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血染峽谷

建安二年歲末,袁紹與黑山軍於易縣西北的太行山下襬開陣勢。由於黑山軍比袁紹部早到一天佔據了有利地形,因此袁紹部不得不在不利於作戰的窪地中佈陣。十二月的太行山白雪皚皚,凍土千里,有時一個不經意的震動都可能引來一場雪崩。好在袁紹部與黑山軍擺陣的峽谷位於風的隘口,雪量倒是不多。可裹挾出峽谷的寒風卻遠比平原要強勁得多。

迎着酷寒的山風,望着窪地中此起彼伏的軍陣,隨同蔡吉一出征的龐統一臉憤恨地抱怨着,“袁紹實在太過託大,行軍打仗哪能有所懈怠。若是我軍能早到兩天,不,那怕只是一天,也不至於會落到如此窘迫的地步。”

蔡吉雖不懂軍事卻也知道從高處往地處進攻是佔優勢的。至少此刻強勁的山風就能令袁紹軍箭矢的射程大大降低。因此在聽到龐統憤憤不平的抱怨之後,蔡吉只得一臉無奈地向賈詡徵詢道:“文和公如何看待此戰?”

相比怨聲載道的龐統與不知如何下手的蔡吉,年長的賈詡顯得頗爲鎮定。只見他緊了緊裹在身上的熊皮大襖淡然道:“戰事未起,勝負未定。”

“文和公的意思是我軍雖無地利,卻還有其他制勝之機?”聽得一頭霧水的蔡吉連忙追問道。

可這一次賈詡沒有正面回答蔡吉的提問,而是語重心長地向其進言道:“主公眼下位於後軍,只需安分守己便成。”

不過龐統顯然不贊成賈詡的說法,卻見他不甘示弱地反駁道:“文和先生此言差矣,吾等雖在後軍。可文遠將軍等人卻在袁紹的帳下聽令。倘若袁紹利令智昏。胡亂指揮,豈不是陷文和將軍於危險境地?”

沒錯,自打那日蔡吉在大帳之中立下軍令狀之後,她便將張遼連同營內三百精壯甲士撥給了袁紹指揮。所以在蔡吉率領三千步騎紮營於後軍位置之時,張遼等人卻遠在中軍不知會被袁紹如何調遣。而龐統這些日子與張遼接觸下來也結下了一定的友誼。自然也就少不得會關心這支孤軍的安危了。

然而面對龐統的質問,賈詡卻只是掃了他一眼並未作出任何迴應。且就在蔡吉打算爲二人和稀泥之際,營地裡忽然爆發出了一陣沉悶的鼓聲。衆人循聲望去,只見袁紹金甲金盔,紅袍白駒。正一路從士兵的行列前策馬而過。在他的身後則緊跟着身披白袍的袁熙、曲義、文丑、顏良等將領。而隨着一干人等快速掠過。長戈起伏間,各個方陣頓時爆發出了歡呼之聲。

“袁公威武!袁公威武!”

袁紹軍的吶喊聲很快就乘着山風,傳到了位於高處的黑山軍陣營。相比陣容嚴謹的袁紹部,黑山軍的軍容顯然要懶散得多。這些常年遊蕩于山野之間的黃巾殘部,既沒有統一的着裝,也沒有統一的武器,就連陣型也只是如撒豆子一般平鋪成一片。但作爲個體的每一個黑山軍卻不約而同地都散發着一股子野性難馴的殺氣。甚至在他們中間還夾雜着一些手持長矛的壯婦。顯然戰鬥、殺戮、劫掠早已滲透到了這羣人的生活中乃至血液中。山下袁紹軍的呼喊聲非但沒有震懾住黑山軍,相反激起了衆人的鬥志。卻見最前一排的黑山軍部衆紛紛抽出了手中的傢伙。以躍躍欲試的目光投向了他們的渠帥——張燕。

張燕是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方臉寬額,紫樘面色。鬚髯雖不算長卻夠黑夠密。加之其身高八尺有餘,在一身環鎖鎧的映襯下顯得尤爲儀表堂堂。此刻一面感受着身後部下們濃濃的戰意。一面冷眼審視着山下袁紹與其部將們的表演,縱馬立於山頭的張燕露出了一絲淺笑:“哼,多年未見,袁本初還是如此愛顯擺。卻不知他那件金甲是否何吾身?”

