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阿四年近古稀,頭一次見如此之大的洪水,說其百年不遇也不爲過,呂元羅淪陷其中能夠奇蹟生還,其救星便是這條蛟龍無疑。其身在禁錮之中,對外氣息隔絕,洪水自然非它而起,無論初衷如何,救人總是不假。除了感激,不疑有他。
淨塵道人雖有一身法術,但這蛟龍極有可能是被與天仙比肩的真龍鎮壓在此,雖有投桃報李之心,當前卻也做不了什麼。
呂元羅得丹藥之效,精神已大爲好轉,於是淨塵道人便詢問他當日的情形。
呂元羅遂將他身陷洪水之時,白小弟如何奮不顧身的救他,後來洪水突然變大,白小弟自身難保仍不離不棄,到最後感覺有一根粗大的藤子纏住自己,隨即似乎是飛到了半空中,最後也不知撞到了什麼地方,吐了一陣子就什麼也不知道了等情形一五一十的陳述,包括在崖下避雨時聽到刺耳怪聲、快憋死時腹中出現怪氣等細節亦不曾遺漏。他伶牙俐齒,講的繪聲繪色。
白小弟平日與他朝夕相伴,可謂情同手足,危難之時又是如此勇敢仗義,一提到它思念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想到它和它的母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不禁傷心難抑放聲大哭。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雖然救他的並不是人,但卻有必要告知於他,於是淨塵道人安慰幾句後也不隱瞞,將纏住他的根本就不是什麼藤子,而是一條蛟龍的尾巴,當時的情形也不是纏住他,而是捲住並將他甩出洪水等實情說明。
爲了一窺他的真實性情,便未給予他任何的引導,想聽聽他自己對救了自己性命的蛟龍的態度。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更何況這牛犢從未見過虎,呂元羅知道是一條蛟龍救了自己,頗感新奇,抽泣着追問蛟龍的所在之處,不但不害怕,反而覺得很有趣。
淨塵道人答道:“蛟龍就潛伏在石板乾溝的月牙潭裡,他很久之前犯了錯,被龍王困在了那裡,不得自由。想來也有幾分可憐哪,只可惜我們也救不得它。”蛟龍禁錮潭中不得自由,況且既曾相救便再無加害之理,應此並不會出現好心報答反受其害的情況,告訴他蛟龍蟄伏之處也無妨。
得知蛟龍的所在和境遇,又是同情又是急切,止住哭聲道:“等我眼睛好了,我就讓老豬教我游水,然後遊進龍王洞去求龍王爺將他放了。”
淨塵道人微笑頷首,以示嘉許,隨後又問他倘蛟龍罪孽太過深重,龍王爺執意不允又當如何。
呂元羅歪頭沉思了片刻,抿了抿嘴道:“一次不成便兩次,龍王爺一天不答應,我就一直苦苦哀求,等龍王爺心軟了也煩了,興許就將他放了。要是實在不成,我就跟您苦練法術,索性破了龍王爺的那個什麼破封印,他救我一次我也救他一次,大家就算扯平了……”
呂阿四見他一個黃口小兒,竟說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來,不由得大驚失色,連忙捂住他的嘴不讓他再說,口道:“乖孫子,這種大不敬的話說不得,說不得呀。啊喲,小兒無知,真是罪過。”
淨塵道人白了呂阿四一眼道:“瞧你老呂這點出息,一提到神靈便戰戰兢兢,說他一句怎麼了,元羅,不用怕,大膽的說!說說你爲何想要費這麼大勁救它脫困。”
呂阿四訕笑着放開了捂在呂元羅嘴上的手,呂元羅脫口便道:“因爲我覺得它最需要的就是身得自由,救命之恩是極大的恩情,我必須要給它最需要的回報纔像話!”
淨塵道人聽得此言卻捻鬚哈哈大笑,心懷大暢,連誇呂元羅“知恩圖報,品性堅韌,大無畏,有志氣!”
他之所以如此高興,是因爲呂元羅的回答甚得其心。一心想要救蛟龍脫困,表明他深明大義,雖平日油嘴滑舌,但可見品性上佳。軟磨硬泡的策略,則說明有長性,行事不會朝三暮四,已屬難能可貴。而最後一句說要破龍王爺的封印,說明有志氣,大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英雄氣魄,更是求之難得。
這些話呂元羅都是經過思考才說出口的,並非信口胡謅敷衍了事,說話時的眼神語氣都很堅定,絕非耍嘴皮說說而已,雖從頭到尾不曾提到一個謝字,但卻將今後報恩營救的辦法都想好了,這令淨塵道人傳授衣鉢之心愈加急切。得徒如此,夫復何求?
