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

衝過安慶城西南角,許泰只覺得豁然開朗。

眼前一半是煙波渺渺的江水,一半是烽火陣陣的戰場。詩情畫意與鐵血猙獰分割開來,形成一張奇特的畫卷。

不過,許泰沒有將注意力放在長江之上,而是將他的注意力放在正在攻城的軍陣之中。他只是匆匆看了一眼,立即在大腦之中冒出這樣一個念頭,那就是“賊可破也。”

www✿tt kan✿c○

首先,在許泰的眼中,寧王軍的訓練雖然不錯,但很多地方並沒有訓練到位。其次,寧王軍在經過了幾乎一整天的戰鬥之後,早已身心具疲了。正是擊其惰歸的時候。

但是,許泰立即將注意力放在城頭之上。因爲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必須在安慶城中有人配合。如果沒有人配合,許泰不敢將自己至於死地。

不管怎麼說,寧王軍還是巨大的人口優勢。

他擡頭一看,迅速的從城頭上發現了朱厚煌。

朱厚煌也看見了許泰,兩人遙遙對視一眼,拱手致意。

許泰立即知道,他心目之中最後一張拼圖,完善了。

許泰猛地轉身,對身後的人大聲高呼道:“弟兄們。前面有數萬敵軍,你們怕了嗎?”

“不怕。”衆士兵大聲高呼。

許泰說道:“當今天子重用軍功。只有立有軍功,公候不在話下,但是天下太平,那裡還有戰事,今日諸君大幸,能做爲平叛先鋒,功名利祿自當戰場取,兄弟跟我殺。”

許泰言語未畢,就已經身先士卒衝了出去。

這士卒是跟着許泰時間很長的老兵,即便此刻沒有馬匹,還是自然而然的組成一個衝鋒的鋒矢陣。好像是一柄快刀一樣,向寧王軍殺了過去。

首當其衝的並不是別人,正是王綸所部。

王綸所部的潰兵,正在許泰所部最前面。許泰死死的咬住這些潰兵後面,驅趕這些潰兵,向寧王大軍的軍陣衝過去。

本來已經在攻城戰之中,打得非常疲憊的寧王中軍。發現了這裡的變故,頓時大吃一驚,立即有幾個人上前,說道:“潰兵左右逃離,敢衝擊軍陣者殺無赦。”

只是他們話音還沒有落下,潰兵就已經稀裡糊塗的衝進 軍陣之中。

不是他們不想左右迴避,也不是他不知道左右迴避,不能直接衝陣。但是時間根本就來不及。

因爲追在潰兵追後面的人是許泰,許泰駕馭着追擊的速度,讓這些人只能直線逃竄,凡是有一點左右逃竄的舉動,立即被追上去殺掉。

所以這一羣人明知道,這樣衝擊軍陣,是要犯軍法的。但是在早死一會兒,還是hi晚死一會兒的選擇之中,還是選擇了後者。

寧王中軍軍陣警告再三,見沒有一點先效果,立即一揮手,萬箭齊發。跑的最快的人,一個個被射城了馬蜂窩。栽倒在地。

但是後面人依舊踏着前人的屍體撞進軍陣之中。

一時間屍體與長槍的撞擊之聲頻繁的出現,長槍入肉的聲音,槍桿折斷的聲音,人體倒地的聲音,一時間奏成一曲獨特的交響樂。

衝在最前面的潰兵,幾乎在第一輪接觸之後,都被方陣之中的長槍給捅死大半。

但是對許泰來說,這情況實在是再理想不過了,寧王中軍的方陣還沒有從捅死胞澤的巨大心力衝擊之中回過神來。真正的敵人,纔剛剛冒出頭來。

許泰穿着這一身鮮亮的盔甲,合身撞進軍陣之中,最前面幾個人如同砍菜切瓜一般,送他們上路。

這時候軍陣之中才算是如夢初醒。許泰如同刀刃一樣狠狠的插了進去,但是也受到四面八方的圍攻。幸好許泰的身後的士兵維持住陣型不變,護住了許泰兩側的空檔,讓許泰只需要面對前面的敵人就可以了。

