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今天李孜省說的是《玉匣記》,《玉匣記》者,旌陽許真君之所著也。真君昔以道濟人,化瓦爲金以輸民之通負,置符於水愈人之疾,誅巨蟒於上遼,馘毒蜃於江西。功德溥博,未可具述,及其拔宅上仙,而救世之心倦倦不已。見人之祈禳者,觸犯天地禁忌,致生災殃,連錦不寧。若曰:太上以好生爲德,而下民建齋設醮,本以謝過繳福,惟不知禁忌,反受殃咎。乃惻然憐之,躬考天曹簿籍,日辰甲子,福禍災祥,毫分縷析,流傳於世。俾億兆有緣,或祈或禳,庶知避兇趁吉,同躋壽域。真君是心,蓋亦太上之心也。近姑蘇道友倪守真,得之於異人,受而敬信之。猶慮見聞者少,欲授諸梓,以廣其傳禮,予爲之序。惟夫人之福禍災祥,固本於天,非探知造化之理者,不能細究而明之。惟聖人能安之,賢人能知之,其餘衆人,不得知而安也。則有蹈禍機,觸禁網,雖欲懺悔首謝而復誤,罹天忌業又甚焉,此《玉匣記》之所縣以作也。守真得之,不以自秘,而又傳之人。人知吉焉,而用兇焉,而避免戾於斯世,其功行不亦溥乎。慕道之士,誠能禮信而用之。於以禳災謝過,於以請福延生,其福慶必有所歸矣… … 。

還別說這位李孜省真有一點水平的,要不也不會把當今皇上迷的五迷三道,反正章子俊一句也沒聽懂,慢慢地就瞌睡起來了。

在這裡先來說說何爲方士、術士、道士。這三者之間有何關聯及出處。

一,方士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在商朝,後來這些人漸漸的多了起來,大概在戰國末期的時候,他們自稱爲“方仙道”。在那個時候巫很盛行,人們信奉巫祖,於是方士就藉着信奉巫祖爲名,利用巫術開始進行驅鬼辟邪活動。

有人說非也,第一個方士出現在東周前後。據《左傳·哀公三年》記載,劉文公是周景王、敬王的大臣,而他有一個所屬大夫,名叫萇弘。晉卿內訌中,萇弘被周人殺死,傳說他死後三年,血化爲碧玉。成語“碧血丹心”中的碧血典故也出於此。

而在《史記·封禪書》中也有對萇弘的記載:周人講方術怪異始於萇弘。他以方術侍奉周靈王,然而諸侯卻不來朝見周天子,於是萇弘就希望借鬼神怪異來招致諸侯朝拜。

到了周朝的時候這些人也被稱爲法術之士,人們信奉神靈信仰神仙的學說,都想要成仙想要長生不老,於是方士就開始煉丹,同時也利用丹藥來治病救人。所以在周朝時被賜下方士這一官職,掌管着當時的刑獄。

可以肯定地說,方士也是官職的名稱。所以如果不談早期的方士,單從成熟期來看的話。西漢以後的方士的日常工作基本上可以用八個字來總結:煉丹製藥,求仙得道。

二,關於術士的最早記載大約出現在初秋戰國時期。《韓非子·人主》中寫道:“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可見那時候的術士是替君王出謀劃策的。

術士則是源於方士而超脫出來的一個羣體。方士會的的術士都會,術士會的但是方士不一定會。術士能夠驅鬼捉妖,還能夠掌握陰陽之學,觀天象、占卜兇吉、預知未來等等。

當時人們覺得術士無所不能,彷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對於術士的起源一直是個迷,沒有人能夠說的清楚,只知道他們的存在鳳毛麟角而且神秘,所以被人們以術士稱之。

《史記·儒林列傳》有這樣的描述,道教之士,儒生中講陰陽災異的一派人。再後來,術士又‘擁有’了驅鬼、捉妖的能力。

所以,成熟時期的術士職能可以描述爲:觀陰陽看風水,驅鬼捉妖。

三,道士最早指的是那些有道德的人,一直到西漢時期也還是這個意思。其實是從方士演變過來的,道士始於漢代,歷史上第一個道士就是張陵,他在東漢末年創立了五斗米道。道士追求的是精神和肉體完全和諧統一的“與道合真”的境界。

