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嚴懲乾兒

李平安明悟“相忍爲國”後,近半年來偶爾抓個張系武將,其他時候相安無事。

得空就收個乾兒,距離十八之數只差三個。

宮中願意拜入麾下的太監多的是,也不乏伶俐聰慧入了安公公眼界,然而乾兒不能收滿。

留二三個空子,得給下邊太監們進步的機會。

李平安端坐宴席上首,環視左右躬身站立的乾兒,年歲大的五六十,年歲小的十三四。

乾兒地位不以年歲論高低,而是看誰能得乾爹親近、信賴。

當下小喻子是大幹兒,拜乾爹最早,做事最盡心,但是位置也不穩當,譬如調入御馬監不久的費公公。

費公公當年是神宮監掌司,楚公公諸多幹兒之一,自提督趙公公“倒楚”成功後,貶去皇陵挖了幾年土。

李平安走出冷宮,收攏幹爺爺舊部,調費公公入慈寧宮擔任典飾公公,負責看管太后首飾、衣物。

當差沒多久,費公公就發現幾個老嬤嬤偷拿首飾,協助榮公公抓了個人贓並獲。

周太后下令嚴懲,除靈萱外,其他坤寧宮老嬤嬤輕則趕出宮,重則拖下去打死。

費公公立功後,入了李平安眼界。

不久前費公公升任御馬監掌司,抓住向安公公彙報的機會,推金山倒玉柱拜爲乾爹。

由於輩分有些亂,李平安勉爲其難收下,大不了咱家叫你幹叔,你叫咱家乾爹!

費公公辦事老練,很快成了小喻子勁敵。

“入座吧,咱們都是父子兄弟,莫要拘謹!”

李平安揮手示意乾兒列座,向左手邊夏公公詢問:“小德子的事查清了麼?”

夏公公雖不是乾兒,但是在御馬監地位極高,類似於李平安的謀士、軍師。

“大人,小德子與東市馬販勾連,將病馬賣入外馬廄,造成四匹戰馬折損。咱家遣人查了那馬販,背後沒有人指使栽贓,只是個以次充好的奸商!”

李平安冷聲道:“區區奸商也敢給御馬監使壞,與錢知府知會一聲,將那馬販抄家流放,咱家只要賠回四匹戰馬。”

“已經與錢知府說過了。”

夏公公略微沉吟問道:“大人,小德子該怎麼處置?”

衆乾兒聞言,頓時豎起耳朵傾聽,小德子是乾爹早年間收的乾兒,辦事還算利索,就是有些貪財、吝嗇。

李平安豈能不知乾兒們心思,此事若是輕拿輕放,日後一個個狠命撈銀子。

“咱家喜歡銀子,也允許下邊撈銀子!

但是撈銀子要有界限,必須把事辦好了,否則咱家不管什麼乾兒、故舊……”

李平安問道:“夏公公,今年幾家商號有多少盈餘?”

御馬監麾下幾家供應商,背後東家都是有官職的公公,官兒大的開大商號,官兒小的做些邊角料。

撈銀子方式與青駟商號並無分別,只是更分散,賬目查起來更難。

同時吸取青駟商號的教訓,要求各家商號抽出半數盈利歸入御馬監,少數分潤當差小太監,大頭留給陛下內帑。

李平安不會派人查賬,全憑各位公公、乾兒自覺,只拿出一成利潤也無妨,只要闔家命硬就好。

夏公公略微估摸:“大抵盈餘五萬兩,原本能有六七萬,下半年北疆來的戰馬價格暴漲。”

“桀桀桀,看來王爺也不是那麼忠君體國啊!”

李平安怪笑幾聲,他巴不得戰馬漲價,近半年裁撤四方邊軍,朝堂可沒少誇讚鎮北王忠誠。

相應的,自然沒少罵閹宦殘害忠良。

每當有朝堂重臣上奏書誇鎮北王、罵李平安,隔幾天就會有張系武將落馬,罵的越狠罪名越重。

李平安吩咐道:“將這五萬兩算入查抄小德子、馬販子所得,咱家再拿一部分,湊足五個九恭賀陛下新禧!”

“遵命。”

夏公公正琢磨,若是數目不夠從哪裡挪用,只聽見十三個乾兒爭先恐後踊躍捐銀子。這個五千兩,那個三千兩,數目不小但是不至於傷筋動骨。

衆人屬實被幹爹狠辣嚇到了,將幾萬兩贓銀攤在小德子身上,最好的下場就是闔家流放。

以乾爹的性子,無論流放嶺南還是西北,半路都會遇上劫匪。

“很好很好!”

