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

此時的章子俊躲在船艙中,正在用火槍瞄準在碼頭上坐着黃馬的那個縣官,等待時機一槍打你個狗啃屎,也不想打死他,讓他受傷就行,只要自己能不捲進去,趕路要緊。

爲了保險起見,章子俊把另外二支燧發槍也裝填好火藥尼米彈,放在身邊,萬一不中,馬上就能再開一槍補救。

放槍最好的時機就是那艘披麻戴孝的船上放炮竹,用爆竹聲來掩蓋槍聲,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把那個縣官打傷後,趁亂開船就走是最可行的脫身辦法。

可是送葬船的放爆竹是有許多規矩的,還有時間限定,比如路過橋時,放一爆竹,意思是跟死人說,要過橋了,還有就是每隔一個時辰放一爆竹,意思是報時,距落葬的吉時還剩多少等等講究。

可是現在明顯是等不及了,趁着目前亂哄哄,哭聲叫罵聲,只聽叭咕一聲脆響後,距離碼頭一百米處的那個縣官,在一聲馬的嘶鳴聲後,連人帶馬一頭栽倒在地,突如其然的一槍,着實讓碼頭上的所有人給驚呆了,也不知是從哪裡放的槍,是誰放的,剩下的只聽到那個縣官嘶喊裂肺地慘叫,這一槍打在大腿上,尼米子彈直接穿過大腿又打進了馬的腹部中,馬立即倒斃不起。馬血混合着人血,這些差役哪裡看過這樣的場景,早就四散而逃,有些呆若木雞狀,更多的在四處張望着。

那些正在商船上驅趕船上人員的差役們,也不驅趕了,在城門口旁,衆人七手八腳地擡來了一塊門板,正在把縣官老爺弄上門板,趕緊送醫找郎中。領頭的走了,底下的差役們也就一鬨而散了,趁着目前官府還沒反應過來,章子俊讓船老大趕緊開船,遠離此地,這個地方已經被地方官府弄的烏煙瘴氣,到處是鬥兇逞狠,自己爲了能脫身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

在碼頭上有許多的商船,有裝雜貨的,有裝水缸陶罐的,還有許多販米糧的,看到有船離開碼頭,才拍着腦門反應過來,紛紛解纜四散,逃離此地要緊。連那艘送葬船也在一聲爆竹聲響後開溜了,不一時碼頭邊跑的一隻船也沒有了,連碼頭上的一些搬運、小吃攤、小商販全跑了。

這一路上註定不太平,運河上開船還好說,可是進入永定河後的幽州地界,沿河兩邊全是大山深處就不那麼美好了,到處有水賊活動,不日船行至瓦窯堡村的意個地方,光天化日之下就遇到了一夥水賊,後面跟着一隻小舟,當時船老大憑着多年的經驗說道:“後面的船隻怕是水賊。”引起了章子俊的警覺,船上女眷躲藏船艙內不要出來,章子俊跟公上纓全副武裝起來,怎麼看,公上纓喜滋滋地興奮起來,臥槽,這小妞最喜歡打打殺殺,這些年來還沒改掉以前那種江湖快意恩仇,不一會前面三隻小葉舟迎面而來,船老大慌了,大喊大叫着有賊啊有賊。

章子俊吩咐船老大道:“遇賊不要慌,只管往前,不管發生什麼事,船帆不能下來,把船舵掌好,一旦船走偏或是慢下來,就逃不掉了。”讓船老大的兒子守護着船帆,而自己帶着二個後生去了船頭上,三支燧發槍全部裝好彈藥,二個後生一人一枝抱着,等章子俊打一槍後,就能快速地換槍,二個後生小子就快速裝填彈藥。

因爲船老大的船大,不怕相撞,能撞翻最好,三艘小船就是當地漁民的捕魚船,每船上五六人,很明顯這些人來者不善,因爲手中握着刀,有些人拿着竹杆子,這些竹杆子可不是普通撐船用的,在竹杆子一頭是有鐵鉤的。

章子俊知道喊話沒什麼用,所以就在船頭上架起了燧發槍,只等行到有效距離就開槍,盜賊,即小偷和強盜的統稱。特別是明清時期,盜賊活躍,綠林大盜、響馬渠魁、江洋大盜等形形色色的盜賊在各地出沒無常。

盜賊大致可分爲陸地盜賊和水域盜賊兩類。也有陸地和水賊相勾結的盜賊,在運河中的盜賊一般不會搶劫過往客船,主要搶劫糧船,明代糧船主要是漕船和白糧船,運軍駕駛漕船運送漕糧,民戶駕駛白糧船運送白糧。此外,天津至通州水淺時,漕運糧食需換體型較小的撥船(亦稱駁船)轉運,故撥船也屬於糧船的一種。

歷年來修浚運河主要就是爲了運糧進京,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糧船從京魯運河經過,成爲盜賊偷搶的主要對象之一。就說前幾年景泰六年,進京運河沿線有盜賊出沒,劫糧船、殺運軍,“沿漕河,盜賊橫甚,漕軍爲有殺掠者”。後有盜賊李自名等在濟寧等地,“剽滷漕糧船隻,殺傷運軍”。隨後有盜賊在石佛閘劫掠糧船,“戊戍,至石佛,盜劫運舟,殺一人,傷一人”。

