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

黃士龍對現狀很滿意。

黃士龍的大仇已經報了,黃家再次遷回了金門。

以黃士龍的權勢,黃家自然而然霸佔了金門附近所有利益,黃家甚至可以說是金門黃家了。將來縱然黃士龍封伯封侯,恐怕也甩不掉金門這個名頭。

瞭解全家大仇之後,黃士龍變得開朗起來,他對雍軍北伐的情況,沒有一點擔心,因爲他有把握,即便雍軍在大陸戰敗之後,黃士龍也能爲他保全東雍。

只要保全東雍,黃士龍本身的榮華富貴就能保住,說不定,雍王會給更多。

這一點,讓黃士龍更不擔心雍軍戰敗,況且到現在爲止,還看不出一點戰敗的跡象。

姚江並不寬敞,即便是到了這裡,也是如此,與寬闊的大海相比這裡根本就是一道小水溝,但是在小水溝之中的水戰,更加瘋狂與慘烈。

“轟。”一枚佛郎機炮的炮彈砸進水中,砸出一道數米高的水花。

佛郎機射程有限,但是雖然說有限,但是在這一片河道之中,有限的射程根本就夠了,雍軍的營寨與寧波城隔河嚮往,稍稍偏西一點,所以說黃士龍佔據了上游的優勢。

不過這一帶地勢平坦,水流也不急。所謂的上游優勢也沒有什麼用處。

雙方不過一會兒就撞在一起。

浙江的水師佔據了數量優勢,這種幾十人的小船,好像是水蜈蚣一樣飛竄的到處都是,他們的佛郎機炮也和雍軍的佛郎機炮一樣瘋狂的發射。

但是雙方的命中率,卻是差太遠。

浙江船隻雖然沒有行走如飛,但是無時無刻不在航行,速度遠超過了雍軍的沙船,而且沙船塊頭大,所以浙江這邊的炮手雖然不如雍軍精良,但是命中率卻是一等一的。

而雍軍的炮手雖然經驗豐富,可以說在炮兵水平之上,雍軍水師的炮兵水平遠在雍軍陸師之上。

不過,水上射擊本來就誤差在,沒有誰能百發百中,這是時代侷限性,而且浙江的船隻跑的這麼快,根本不好瞄準。

不過雙方捱上一炮的後果,也大大不同,浙江的這些船隻,本質上是運輸船,是民船。根本加固過,下面不過是一層薄薄的木板而已,一炮上去,能拆下來不下的船板,這船不沉也差不多。

因爲失去速度的話,立即會被無數炮彈集火打擊。

而雍軍的船隻卻不是這樣。

雖然這船隻也是明船,畢竟雍軍正式的軍艦隻有兩款,也就是福船改型,在福船的基礎上加裝炮位,並進行加固,朱厚煌剛剛來到東雍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戰船。

後來,就是東雍型戰船。

這個就不多言了,剩下都是屬於民船。

不過沙船再怎麼也是穿洋過海的,如果不堅固的話,會被風浪給打散架的,在大海之上,其實火炮的威力,遠遠比不上天地之威。

所以沙船本質上比河船堅固的多了,中上一炮不過是打出一個洞而已。

而且這船雖然是民船,但是船上的人並不是民人,而是雍軍水師之中精挑細選的好手,雍軍在與佛郎機大戰的時候,早就學會了怎麼承受傷害。

這邊被佛郎機炮打出一個個洞,船裡面就有無數士卒,冒着炮火,再加緊修補,雖然所謂的修補不過是在上面釘上一塊木板,堵住不讓漏水,然後想辦法將船中積存的水,全部弄出來而已。

所以說雍軍承受傷害的能力要強過對手。

不過,浙江水師也不都是來拼命的船隻。

“大人,火船,火船。”船頭上桅杆之上的瞭望手大聲呼喊,聲音之中充滿的驚慌。

黃士龍也看見,卻見一艘艘船隻上,載貨非常多,看上去,但是吃水非常淺,與空船相差不大,以黃士龍在大明水師之中廝混半輩子的經驗,還看不出這是什麼東西。

黃士龍唯一慶幸的是,黃士龍佔據上游優勢。

黃士龍立即下令道:“與敵船脫離接觸,所有炮火先打火船。”

