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

五年前,在老君山處有一夥“山賊”,曾盤踞在一處山崖石洞爲巢,到處打劫過路客商,不知何故,這夥“山賊”有一天外出打劫後,最也沒有回巢,聽說是碰上了一隊瓦刺打草谷的兵馬,雙方拼鬥,打的難解難分,最後“山賊”全部被殺,只逃回一兵丁小賊,途徑章家堡村後,在臨死前說出“山賊”已滅,山中只剩下婦儒老弱,老族長隨後報告官府,不日官府帶領一千戶前去老君山尋找賊寨所處,尋找數日不得,最後還是賊寨內老弱因山寨內缺糧,外出尋糧時被抓住,才得知在老君山中還有一處絕世之地,隱秘其中,要不是有人帶路,還真難能尋找到入口。

就在老君山東南處的一處山崖下面,古人說是一處洞穴,其實就是一處石縫,不過此石縫顯然大了一點,裡面可以住人,進深不是很大,呈長條狀,距底下溝底有五丈,而進出就靠一條二尺寬小道,有些地方根本沒道,從山崖上長出許多藤蔓長年遮蔽山崖,故而很是隱秘。

老族長想到的就是這處隱秘之處,何不用來放置村中糧食,用具等物,以備不時之需,也能成爲全村防瓦刺偷襲之所在。近年來瓦刺常常會繞過關隘衛所,偷襲關內城鎮,前年就有瓦刺偷襲了保莊村,距這裡也就二十里地啊,想着就害怕。

重要是因爲眼下朝廷大軍在這裡轉悠,已是第二次徵糧,說不定還會有第三次臨時加派,可村中各家各戶難能拿出餘糧了,要是把全部口糧被徵一空,接下去只能捱餓逃荒。想到這裡,老族長才下定勇氣,這年頭,爲了能活命,不留點退路決難存活,章家這小子的建議可用。

這幾天,對於章子俊來說,心底稍稍安穩了一點,老族長聽取了自己的建議後,真的開始了“偷摸”行動,把一些水缸、瓦罐、乾柴運進了山,因爲那個“山洞”中沒有水源,所以要備好水罐儲水,利用山樑下滲出的滴滴水珠,用瓦罐接住,罐裡水滿後,倒入洞中大水缸,這些也是章子俊的建議,備足了水才能容下足夠的人,洞內纔不會缺水,以前這裡曾是一夥山賊的老巢,所以洞內用木頭搭建了許多無頂房舍,正好放置各家各戶的糧食,王家的糧食放在東邊,吳家的放在南面,而章家的就在最裡面,各門各戶也做了安排,村中每戶只留下一點口糧,只夠二日食用就可,等下一次千戶所來人說還要徵糧,就可以說村中沒有糧食了,讓他們去各戶翻尋也不怕了。

章子俊帶着二寶,在老君山上尋找了一個制高點,這裡望北可以看到遠處洋河兩岸的情況,利用臨時砍伐下來的木枝,搭了一個棚子,又在突出處做了一棵消息樹,二寶啊,此乃消息樹也,此樹沒有樹根,只是插在這兩塊大石中,當看到遠處有敵兵上山而來時,推倒此樹,洞口處就會看到。

二寶一縮鼻涕問道:“少爺在洞口能看到我推樹?”

章子俊道:“非也,在洞口能看到此山頂的樹,是誰推倒的無所謂。”

二寶道:“那我就不推了,反正少爺看不到是誰推的,這山頂上有沒有樹,不關我事?”

章子俊有意逗着玩道:“這山頂上有沒有樹跟二寶沒關係,可是跟洞中的人來說就有很大關係啊,只要山頂上沒樹,就能知道敵兵進山了,大夥兒做好對敵準備,山頂上有樹,就是安全的,刷卡打遊戲,跳廣場舞,吃麻辣燙,唰火鍋該幹嘛照舊。

二寶道:“好哎,我要找雲秀姑娘玩?”

章子俊一臉嫌棄狀道:“章二寶,小小年紀不學好,盡往女人堆裡鑽。”可不想自個也才十五歲。

洋河左岸所屬懷來左衛萬家窯千戶所,如今的千戶所配合朝廷大軍攻打瓦刺也先軍隊,在地方上負責糧草、蔬菜、肉食供大軍食用,千戶長刑凱整日奔波各村收繳糧草,快半個月了,不知爲何朝廷二十萬大軍就在宣化、懷來兜兜轉轉盤桓不前,做爲一個小小的地方千戶長是沒有資格過問大軍的去向,可要是大軍再不走的話,給當地的壓力太大,首先是肉食、蔬菜供應不上,其次就是糧草,隨着時間的推移,刑凱的怨氣慢慢增大,目前好幾個村衛都缺糧了。

