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

馬六甲總督給許鬆的答覆就是沒有答覆。

這樣一來,許鬆免不得滯留在馬六甲數日。就在許鬆滯留馬六甲的時候,朱厚煌在東雍也不是什麼也沒有做的。

“殿下,這第一艘漁船已經修建好了。”李大工對朱厚煌說道。

作爲朱厚煌關注的重點工程之一,造船場的工匠日以繼夜,短短十日功夫,第一艘樣船就已經完工了。

朱厚煌說道:“李大工,你要注意身體,記住我的要求,將所有配件標準化分割,你只需管圖紙,和分派工作就可以了。”

李大工說道:“呵呵,殿下,老朽都習慣平日裡動手,這一年沒有摸木料,讓我難受之極。該不了了。”

朱厚煌看向新建成的漁船,只覺得新建成的漁船上還帶着刺鼻的桐油味道,朱厚煌反而覺得有些新鮮。

不過朱厚煌看到船上的東西,也不知道這些漁網該怎麼用,他對身後的鄭深說道:“這是第一艘船,就交給你,你必須熟悉操練這一艘船,並且訓練熟練的漁民,還要尋找漁場,今後東雍糧食供應一部分就要從海上來。”

鄭深說道:“是。臣定然不負殿下所託。”

鄭深帶着一羣本家兄弟長輩叔伯一起上了船,幾十個人一起撐起了這艘漁船,雖然說是漁船,但是朱厚煌希望這一艘漁船能夠航行的遠一點,所有船隻的體積比較大。

在朱厚煌目送之下,這一艘船淹沒在汪洋之中。

其實朱厚煌並不明白,他所謂的遠洋捕魚跟現代的遠洋捕魚的根本是兩回事情,現代的遠洋捕魚,每一次出發都要在海面上飄蕩幾個月之久。

但是朱厚煌所謂的遠洋捕魚不要說這海面上飄幾個月,就是飄幾天,最開始捕撈的魚就會發臭了。

朱厚煌所有能做的不過是讓漁船在海面上多待一段時間而已。

當鄭深的漁船消失在海面之上,朱厚煌嘆息一口氣,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工作上,許鬆遠赴馬六甲。許鬆一攤子事情,就拉下來了,少府在朱厚煌的設計之下,是王室領導之下。所以許鬆一扔攤子,朱厚煌不得不回去幫老婆的忙。

不過朱厚煌也挺喜歡這樣的事情,因爲他覺得他在做工業計劃,雖然少府的主要幾個場子,還是鹽場,鐵場,船場,金礦與鐵礦煤礦。頂多再有一個磚窯。

這些在朱厚煌剛剛弄出來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個小作坊而已,但是在東雍的各種需要之下,好像是被吃氣球一樣被吹大。

朱厚煌現在要做的就是每一個礦產的規劃。

鹽場的規劃最好做,只需看看有多少適合曬鹽的灘塗就可以了,沿着東雍西岸尋找地方就行了。只要再以灘塗的面積,反算出來曬鹽需要的人手就行了。

鐵場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鐵廠產出,雖然與工藝有關,還與原材料有關係,所以光看鐵廠,不看鐵礦,也沒有什麼意思,更關鍵的是這些鐵廠與鐵礦都在北港,臨近原材料產地。朱厚煌現在沒有時間去北港視察,朱厚煌將鐵廠鐵礦放到一邊,剩下的就是船場了。

朱厚煌剛剛從船場過來。自然無須再看了。剩下的磚窯卻得到了朱厚煌的重視。

朱厚煌建造磚窯的初衷是燒水泥的,但是水泥還沒有燒出來,卻引大員建設,需要大量的磚石。反而從實驗水泥窖的地方,變成了專職燒磚的地方,也因爲陸完大搞基建,所以這個磚窯的磚從來沒有夠用過,所以實驗水泥的地方,變成了大型磚場。

朱厚煌準備明天去磚場看看。

他伸了一下懶腰,看外面的天色,卻發現的天色有些暗了。

朱厚煌不由的擔心起來鄭深。

“也不知道鄭深的情況如何了?”朱厚煌想道:“有沒有出現意外啊?”