董仲舒的《春秋繁霜》中寫道:“古之道士...固守一德”,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後來道士發展成什麼樣,大家都知道了。煉丹、行醫、看相、占卜、修煉、驅鬼等等幾乎是什麼都會。二個字“全能”。

從以上三點可以總結出方士是最早的起源,後來因爲社會生產力的推動,一部分擅長出謀劃策的方士分化出來,就成了術士。到了秦朝時,因爲焚書坑儒事件,術士難以生存,所以漸漸又幹回了方士的老本行,但是仍然叫術士。到了漢代佛教的興起更是壓縮了這些人得生存空間,所以術士乾脆就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組織,於是道教興起。一句話就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而作出的必要改變。

說這些就是爲了能更好地理解明朝皇帝爲何信道、崇道、尊道了。到了後來嘉靖皇帝乾脆自己入道,自封了三次道號:第一次自封爲“凌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第二次爲“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第三次爲“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反正一次比一次厲害,名字也特別長。

等到章子俊嚯醒,李孜省還在口入懸河,嗚呼!“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可名者三百二十,爲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數蓋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然統而論之,以“七政四餘”和“三垣四象”爲根本。

七政者,太陽星、太陰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日爲陽精、月爲陰 精,金木水火土五星都是“日積氣之中有光耀者” 所謂“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太白金星是也。二十八星宿四餘者“羅睺星、計都星、紫氣星、月孛星”,是虛妄,而是五星的隱者之身… … 。

雖然章子俊聽的直搖頭,可不得不說這位李孜省對天體的認識比之一般人要深刻的多,也難怪會觀星象、會預測天氣,可就是這種裝模作樣狀,讓人不爽,如果撇開別的因素,一心爲道話,可以成爲成化年間有名望的道士,開一個門派的話,說不定就沒有武當什麼事了。

可能是講累了,也可能是爲了顯擺,只聞鼓樂齊鳴,李孜省忽然起身行癲狀態,在古代大凡想要有成就,就要與衆不同,突顯道行的深厚,不管學問怎麼樣,還是脫不開跳大神的巫術。可是古人往往就吃這一套,這就是“作法”,有事沒事作法了,就等於是用心了,也盡力了,接下去就能開口要錢或是代人要官。

章子俊內心大罵,瑪德,這樣也行?而那敲鼓的很是起勁,嗵啊,嗵啊,嗵啊,嗵啊,弄的章子俊的肩膀不自覺地抖了起來,哼起了一首歌,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纔是最開懷… … 。

臥槽,這節奏太像廣場舞了,弄的在邊上的洗馬羅璟詫異地看着,章子俊連忙打哈哈道:“下官突然感覺後背騷癢難耐,羅大人不癢嗎?… … ”

洗馬羅璟回道:“章大人的後背癢,有點,有點鼓樂同樂的味道,實乃是合八卦之精髓… … 。”

筵講進行到了尾聲,等鼓樂一停就結束了,而皇上一家似乎意猶未盡狀,章子俊環顧四周幾乎所有人盤腿坐着閉目養神狀,心想筵講變成了打坐,而此時在場的道士們念着道教消除厄難、濟度衆生的 《禳災度厄真經》,每個人很是賣力… … 。

沒辦法啊,皇上不動,邊上的朝臣們也不敢動,只聽見一聲清脆的雲鑼聲響後,章子俊當時結束了,可觀看四周並沒有人起身,原來是有講究的,要打四聲後纔算真的結束,不是說好了要在這個筵講對李孜省發難嗎?怎麼沒什麼動靜,章子俊就偷偷地往前看,看尹旻怎麼換不起身說道幾聲,好讓大家解脫啊,這個文華殿有點大,兩邊都是粗大柱子,章子俊是被夾帶進來的,所以位置就在門口邊上角落裡,不管把頭伸的怎麼長,也沒看到吏部尚書尹旻,不禁心中大罵,瑪德,難道是讓我先開炮?正罵着呢?只聽又一聲清脆的雲鑼聲響,只是第二次雲鑼了,此時有人站了起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序章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五章 兩敗俱傷序章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序章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五章 兩敗俱傷序章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