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

此時石亨家族在京城興大獄,石彪、石溟、石永興、王亮 、范進、 石後等全城捉拿《大明月報》相關人員,石亨的侄子石彪其驕橫猶如石亨一般,叔侄兩家擁有數萬材官猛士,朝廷內外將帥半數是石家的門下,京城的人莫不側目相視,上下官員戰戰兢兢。

錦衣衛跟東廠死磕後發現,皇上對石亨越來越惡之,錦衣衛指揮使逯杲聞到了風聲,主動跟曹吉祥修好,錦衣衛範不着爲石亨賣命,得共同對付石亨啊,逯杲的轉變,讓曹吉祥喜出望外,然也,然也!這邊錦衣衛把抓捕的“犯官”全部放了,可是後腳石彪動用五城兵馬司繼續抓捕。

古代官員如果被抓捕,不單單只是官員本人,而是一大家子,一旦某官員被抓下獄,那麼妻兒老小統統遭殃,男丁苦力,女丁爲奴,如果是年輕的適齡女丁,送入教坊司,教坊司原屬六部之首的禮部,專門在慶典或迎接貴賓時演奏樂曲的。它有衆多樂師和多種歷代相傳的樂器,蔚爲大觀,後然變成了眷養一羣妓女,卻是對禮樂絕大的諷刺。

教坊司多爲官員家族被抄家之後,家裡女眷進入教司坊,引人注目的是明末南京禮部教坊司的秦淮名妓如董小宛、李香君、顧橫波、卞玉君、陳圓圓,更是名噪一時,她們通琴棋書畫、能歌度曲。

想想也是,這些官員家屬平日裡是夫人小姐,從小受到書香薰陶,一旦變成了犯官家眷,受不了辱尋死算了,要麼成了教坊司一員。對於有想法有骨氣的罪官的家眷卻不願意去教坊司,因爲過上那種衣食無憂的生活,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除了成爲妓女外,還會成爲賤民,今後生下的孩子都不能擺脫這樣的身份。世世代代都是這個身份,難以擺脫,更別說今後科舉考試做官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些官員的妻女很清楚一旦進入教坊司,那麼今後就無法翻身。

教坊司其實就是官妓,不僅能夠爲宮廷表演,還會服務於各種官員,這個稱號是在明朝的時候改的。因爲官員的妻女並不是一般人,生活條件優渥,身體保養得好,更重要的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所以很受文人雅士、達官貴族的喜愛。對於教坊司而言,是非常歡迎這些女子的到來,因爲這根本就不要花銀錢去購買,只需要提供衣食住宿,而且各項技能不需要刻意去培訓,這裡面的利潤之大,教司坊非常清楚。對於曾經奴僕成羣的女子,如何能忍受這樣身份的轉變,而且教坊司內的工作職責讓她們不恥。

在官場上自有政敵對立結怨,比如,吏部給事中張創被石彪抓進兵馬司後,隨即家族被抄家,張創全家都在京城,可謂是家大業大,全家七十九口,三個兒子,四個女兒,三位夫人小妾加上傭人丫鬟、轎伕門房,凡是家中的幫傭、下人等全部遣散,兒子、女兒、夫人小妾等,男丁爲奴,女丁進入教坊司。

張創在位時,因得罪太平侯張瑾、外戚會昌侯孫繼宗兄弟倆,此時會昌侯兄弟倆爲了報復張創,宣揚要讓張創夫人小妾服持,四個女兒輪番陪夜。

張創在獄中聞聽,不堪受辱自殺身亡,章子俊最也坐不住了,這世上人心險惡如此,落井下石的勾當直接逼死人命,就跟姚璽商量着想法去救張創一家,怎麼去救法?自然是花銀子,可是章子俊沒銀子有腦子,錦衣衛不是監督百官嗎?寫匿名信

給指揮使逯杲,英國公張懋、太平侯張瑾、外戚會昌侯孫繼宗兄弟並侵官田,這種事早就瞞不住,自去年起就傳的沸沸揚揚,今日正好用用,逯杲正好想做出點成績出來,好讓皇上倚重,前些日因發覺皇上對石亨日漸厭惡,連帶着自己也被疏遠,接到這封沒有署名的狀告,心想會不會是皇上有意爲之,試探自己,不管是不是真的查一下,手下校尉道:“這種事不用查,從去年起,就有官員上過參劾摺子。”這就越發印證了自己的猜想,自作聰明地認爲絕對是皇上的意思,不多日就在朝堂上劾奏了一本,還其田於官。張懋、張瑾、孫繼宗兄弟等皆服罪。從側面救了張創女眷一回,可救得了一回救不了二次,章子俊在西院渭然長嘆。