就在朱厚煌想鄭深的時候,鄭深也在海上與風浪搏鬥。

剛剛出海的時候,還是風平浪靜。他們順着洋流向南航行,這時候的海洋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漁民打擾了,鄭深遠離海岸之後,一網打下去,就有大大小小的海魚都中招了。雖然不是滿網但是也差不多了。

鄭深大喜過望,他身邊的一個長輩看到這個情況,漏出一個不知道誰悲是喜的表情,帶着哭腔說道:“如果當初就能出海打漁,我們鄭家何至於淪落當賊啊?”

在一些鄭家老人看來,雖然當海盜瀟灑的多,但是卻比不得當百姓時候清白,一直一來耿耿於懷。

鄭深勸慰道:“阿伯,我們現在已經不是賊了,我們快些打漁,。打完漁就回去吧。雍王殿下還等着我們的。”

“好,快點打漁。”

也不知道這樣好漁情,激起了他們打漁的豪情,還是海洋裡面的漁特別之多。

他們每一網都沒有落空,雖然並不可能每一網都是滿的,但是積累下來,不過半日的功夫,就能將整個船裝得差不多了。

鄭深不敢在船上裝着的太滿,必須留一些餘地。這才停止了打漁,轉向向大員而去。

不過在回去的路上起風了。

裝滿了魚的船隻,風浪之中不由自主的晃動。鄭家的人雖然都是老手,但是這一艘船畢竟是磨合的新船,不是那麼容易配合自如的。他們在風浪之中,花費了好大的功夫,這才轉到正常的航道之中,只是來到大員的時候,天都有些黑了。

當漁船一靠岸,朱厚煌立即得到了稟報。朱厚煌立即出來看看。

已經開始變得昏暗的天空之下,一艘漁船緩緩的靠岸,朱厚煌掃了一眼,就發現這一艘船吃水很重。朱厚煌心中一喜,已經預感到有好消息了。

果然,船剛剛靠岸,人還沒有上岸,就有一條海魚奮力飛躍而出,跳在棧橋之上。

是一條碩大的海魚,有數尺之長。

鄭深緊跟這一條海魚之後,上了棧橋,一上棧橋就按住了海魚,他剛剛死死的按住海魚,大聲喝罵道:“讓你還往哪裡逃。”

漁船上的人手不夠,作爲捕魚經驗最淺薄的鄭深,就派給看管這些捕獲的魚。

這次收穫很大,不僅僅船艙之中被填滿了,還在甲板上堆積了不少,所以纔有剛剛的一條勇敢的魚兒,逃了出來。

只是他沒有看見朱厚煌居然來接他。他擡頭一看,發現朱厚煌居然在,再低頭看去自己,卻見自己身上大片大片的魚鱗,還有一些被魚鱗撕破的衣服缺口。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劃破的傷口飛濺出來的血液。以及一身難聞的魚腥味。

他根本不知道怎麼面對朱厚煌。

朱厚煌卻不在乎這些,他目光看到船上的魚山魚海,問道:“這一次收穫如何?”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去問,就能看到結果。因爲結果就以及在朱厚煌的眼中了。

鄭深說道:“多謝媽祖娘娘保佑,這一次滿載而歸。”

朱厚煌一聽這四個字心中大喜過望。

這漁船雖然並不大,但是滿載而歸,也有好幾十噸重,即便是打個折扣,也要十噸上下的魚獲。

即便是魚肉與大米一比一兌換,也是一百多石糧食,一石糧食大概等於現在的一百二十斤。魚肉的營養要比大米的價值高的多。

如何朱厚煌大規模建造的漁船,幾十艘上百艘的漁船將給東雍帶來大量的魚獲。可以彌補東雍的糧食缺口。

想到這裡,所以朱厚煌看向這刺鼻魚腥味的船隻,一時間也忽略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