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

最後還要去國子監,因爲在明代國子監有刻書承印司,平時都是白乾活,如果由翰林院自創作爲盈利的刊物,也能爲國子監創收福利,這樣的好處求之不得。

在當前書籍刻印分爲官刻、私刻、坊刻。官刻就是朝廷和地方官府需要刻印的書籍,比如一些板片的整理、修補等,刑部刻律法,太醫院刻醫書等,所以規模很大。

私刻一般是某官員、士人、鄉紳等以個人刻書,還有寺院、道觀、家族祠堂等刻書。

坊刻指書鋪商人刻書。此三者除坊刻以贏利爲目的以外,其二者均不贏利爲目的。

隨後的幾天裡,這個消息悄悄地在整個翰林院內傳開了,連庶吉士楊守成、翰林侍讀劉升也趕來問章子俊,而章子俊卻說道:“這個辦法弄成了能給翰林院許多好處,大家都有份,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不過這件事林編修非要弄,他是上司。”

意思明擺着,這件事跟章子俊沒關係,劉升道:“辦法倒是一個好辦法,可就是李大人目前跟陳大人不對付,弄成了整個翰林院都感激陳大人,對李大人不利啊。”

楊守成道:“無妨,要刻印此書林編修一人力薄,還得有一位主編才行,主編的話不是吳侍讀就是你劉侍讀了,繞不開去。”

章子俊本不想出這個主意的,不就是閒的慌,待着無趣一不小心弄成這樣,就因爲翰林院目前兩個陣營,一個是陳文一幫,包括吳侍讀、林編修、王典薄 、張侍詔等人。

另一路是李賢一幫,包括劉升、章子俊、楊守成,還有跟章子俊一起新進的庶吉士夏志明、袁潔等。

朝中又有石亨、張軏這些新貴,手下又是聚集起一幫官員,以刑部主事彭韶大興詔獄,把王竑 、李秉、葉盛,忤旨,下詔獄,妥妥的帝黨。

給事中毛弘、禮部侍郎刑讓、國子監祭酒陳鑑跟庶吉士萬安等不對付,各人手下都有一幫官員附着,其中萬安沒有真才實幹,身居高位,卻萬事推脫,熱衷結交宦官。

直到萬貴妃寵冠後宮,萬安獻殷勤,自稱子侄。萬貴妃曾經對自己無門閥家族而羞愧,聽到萬安自稱是親戚十分高興。萬貴妃的弟弟萬通是錦衣衛指揮使,與萬安兩家來往密切,勢力愈加穩固。禮部侍郎刑讓、國子監祭酒陳鑑與萬安交惡後,相互攻伐,萬安利用萬貴妃進讒言,趁機誣陷兩人下獄除名。

萬貴妃是誰?這就要說道被廢的太子朱見深,復辟後的朱祁鎮,朱見深又被立爲太子。

萬貴妃又名萬貞兒,之父萬貴因親屬犯罪而被謫居霸州,爲了使日後有所依靠,他託付同鄉把年僅四歲的女兒萬貞兒帶進皇宮當宮女。年幼的萬貞兒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孝恭孫皇后的喜愛。

到了正統十四年,當時的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捕去,國不可一日無君,孫太后以郕王朱祁鈺暫替皇帝位,立朱見深爲太子。 而那時的萬貞兒已經成了十九歲的妙齡少女,也被孫太后派去照料年僅兩歲的朱見深。至此,幼小的太子與萬貞兒形影不離。隨後開啓了兩人姐弟戀人生。

直到天順八年,英宗朱祁鎮崩,十八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即位爲帝,是爲憲宗。當上皇帝的朱見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冊封心愛的萬貞兒爲皇后。但他的生母周太后強烈反對,萬般無奈下憲宗只能屈服,立宗室女吳氏爲皇后,改立萬貞兒爲貴妃。年輕美貌的皇后並沒有打動憲宗,他依然與萬貞兒如漆似膠,形影不離。由於憲宗對吳皇后不聞不問,吳皇后一氣之下對萬貞兒動用了杖刑。此事很快就被傳開了,並傳到了皇帝朱見深的耳朵裡,不能忍受心愛的女人受苦,血氣方剛的憲宗下令廢后,儘管有太后與大臣的阻攔,朱見深還是廢了吳皇后,並處罰了阻礙他廢后的大臣。後升先帝所命的王氏爲皇后。

關於這些是後話,目前朱見深還是個小屁孩跟萬貞兒正在嬉鬧玩樂中。

在章子俊看來屬實正常,可是在明朝所有人卻大搖其頭,這個姐弟配,有違常倫啊,嗚呼!

各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水太深,所以章子俊否認此事跟自己的關係,是林編修要弄書,而吾附之。

最糾結的數劉升,劉升的對手吳侍讀,又是李賢一脈,而吳侍讀是陳文一幫屬於南方派,其實李賢也是南方派,只不過李賢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目前還是首輔,可是李賢又對朝中新貴疏離,這也是章子俊“算命”算出來的。李賢對章子俊的“算命”算怕了,爲什麼每事都能說個八九不離十,不過現在正是李賢人生最高峰時刻,做事有點激動,沒有以前那種瞻前顧後小心。陳文就是李賢自己招來的,人家還不領情,對着幹。這就跟“奪門”功臣石亨、曹吉祥與徐有貞站到了一起,這三位是怕李賢爭權,所以都忌恨李賢,現在半途中殺出一個陳文,多虧有吏部 尚書王翱頂着,才免了許多的麻煩。

劉升想不參與,怕功勞全給了吳侍讀,對老師不利,可要是去爭,劉升真不是那塊料,左右爲難啊。

章子俊不是說了,這件事還是讓林編修去弄爲好,弄成了大家得點好處,弄不成責任就是他的,起先劉升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當林編修來請示時,劉升立馬同意,很是爽快,又鼓勵了林編修許多話。

林編修也不是傻子,這是一項面面俱到的事情,得罪哪一方就前功盡去,現在既然劉升同意,就說明來自首輔這一邊沒什麼問題,反而此事卡在吳侍讀處,不冷不熱。

對吳侍讀來說,此事感覺能賺錢,自己不用動手,掛個名就成,可吳侍讀想要自己來主持,又不讓林編修誤會搶功勞,所以就拖着,最好讓林編修自己提出來。

在章子俊看來,此時如讓吳侍讀主持,反而弄不出什麼花樣,林編修有動力,來自生活太多的壓力,不得不想盡辦法把事做成。

某一天,林編修跟章子俊說道:“想不到啊,還是同年,卻得不到支持,反而劉侍讀爽快答應,奈何。”

章子俊又嘴賤道:“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吳侍讀不成,直接找陳大人說項,如能得到陳文大人的支持,此事成矣。”

還沒等章子俊說完,林編修去了陳文的朝房… … 。

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序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
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序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