面對張燕嘲弄的話語,駐馬立於其身後的趙雲並沒有出聲附和。倒是一旁的公孫續適時地奉承道:“渠帥智勇雙全,今日定能大敗袁紹名震河北。屆時就算袁紹的金甲不合身,續也會奉上一套金甲聊表心意。”

公孫續的一番話語顯然令張燕很是受用,卻見他大笑一聲,縱馬躍到陣前,當着衆黑山軍的面,撩起手中的長槊直指山下的袁紹軍。

“殺!殺光袁賊!”

隨着張燕一聲令下,峽谷之戰在日正當空之時正式拉開了序幕。剎那間數千只箭宛若銀色的暴雨一般,直落到袁紹軍的頭上。打頭陣的袁紹軍幾乎清一色都是步卒,面對密集的箭雨他們紛紛舉起了盾牌抵禦箭雨。可不一會兒的功夫盾牌上便已扎滿箭矢,中箭倒地者的哀號聲更是此起彼伏。

“殺!殺光這些狗日的!”

眼瞅着山下的袁紹軍除了舉盾抵擋毫無招架之力,黑山軍先鋒杜長一馬當先領着全軍最精銳的騎兵,氣勢洶洶地順着斜坡長驅直下。隆隆的馬蹄藉着斜坡的趨勢,給人以一種排山倒海的錯覺感。原本就被箭雨壓得擡不起頭的袁紹軍面對這等堪比雪崩的衝擊,頓時如被暴雨衝散的螻蟻一般四散潰逃。見此情形,跟隨在騎兵身後的黑山步卒亦在號角的鼓舞之下,端起長戈、長矛,叫囂着直衝而下。

山坡上的公孫續眼瞅着山下黑山軍勢如破竹的攻勢,激動之色溢於言表:“子龍,咱也同張渠帥一起乘勝追擊殺他個痛快!”

正如公孫續所言此時的張燕已然帶着部衆衝下了山去,可趙雲卻並沒有附和公孫續的提議。但見他眺望了一番底下的戰場之後,連忙伸手阻止道:“公子稍待,山下似乎有異樣。”

彷彿是爲了證實趙雲的勸告,當黑山軍的先鋒部隊正要越過窪地之時,騎兵腳下的戰馬突然變得不聽使喚起來。無論黑山騎兵如何呵斥、鞭打戰馬,戰馬卻依舊止步不前嘶鳴不斷。原來先前袁紹軍先鋒列陣的位置乃是一處土質鬆軟的泥地。只因一開始上面覆有積雪。故而纔沒能引起山上黑山軍的注意。一旦黑山軍的騎兵借山勢直衝而下,馬蹄便會不由自主地深陷入泥沼之中。一些黑山騎兵沒有及時注意到這一點,急切地硬要驅使戰馬前進。結果崴腳了的戰馬吃痛之下,直接就將背上的騎兵給甩了出去。緊跟着衝下山坡的黑山步卒很快也發現了這一窘境。只是衝都衝下來了,又如何能回得了頭?一時間馬的嘶鳴與人的慘叫交織在一起。將原本氣勢如虹的追擊演變成了一場災難性的亂局。

而與此同時,先前被黑山軍追擊得如喪家之犬一般的袁紹軍則在對面的斜坡上重新布好了陣勢。不一會兒的功夫成片的箭雨再一次落到了窪地之中,而這一次受招呼的對象換成了黑山軍。由於黑山軍的騎兵與步兵都缺乏足夠的護具。因此箭矢對他們的傷害遠勝於剛纔的袁紹軍。不僅如此,正當黑山軍進退維谷之際,天空中忽然落下了兩塊大石頭。來不及避閃的黑山軍兵馬剎時就被砸成了一片片肉醬。

