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時晴跑得飛快,後悔今天大意了,她又不是不會易容,早起一小會兒,在臉上點幾個假痦子又能累到哪兒去?
現在好了,讓人一眼認出自己是女的,而且還看到了她的真容。
燕俠叫那人魏無病,趙時晴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可是京城裡姓魏的並不多,爲數不多的幾個還都是一家子。
魏無病,十有八九就是魏老夫人孃家那邊的人。
魏家出了兩個老妖婆,其中一個弄出一個假兒子,不但害死了對她有生恩的父母,還害死了對她有養恩的父王;
另一個也不遑多讓,在蕭真的夢裡,她和她的兒孫們害死了那麼好的姐姐。
是的,雖然趙時晴幾乎可以認定下手害死姐姐的是孫蘭芝,可是若是沒有人授意,區區小妾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加害堂堂郡主。
所以,只死了朱玉和孫蘭芝還遠遠不夠。
但是趙時晴不想讓魏老夫人父子死得那麼容易,他們要活着,尤其是魏老夫人,必須要活着,活着才能要挾麗太妃,活着才能攪風攪雨。
趙時晴自認是個好色之徒,她看到魏無病的第一眼還有小小的驚豔,她必須要自責,回家就洗眼。
只要是魏家的人,哪怕長得像天仙,也不能打動她。
除了不小心對這個不知從茅坑裡冒出來的魏無病驚豔了一把以外,還有一件更讓趙時晴自責的事。
那就是趙廷暄的親事。
魏老夫人原本已經在莊子裡等死了,是她的算計,激發了魏老夫人的鬥志,魏老夫人認定是麗太妃要害她,所以她進了皇宮。
而也正是因爲魏老夫人進宮,才讓趙廷暄有了這麼一門親事。
趙時晴很是自責,她也沒想到會連累二哥啊。
不過二哥也真是倒楣,都是撿漏,別人撿到的是驚喜,他撿到的是驚嚇。
那日去給趙廷暄送行,趙時晴千叮萬囑,趙廷暄不置可否,那個時候,趙時晴準備以後都不管他了,人教不會,那就讓事來教他。
可是現在趙時晴自責了,既然是被她連累的,那她就不能眼睜睜看着二哥被人利用了,還要再被當成傻子廢掉,所以她還是要管的。
至於魏老夫人,她是外命婦,她若是死在宮裡,這便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
麗太妃哪怕恨死她,也不會在宮裡對她下毒手。
wWW▪ тTk án▪ CO
因此,魏老夫人認定皇宮纔是最安全的地方,她就釘在宮裡了,宮裡只有一個成年的囫圇男人,那就是皇帝,她一個老婆子,又不是年輕媳婦,難道還怕有人傳她和皇帝的緋聞不成?
所以魏老夫人在宮裡住得理直氣壯,她指揮麗太妃做這做那,把永嘉帝的後宮攪得烏煙瘴氣。
而趙時晴樂見其成,以前她覺得越亂越好,讓他們狗咬狗,可是現在,她決定還是要多多留意,免得再把樑王府牽連進去。
說什麼,什麼就來。
昨天趙時晴和趙廷珞剛剛唸叨過的二皇子,第二天就傳出了死訊!
趙時晴覺得永嘉帝這人還怪能沉得住氣的,殺了兒子也不急着吃席,硬生生拖了一個月。
由於二皇子抱恙的消息早就傳了出來,過年時需要皇子們出席的各種場合裡也沒有見到他的身影,滿朝文武早就有了猜測,因此,如今二皇子薨逝的消息傳出來,大家並不震驚。
緊接着便又傳出另一個消息,二皇子妃哀傷過度,殉節了。
永嘉帝痛失愛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不已,輟朝三日,追封二皇子爲涪靈王。
涪靈王的封號一出,滿朝皆驚。
涪靈王,這是郡王的封號。
雖然二皇子是庶皇子,並非皇后所出,但是本朝庶皇子封親王的不在少數,比如福王祿王這對臥龍鳳雛,他們的生母甚至只是出身低微的宮婢。
而二皇子生母是賢妃娘娘,位列四妃,二皇子雖然存在感不高,但是無功無過,和其他皇子相比,他差就差在不爭不搶,年紀輕輕就死了,也只能追封郡王,連個親王的諡號都沒有。
且,雖是追封,卻也是有封地的,涪靈王的封地在涪州,遠離京城。
二皇子膝下二子,長子七歲,次子只有兩歲,二皇子下葬之後,這兩個孩子便要遠赴涪州,他們年紀小,又是父母雙亡,郡王府不能用內侍和宮人,二皇子身邊那幾個忠心耿耿的內侍和嬤嬤都不能跟隨,以後照顧他們的都是臨時買來的人,這兩個孩子身邊沒有親人,又沒有忠僕,能不能活着長大都難說。
其他人能想到的事,自幼長在宮裡的永嘉帝會不知道?
