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

章子俊正說的有模有樣,推理入著,使人不得不信時,庶吉士楊守成、翰林侍讀劉升聯袂而來,劉升來串門不稀罕,這位楊守成自從得了庶吉士編修後,一直沒有露面,本想大家各有各的事,能談的攏有共同話語就常聚一起,楊守成的到來絕對是稀客。

又是一番見禮後,李秉彝、姚璽正在興頭上,就催着章子俊繼續,可是章子俊不想說下去了,因爲對楊守成是敵是友不清,有些事今日圖個痛快,明日鋃鐺入獄,在這樣一個人治的社會中言多必失道理,還是要特別留意的。

可是李秉彝、姚璽聽了一半,抓耳繞腮難受啊,這種從宏觀推理出來,發展到細微處的事,入情入理不說,還是必然的結果,就有點算命先生的感受了,不對,比之算命先生還要高出一等,李秉彝、姚璽都在官場上混,具體的感受要比章子俊強烈的多。

章子俊有點左右爲難道:“想聽也可,接下去學生說的一切,不能傳出去,在學生說前大家要起誓,不然就罷了。”

劉升跟楊守成一起來,也是在今日朝外碰到後臨時前來的,不想剛進門,就讓李秉彝、姚璽二位的神秘兮兮也吊起了興致,劉升跟楊守成的官職要比李秉彝、姚璽高,接觸的也是內廷的消息比較多,所以對自己的前途更甚,爲今後的走向更加需要引導。

好啊,那就起誓,古人有一點好,就是重諾,大家都是官場上的人,如果連自諾的話反悔了,想必往後也得不到大家的信任,人就臭了,對於這樣的結局比死都難受。

章子俊梳理了一下話題道:“對於目前朝堂上的變局,爲何要站在孫太后的位置上想,有些事情回過頭來想想就釋然了,土木堡之變發生後,起初,孫太后對贖回明英宗比較樂觀,並沒有直接讓朱祁鈺繼位,而是令他暫總百官、代行處理國家軍政事務。

楊守成接口道:“這個皇太后敕郕王祁鈺的懿旨,本官看到過,也是本官歸的檔,確是如此,“邇者,虜寇犯邊,皇帝率六軍親征,已嘗敕爾等朝百官。今 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礦。特命爾暫總百官,理其事。爾尚夙夜抵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衆。欽哉。’又敕文武羣臣:“凡合行大小事務,悉啓王聽令而行,毋致違怠。” 這就是孫太后的懿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章子俊微微點頭又道:“但是,在英宗的錢皇后收集了大量宮中財物送給也先後,也先不僅沒有放回英宗,反而不斷挾持英宗寇犯大同、宣府等地,孫太后才意識到也先的胃口太大,短時間不可能贖回英宗了。這種情況下,只有另立新君才能保證英宗活着、不被也先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財物、避免大明重蹈北宋靖康恥之覆轍。

關於新君的人選,孫太后其實比較傾向於英宗的庶長子朱見深,而朱見深又是皇太子,但是王振餘黨馬順被打死一事使得新君人選問題脫離了孫太后的掌控。”

說到這裡,衆人全是默默點頭,事情的走向,對事物的歸納,整件事的起伏,看得無比清晰。

章子俊接着道:“英宗被俘後的第八天,朝中的言官們羣起彈劾王振,既然王振已經命絕於土木堡,所以言官們就將滿腔怒火對準了時任錦衣衛指揮使的王振餘黨馬順,在王竑和儀銘的帶領下言官們和在場文官當着朱祁鈺的面打死了馬順。

馬順之死算是徹底坐實了王振就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緊接着朝中掀起了清算王振餘黨的運動,這個運動一開始即使是英宗回來也只能做個太上皇,即使是朱見深已經被冊立爲皇太子也註定與皇位無緣,所以,孫太后只能接受文官們此時需要年長的君主的藉口同意朱祁鈺登基。”

說道此處,衆人倒吸一口涼氣,直呼:“然也!實事如此也”。

章子俊喝了口茶道:“接下去小生就直呼其名了,有所不尊大家不要見怪,朱祁鈺登基後,不僅王振餘黨,凡是跟王振沾邊的人都受到了清算,比如屢立戰功的前任兵部尚書王驥就因爲被人攻擊跟王振有舊就被免官、徐有貞因爲提議南遷成爲了過街老鼠,而打死了馬順的王竑、儀銘等人則受到了朱祁鈺的重用。

如此一來,王竑、儀銘等人就崛起成爲了朝中新貴,而王驥、徐有貞等人則成爲了被打壓的舊官僚。

清算王振餘黨的運動告一段落後,朱祁鈺鑑於王振被公認爲土木堡之變罪魁禍首的事實,嚴厲懲治宦官。

在這場運動中,在宦官之中,對代宗最爲不滿的就是曹吉祥了,曹吉祥雖然早年曾投到王振門下,但其與王振共事的時間並不長,曹吉祥大部分時間都在抵禦外患、平定內亂,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曹吉祥正在平定鄧茂七之亂後回京師獻俘的路上,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曹吉祥與總兵官陳懋平定鄧茂七之亂的大功卻只落得個功過相抵,隨後更是受到了代宗的打壓。