可是啊,戰爭是雙方的,並不是說你不想與敵人接觸,敵人就不想和你接觸了。

“咚。”一艘火船撞在沙船之上,火船前面早就釘上一塊釘板,這一塊釘板,上面的長釘好像是槍頭一樣,一個個有匕首長短,乘着幾十個人拼命划槳的力道,猛地撞在沙船之上。所有划槳的人,猛地跳進了水裡面。立即拼命的向下潛。

“砰砰”的火槍之聲,對準他們拼死開火,畢竟火船是東西,大家都知道。火船一靠上來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一艘船完了,又豈能放過他們。

立即有幾縷鮮血從江面下面冒出來。

不過,此刻也沒有人注意到這裡,因爲火船上大火已經熊熊燃燒起來,長長的火舌好像是繩索一樣,拼命的向沙船上面舔。

“棄船。”船長不得不下達這個命令,

畢竟在他看來,這艘沙船不過是臨時的急就章而已。爲什麼?因爲這些精銳水手,是從整個雍軍水師範圍之內抽調的,因爲是雍王要用,幾乎是雍軍水師精銳了,所以他們的價值遠遠在這一艘沙船之上。

這些人立即棄船,乘小船準備離開。

“轟。”一聲劇烈的爆炸之聲,將一個東西重重掀起來,重重的砸在江面之上,激起沖天巨浪,瞬息打在小船之上,整個小船都在左右搖擺,這些水師差點的掉下來。

有的人眼尖,看得分明,正是一門佛郎機炮,剛剛的爆炸,不是別的,正是一部分火藥被火焰引爆了。

而且這還不是結果,一艘明軍的船隻衝了過來,這小船附近偏過船隻,一門填裝好的佛郎機炮緩緩的對準了小船。

小船的士卒大驚,有人跳船,有人舉起了火槍,對準對方,在對方沒有發射之前,已經先開槍了。打出一片凌亂的齊射,對面的船隻上也栽下來好幾個人,但是在佛郎機炮還是按時的發射了。

“轟。”

是一片散彈,沙船上面的小船,不過是一個舢板而已,根本是躲無可躲,被轟個正中,一炮將小船上面的人都給清空了。

不過,這一艘船的後果也不好,因爲另外兩艘沙船也殺了過來,十幾門佛郎機炮瞄準了他們。一瞬間一起開火,這一艘船周圍瞬息激起十幾道水柱。而他的船頭也中了一炮,被打出一個大大的缺口,江水一瞬間倒灌進去。

這船一時間沉不了,雖然船隻沉不了,但是再也快不起來了。

有時候失去速度,就意味着死亡。一輪又一輪的集火,打過來,這一艘船根本沒有那麼好的運氣躲過所有,一連中數彈,這艘船被打成好幾片,上面一個活人都沒有。

火船攻勢還算成功,雍軍有三四艘沙船都被點燃了。不過,這也激怒了黃士龍,黃士龍見躲不過,也就不躲了。

沙船順流而下,衝進這些小船之中,一瞬間變成了亂轉。

而且在黃士龍的命令之下,所有船上都用火箭,遇見火船,先行將他們點燃。

雍軍船隻畢竟佔據上游優勢,即便是用人力逆流而上,也快不道什麼地步,最少不會讓人反應不過來。

似乎是被火船嚇着,凡是靠近的船隻都有一陣火箭打過去。

不得不說,黃士龍的辦法還真的好用,不一會的功夫,就有好幾艘火船,還沒有來到沙船旁邊就已經被引燃,熊熊大火就好像是水面上的火炬一樣。

火船一被點燃,船上的人就紛紛跳船,這船也就失去了動力,只能順利而下。

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九章 打虎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
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九章 打虎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