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以一敵二

趙琰,廟號世宗,諡曰武。

帝在位四十有七載,南征北討,滅國三十六。四夷賓服,寰宇一統。武功之盛,亙古未有。

晚年性剛毅,法令嚴苛。

臨終託孤,擇嗣仁厚,可謂知興替矣。

——《雍史·雍武帝本紀》載。

雍武帝性多猜忌,誅戮過甚,征戰三十載,耗空大雍百年積蓄。

——《度支考》載。

雍武帝趙琰,窮兵黷武,暴君也。

——《金狼遺錄》載。

雍武帝斬百越巫王,焚圖騰三百六十,改祀炎黃,嶺南亦聞《雅》《頌》之聲。

——《南疆圖志》載。

雍武帝滅國如麻,屠戮無度。

大月國破時屠城三日,女子充營妓,男子爲奴隸。商路雖通,然白骨露於野,千里無人煙。

——《胡商筆記》載。

雍武帝建火神殿,廣招方士,服食金石,求長生而不得。

——《黃老秘術》載。

……

活在當代的李平安,不知道也不在乎後世對武德帝的評價,此刻他正忙着操持楚公公的後事。

直殿監派了兩個雜役小太監,來冷宮收斂楚公公遺骸。

李平安很懂規矩的塞了兩張銀票:“勞煩置辦副上好棺材,單獨埋一處地界,將來咱家有機會出宮,親自爲老祖宗刻碑建墓。”

其中一個小太監冷哼道:“這死胖子算什麼東西,冷公公纔是咱家老祖宗!”

這小太監方纔入宮兩年,未見過楚公公當年威風,嫌惡的看着青紫肥碩的屍骸,很難生出敬畏。

李平安沒有反駁爭辯,默默記下小太監模樣,又添了兩張銀票。

“辛苦兩位公公。”

“這還差不多。”

小太監奪過銀票,一人搬着楚公公腦袋,一人擡着兩條腿,任由屍身胳膊在地上拖行。

曾經叱吒風雲的老祖宗,落得和小忠子、小俊子、小良子、小桌子等等同樣下場。

“爺爺,你總算解脫了!”

李平安望着兩人離去背影,似是看到了自個兒結局。

宮裡邊的太監,任憑你爬到頂尖,等壽數到了,終究會有這麼一遭,讓人擡着埋去中官墳。

收斂心緒,來到主殿。

皇后罕見的沒有誦經,嘆息道:“本宮……現在該稱哀家了,還記得頭回見小楚子,胖嘟嘟很是惹人歡喜。”

李平安寬慰道:“娘娘節哀,陛下龍御歸天,宮裡還要您主持大局。”

武德帝駕崩後,皇后成了宮中名義上最尊貴的人,將來若能尊爲皇太后,地位更高一層。

皇后轉動佛珠:“哀家若是元妃,趁着宮中沒了陛下鎮壓,定會遣人來冷宮斬草除根。”

李平安躬身道:“爺爺生前已有安排,定能護娘娘周全。”

皇后嘆息一聲:“人死如燈滅,恩怨皆消散,小安子,你會爲個死人守信搏命麼?”

“他們會爲前程搏命。”

李平安拍着胸脯表忠心:“娘娘,奴婢會日夜護着您,哪個敢來行刺,先踏過咱家屍骸!”

皇后允諾道:“小安子,哀家若能走出冷宮,定不會虧待你。”

李平安相信這話,皇后或許有舊部班底,但是幾年過去,好用且放心的能有多少。

自個兒抓住機會,定能一飛沖天!

當然,事不可爲也不必強求,畢竟四書五經有云“順乎天而應乎人,有智不如乘勢”。

李平安現在熟讀四書五經,不會輕言背叛、欺騙,而是從書中找到合適的經典名言。

“先賢真是高明,怎麼做都有正當理由。”

傍晚時分。

一名小太監拎着食盒走進冷宮,李平安見他面生,隨口問道:“先前送飯的小五子呢?”

小太監回答道:“小五子今兒腹痛,由咱家輪值。”

“先前送飯的不是小五子……”

李平安話音未落,已然扣住小太監脖頸,熾烈真氣灌注五臟六腑,循着經脈鑽入丹田。

噗嗤一聲輕響,丹田四分五裂。

小太監原本在掙扎哀求,轉瞬變得猙獰怨毒,張牙舞爪的詛咒:“咱家在下邊等你。”

武功盡失的廢人,在宮裡邊生不如死。

李平安打開食盒,將白麪饃饃硬塞進小太監嘴裡:“咱家最見不得有人浪費白麪饃饃,讓你做個飽死鬼,下輩子投胎個好人家。”

小太監噎的面紅耳赤,很快就七竅流血毒發身亡。

李平安隨手將屍骸拋出宮外,冷笑道:“昭陽宮當真迫不及待,連一天都等不了。”

稍加思索就理解,兩邊可是殺子殺孫的血海深仇。

縱身一躍落在主殿屋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任何動靜都瞞不過李平安探查。

臨近子時,月上中天。

遠處隱約傳來轟鳴聲,顯然有人在交手搏殺。

楚公公執掌內侍司數十年,受過恩惠的太監不知多少,即便十一願意守信出手,就是股強大勢力。

忽然。

一個灰衣老太監在牆根浮現。

李平安眸光如刀,氣機死死鎖定,擡頭看向冷宮門外。

白髮老嬤嬤拄着丈二高柺杖,自顧自的推開宮門,看向主殿正在誦經拜佛的皇后。

“求神拜佛有用,那世上就不會有悲苦了!”