“真當孤不懂佈陣之道?孤那是爲了裝這兩臺投石機。這纔會晚一天佈陣。”帥旗之下袁紹得意洋洋地指着山下狼狽不堪的黑山軍堪堪而談。而在他的身後一羣身材健碩的兵卒正在忙碌牽引投石機。裝載石塊。

“大將軍高明!黑山這等烏合之衆如能是大將軍的對手。”逢紀搖頭晃腦地吹捧着袁紹。其餘幕僚見狀亦爭相恐後地交相稱讚袁紹智勇雙全。倒是作爲軍師的郭圖站在一旁沒有出聲。

不過袁紹本人並沒有將幕僚們的奉承照單全收。只見他回過頭衝着身後的袁熙報以,“熙兒,汝這次幹得漂亮。若非汝提醒爲父有這麼一處山谷,又建議帶上投石機,爲父今日哪兒能以如此小的代價”

衆人一聽此計乃是一向不怎麼出衆的袁熙所獻,在驚訝之餘紛紛調頭打算恭維起袁熙來。然而讓衆人意想不到的是,本該坦然接受誇讚的袁熙突然跨前一步向袁紹躬身抱拳道,“父上見諒。其實山谷之事是曲義將軍告訴孩兒的。投石機也是曲義提心孩兒的。故而此次峽谷大勝乃是曲義將軍之勞。孩兒不敢居功。”

袁熙此話一出,包括郭圖、逢紀在內的幕僚們神情不約而同地都變得古怪起來。至於袁紹的臉色那更是由紅變白,又由白變青。過了半晌之後。袁紹猛地瞪了兒子一眼,繼而將頭一扭指着對面的窪地冷哼道:“投石機準頭差。速度慢,射不了幾次。吾軍的箭矢也需省着點用。蔡安貞的大戟士爲何還不出擊!”

許是袁紹的話語起了作用,不多時袁紹軍的箭雨和飛石便漸漸停了下來。遭受重創的黑山軍絕大多數已然喪失了鬥志。可是有一隊人馬卻從摻雜着血肉的泥沼之中掙脫了出來。那便是以先鋒大將杜長爲首的黑山飛騎。前一輪的重創使得黑山飛騎的數量銳減到了不足五、六百人。可這羣殘部的氣勢卻並沒有因此而消減,相反此時此刻每一個黑山飛騎的身上都充盈着怒火與殺氣。

“混帳袁賊!有本事同爺爺真刀真槍過陣!”

袁紹軍的打法顯然激怒了年輕的將領,杜長揮舞着長槍衝着對面的袁軍陣營一陣叫罵。而隨他一同掙扎出來到騎兵同樣也是殺氣騰騰。眼瞅着袁軍陣營沒有反應,杜長當即長嘯一聲策馬領着手下踏過自家弟兄的屍首沿狹長的谷底朝袁軍直衝而去。在這等惡劣壞境下,還能策動馬匹作戰,如此馬力,如此騎術不得不令人心生畏懼。然而還未等杜長等人接近袁軍陣營,從斜坡就突然衝下了一羣手持長戈、長戟的甲士——三百甲士。

步兵對騎兵?倘若這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如此對陣黑山騎兵將毫無懸念地完勝這三百甲士。但這是在狹窄的谷地,騎兵的速度與機動都無法完全施展開來。相反那三百手持長戈、長戟的甲士卻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杜長等人而來。而當先一人正是張遼。而這羣甲士自然就是蔡吉撥給袁紹的大戟士。

所謂戟是一種結合戈、矛爲一體的長柄兵器,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至於大戟士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戟的武士。當今使戟的第一好手當屬呂布,呂奉先。然而在實戰當中真正能使好戟,特別是長戟的人卻並不多。由於蔡吉的這批大戟士乃是被袁紹趕鴨子上架湊成的,所以爲保證戰鬥力絕大多數甲士配備的是更容易使用的戈和環首刀。唯有張遼一人手中名副其實地持有一杆大戟。

“殺!”