除了搶糧船外,還有一塊肥肉就是官船,官船,是指文武官員乘坐的船隻。大運河是明朝時期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很多官員外出(包括公幹、返鄉、採辦等)都選擇走運河水路,因此每年也會有大量的官船從京魯運河通過,成爲盜賊覬覦和偷搶的另一重要目標。

就說 永樂十九年,嘉興通判陳原佑、黔陽縣丞翁良興以及閣臣文敏親屬文義、文讓一同乘船進京,在東昌府境內被盜賊搶劫。隨後七月,有盜賊在通州與香河之間搶劫南京進貢內臣船隻,搶去行李等物巨多,因爲這些太監的油水實在是多。

來年的四五月間,國子監祭酒陸深從京城坐船南下,從桑園至七級閘,一路有盜賊騷擾。因爲陸深實在拿不出什麼值錢貨,還好沒有傷及人員。東平安山至濟寧長溝之間有成羣盜賊在運河沿線搶劫官民船隻,“聞安山、長溝上下盜賊百數爲羣,白日行劫官商船,經過如履虎尾”。

運河大盜陶文、趙三等在七級閘搶劫千戶安國官船,搶去官銀一千九百餘兩。更有盜匪在漷縣盜劫刑部官員熊履初船隻並殺傷家屬。

看看,在古代行路也是一種風險,弄不好家破人亡,這些只是牛毛,還有許多小賊小盜更難對付,專門偷搶民船,就是不定地騷擾你,讓你每時每刻在不安定中,直到能滿足這些盜賊的需求爲止,接着下一站接着有盜賊接力上。

京魯運河上民船往來頻繁,也是盜賊作案的重要對象。早在洪武年間,即有蘇州衛卒扮作盜賊,趁夜在河西務搶劫客船。“蘇州衛卒十餘人駕舟運餉,泊河西務,夜劫客舟”。永樂初,有名爲泰邦的商人乘船進京貿易,在張家灣被盜賊王甲、王乙搶劫殺害。到了目前成化年間,商人眭敖、眭祥父子從北方運貨南下,至臨清時,有盜賊扮成傭工,受僱上船,準備在途中殺人越貨,結果被二者發現並解僱。

江蘇泰興人張某病逝於京,其子扶柩回籍,船至濟寧時遭遇盜賊。還有天津運河有船戶借販鹽爲名趁機搶劫,“天津沿運河皆屯所,曩無司庾之人,時有奸人駕舟假名販鹽,乘閒攘劫”。

這些盜賊的身份複雜,來源廣泛,包括漕運軍丁、糧船水手、糧船短纖乃至尋常百姓都有淪落爲盜賊,偷搶運河船隻的現象。而不同羣體的處境不一,導致他們作案的直接原因也有所不同。

漕運軍丁差役繁重、入不敷出,甚至破產,負擔過大。這是導致部分軍丁在運糧途中偷竊、搶劫的直接原因。同漕運軍丁一樣,糧船水手出運過程中也面臨各種困難,勞動艱苦,而其收入比軍丁更低。水手往返運輸一次僅僅得銀三兩,如以最低6個月時間計算,每天最多得錢六十文左右,不足以餬口。因此常有在船偷竊的行爲,“今所號爲水手者,皆沿途顧募無籍貧民耳。往回與值三兩,得錢之後,往往逃去,及其在船之時,復多方凌辱旗甲,鼠竊狗偷,甚受其累”。

還有運弁剋扣糧船水手工錢的現象,導致其收入減少,引發報復性的偷搶。例如,應天衛指揮耿秉孝船隻在河西務丁家莊遭劫,後來查明,搶劫者正是受僱的漕糧水手,因工錢遭到耿秉孝的剋扣而搶劫,“揆其劫殺根因,鹹稱本官克減所致。今武清縣見獲強賊陳二、傳二供稱應天衛水手姚益、王二與杭州衛幫內水手劉三等十五人,俱系各衛水手”。可見,糧船水手收入較低,是導致其淪爲盜賊的直接原因。

就在去年常州幫王益周糧船遭到搶劫,作案者是短纖段老四等人,因爲貧苦而萌生搶劫念頭。劉權之眷船在靜海縣曹家堤被搶劫,作案者也是短纖,因無人僱傭拉縴兼之中途所帶銀錢用盡,故合夥起意搶劫。奇豐額眷船在臺莊丁廟被搶,也是因爲短纖“缺少盤費”。可見,糧船短纖爲盜主要是被生計所迫。

而這一次章子俊碰到的盜賊在大山中的永定河上,這種盜賊是山賊演變而來,太不地道,也會傷人性命,什麼都搶,連女人也不放過,要說以上的盜賊只是生活所迫,而永定河上的盜賊是毀人性命,所以章子俊也沒好說的,發現情況就開幹了。

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序章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八章 景泰元年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
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序章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八章 景泰元年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