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晃動的馬車上,賈詡正利用漫漫行軍長途向蔡吉講解《孫子兵法》。但他身旁的少女在聽完之後卻露出了一頭霧水的表情。見此情形賈詡只得用更爲直白的話語向蔡吉解釋道,“主上,用兵之道在於詭詐。能打,裝做不能打;要打,裝做不要打。要向近處,裝做要向遠處;要向遠處,裝做要向近處。允敵小利,引誘它;趁敵混亂,攻取它。敵人勢大,要防備它;敵敵強與我,就要避免決戰。用挑逗之語去激怒,使敵喪失理智;用謙卑之辭示弱,使敵驕傲。敵休整得好,要攪得它不得安生,使其疲勞;敵內部和睦,要設法離間它。如此方能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唔。”蔡吉搖着扇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實話,蔡吉對《孫子兵法》並不陌生,後世的書店中充斥着諸如“用孫子兵法玩轉辦公室”,“職場鬼谷子”,“厚黑三十六計”等等職場厚黑學書籍。那些自詡孫武轉世的作者們,可是將《孫子兵法》裡的一字一句都分析了個遍喲。不過這種書看多了,來來回回也就那點套路。玩轉辦公室之類的宣傳口號更是個笑話。如果每一個看完書的人都能玩轉他人,那誰又來給大家玩吶?兵法的問題,其實也差不離。從古至今號稱熟讀兵書的人不少,可有名氣的名將也就那麼點人。可見兵書不得不讀。但讀了兵書並不表示你一定能成爲名將。

“主上可是擔心,不知該如何活用?”看穿蔡吉心事的賈詡捻鬚問道。

蔡吉恭敬地朝賈詡一揖道,“還請文和先生賜教。”

“其實這段話主上在官渡之戰中已有詮釋。”賈詡望着蔡吉露出了難得的笑容。蔡吉卻有些疑惑地“咦”了一聲。賈詡見狀便進一步向其解釋道,“主上坐擁靑、徐、幽州六郡,十萬兵馬卻在袁紹稱帝前隱忍不發。這便是‘能而示之不能’。 在與曹操結盟後,卻只送糧草不發兵,令袁紹以爲主上不敢出兵。這便是‘用而示之不用’。直至袁曹混戰於官渡,主上方出兵‘亂而取之’。更毋庸說,正因主上促使于吉引誘袁紹‘卑而驕之’稱帝自立。如此方有而今的官渡之戰。”

啪地一聲。蔡吉收起摺扇,略帶吃驚地問道,“如此說來,孤也算是用過孫子兵法了?”

“正是。以主上現今之表現,日後定能留名兵書。”賈詡含笑點頭道。

能被賈詡如此誇讚,饒是向來低調的蔡吉也忍不住小得意了一把。三國第一毒士喲,名留兵書喲。不過蔡吉在飄飄然,倒還沒忘自己有幾斤幾兩。卻見她謙虛地連連擺手道:“文和先生過獎。孤不懂兵法。孤能有今日之成績,乃是奉孝先生、子義將軍等人輔佐的功勞。”

“噢?可老夫卻聽奉孝說,挑撥袁曹大戰乃是主上的主意。”說到這兒賈詡回過頭。意味深長地盯着蔡吉問道,“且不論此事是出於主上之手。還是奉孝的進言。老夫倒是斗膽想問主上一句,主上實施以上種種策略之時,想的是何事?”

面對賈詡直指人心的問題,蔡吉不再打哈哈,而是認真地低頭思考了片刻,然後伸出四根手指說道,“就四個字,厚積薄發。”

“厚積薄發?”賈詡喃喃回味了一下這四個字。其實無怪乎賈詡會有如此反應,“厚積薄發”這句成語出自北宋蘇軾。漢朝人當然沒聽說過。

意識到自己說了超前詞語的蔡吉,連忙向賈詡解釋道,“家父曾教導孤,治學當‘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孤以爲逐鹿也當如治學,應戒急戒燥,積蓄實力,待到時機來臨之時再一舉出手!”

賈詡以讚賞的目光看着蔡吉侃侃而談。或許有人會笑話眼前的女子太過謹慎,不知以小搏大。然則,兵法有云,奇正相輔。再精彩的奇謀都是建立在實力這一正道上的。賈詡之所以是三國第一毒士,而非二流謀士,差別正在於賈詡善用計謀,卻從不忙信計謀。而蔡吉之所以能在開戰之初連連取得大捷,除了仰仗太史慈、趙雲等人的武勇之外,更得益於她這些年來孜孜不倦的積累。可以說蔡吉眼下所取得的地盤是她的實力本就該控制的範圍。反觀袁紹則太過浮躁,在實力尚未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貿然稱帝,最終會將他自己逼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思慮至此,賈詡又重新審視了一番面前的少女,繼而語重心長地對其說道,“主上請將厚積薄發四個字牢記於心,此乃主上之爲將之道。”