當時朝中羣臣忙着清算王振餘黨、嚴懲宦官的同時,被虜的英宗卻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的瓦剌太師也先終於下定決心進攻大明京師。

京師保衛戰勝利後,于謙向朱祁鈺提議改組三大營,自明成祖設立三大營以來,三大營一直都是武將勳貴統領、太監監軍,可是在改組後,三大營就變成了由文官于謙少保大人統領、武將勳貴和太監給於謙打下手。這樣,石亨就覺得自己受到了于謙和代宗的打壓。

既然王驥、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都覺得自己受到了打壓,那麼他們必然會心懷不滿,當這種不滿積累到一定程度,他們肯定會向朱祁鈺、于謙、新貴發動反攻。”

說到此處後,衆人又是一陣吸氣聲,牙痛。

章子俊接着道:“而於謙大人一心爲國着想,並不想讓英宗復位,又不想讓朱見深繼位,所以孫太后很憤怒,曹吉祥明白機會來了,於是他趕緊找到石亨、徐有貞、王驥等人商議明英宗復辟之事,隨後曹吉祥又將他們商議的計劃報告給了孫太后,想必得到了允許,學生可以斷定,並且還拿到了孫太后同意明英宗復辟的旨意。

有了孫太后的允許對於曹吉祥、石亨等人來說就意味着萬事俱備矣。”

聽到這裡,楊守成道:“有些事不能回味啊,子俊賢弟說的全是實事,此時回看不由讓人噓唏,接下去不知又要何爲?”

章子俊道:“大家不必擔心,經過這一次朝中又要清洗掉不少朝臣,空缺出的位,正是你等去墊補,所以說,你們每個人全升官了。”

哎呀,李秉彝直呼,此等好事,某怎麼覺得開心不起來。

章子俊又道:“此時正是最關鍵時,學生推斷,參與此次行動的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都會倒黴。”

李秉彝問道爲何啊,對英宗來說,他們可是功臣啊。

章子俊只是搖頭不說下去了,要不然真的成神棍了。

到底是庶吉士編修,楊守成一把手按住李秉彝道:“在座的諸位,今日此話就說到這裡,大家爛在心裡,接着下去就是妄猜聖意,子俊賢弟只是把許多的事實總結而已,歸納在一起,最說下去不值當。”

章子俊團團一掬道:“這樣,今日難得楊大人,楊修編到此,做小弟的盡一下地主,各位就借他的光,吃點新奇的東西,叫做“肯德雞”,隨即一拍手,杜毛蛋端了一個大盤進來,邊上雅琴給衆人各一個盤子,裡面有剛炸好的薯條,一大塊炸雞,一小碟酸菜,還有二個小蛋糕球。

這是章子俊弄出來的明朝版“肯德雞”,炸雞明朝不是沒有,可是在外面裹上雞蛋麪糊饅頭屑後炸的就很少見了,顏色金黃酥脆,上面還混有芝麻。

在一陣窸窸窣窣中,姚璽開口道:“每次來妹夫這裡,總有新奇的吃食,此“肯得雞”妙啊,一個字酥香爾。”

劉升笑道:“一個字,酥香爾,姚賢弟的一個字,大家不要當真。”

引得衆人全笑,李秉彝接着說道:“看,在子俊賢弟這裡,就是隨意,吃東西端着盤子,用手抓就成,這點很喜歡,很合吾意,楊大人,你就別端着了,上手抓痛快。”

原本就是一幫年輕人,初入爲官後,把某些個性全收了起來,姚璽、楊守成就是這樣,在家裡也要夾緊尾巴,裝出一付正人君子模樣出來,到了章子俊這裡,家中沒老人妻小,能放鬆,哪個人不喜歡,這就是人之天性啊。

而雅琴在一邊掩嘴偷笑,自從雅琴來到章家後,做了章子俊的貼身丫鬟,雅琴就自覺着成爲了通房丫頭,通房丫鬟在古代除了照顧主人飲食起居外,還要暖牀。可是在章子俊的觀念中要接受這樣的方式的確很難,纔多大點歲數,雅琴才十五歲,所以規定,照顧主人飲食起居就好,晚上睡覺按排隔壁房,早上給章子俊打水洗漱,梳頭穿戴,接着用早餐,可以同桌一起吃,對於這一點,雅琴堅決不受,起先站一邊先服持章子俊吃完,隨着時間長了,有時做什麼事趕時間,也就接受了一起同桌吃,章子俊教書,家中丫鬟等人也要一起聽課,學會寫字。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