登時興奮得連連伸手捋須,心癢難搔,興奮莫名,恨不得立時便讓呂元羅磕頭拜師,將他帶回清虛觀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這念頭一起就越來越強烈,一手捏着下巴一手背在身後,神情若有所思,不覺自顧自的在屋子裡走來走去。
在呂元羅看來,那蛟龍的情況與身在牢獄的囚徒無異,日子定然過得清苦,“爺爺,蛟龍喝酒吃肉麼,我們給他送些去吧。他被關在水潭裡那麼久,嘴裡只怕是早就淡出鳥來了。”將一張小臉朝向呂阿四,頗有期待之色。
呂阿四微笑着白了他一眼,意思是怪他說話粗俗,隨即道:“肉自然是吃的,能不能喝酒就不知道了。可咱們家窮,沒有啊,只能用大爺爺給你的壓歲錢去買,你捨得不捨得?”
呂元羅見不到爺爺的眼神,也不管那許多,不假思索的連連點頭,歡喜的道:“我想送他一頭整豬,讓他飽飽的吃上一頓,也不知我的壓歲錢夠不夠?”
呂阿四見他不看重錢財,一心報答蛟龍,頗有仗義疏財的豪俠之風,心中很是欣慰,暗道無論如何也要滿足他所想,“好好好,阿羅真乖,真懂事,不夠爺爺湊上,等你傷好了咱一塊兒給它送去。”
呂元羅高興的拍手叫好,“真人也去,不然我怕蛟龍吃不到。”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看見,龍王爺又會不會答應放人,若是不放,又何年何月才能練就破除封印的本領,故此纔有給蛟龍送食作長久打算的想法。
淨塵道人聞言回過神來,經過思之再三,嘆氣作罷。呂元羅是呂氏夫婦的心頭肉掌中寶,人家含辛茹苦的撫養長大,自己說帶走就帶走,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理當讓他們多享享天倫之樂纔是。況且呂元羅此時雙目尚未復明,參悟修行多有不便,雖早有收徒約定,但眼下還不到時候。
這情形便如同一個匠心獨運的雕刻大師,無意間尋獲一塊上等璞玉,卻因璞玉成色還欠些火候而愛惜等待,且一等便是好幾年,其間心中念念不忘經常查看,發現璞玉品質愈加優良,卻仍不堪着手雕琢,心中的急切和抑鬱自不必說了。
心情鬱悶中忽然靈光一閃,想起呂元羅說的體內有怪氣亂竄之事,探手抓住他左手暗運靈氣一試之下,失落旋即轉爲狂喜,他驚喜的發現,呂元羅的經脈大穴已經豁然貫通,不僅如此,氣海之中綿綿實實,靈氣渾厚充盈。
原來他每年重陽給呂元羅服下的丹藥,皆由生長百年以上的珍貴藥材煉製而成,蘊含大量天地精華靈氣,一部分上行補益雙目經絡,另一部分下行存入氣海。多年下來已不自覺聚集了很多靈氣,危難之時靈氣自行上衝,打通經脈,運轉周天。
靈氣運轉,自生妙用,立時化解了口鼻嗆水窒息之厄,倘若藉助靈氣奮力游泳,那麼戰勝洪水衝擊之力自行遊出脫險也不無可能。然而主人只是個天真頑童,茫然不自知,更不懂運用之法,以至於屯糧百石卻險些餓死災荒。
於是,淨塵道人決意多逗留幾天,傳授呂元羅呼吸吐納之法,一來反覆淬鍊氣海靈氣使其精純,二來繼續聚集天地靈氣加大儲備,以爲日後修行奠定牢固之基礎。
說教就教,當下將呂阿四攆出了房間,開始講授道門練氣要訣。呂元羅大字不識一個,年紀又小靈智尚未全開,聽得雲裡霧裡,不明其要,淨塵道人便耐心解釋,力求通俗。
呂元羅很多時候心不在焉,心中時而惦念白小弟的安危,時而又想着蘇棲鳳的溫柔,聽着聽着便睡着了,有時覺得枯燥乏味便趁自行練習之機,偷偷摸出去與蘇棲鳳玩去了。爲鞭策呂元羅勤練不輟,淨塵道人抓住呂元羅的心思,言道氣爲法術之本,要學法術必先練氣,氣越多法術越強,練氣越快蛟龍便越早得救……
呂元羅一聽果然精神大振,不再敷衍逃避,專心聆聽,不懂就問,一連三天下來已然將吐納練氣、引導運行之法記得爛熟於胸,他本就目不視物,天生的“目垂簾”,暗合築基吐納要訣,無有外物侵擾雜念便少,雜念少則心靜意專,加之偶然間已得經脈通達,依法演練之下所得靈氣竟遠超常人。
淨塵道人勉勵一番過後,叮囑他往後每日午時必須行功一次,不可偷懶,便即滿意的大笑出門,自行返回雲峰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