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

大毛拉帶着微笑說道:“殿下,我已經安排好了,只要一聲令下,我就替殿下處理張家。”

渤泥王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忽然外面有隱隱約約的喊殺之聲傳進王宮之中,渤泥太子猛地站起身來,說道:“你到底準備做什麼?”

大毛拉說道:“爲殿下清除叛逆。”

渤泥王倒吸一口氣,立即明白了大毛拉的意思,大毛拉就是想借助渤泥王的名義將張家連根拔起來。到時候即便是大明要報復,也不是對他們,或者並不是主要對付他們。他們也與渤泥王聯繫在一切。

大明想對付他們,就要對付整個渤泥國。

這樣一來,成本就會大大的增加,這樣一來,也許大明也就會放棄對追究張氏之事。反正不管怎麼說回回教都站在後面。

渤泥王的臉色從憤怒轉爲平靜,他開始仔細思考,到底要怎麼做。渤泥王不管怎麼說,都是渤泥之主。所以在渤泥,在古晉,還是渤泥王所能控制的實力最爲強大。他如果想救,還是能救下。

能不能救是一回事?要不要救是另一回事。

渤泥王要仔細的權衡利弊。

救下張氏容易,只需現在渤泥王下令出兵便是,但是一來,渤泥王要面對敵人,就是回回教、回回教在渤泥的影響力很大。即便是渤泥王也不能保證回回教對他士卒的影響力。會不會讓他們臨陣倒戈。

回回教的所做所爲也有一個隱藏的目的,就是要讓渤泥王室表明態度,是與回回教爲敵,還是與張氏爲敵。

渤泥王緩緩的出一口氣,說道:“今天我什麼也不知道,時候不早了,我要休息,大毛拉請便。”

渤泥太子此刻也明白過來。原來回回教正在對張家動手,他頓時大急。說道:“父王,爲什麼不去救張家?”

“放肆。”渤泥王一甩手,砸在渤泥太子臉上。渤泥太子被這重重一擊,整個人一個趔趄,差一點栽倒在地上。

渤泥王對大毛拉,說道:“大毛拉請便。”

大毛拉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不再說話了。起身離去了。

渤泥王等大毛拉離去之後,說道:“你身爲太子,當想辦法維持渤泥基業爲重,如今張家牆倒衆人推。想要維持張家就是回回教的敵人,不去說渤泥小國有沒有與回回教爲敵的實力,就說爲了一個張家,值不值得這樣做。”

渤泥王太子身子一僵,他怎麼不明白渤泥王的邏輯。

與大明和回回教相比,渤泥國就是一個小勢力。雖然回回教遍佈整個南洋,但是回回教是一個宗教,在有些國家佔據統治地位,勢力雖然龐大,但是畢竟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不過也不是渤泥王室能夠對抗的。

不說別的,只要王室與回回教之間對立,對於渤泥王室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危機。爲了一個張家不值得這樣做。

渤泥王室甚至做好準備了,如果大明施加壓力,渤泥王室正好將大毛拉拉出去頂賬。重重善後準備,渤泥太子都能想得到。但是他就是沒有想到該怎麼去救張家,收益與付出根本不成比例。

讓渤泥太子心急如焚。

怎麼辦?到底該怎麼辦?渤泥太子不由的在心裡暗地急速思索。

在他思考的時候,張家這裡已經開打了。

倉促之間,張庸也沒有太多的準備,不過臨時將家丁召集在一起。不過回回教的人也都殺了過來。

回回教大多數手持彎刀,身披白布,衝了過來。不過被張家圍牆擋住了。

他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到一根木頭,用這個一根木頭重重的撞擊在大門之上。張家們被撞開了。

只是張家被撞開之後,並不意味着剩下的戰鬥就變的容易起來。

就被門打開的時候,無數根利箭射了出來。

張庸早已將張家所有的戰鬥力,都集結起來,將張家的壯丁放在外面,而所有的親眷都在內院,重重防護。

張家的附近佔據地方很大,張家的家丁家眷都安置在張家大宅之中。不僅僅爲了張家,就是爲了自己的親眷,也會拼死作戰。

比起外面的回回教徒,張家的家丁的作戰意志要強大的多。

而且張家雖然這麼多年在古晉,但是作戰體系還傳承錦衣衛的手段。只是有一點走樣了。

不過還是用弩箭,長槍,長刀。

無數弩箭封鎖了門口狹小的空間。衝進來的白衣教徒都被弩箭射死在門口。

外面的回回教徒也白癡。他們人死多了,也知道門口是一片死亡之地,於是乎,其他人紛紛翻牆進去。

一層層院落,一層層的人開始逐屋爭奪。長刀與長槍之間,無數人的廝殺之聲,不知道什麼時候,一處處火頭冒起來。

張庸先是在最前面壓陣,不過回回教徒戰鬥力不行,配合不行,但是卻有一股狂熱勁,比一很多人都厲害,還佔有人數的優勢。

即便張家家丁戰鬥意志還行,但是大事卻無法挽回了。

張庸跌跌撞撞的走進內室之中。

“夫君。”一個婦人走了出來,攙扶住張庸。說道:“今天是怎麼了,怎麼會是這樣?”

這個女人是張庸的夫人,也是張翰與張珏兩個人的母親。

他現在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怎麼回事?好像忽然之間,一切都變了。

張庸說道:“夫人,對不住你了。有些事情我一直瞞着你。我是大明錦衣衛的千戶,是大明錦衣衛暗樁。”

“原來夫君還是朝廷命官。”這個女子說道。

這個女子不是古晉人,是張庸好不容易纔找來的漢人。這也是張家的傳統,娶妻必須娶漢妻,納妾就不限制了。

在明人的眼裡,渤泥的官,根本不算是官。只有大明的官職,才能稱得上朝廷命官。

“可惜,我這個朝廷命官,要害你陪我死了。”張庸說道。

張庸夫人立即緊張起來,說道:“夫君,孩子們怎麼樣了,翰兒,珏兒怎麼樣了?”

“放心吧。”張庸說道。“孤已經安排他們走暗道了離開了。”

“這妾身就放心了。只要孩子們能活下來就好。妾身就放心了。”張庸夫人說道。

張庸夫人說道:“妾身自從跟了你之後,就與您同生共死了。死不死什麼的,妾身早就不在乎了,能與你一起死,妾身也沒有遺憾了。”

張庸說道:“苦了你了。”

隨即張庸將早已準備好的油料,澆滿整個院落。張庸再次準備好長劍。站在院落門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摸出一柄長劍。一邊喝酒一邊看洶涌衝過來的敵人。

張庸將手中的長劍握在手中,只聽見叮叮噹噹的戰鬥的戰鬥之聲,越來越密集。最後嗎,能的一哼。張庸的聲音完全停了下來。

張庸夫人臉色一動,眼睛之中眼淚一轉,恨不得流下淚來。她知道,她的夫君已經不在了。

他坐在梳妝檯之前,將頭飾一一收拾起來,長長的半分落了下來。

急促的腳步聲衝了進來,忽然一個人高呼道:“這裡有一個美人。”

張庸夫人雖然有些徐娘半老,但是依然有幾分姿色。引得這些狂信徒一陣騷動,這些教徒從來不是守清規戒律。

這些人看到有一個美人,就爭先恐後的闖了進來。

張庸夫人拿起一個火摺子,輕輕拔開一個火頭,一吹,將火苗吹起來,然後隨手一扔,將火摺子扔在地面之上。

火摺子點燃地面的火油,瞬間沖天而起,將整個房間籠罩在火海之中。

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
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