“爲將之道不是智、信、仁、勇、嚴?”蔡吉奇道。

賈詡擺手笑道,“將者,固然需智、信、仁、勇、嚴。然則人之性情各有不同,故爲將之道亦各有千秋。有人爲將善守,有人爲將善攻,有人爲將善出奇謀,有人爲將善應變將略。主上正而有謀,故而請將厚積薄發牢記於心,此四字對主上日後征伐天下甚爲有用。”

意識到賈詡這是在點撥自己的蔡吉,趕緊鄭重地向其深深一拜道,“多謝先生指點。”

且就在蔡吉向賈詡致謝之時,一騎信使縱馬趕來攔下了馬車,同時亦打斷了車上二人的教學。卻見那信使摘下背上的信筒遞給蔡吉道,“主上,濟水急報。”

蔡吉接過信筒,從中抽出一卷信紙,攤開瞧了一陣後,不禁朗聲笑道,“妙哉!子龍等人不僅已渡濟水。還在鄄城程昱的接應下挫敗了高覽!”

然而蔡吉的話才說到一半,她臉上的笑意便迅速地凝固了下來。一旁的賈詡見狀不禁問道,“主上,出何事也?”

蔡吉尷尬地乾笑了兩聲,“程昱向孤要三百兩黃金打賞手下將士。”

“主上可是心疼這三百兩黃金?”賈詡饒有興致地問道。

“哪裡。”蔡吉立馬臉色一正。轉而向下屬下令道,“來人取三百兩金子送去鄄城。記着要用一兩一枚的金通寶。”

所謂金通寶和金條一樣,是東萊地區的特色產物。山東半島本就礦產豐富。多煤、多金、多銅、多鐵,多油。油現在還用不着,煤、鐵、銅倒是這個時代的戰略物資。而蔡吉在命人勘探銅礦和鐵礦的時候。意外地在龍口附近發現了一座金礦(這不是金手指喲。請度娘一下龍口金礦~~~)因此蔡吉眼下缺啥都不缺金子。出於曾在銀行系統工作的習慣,蔡吉將金子鑄成了金條用於儲藏,另按東萊五銖的外觀鑄造了一兩一枚的金通寶用於打賞。程昱坑東萊的金子,賞曹操的兵馬,固然讓蔡吉有些無語。但仔細想來這也未嘗不是一次展現實力的機會。

因此蔡吉在吩咐完下屬之後,扭頭便向賈詡得意地笑道,“孤不僅要送金子,還要讓收的人知道這金子是孤送的。”

難得見素來嚴謹的蔡吉露出孩子氣的一面。賈詡也在不經意間露出了會心一笑。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自打在蔡吉麾下謀事後,笑容一天比一天多起來。他只是同蔡吉半開玩笑地說道,“如此一來程仲德怕是要氣得翹鬍子也。”

蔡吉也沒想到向來嚴肅的賈詡也會開這樣的玩笑。便跟着打趣道。“若其知曉高順將軍正與辛佐治沿黃河北岸一路進發,怕是會更鬱悶。”

蔡吉這次將新入夥的辛毗配給了高順做軍師。這一來是因爲辛毗熟悉河北地形,二來蔡吉也想利用辛毗同河北諸世家的關係,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至於趙雲那一路蔡吉並沒有指派軍師隨心。本來那一路的任務只是救援,不似其他幾路肩負着攻城略地,建立據點的任務。更何況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趙雲那一路有夏侯淵、徐晃、曹丕三人坐鎮,總比三個皮匠強。

如此一來加上蔡吉與賈詡現在統領的中路大軍,蔡吉的兵馬共分五六路。分別是:太史慈、劉義遜一路,負責攻略渤海、河間諸郡,意在將蔡吉在青州與幽州的控制區連爲一體。王修單獨一路,負責攻略北兗州諸郡。這一地區本隸屬於曹操控制,身爲“盟友”的蔡吉自然是不能做得太過火。因此王修在北兗州更多的是以政治招安爲主。此外趙雲單獨一路,負責救援曹操。蕭建、張泉一路,負責搶佔清河郡。高順、辛毗一路,負責深入魏郡威脅鄴城,迫使袁紹撤兵官渡,爲日後“圍獵”袁紹做準備。而蔡吉、賈詡所率的中路大軍則與管統的水師,沿黃河西進,爲各路兵馬提供後勤保障。

想到自己的兵馬猶如五根手指分路並進,蔡吉不由地有些不安起來,卻聽她略帶猶豫地向賈詡問道,“文和先生,孤兵力是否太過分散?”

