧享受其服食器用可與王比,出入乘棕輿,衛卒執金吾仗爲前導,達官貴人皆爲避路,每召入宮誦經咒,贈予駢番。

至於其徒加號“真人”、“高士”者達幾千人,佞幸由此更進一步。

連皇帝都這樣敬畏,那麼臣子們就更加要跟隨了,幾乎朝臣們都有自己資助的一坐廟宇,一個廟莊,實力差點就弄一個土地廟,或是一小小道觀資助一位廟祝。

章子俊生活在這裡,想的更多的是往後自己家人後代,能吃飽飯很容,也很不容易,好在章子俊對一些農事不陌生,接下去就得發展點工業,起碼能用得起鐵器,想到這裡一聲長嘆,哎!任重道遠。就這樣每日在船上,思考、總結、規劃,寫出了一本計劃書。

別以爲穿越者只要發揮五百年來的知識就能改變這個社會,目前才明白自己被改變纔是實實在在,而碰到的最大攔路虎就是人心,本以爲只要讓吃不飽飯的、無家可歸的人有個歸宿,讓其吃飽飯,有衣穿,有房住後就能一呼百應,真乃是“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意思是說,像老虎、豹子這樣的吃人猛獸是不能用來當坐騎的,稍不留意就會成爲這些動物的豪華晚餐,但是相比較虎、豹這樣的動物,更爲可怕的是人心。

這就要說道在成化元年時,隨着土地兼併的劇烈和賦役的苛重,加之連年不斷的饑荒,流民漸多。湖廣荊襄地區即爲流民的重要聚居地區。

從洪武初,明廷恐這裡的流民聚衆起義,派重兵剿除該地,試圖禁止流民進入,設立了以勳陽爲中心,西到終南山東端,東南到桐柏山、大別山,東北到伏牛山,南到荊山的禁區,並於天順八年,專設湖廣佈政使參議一職,專管流民事宜,但並不能控制流民的涌入。

到朱見深即位時,入山墾荒開礦者已達一百五十餘萬人。明廷多次強令逐散,看看,朝廷已經設布政使管理了,不是去引流,讓這些流民能安家發展,卻是驅趕,流民在走投無路之下,於成化元年三月在劉通、石龍、馮子龍領導下於房縣大石廠立黃旗起義,佔據梅溪寺稱漢五,國號漢,年號德勝,任命了將軍、元帥等職,擁衆數十萬,分兵進攻襄、鄧、漢中,大獲全勝,明廷大爲震驚。

流民就是農民,滿腦子帝王將相,改什麼國號麼,還改了年號,這要跟明廷對着來了,大明雖然不濟,還沒把這幫湊攏班子放在眼裡,這不是讓朝廷正好師出有名了嗎?

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
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