他難道不知道這兩位小皇孫凶多吉少?
到了此時,官場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條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二皇子的死有蹊蹺,這位怕是被皇帝厭憎了,追封郡王已經是給他最大的體面了,至於那兩位小皇孫,本就沒打算讓他們活着。
這是皇帝的家事,且,二皇子不是靜王,靜王是元后之子,亦是皇帝唯一的嫡子,哪怕他犯下大錯,不做太子了,也還是親王,即使遠離京城,卻也能一家團圓,安度餘生。
可是二皇子畢竟只是衆多皇子中的一個,他死了,還其他皇子還活着,滿朝文武誰也不想因爲他而得罪其他皇子,更不想因爲他讓皇帝厭棄。
永嘉帝甚至連七七四十九天都不想等了,二皇子頭七剛過,兩位小皇孫便離開了京城,從此後山高水長,再無歸途。
小皇孫的車隊與另一隊車隊擦肩而過,沒有停車讓路,更沒有行跪禮。
迎面而來的,是長嶺縣主的車馬,涪陵王雖是郡王,兩位小皇孫雖然尚未襲爵,但他們畢竟是皇孫,長嶺縣主一行人即使不用行跪禮,也應主動讓路。
可是魏家的十幾輛馬車卻沒有絲毫停留,反倒是小皇孫們的車隊往一旁讓了讓。
華麗的馬車行走在早春的官道上,清脆的馬蹄聲伴隨着女子們的嬌笑,在這二月微寒的春風裡,便是一道行走的風景。
風景的另一端,趙廷暄終於回到了闊別一年的樑都。
他生在樑都,長在樑都,趙氏皇族的祖籍不在這裡,可是對於趙廷暄而言,樑都是他的鄉愁,是他的遊子吟,是他的慈母手中線。
是的,在他看到聶氏那張充滿哀傷的眼睛時,曾經的那一點點懷疑和責怪便煙消雲散了。
他真是不孝啊,他竟然因爲姐姐的親事而懷疑過母妃!
他真是笨啊,小妹還是個孩子,風一陣雨一陣,而他竟然會因爲小妹的童言稚語而對母妃心生芥蒂。 傳旨天使宣讀了賜婚聖旨,直到接旨的時候,趙廷暄才第一次正式見到他的大嫂,樑王妃孟曉棠。
他對孟曉棠的第一印象還是很好的。
孟曉棠明豔大氣,儀態端莊,舉止得體,完全不像是山村裡長大的女子,她的儀態和氣度甚至超過京中那些底蘊深厚的世家女子。
孟曉棠就是那種哪怕穿着最普通的衣裳,也能在人羣中一眼看到的女子。
趙廷暄想不通,這樣的孟曉棠會對母妃不敬。
與長嶺縣主的親事太過突然,趙廷暄只在聶氏臉上看到了笑容。
聶氏笑得肆意,把志得意滿明晃晃寫在了臉上。
趙廷暄怔了怔,是他眼花了嗎?
他還是第一次在母妃臉上看到這樣的笑容。
母妃很滿意這門親事?
怎麼可能呢?
他雖然不通政務,可也知道這門親事並不美好。
小妹雖然對母妃心存誤解,可是她的很多話都說到了趙廷暄的心裡。
他對管理樑地沒有興趣,他就是喜歡吟詩作對,風花雪月。
他也不喜歡父王和大哥身邊的那些官員,他們總能把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大成陰謀。
與這些人相比,他更喜歡文人墨客,他愛辦詩會文會,他愛聽曲,他能在古玩鋪子裡待上一天。
這纔是他想要的朋友,他想要的生活。
原本上面有大哥撐着,他只需做個無憂無慮的富貴閒人,可是與長嶺縣主的這門親事,卻讓他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
長嶺縣主很可能會以郡主之尊出嫁,弟媳的出身遠勝當家的長嫂,而且長嶺縣主的背後是麗太妃,趙廷暄懷疑自己管不住她。
他很擔心長嶺縣主會和大嫂鬥來鬥去,那樣一來,他該如何面對大哥?
