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

“韓相公的保證,南安侯也不必太當真。”方少羣還是和以往一樣,說話要多尖刻就可以多尖刻,對韓鍾這個秉國的相公,也沒有幾分尊重。

確實是如此,天子不行,宰相也不行。

韓鍾這十來年,正事沒做幾件,多半是爭權奪利,安插信用私人,以至敗壞朝政。

另外就是貪墨之風逐漸盛行,以大魏高薪養官的政策,官員貪污,實在只能說是末世的景像了。

“這個我明白。”徐子先皺了皺眉,考慮片刻,說道:“接下來最要緊的事,還是掃清劉知遠的餘黨。三司使,樞密院的人,兵部的人,禁軍的將領。”

方少羣點頭道:“總得十來天功夫,才得初步安穩,然後再掃清地方的,會有投效改換門庭的,要真的安靜下來,最少要半年。”

“在此之前,怕是還顧不上我,趕緊打發走纔是正理。”

這一次的大變亂,整個京師都是戰戰兢兢,匍匐在兵鋒之下,徐子先就顯得太銳利,太危險。要說斷然處置,定然又會惹動兵變,京師承受不起,天子也沒有這個臉面。

要留韓鍾,拿什麼藉口來處置與韓鍾一體的徐子先?

“天子和韓相公都會恨不得趕緊把我打發走。”徐子先笑道:“還好,鎖廳試就是後天。”

“其實鎖廳試只是對普通宗室給個上進之路,還有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是一個光彩的出路,比恩蔭好。以南安侯現在的地位人脈來說,考或不考,已經沒太大差別了。”

“總是要考的……”

徐子先也是知道,現在的他已經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和徐應賓當年設計的完全不同。

宗室如果不想守着爵位過一輩子,任那些沒有實權的虛職官位,就得考中文武進士,然後和普通的進士一樣授官,這纔會有實權。

這是太祖設計的制度,爲的是促使宗室奮發上進,不要當啃祿米的蠹蟲。

對徐子先來說,團練使可以虛,也可以實。國侯之位到手,加官進階不在話下,再有團練使一職牢牢在手,影響福建軍政大局也足夠了。

但最好的辦法還是考中武進士,如果想真的在短期內與趙王爭鋒,控制更多的地盤,考中武進士是最好的辦法。

宗室不得任安撫使,制置使,但徐子先不認爲這個祖制還能堅持多久。

崇德十四年後,天子對地方掌控越來越弱,已經有大量宗室蠢蠢欲動,任實職知州,知府,制置使的,大有人在。

“既然如此,還是要都堂急下堂札,確立功勞,一旦得中就自請離京,以安天子之心。”

就算有韓鍾進宮分說,天子肯定還不會放心。

經過今夜變亂,徐子先的聲望定然會更上一層,天子的警惕防範之心還不知道有多大,爲了省事,最好的辦法是急速離京。

方少羣雖然剛加入南安侯府的幕僚羣體,見事已經是十分明白,他的話算是委婉的提醒,徐子先不要以爲剷除了劉知遠就獲得了有利的地位,原本沒有心思,也會變成有心思。

徐子先點一點頭,他當然不會反對,爲人要有決斷,也要有野心,但不符合現階段力量和人心的野心,只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儲位不是現在能爭的,也爭不到,徐夏商的想法,終究也就是想法,老人家還是太天真了,事涉大位,孟浪行事只會使京師血流成河,事涉大位,天子絕沒有退讓的可能。

劉益的差事也辦完了。

這廝端的是心硬如鐵,任憑數十人不管是求饒,還是哀嚎,還是拉着頭髮,一個接一個的斫下頭來。

院中的血腥氣大的驚人,張虎臣卻是帶着人將大門重新封閉上,門頭和院牆,兩個角樓的大火也不去管,只要不蔓延開來就好。

人們只能留在院子裡,走動時都得小心避開腳下的血跡。

“這位吳國公怎麼辦?”劉益手中牽着徐子誠,徐子誠面色如土,嚇的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來。

“這位交給天子處置吧。”徐子先不願背上殺親的罪名,徐子誠爲惡不深,甚至談不上爲惡,就是一個被人不停當槍使的蠢貨,好歹也是自己的從堂兄弟,有這麼一層血緣關係在,徐子先沒必要替天子殺人,天子省心了,徐子先卻是得髒了自己的手。

“押起來。”徐子先道:“明天一早送到宮裡去,由天子處置。”

不管是誅殺,還是高牆圈禁,那都是天子要頭疼的事情了。

張虎臣這時走過來,說道:“外間有動靜了,象是金吾衛和羽林郎趕來了。”

“來的還真快。”徐子先笑道:“東角樓沒火,我們上去看看。”

張虎臣點點頭,帶着高時來等人在門前列陣,地上扔了一地的神臂弓,田恆撿起一柄,說道:“這可真是好東西,比最強力的步弓的力道還要大一些。”

神臂弓就是手、弩,是大魏禁軍最爲倚重的利器。

神臂弓,步人甲,都是軍國重器,而神臂弓地位還在步人甲之上,當然也是在腰張弩,蹶張弩,牀弩,八牛弩之上。

因爲輕便易攜,普通軍士都可以使用,其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有效射程二百四十步,最遠能射三百步,二百步外,能射入榆木。

