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用兵如神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兩千步卒蜿蜒連綿數裡,戰靴沉沉踏在官道上,如悶雷滾動,揚起漫天塵土。

前方高聳“李”字旗幟,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李平安胯下烏騅踏雪駒,不耐慢悠悠的行進,時不時打出咈哧、咈哧響鼻。

趙廉望着整齊如林的軍陣,輕抖繮繩催馬上前,恰到好處的落後安公公半個身位,朗聲讚歎道。

“大人當真用兵如神!”

夏公公、小喻子對視一眼,這廝規矩學得倒快,方纔半月功夫就深諳溜鬚拍馬之道。

李平安淡淡道:“咱家不懂行軍佈陣,只會多發銀子罷了。”

“大人此舉,方纔直指兵法根本!”

趙廉自幼在軍中廝混,深知“足銀、足餉”的分量,即便先皇時候,也唯有北疆軍能享此待遇。

其他邊軍、府兵,或多或少都有吃空餉喝兵血,就連父親麾下京營也不例外。

領兵不貪財,怎麼買大宅?

“桀桀桀……”

李平安怪笑幾聲:“這銀子咱家不用自己掏,到了江南地界,砍幾個鹽商便有了!”

趙廉四下看了眼,附近跟着的都是老少太監,方纔說道。

“下官聽父親講,鎮北王也是如此犒軍。北疆大軍攻破蠻族部落慣例三日不封刀,搶多少財貨都分給麾下軍卒。”

小喻子詫異道:“鎮北王竟如此慷慨,難怪能橫掃蠻族!”

李平安問道:“平西衛、定南衛沒少破城滅國,爲何不厚待麾下兵卒?”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趙廉解釋道:“先皇時滅國無數,議定功勳不止看戰果,還要細數繳獲多少。”

李平安微微頷首先皇時征戰數十年,單靠國朝賦稅早難以爲繼,必須以戰養戰。

夏公公對北邊知曉甚多,嗤笑道:“依咱家看,那位不是大方慷慨,分明早有不軌之心。”

“慎言!”

李平安擡手製止衆人議論,深入調查冷逆謀反案,北疆十之八九有先天宗師坐鎮。

朝廷與北疆徹底撕破臉前,還需謹小慎微。

如今鎮北王建城池、收賦稅、招蠻兵,還任命地方官員,但他仍然是國朝精忠。

正說話間。

前方探馬來報:“啓稟都統,石虎縣令在前方跪迎。”

李平安眉頭一挑:“過了石虎縣就是江南,小小縣令哪來的資格、膽子迎咱家?”

自京都領兵南下,途徑數十縣城,皆是大門緊閉,唯恐軍卒進城招惹是非。

一是怕閹宦,二是怕匪兵。

小喻子說道:“乾爹若不願見,咱家將他轟走了便是。”

李平安望了望天色:“今兒時候不早,世子命軍卒安營紮寨,爾等隨咱家前去瞧瞧。”

趙廉領命而去,十數個老太監隨安公公縱馬前行。

不多時。

遠遠看到綠袍官兒跪在接官亭外,年紀約莫三十來歲,面容方正剛毅,似是個清官。

唏律律!

李平安勒馬急停馬蹄高揚。

“下官高遠,拜見提督大人。”高縣令毫不在意馬蹄幾乎踩到臉上,仍然保持諂媚笑容。

李平安居高臨下問道:“高大人有何貴幹?”

高縣令說道:“安公公領兵勞累,下官准備了酒水……”

李平安打斷:“說正事。”

高縣令不敢隱瞞,坦白道:“下官族人做些鹽運生意聽聞安公公南下查案,着實誠惶誠恐。”李平安問道:“你哪來的消息?”

言下之意命他說出背景靠山,大的可以罰銀饒過,小的當場捉拿要犯。

高縣令連忙答道:“下官嶺南人,座師是錢侍郎。”

陛下登基後錢府尹連番立功,年後調任禮部侍郎,品級未變,但是前途廣大。

“原來是老錢的弟子。”

李平安面上露出讚許笑容:“不錯、不錯,高大人辦事頗有規矩,咱家便吃你這頓酒。”

錢侍郎算是安公公在前朝僅有的助力,若高縣令稟明身份求見,也會饒過性命,不過吃酒就免了。

先求饒再道出關係,其中微妙暗含官場三昧。

高縣令喜出望外:“安公公請,下官還準備了大量酒肉,遣人送去軍中。”

“如此甚好。”

李平安頷首稱讚,對小喻子吩咐道:“告訴他們不要飲酒,明兒還得趕路。”

小喻子心領神會,乾爹不準太監們吃高縣令酒肉,萬一酒肉中有詐,還能有人通風報信。

高縣令在前邊引路,主動接過繮繩牽馬,模樣姿態與隨行太監一般無二。

李平安問道:“高大人哪年中的進士?”