賈詡捻了捻山羊鬚,直言不諱道,“是有些分散。若老夫是袁紹,老夫必會集中一路精銳直擊中路。中路一垮,則其他各路兵馬定會自亂陣腳,如此一來老夫便可分而破之。”

賈詡一席話直說得蔡吉頭皮一陣發麻。確實,正如賈詡所言自己統帥的中路大軍在水師的配合下,就如大樹的樹幹,人的脊髓,源源不斷地向枝幹、四肢輸送着養分,傳遞着命令。不無誇張的說只要蔡吉的部隊在黃河附近行動,就不用擔心後勤補給跟不上。賈詡所說的戰法無疑是要一斧砍倒大樹,一拳打斷脊髓。樹倒了,枝幹自然無以爲繼,脊髓斷了,人也就趴下了。以蔡吉對漢末人物的瞭解,曹操、劉備、孫策都是會幹這種事的人。所以倘若現在袁紹與以上三人互換位置,那蔡吉的麻煩可就大了。

賈詡觀蔡吉神色凝重,黛眉微蹙,以爲她是在擔心中路會否受袁紹的重擊。當即便向蔡吉安撫道,“主上無需憂心,眼下袁紹主力正與曹操鏖戰官渡。無力分兵阻擊主上。故主上先下當加緊攻略,在袁紹回過神來之前,讓三路兵馬會師冀州。”

深知自己正在和時間賽跑的蔡吉心悅誠服地向賈詡點了點頭,“文和先生言之有理,時不待我啊。”

而就在蔡吉與賈詡分析戰略的同時,又有一員小校疾馳而來向蔡吉稟報道,“主上,高覽率部求見。”

高覽?這是怎麼回事?前腳來報說趙雲等人在濟水挫敗了高覽,咋只一眨眼的功夫高覽就來了。蔡吉在與賈詡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跟着追問道,“高覽現何處?”

“回主上,在肥城,文銳將軍正與其對峙。”小校抱拳答道。

蔡吉聽完小校報告,回頭便朝賈詡問道,“先生,高覽唱得是哪一齣?”

賈詡回過身向蔡吉拱手一揖道,“恭喜主上,高覽來降也。”

“何以見得?”蔡吉謹慎地問道。也難怪她會有如此反應,賈詡先頭剛說完直擊中路,下一刻袁紹手下的大將就突然冒出來要求見自己。就算蔡吉再求賢若渴,也不得不先往對方會不會使詐方面去想。

賈詡見蔡吉面露猶豫,心知她是在懷疑高覽投誠的真實性。於是他便向蔡吉分析道,“袁紹爲人刻薄寡恩,高覽已是兩連敗,想來是怕被袁紹問罪,方纔會來投靠主上。”

蔡吉聽完賈詡的分析,再聯想到高覽在另一個時空中亦是因爲被郭圖陷害,怕被袁紹治罪,纔會燒掉攻城器械,與張郃一同投靠了曹操。倘若高覽真如賈詡所言是來投靠自己的,那袁紹的河北四庭柱可就都倒了,而且有兩根都“倒”了自己麾下。想到這裡蔡吉頓時就來了興趣,“善,孤這就去會會高覽。”

再次重申一下小蔡的人設:二十九歲穿越來的職場人士,文科生,精通金融和歷史。所以一切複雜、專業的武器裝備,如配重式投石機、連弩等等,小蔡都不會發明。小蔡只會提議造一些原理簡單常見的後世裝備,如火炮,馬鐙。所以小蔡不會撼動同一時期諸葛亮、黃月英、劉曄等人武器專家的地位。

另外新開了個100人的新羣:261709107

推篇羣友完結文(其實偶還沒看,大家隨意~~~)

書名:耕田旺夫 作者:小妖的網 書號:2163572

簡介:山水人家,朝耕田,暮織布,淡抹清茶,閒看落花(未完待續)

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東漢行政區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50節在城闕兮第六十三節 攻心爲上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六十五節 大商在於國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七節 不得不低頭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四十節 賽魯班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六節睢水血戰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漢朝傢俱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二十六節 沽名釣譽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四十一節 講武堂第六十二節 靈光一閃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31節虓虎來襲第二十四節 凶神臨世第11節少年英雄第66節天下未平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31節虓虎來襲第二十五節 離間之計第45節復仇之火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九節 魏宮對策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十八節 初抵小沛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六十一節 戰錦西上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安民告示~~~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五十二節 虛實之道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八十八節 冀州亂局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九十四節 飛鴿傳書第一百二十九節 求同存異第31節虓虎來襲第67節打道回府第九十五節 磨刀霍霍第一百四十一節 迴轉之機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六節睢水血戰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58節曹府夜宴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
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東漢行政區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50節在城闕兮第六十三節 攻心爲上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八節 易京城下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六十五節 大商在於國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七節 不得不低頭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五十四節 接風之宴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四十節 賽魯班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二節 南陽蔡氏第六節睢水血戰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十九節 前塵往事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節 荊揚羣英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漢朝傢俱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二十六節 沽名釣譽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四十一節 講武堂第六十二節 靈光一閃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31節虓虎來襲第二十四節 凶神臨世第11節少年英雄第66節天下未平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31節虓虎來襲第二十五節 離間之計第45節復仇之火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九節 魏宮對策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十八節 初抵小沛陌生的遠方——漢朝人眼中的羅馬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六十一節 戰錦西上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安民告示~~~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五十二節 虛實之道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八十八節 冀州亂局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十九節 佈局遼東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九十四節 飛鴿傳書第一百二十九節 求同存異第31節虓虎來襲第67節打道回府第九十五節 磨刀霍霍第一百四十一節 迴轉之機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六節睢水血戰第一百十一節 奉天子南下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九十六節 有教無類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58節曹府夜宴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