章子俊已經算好了,這幾日朝廷大軍在老君山以西跟瓦刺多有對陣,每日在山頂消息樹下的窩棚裡,眺望洋河對岸,就能隱約看到、聽到雙方的戰鼓施殺之聲,千戶長早就令下各村百姓不要私自出村。章家村做爲洋河南岸唯一一個大村落,千戶長刑凱早早地入村駐防了,因爲對岸就是戰場,等着朝廷大軍獲勝後,越過洋河能第一時間獲取戰禮品,所以在村內大肆營造木伐,組織驢馬大車架子,這也是上司懷來左衛的要求,作爲地方衛所,日子艱難,既然戰場就在轄內,別的不管,戰利品必須歸地方所有,爲以後的日子打算。

章家村不大,刑千戶入駐村內後,只能臨時進駐祠堂,手下八百多人兵大多隻是驢馬車伕,真正有刀有槍的也就是千戶長的一隊幾十人親兵,除了兩個百戶長以下都沒什麼戰鬥力。

章子俊很明白現在的衛所兵制,自太祖洪武起,在全國的選擇軍事要地設立軍衛開始,到崇禎十七年清軍入關爲止,“衛所制”幾乎伴隨明代相始終。

明代的衛所兵制,吸取了歷史上的屯田經驗,目標是寓兵於農、屯守結合。明太祖曾信心滿滿地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此時的衛所兵,還留一點太祖的一點血性,可是也抵不住衰敗的跡象,皇親國戚和地方大臣濫用權力,私役軍士。軍隊中紀律的日益敗壞和朝堂中的宦官專權也是衛所兵制衰敗的原因,這一次即將發生的“土木堡之敗”就是宦官王振造成的,其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少年天子,不知天高地厚一意孤行。

這幾日來,村內就是一個大作坊,千戶所兵丁加上章家村村民全被下令製作木筏子,章子俊在祠堂外找到了刑千戶,上前施禮道:“千戶大人,這種扎木筏子費工費料,運載不多,經不起一輛大車的重量,車內裝運貨物大時,木筏就沉了,不如直接在洋河邊找一個淺水灘搭建棧橋。

千戶刑凱被眼前這位毛沒長齊的少年氣樂了,刑千戶也好爲人師,問道:“如依你,建好了棧橋後,萬一瓦刺兵來襲怎麼防守啊?”

章子俊回道:“派人守着啊,棧橋上能過兵馬有限,只要岸邊有弓箭手,加上幾架強弩壓陣,上百兵馬也過不來啊。”

千戶刑凱覺得有趣,誠心逗逗對面的小芽兒道:“要是沒有強弩防守怎麼辦?”

章子俊回道:“如若守不住,那棧橋拆了不就是了。”

千戶刑凱聽後哈哈大笑說道:“有趣,到時你想拆橋怕也來不及了,這位小公子不會是看了什麼書上的話,哈哈,哈哈哈!”

只見章子俊犟着頭說道:“千戶大人,要是有一坐棧橋,不用人上橋,在幾個呼氣間說拆就能拆呢?”

顯然千戶刑凱來興趣了,對着面前的人小卻裝着大人模樣的子俊道:“說說看,怎麼個能在幾個呼吸間就能把一座棧橋拆光,要是說的不好,軍棍伺候。”

章子俊也來勁了說道:“千戶大人,棧橋是有許多橋樁上面鋪有長木連接而成,到時只要在水深處的一段,在橋樁上繫上一根粗麻繩,一頭引到岸邊,如發現有瓦刺兵往這邊殺來,我們就拉動粗麻繩,把橋樁給拉掉,這橋沒有了橋樁… … 。”

隨着章子俊還在口吐白沫地說着,千戶刑凱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如若多用幾條麻繩,分別給橋樁繫上,大家一起拉的話… … ,沒有敵兵時可以做爲固定橋樁的作用,要是在岸邊造幾架絞車絞動麻繩的話,就不用那麼多的人,每一條繩子2–3人足矣… … 到時,你想扯多少就扯多少… … 要是用鐵鏈子的話效果最好… … 可是現在是來不及用鐵鏈了,等以後有條件… … 。”

只聽千戶刑凱拉着大嗓門喊道:“什麼以後,咱們就用粗麻繩… … 。”

刑凱嘿嘿笑着又道:“棧橋雖好,可還是不能搭建,這洋河水流湍急 ,灘多水深,想要造棧橋不是我等能爲之。

章子俊也是咧嘴哈哈笑,雖跟這位千戶大人胡說了一番,主要給他留下個印象,能說上話,如果直接說,朝廷大軍將在土木堡全軍覆沒,先不說這位千戶大人信不信,此言論不死也會脫層皮,好在這位千戶官表面上爲人豪爽,對待村民沒有架子,是一位能辦實事的人,想到這裡,想救大明也無力迴天,章子俊只能接受歷史的進程,等待時機爲自己增強實力,在這樣一個世道,沒有實力只能任人魚肉,爲了能更好地生存,不想在這樣一個小山村裡終老病死,只能拼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
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