弓力與威力最大的英式長弓相當,甚至猶有勝出。

而一個合格的長弓手,得練到身體變形,最少數年之功纔算合格。

一個神臂弓手,幾個月時間就能成爲神射手。

發射頻率快,拉動輕鬆,射程遠,定位準確,一個普通人也能成神射手,不得不說,這種輕便的手、弩,實在是最偉大的發明,殺人的利器。

比起秦弩來說,大魏的神臂弓技術更成熟,製造工藝也進步很多,從軍事學說,甲冑,戰馬,兵器,訓練,其實華夏的軍事實力是在不斷的下降,比如重騎兵的高峰在南北朝時期,鎧甲的高峰在唐,兵器的高峰也在唐,騎兵戰的能力,則漢唐不相上下,軍事學說,則發矇於春秋戰國,至秦漢達到高峰。

當然 ,學說是學說,具體的戰術在不斷變化,大魏的《武經總要》其實際意義,也不在孫子的兵書之下。

只有弩、弓,是大魏超過前朝的任何時期,不管是秦弩還是漢弩,都是遠遠不及大魏的神臂弓。

至於步人甲,其實就是唐甲的變種,相比唐甲的豐富多彩,種類繁多,而且大批量的製造,大魏就遠遠不及了。

神臂弓的射法,在武經總要裡是規定百二十步來訓練,理論上是可以射到三百步,二百四十步可以有相當高的命中率,但訓練時,就是以百二十步爲標準。

武經總要裡規定:神臂弓垛遠百二十步,給箭十支,取五中爲合格,軍中少得該賞。

百二十步,十箭中五爲合格,事實上很多禁軍將士都能十中七八,神射手的標準就是一百二十步全中,不中者就不要談神射這兩個字。

就算以步弓,神射手也是百步全中,甚至飛騎之上顛簸上下,也能在百步內、射中飄動的柳枝,那才稱的上神射二字。

不管是西羌,東胡,北虜,俱是有騎射之能,北虜的怯薛,西羌的遠攔子,馬鷂子,東胡的鐵甲馬,柺子馬,這些重騎精銳,俱是能馬上左右馳射的神射手,但在神臂弓前,他們的馳射都佔不到大便宜。

大魏缺乏騎兵,幾乎是以純粹的步兵對抗百萬異族的騎兵,靠的就是張虎臣手裡的這柄神臂弓。

“好東西……”張虎臣撫着榆木所制的弩身,由衷的道:“這真是我大魏的軍國利器,若是我們團練武卒有百柄神臂弓,上一次怕是要少死一半的人。”

那些烏合之衆組成的羣盜,哪能經得起百柄神臂弓的速射?

“東西再好,要看用的人怎樣。”劉益還是柱着障刀站在一旁,一臉無所謂的說道:“換了福州城裡的禁軍,拿着神臂弓來打江灘一戰,我看未必比我們強。再者說了,人家知道我們有神臂弓,戰法打算就會換一種,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張虎臣氣的笑出聲來,說道:“劉六指,你的意思是有好東西也不用?”

“用當然要用。”劉益理直氣壯的道:“錢多物好,打仗能壓着人打,人家血流成河,咱們不死人,這纔是最合算的買賣。”

“這話還說的差不多。”

“你別惦記這些東西,”劉益隨口道:“若是將財力用在神臂弓,鎧甲上,你的騎兵都想擴大,還有沒有可能?”

這一下張虎臣被徹底說服了,將手中神臂弓急速交給身邊的武卒,不想再多碰一下。

崇德十四年這一年,可想而知徐子先會大有收穫,未來在財力上,可能南安團練會更加充裕。一旦錢財夠使,則張虎臣很想把一都的騎兵,擴充爲兩個都,乃至三個都。

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要知道福州府城裡,也不過就只有五個都的騎兵,還沒有獨立成營,只是分散爲各都來使用。

象北方這裡,不僅有成營的騎兵,整個軍或整個廂都的騎兵建制都有,張虎臣現在還不敢想到這種地步,但最少他是希望自己將來能指揮最少一個營的騎兵。

五百鐵騎縱橫福建,也差不多夠了。

要是真的把財力用在甲冑和神臂弓上,如禁軍一般,張虎臣的騎兵夢可就破滅了。

說話間徐子先和方少羣,陳佐才,陳道堅等人都是上了東角樓。

角樓底下還有一些殘火,被武卒撲滅了,徐子先也不以爲意,攀梯上樓,十幾米的高樓,瞬息間也就爬了上來。

其餘幾個也是壯年和青年人,陳佐才和陳道堅也日常參加武卒的晨間訓練,身體素質相當出色。

方少羣雖然年不至三十,但在大參府邸起居都是純粹的讀書人作派,等他上角樓望臺時,已經最爲落後,而且氣喘吁吁。

“真是郎衛來了。”徐子先向方少羣點頭一笑,笑容真摯溫和,無形之中,給人一種親和信任之感。

對方少羣來說,眼前這位比自己還小好多歲的南安侯,短短時間的感覺就是相處起來,比劉知遠要容易的多。

“白虎旗。”方少羣眼眸一縮,指着郎衛之前的一面碩大的旗幟,說道:“如朕親臨,還好他們來遲了兩刻功夫。”

徐子先也是看着那面旗幟,看起來有些舊的舊物,旗標被一個矮壯郎衛高高摯着,夜風之中,一面白色的旗幟在空中烈烈飄揚,一隻白虎張大嘴巴,半伏着身,似乎是要從草澤之間跳起來吞噬掉敵人……這面旗幟,真是聞名很久,見了面,似乎也不過如此?

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
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