不過收穫還是有的,贏得了美人姚穎的心,從這件事上看到了未來的夫君是一位可依之人,心地善良有同情心,內心也佩服此事做的滴水不漏,很是巧妙。

姚璽也佩服這位妹夫的先見之明,當初小心翼翼地搬來西院,原來是爲了避禍,就越發地敬重起來。

整件事最倒黴的就數林編修一夥,及國子監祭酒陳鑑,特別是吳侍讀,想當初爲了躋身月報總編,跟林編修動了不少腦子,現在盡數入獄。劉升離職後開始還無動於衷,直到看到石彪在嚴查《大明月報》相關人員後,才知道當初章子俊勸其躲避一時,慌忙帶着幾個丫鬟傭人逃出城外,寄住在好友一處山莊,好在五城兵馬司只對城內人員抓捕,管不到城外。

李賢的復職,才發覺幾乎一夜之間,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石亨弄權,滿朝全是趨炎附勢之輩,爪牙密佈,只能觀望等待時機。

久而久之,朱祁鎮受不了,便問於閣臣李賢。李賢說:“朝內大事,惟陛下一人作主纔是。”意思是說,陛下啊,你看看現在,石亨就是董卓,許多事由他作主了。

有一天,朱祁鎮對李賢說:“閣臣如有事,須燕見,石亨爲武將,何以頻頻入見”遂即敕告左順門:“非宣召,不得放進武官。”此後,石亨進宮次數才減少。

章子俊躲在了西院不出,日子久了好不煩悶,沿襲優良傳統種菜,接下去就是美食,改造生活習慣的問題,整天在研究上廁所及洗澡,不光爲自己,主要是爲家裡人,人丁多了,家中傭人丫鬟相應也多,而古人不會每天洗澡,也不會隔三差五洗一次,而是一個月或是三個月洗一次,天冷還好,大熱天就受不了,大家最多就是提水在各自房內擦身解決。

當然對章子俊來說要洗澡就會有傭人燒水準備好,自己不用動手,還能享受到地主老財的生活條件,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章子俊要得不是自己生活安逸,而是整天圍在身邊的家人、傭人、丫鬟們也要整潔。一個臭烘烘的人服侍自己,說什麼也接受不了。

有的人天生就是聚集人氣,而有的人常常沒人搭理,章子俊屬於前者,每到一地,周圍總是會圍着許多人,以前常會有許多的同年及劉升他們常來,現在偷摸在家,家裡的傭人丫鬟也喜歡圍着他,當然還有姚家兄妹二人。

姚家沒有大人在京,章子俊更沒有父母長輩,大家都是年輕人,生活過的無羈無束,逍遙自在,原本許多的男女之防,倫理約束隨之腦後了,原本姚穎不能跟章子俊相見,現在到好,一天不見面覺得難受,起因是章子俊覺得無聊,每當晚飯後,在西院後園書房外擺起了“龍門陣”。

前一陣剛說完了一部《射鵰英雄傳》,今晚接着說另一部小說《神鵰俠侶》。這一部就是前一部的後續… … 。

每當入夜時分,天邊泛着紅霞之時,姚璽、姚穎各人帶着傭人貼身丫鬟就會準時報到,加上章子俊家裡的傭人丫鬟,除了杜老頭和杜家婆娘,年紀大了,連二哥徐經年也會前來,目前圍在一起足足有二十多人聽書,古代缺少娛樂啊,聽書成了最好的娛樂方式,加上故事情節抓人外,章子俊說的不緊不慢,比之街坊中的說書先生更加耐聽,因爲沒有之乎者也,全是白話,話說:“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着江南岸。”

一陣輕柔婉轉的歌聲,飄在煙水濛濛的湖面上。歌聲發自一艘小船之中,船裡五個少女和歌嘻笑,盪舟採蓮。她們唱的曲子是北宋大詞人歐陽修所作的“蝶戀花”詞,寫的正是越女蓮的情景,雖只寥六十字,但季節、時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着、首飾、心情,無一不描繪得歷歷如見,下半闋更是寫景中有敘事,敘事中挾抒情,自近而遠,餘意不盡。歐陽修在江南爲官日久,吳山越水,柔情密意,盡皆融入長短句中。宋人不論達官貴人,或是里巷小民,無不以唱詞爲樂,是以柳永新詞一出,有井水處皆歌,而江南春岸折柳,秋湖採蓮,隨伴的往往便是歐詞。

時當南宋理宗年間,地處嘉興南湖。節近中秋,荷葉漸殘,蓮肉飽實。這一陣歌聲傳入湖邊一個道姑耳中。她在一排柳樹下悄立已久,晚風拂動她杏黃色道袍的下襬,拂動她頸中所插拂塵的萬縷柔絲,心頭思潮起伏,當真亦是“芳心只共絲爭亂”。只聽得歌聲漸漸遠去,唱的是歐陽修另一首“蝶戀花”詞,一陣風吹來,隱隱送來兩句:“風月無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歌聲甫歇,便是一陣格格嬌笑… … 。”

章子俊眼望幾十雙霍閃的眼睛,全盯着自己一舉一動,看得出來,跟前一部小說一樣,自己又將把這些人惑悠的整天嘴上掛着郭靖和黃蓉,那麼接下去就是楊過和小龍女了。

哎,實在是無聊啊,古代生活就是這樣,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更沒有新聞體育,連收音機也沒有,奈何!

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序章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序章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
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序章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序章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