朱厚煌戰在城牆之上,看得激動不已。許泰千餘人,就好像一柄快刀一樣,攔腰給了寧王中軍一刀。正在攻城的人紛紛回首去看後面的情況,哪裡還有心思攻城啊。在加上朱厚煌帶來火槍手,拼命的射擊,本來有一絲髮熱的佛郎機炮,也在拼命的發射,好像根本不擔心,火炮炸膛的問題。

寧王中軍,無可奈何退了下去,遠遠的離開的安慶城,安慶城上一陣歡喜,他們歡呼雀躍,幾乎要蹦起來一樣。

朱厚煌雖然不想打擾他們的狂歡,但是已經說道:“事情還沒有結束,我們必須準備好接應,援軍進城,所以請大家鼓足勇氣準備出戰。”

“是。”

士氣快爆棚的安慶青壯,。大聲高呼,好像自己出戰必然大獲全勝。雖然朱厚煌並不覺得,他們這些人的士氣如何,但是士氣高一點總是比士氣低一點好。

朱厚煌將所有精挑細選的高手,以及火槍手都藏在城門附近。隨時準備出戰,給寧王中軍來上一個驚喜。

就在朱厚煌在城頭上默默等候的時候。寧王那邊早已勃然大怒了。

“這就是你的計劃?”寧王惡狠狠的說道:“號稱萬無一失的計劃,就是這樣嗎?”

“殿下贖罪。”劉養正不得不下跪下來,表現出充滿慚愧的表情,但是在劉養正內心深處,卻不以爲然,在劉養正看來,強攻堅城,本來就是下下策。選擇攻城,就要承受起攻城不下的後果。

“孤不要什麼贖罪,孤要的是辦法,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寧王大怒道:“那麼就一點辦法也沒有嗎?”

所有的謀士都做低頭沉思狀,好像在認真思考的樣子。

寧王再次看向劉養正,說道:“劉先生你來說。”

劉養正是寧王在軍事上依賴的謀主,寧王就是對劉養正有太多的不滿,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此刻他離不開劉養正。

劉養正說道:“殿下,臣苦無良策,爲今之際。只有退兵了。”

“退兵。”寧王怎麼肯?他總共幾萬精銳,在安慶城下已經傷筋動骨了,卻沒有絲毫收穫。反而灰溜溜的退兵。

即便是寧王再不通軍事,看得也很明白,今日就是彼此的一口氣了,誰能將這一口氣咬牙到底,誰就撐過去今日。

但是這個時候放棄了,簡直是爲山九仞功虧一簣。

正在寧王暗自生氣,想硬挺着的時候。忽然一個人來報:“報,殿下,前陣潰退。”

寧王幾步登上了望車,極目遠望,發現東南第一個方陣,已經被生生的擊潰了。

寧王全部人馬幾乎將安慶城之西全部佔據住了。從南到北,一個方陣接着一個方陣,每一個方陣,也就數千人馬。是野戰之中的基本單位。這一個自成一體的方陣可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更何況,寧王看的出來,這一個方陣崩潰,並不是災難的結束,反而是災難的開始。

緊接着,敵人驅趕着潰兵向下一個方陣趕了過去,以這樣的情況,恐怕第二個方陣也難逃崩潰之難。

事情果然是無法挽回了。

寧王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他這一刻有些後悔了,後悔當初沒有聽勸告,長驅直入南京城下,而在安慶城下留戀不去。今日一敗之後,恐怕四方都會看請了他。他與正德相比,本就是弱勢,如果,再敗仗連連,天下之間的人心向背,用腳趾頭想,就能想出來的。

不管他是多麼痛苦,該做的事情,還是必須做的,他咬着牙說道:“撤軍。”

只是他這個時候才下令撤軍,未免太遲了一點。更不要他的命令傳達到陣前,還需要一段時間。

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
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