卻見張遼一聲虎吼,手中的大戟如電閃一般將一名騎兵自腰間穿了個通透,緊跟狠狠一扯那騎兵便整個人都被飛甩了出去。周圍的甲士亦有樣學樣動用手中的長戈將在馬上負隅頑抗的騎兵一一扯下馬來。

杜長側身一閃躲過了一個甲士的長戈,回頭就以一記回馬槍將對方釘在了地上。許是用力過猛的緣故,杜長拉了拉槍桿發現槍竟然就此卡在了屍體上。無奈之下杜長只得放棄長槍,轉而抽出了腰間的長劍,卻不想一轉身就見不遠處一員身着鎖子甲的戰將正手持大戟虎視着自己。

僅是如此對眸一望,杜長與張遼都已明白對方就是勝負的關鍵所在。只見杜長長嘯一聲策馬舉劍朝張遼飛奔而來,而張遼則屏氣凝神持戟佇立原地。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杜長便已衝到了張遼的面前,並順勢朝對方的頭顱揮出了長刃。對於這一擊,杜長十分自信。因爲之前他曾不止一次用相同的招數取下對方的首級。然而這一次預料之中的手感並沒有從劍端傳來,相反杜長卻聽到自己的戰馬發出了一記悲慼的長鳴。

咔嚓!杜長的戰馬的前腿被打斷了。順勢跌落馬下的他連翻身都來不及,就被受傷的馬匹壓在了底下動彈不得。另一頭,單膝着地的張遼緩緩站起身,隨手丟棄了已經摺爲兩段的長戟。至於那原本戴在頭上的頭盔早已不知所蹤,取而代之的是一頭鬆散的烏黑長髮。顯然剛纔杜長也並非完全沒擊中。只是此刻的杜長躺在地上動彈不得,而張遼卻從腰間抽出了佩刀。

且就在張遼與杜長死戰的那一刻,峽谷的另一頭黑馬黑甲的曲義眼見時機成熟,當即一揮長鞭領着左翼兵馬朝已然開始撤退的黑山軍衝殺而去。

“一兵一卒皆不可放過!”(未完待續)

《風起蓬萊卷》後記第十三節 大將軍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第55節互爲犄角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第二節 龍口商港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東漢行政區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一百零六節 汝妻子吾養之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二十節 **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五十六節 句注伏擊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42節中秋祭月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55節互爲犄角第七十四節 我中有敵第十一節 虛值大錢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十六節 峴山草堂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第十一節 鬥爭中求團結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一百十一節 波瀾再起第39節同車而行復更通知第五節得虎子第二十八節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七節 報袁氏之恩第一百節 以退爲進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72節野心與純真漢朝傢俱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六十三節 納徵之禮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74節潁川辛毗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十五節 得勝歸朝第41節鳳雛龐統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十九節 城破時分第五十二節 遊園賞花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八十三節 虎狼環伺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元旦告假通知第一百十節 兵荒馬亂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39節同車而行第67節打道回府第一百三十一節 荊州名士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一百五十節 大婚之日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九十九節 聯合艦隊第五十二節 虛實之道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34節大戰在即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11節少年英雄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
《風起蓬萊卷》後記第十三節 大將軍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第55節互爲犄角第八十六節 黃河之上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第二節 龍口商港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東漢行政區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一百零六節 汝妻子吾養之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二十節 **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五十六節 句注伏擊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四十節 攘與和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42節中秋祭月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55節互爲犄角第七十四節 我中有敵第十一節 虛值大錢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三十七節 延津大戰第十六節 峴山草堂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第十一節 鬥爭中求團結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一百十一節 波瀾再起第39節同車而行復更通知第五節得虎子第二十八節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七節 報袁氏之恩第一百節 以退爲進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72節野心與純真漢朝傢俱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六十三節 納徵之禮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74節潁川辛毗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十五節 得勝歸朝第41節鳳雛龐統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十九節 城破時分第五十二節 遊園賞花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八十三節 虎狼環伺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元旦告假通知第一百十節 兵荒馬亂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39節同車而行第67節打道回府第一百三十一節 荊州名士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第一百五十節 大婚之日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九十九節 聯合艦隊第五十二節 虛實之道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34節大戰在即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11節少年英雄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