李平安眯着眼滿意點頭,宮裡邊太監說不好忠心與否,絕對懂得自保、知曉輕重。

這時。

外邊傳來悠揚雄渾鐘聲,子時一過,進入了永寧二年。

李平安端起酒杯,對着興慶宮方向躬身施禮:“新年第一杯酒,咱們恭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次落座後,宴席正式開始。

李平安笑盈盈的與衆人推杯換盞,彷彿忘了小德子引起的不快。

乾兒子們都是人精,自然不會提起喪氣話,輪番換着花樣拍馬屁。

幾壇御酒很快喝完,又有乾兒搬來貢酒。

味道有些區別,但都是上等佳釀。

李平安真氣渾厚至極,任由一杯杯烈酒入腹,轉瞬就煉化消散,臉上毫無醉意。

縱使過年與乾兒子們吃酒,也不能喝醉,免得說錯了話。

“咱家在宮裡邊活到現在,靠的就是小心謹慎,親爹親孃……都不信!”

……

正月十五。

小德子貪墨案奏疏送進御書房,十萬兩贓銀送入內帑。

御馬監有永寧帝眼線,還有鎮撫司暗樁,清楚知曉商號、乾兒之間的勾連。

“小安子貪是貪了些,但是懂得分寸、尊卑!”

永寧帝遍觀朝堂袞袞諸公,爲國爲民的不少,真切忠心於朕的屈指可數。

又或者說知曉鎮北王野心的不少,敢與之明刀明槍爭鬥的少之又少。

安公公,就是其一!

永寧帝暫不能給小安子升官,一是穩住北邊,二是官職已經夠大,要考慮長遠。

喚來新任鎮撫司指揮使龔敬,命他將小安子父母親族冊檔取來。

“父李滿倉,四十六歲,現任衡昌商號東家……母李王氏,四十二歲……”

如今李平安身居要職,鎮撫司早將其親族探查的極爲詳細,諸如年齡脾性差事等等,甚至還有孫扒皮害死阿姊、阿弟之事。

如今,孫扒皮全家在爲李家種田。

每天一個糙面饃饃,直到餓死、累死爲止。

永寧帝左挑右選,發現李家真沒哪個族人能入眼,頗有些不可思議,感嘆道。

“小安子當真是賤巷生異質!”

龔敬自幼是永興帝伴讀,本事沒多大,但是善於揣摩聖意,躬身建議道。

“東市恰好缺個文牒錄事,屬於無須科考的流外官,有御馬監鼎力扶持,很快就能立下功勞。

到時候再提拔正式官職,誰也挑不出毛病!”

第61章前倨後恭第15章手足兄弟第91章 嚴懲乾兒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9章天賦異稟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40章無情無義第40章無情無義第8章早有內定第63章太孫之死第50章 善始善終第67章神通天數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57章消渴之症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5章對上負責第49章玄陰化血第33章 一切順利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78章 掠之於商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4章傳道受業第41章進獻祥瑞第32章 自相殘殺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7章不生憐憫第6章本心不亂第60章守成仁和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章李平安第74章 招攬舊部第42章江湖大俠第2章蓮花寶典第56章唯器與名第71章 拳就是權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2章蓮花寶典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0章 操縱龍嗣第94章 又起風波第80章第62章喧譁熱鬧第79章 憶苦生情第47章過繼皇子第1章李平安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77章 互相攀咬第46章 不講信用第41章進獻祥瑞第37章殺雞儆猴第40章無情無義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65章可以出師第1章李平安第16章故人之死第85章 殺伐果斷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6章本心不亂第57章消渴之症第23章封異姓王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3章似個人了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53章學以致用第6章本心不亂第72章 走出冷宮第51章一老一少第29章 別無選擇第61章前倨後恭第60章守成仁和第76章 新官上任第43章左右搖擺第54章四十五年第3章似個人了第50章 善始善終第40章無情無義第39章人心涼薄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6章病來山倒第86章 清除異己第49章玄陰化血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53章學以致用第60章守成仁和第85章 殺伐果斷第80章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27章方不如圓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17章 用兵如神
第61章前倨後恭第15章手足兄弟第91章 嚴懲乾兒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9章天賦異稟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40章無情無義第40章無情無義第8章早有內定第63章太孫之死第50章 善始善終第67章神通天數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57章消渴之症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5章對上負責第49章玄陰化血第33章 一切順利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78章 掠之於商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4章傳道受業第41章進獻祥瑞第32章 自相殘殺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7章不生憐憫第6章本心不亂第60章守成仁和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章李平安第74章 招攬舊部第42章江湖大俠第2章蓮花寶典第56章唯器與名第71章 拳就是權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2章蓮花寶典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0章 操縱龍嗣第94章 又起風波第80章第62章喧譁熱鬧第79章 憶苦生情第47章過繼皇子第1章李平安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77章 互相攀咬第46章 不講信用第41章進獻祥瑞第37章殺雞儆猴第40章無情無義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65章可以出師第1章李平安第16章故人之死第85章 殺伐果斷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6章本心不亂第57章消渴之症第23章封異姓王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3章似個人了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53章學以致用第6章本心不亂第72章 走出冷宮第51章一老一少第29章 別無選擇第61章前倨後恭第60章守成仁和第76章 新官上任第43章左右搖擺第54章四十五年第3章似個人了第50章 善始善終第40章無情無義第39章人心涼薄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6章病來山倒第86章 清除異己第49章玄陰化血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53章學以致用第60章守成仁和第85章 殺伐果斷第80章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27章方不如圓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17章 用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