姐姐和小妹一定會怪他。
姐姐到時嫁到京城,鞭長莫及,且,姐姐講道理,不會太過爲難他,頂多就是寫信訓斥。
可是小妹卻不同,趙廷暄深信小妹會千里迢迢回到樑都,半夜三更剃光長嶺縣主的頭髮,不,小妹會連他的頭髮也一起剃,然後再罵他三天三夜。
因此,趙廷暄覺得聶氏的笑容太過刺眼,他別過臉去,不想去看。
可是到了晚上,他把在京城帶回的禮物拿給聶氏過目的時候,聶氏一改白天時的喜氣洋洋,她哭得很傷心,肝腸寸斷。
“阿暄啊,你可算回來了,你不知道,母妃過得有多苦,你父王若是泉下有知,一定會被你大哥給氣死,他身體不好也就罷了,偏偏是個耳根軟的,被孟氏擺佈而不自知。
孟氏這種出身低賤的女子,最是勢利奸詐,她不但對我不敬,而且還想殺了我!”
趙廷暄大吃一驚:“大嫂要殺您?究竟是怎麼回事?”
聶氏哭得要昏過去了:“她在我的飯食中下毒,我幾乎被她害死。”
趙廷暄問道:“大哥知道這件事嗎?”
聶氏大哭:“他當然知道,他們是夫妻,他怎會不知?可是他卻裝聾作啞,任由那賤人殘害於我。”
“那長姐呢,您沒有告訴長姐?”趙廷暄問道。
“她?那個白眼狼!”聶氏冷笑,“那孟賤人就是她招惹來的,也是她介紹給你大哥的,她要遠嫁,擔心你大哥不給她撐腰,便不顧被人笑話,把孟家那個從山野裡找回來的孫女塞給你大哥,那孟賤人就是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整個樑都就沒有哪個大家閨秀願意與她結交,這樣的女人,哪裡配得上樑王府?
我的兒,只有長嶺縣主那般出身高貴的女子,才配嫁進樑王府。”
趙廷暄想說不是這樣的,大嫂雖然出身不高,可是言談舉止卻高貴大氣,以前他若許還不覺得,可他剛從京城回來,他見過公主,見過大雍朝頂尖的貴婦貴女,他真的覺得大嫂比起那些人來也絲毫不遜色。
反倒是那位尚未謀面的長嶺縣主,趙廷暄是真的不抱有任何希望。
長嶺縣主的姑祖母是魏老夫人,魏老夫人最寵愛的孫子是朱玉。
趙廷暄在朱玉手上吃過苦頭,他知道朱玉是什麼人,長嶺縣主和朱玉都是魏老夫人的血親,所以長嶺縣主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這門親事,趙廷暄想想就覺得窒息。
早知如此,他就應該提前給長姐寫信,讓長姐在樑都給他挑選一位名門閨秀。
既然大嫂是長姐挑選的,那麼他相信,長姐在挑人這方面是有眼光的,一定也能給他挑選出一位合適的妻子。
而且,那個長嶺縣主長得也不怎麼樣。
長姐是杏仁眼,小妹也是杏仁眼,趙廷暄見的最多,也最親厚的年輕女子,就是趙雲暖和趙時晴,不知不覺中,他的姐姐和妹妹,便是他的審美。
而那位長嶺縣主,不知道是畫師畫得有誤,還是本人就是長得這個樣子,那眼睛又吊又細,嘴巴還特別小,這便顯得整張臉鼓鼓的,像顆豆子一樣。
趙廷暄覺得吧,如果長嶺縣主嫁進樑王府,有朝一日和大嫂、長姐、小妹站在一起,一定會被比得很慘。
那是他的妻子啊,他的妻子最醜,他也跟着一起丟臉。
在樑都,乃至整個樑地,誰不知道他是翩翩佳公子?
翩翩公子配顆豆子?
他的詩情,他的畫意,他的白月光,他的地上霜,他的情難忘,最後全都變成了意難平。
趙廷暄這樣想着,耳邊都是聶氏的抱怨聲,他忽然怔住,小妹說對了,全都讓小妹說對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