“武德四十三年。”

高縣令慚愧道:“下官才疏學淺,只考中三甲,當官也未有政績,輾轉三地仍是七品。”

李平安說道:“好生與老錢親近,升官不難。”

“多謝安公公提點!”

高縣令牽着馬走進縣城,街道已經灑掃乾淨,兩邊商鋪房舍門窗緊閉。

隔不遠就有差役當值,防止百姓擾亂秩序。

縣令牽馬,縣城淨街。

李平安對讀書人溜鬚拍馬的本事愈發佩服,種種名目用盡心思,高大人不升官誰升官?

來到縣衙門外。

左右跪着兩排官吏士紳,不知跪了多久,有幾個年長者已搖搖欲墜。

早在幾天前,高縣令就召集全縣鄉紳下了死命令,誰敢迎接安公公出了錯,定叫他家破人亡。

“下官、草民拜見安公公。”

李平安擺擺手:“都起來吧,吃個家常便飯,小高不必這般大張旗鼓。”

“迎接安公公,再隆重也應該。”

高縣令聽到“小高”名諱,頓時眉開眼笑,正要攙扶安公公下馬,卻見小太監跪地做人凳。

不禁嘆息見識短淺,否則豈能讓小太監搶了先!

高縣令躬身前邊領路,帶着安公公來到前衙。

原本官吏公務往來、批閱公文的官署,已經火速改造成宴廳,擺放十數張桌子,足夠招待百餘人宴飲。

桌上菜餚冒着熱氣,顯然才端上不久。

石虎縣毗鄰江南江北,各種山珍海味自然不缺,難得的是當中擺放一盤白麪饃饃。

“小高有心了!”

李平安徑自落座上首,示意高縣令坐在身側,拍着他肩膀說勉勵道。

“江南鹽稅乃國朝重中之重,小高日後還要多費心,往後做得好了,位列朝班亦有可能。

三甲出身又如何,當今閣老亦有同進士!”

第33章 一切順利第52章好惡不明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88章 相忍爲國第72章 走出冷宮第20章除夕夜宴第12章拜個乾爹第86章 清除異己第81章 又得一官第35章對上負責第14章夢想當官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20章除夕夜宴第37章殺雞儆猴第16章故人之死第67章神通天數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33章 一切順利第62章喧譁熱鬧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章李平安第94章 又起風波第41章進獻祥瑞第36章走馬上任第57章消渴之症第11章得償所願第56章唯器與名第31章 千年明君第4章傳道受業第93章 收下當狗第8章早有內定第26章正立無影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11章得償所願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35章對上負責第60章守成仁和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84章 校場發餉第59章年老體衰第58章 夜殺賊人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38章三個乾兒第35章對上負責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7章爭相孝順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6章故人之死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84章 校場發餉第17章爭相孝順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2章蓮花寶典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2章蓮花寶典第32章 自相殘殺第47章過繼皇子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98章 剷除內鬼第21章舉賢唯親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97章 鐵證如山第93章 收下當狗第56章唯器與名第80章第10章太子謀反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79章 憶苦生情第83章 腰纏萬貫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71章 拳就是權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7章爭相孝順第98章 剷除內鬼第9章天賦異稟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章不生憐憫第84章 校場發餉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47章過繼皇子第2章蓮花寶典第84章 校場發餉第79章 憶苦生情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12章拜個乾爹第71章 拳就是權第39章人心涼薄第101章 捨命一搏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47章過繼皇子第53章學以致用第12章拜個乾爹第125章 先天傳承
第33章 一切順利第52章好惡不明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88章 相忍爲國第72章 走出冷宮第20章除夕夜宴第12章拜個乾爹第86章 清除異己第81章 又得一官第35章對上負責第14章夢想當官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20章除夕夜宴第37章殺雞儆猴第16章故人之死第67章神通天數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33章 一切順利第62章喧譁熱鬧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章李平安第94章 又起風波第41章進獻祥瑞第36章走馬上任第57章消渴之症第11章得償所願第56章唯器與名第31章 千年明君第4章傳道受業第93章 收下當狗第8章早有內定第26章正立無影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11章得償所願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35章對上負責第60章守成仁和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84章 校場發餉第59章年老體衰第58章 夜殺賊人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38章三個乾兒第35章對上負責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17章爭相孝順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6章故人之死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84章 校場發餉第17章爭相孝順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2章蓮花寶典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2章蓮花寶典第32章 自相殘殺第47章過繼皇子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98章 剷除內鬼第21章舉賢唯親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97章 鐵證如山第93章 收下當狗第56章唯器與名第80章第10章太子謀反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79章 憶苦生情第83章 腰纏萬貫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71章 拳就是權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7章爭相孝順第98章 剷除內鬼第9章天賦異稟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章不生憐憫第84章 校場發餉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47章過繼皇子第2章蓮花寶典第84章 校場發餉第79章 憶苦生情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12章拜個乾爹第71章 拳就是權第39章人心涼薄第101章 捨命一搏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47章過繼皇子第53章學以致用第12章拜個乾爹第125章 先天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