李平安厲聲呵斥:“膽敢行刺當朝皇后,不怕誅九族嗎?”

老太監沉默不語,老嬤嬤不在意道:“老身既然來了,就沒打算活着回去。”

“那就……死!”

李平安真氣運轉化作虛影,身形如鬼魅般閃至老嬤嬤頭頂,凌空一腳踏下去,直取天靈。

“小輩好膽。”

老嬤嬤手中柺杖重數百斤,掄起來輕若燈草,攜千鈞之力橫掃李平安雙腿。

鐺——

碰撞聲如雷霆,震耳欲聾。

恐怖巨力震碎了李平安褲管,露出金光流轉的筋骨肌肉,仿若金鐵澆注而成。

“好個正立無影!好個金剛不壞!”

一旁觀戰的老太監瞳孔驟縮,身形閃爍撲向主殿,他可不是來比武打擂,只需殺死皇后就大功告成。

“好膽!”

李平安怒吼出聲,雷音滾滾傳出裡許,身形倏然散作青煙,再出現時已雙掌已印在老太監後心。

嘭嘭兩聲巨響,背後衣衫碎裂。

月光映照裸露在外的脊背,泛起淡淡金光,老太監反手扯碎破爛衣衫:“金剛不壞,咱家也略懂一二!”

與此同時。

老嬤嬤掄着柺杖殺來,揮舞間狂風呼嘯。

面對前後夾擊,李平安深吸一口氣,將丹田真氣運轉到極致,筋骨肌肉噼裡啪啦爆響,削瘦身軀吹氣般膨脹,個頭憑空長高半尺。

旋即化作虛影消失,怪笑聲在老嬤嬤耳邊響起。

“桀桀桀,方纔咱家剛剛只用了三成真氣!”

第6章本心不亂第97章 鐵證如山第63章太孫之死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92章 殺殺威風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3章二十畝田第67章神通天數第19章有進無退第67章神通天數第2章蓮花寶典第37章殺雞儆猴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54章四十五年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95章 臺子塌了第64章觀政兵部第52章好惡不明第61章前倨後恭第95章 臺子塌了第79章 憶苦生情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78章 掠之於商第60章守成仁和第43章左右搖擺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5章教子無方第26章正立無影第7章不生憐憫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6章故人之死第83章 腰纏萬貫第21章舉賢唯親第2章蓮花寶典第5章虛心假意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72章 走出冷宮第98章 剷除內鬼第21章舉賢唯親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76章 新官上任第6章本心不亂第9章天賦異稟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59章年老體衰第37章殺雞儆猴第24章忠心耿耿第52章好惡不明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59章年老體衰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39章人心涼薄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13章二十畝田第32章 自相殘殺第57章消渴之症第18章才得一成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7章不生憐憫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7章爭相孝順第87章 北疆三策第86章 清除異己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58章 夜殺賊人第13章二十畝田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31章 千年明君第63章太孫之死第4章傳道受業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7章不生憐憫第22章新年伊始第49章玄陰化血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3章似個人了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24章忠心耿耿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41章進獻祥瑞第18章才得一成第76章 新官上任第89章 主辱臣死第69章以一敵二第87章 北疆三策第122章 道門魁首
第6章本心不亂第97章 鐵證如山第63章太孫之死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92章 殺殺威風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3章二十畝田第67章神通天數第19章有進無退第67章神通天數第2章蓮花寶典第37章殺雞儆猴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54章四十五年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95章 臺子塌了第64章觀政兵部第52章好惡不明第61章前倨後恭第95章 臺子塌了第79章 憶苦生情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78章 掠之於商第60章守成仁和第43章左右搖擺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5章教子無方第26章正立無影第7章不生憐憫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6章故人之死第83章 腰纏萬貫第21章舉賢唯親第2章蓮花寶典第5章虛心假意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72章 走出冷宮第98章 剷除內鬼第21章舉賢唯親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76章 新官上任第6章本心不亂第9章天賦異稟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59章年老體衰第37章殺雞儆猴第24章忠心耿耿第52章好惡不明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59章年老體衰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39章人心涼薄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13章二十畝田第32章 自相殘殺第57章消渴之症第18章才得一成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7章不生憐憫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7章爭相孝順第87章 北疆三策第86章 清除異己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58章 夜殺賊人第13章二十畝田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31章 千年明君第63章太孫之死第4章傳道受業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7章不生憐憫第22章新年伊始第49章玄陰化血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3章似個人了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24章忠心耿耿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41章進獻祥瑞第18章才得一成第76章 新官上任第89章 主辱臣死第69章以一敵二第87章 北疆三策第122章 道門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