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東門(三)

戰損結果很快便統計完畢。在剛纔接觸中總共有兩個半旅的鄉勇投入了戰鬥,當場陣亡了三十人,傷十七人。而流寇們在試圖翻越木柵欄時吃了兵器太短的虧,被捅死四十九人,帶傷撤下者不計其數。

單純從敵我人數損失對比上看,鄉勇們首戰的結果非常優秀。只是他們的人數僅有一千,而敵人的數量卻無法估量!這個鮮明的數字對比讓任何人樂觀不起來,包括故作鎮定狀的程小九。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只能儘量找一些己方的優勢來鼓舞軍心。

“他們沒有弩車!也沒有攻城錘和雲梯!”指着遠處的火光,程小九大聲叫嚷。他說的這三樣都是兵書上記載的破城利器,沒有這些重型裝備,館陶縣的城牆便能多挺很長時間。可惜鄉勇們對弩車和雲梯沒有半點兒概念,只是蹲在同伴屍體旁低聲哭泣。這些老實巴交的力棒現在終於想起了害怕,終於明白,原來那三鬥米的軍糧,並不是可以輕鬆吃到肚子中的。

“哭什麼,敵人不是退了麼?他們連鎧甲都沒有穿,根本打不過咱們!”董主簿扯開嗓子,大聲咆哮。這是另一件可以令人感到安慰的消息,流寇們的訓練程度和裝備情況與鄉勇一樣糟糕至極。館陶縣臨時趕製的竹片弓和竹杆箭在五十步外根本穿不透單層豬皮,卻也給流寇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擾。橫在柵欄外的屍體中,有十幾個便是先被羽箭射傷了的。慌亂之下,傷者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地被鄉勇們活活戳死。

鄉勇們依舊默默流淚,手中卻始終不肯再放下已經被血水潤滑了的長槍。‘他們已經不再是羣力棒!’程小九心中靈光一閃,突然記起了當年父親對自己講過的話:只有見過血的士卒纔是真正的士卒。再次定睛觀看,細心地他果然於鄉勇們身上發現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氣質。那是一種若隱若現的殺氣,就像一把刀開刃之前和開刃之後的差別。雖然都可以稱作刀,砍出去後的效果卻判若雲泥。

“韓葛生、段清、蔣百齡,你們三個帶着弟兄們先退下去休息,換其他旅的人上來!”這個時候,繼續軟弱下去就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任。程小九又掃了身邊的鄉勇一眼,點着幾個隊正的名字命令。

“是!”韓葛生和段清兩個大聲領命。蔣百齡卻小心地向身後看了看,低聲建議道:“長史大人,您是不是去縣尊那裡知會一聲!大人他一直在看着咱們,估計等戰果早已等得心焦!”

“這只是流寇的第一波試探!”程小九皺着眉頭回應。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如果事事都要退到後邊請示一遭的話,這仗打起來就更困難了。儘管如此,他還是決定接受對方的建議,想了想,低聲補充道:“不過讓大人知道一下也好。至少弟兄們的功勞會被仔細記錄在案。你們先帶隊在這戒備着,我去給大夥請功!”

衆鄉勇聞聽此言,抽泣聲立刻就小了下去。林縣令在徵召鄉勇時曾經答應過大夥,戰時另外有賞錢。殺了敵人,賞錢按人頭計算。柵欄外邊屍橫枕籍,若是縣令大人肯遵守前諾的話,估計大夥又能分到一筆額外的財富。

程小九看得嘆氣,猶豫了一下,又事先聲明道:“若有賞金,戰死的兄弟們拿大頭。活着的兄弟們分小頭。大夥家裡都有老有小,誰也別虧了誰。”

“那是,那是,長史大人儘管放心!”蔣百齡連連點頭,催着程小九趕緊去向林縣令討賞。

“你等千萬小心!”程小九又婆婆媽媽地叮囑了一句,轉身跑下殘牆。

剛纔殘城上戰鬥打得激烈時,林縣令已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心中沒有半點把握憑藉千餘鄉勇守住館陶,但如果一箭不發便帶頭逃走的話,日後無論楊玄感造反成功,還是當朝皇帝陛下從遼東返回,都不會給他好果子吃。所以,初次交手的結果對他極爲重要,將直接左右着他的後續決策!

看到滿臉是血程小九向自己跑來,林德恩的心裡立刻就“咯噔”了一聲。在衆目睽睽之下卻不敢失了身份,只好強作鎮定地迎上去,低聲詢問道:“賊人退了?弟兄們損失如何?你自己呢?沒再受傷吧?”

“稟告大人!”程小九站穩身形,大聲迴應,“我軍陣亡三十,輕傷十九,無人重傷。當場殺敵近五十,傷其數百。賊人氣力不濟,已經暫時退避!”

“好,好,弟兄們好樣的!”林縣令連連點頭,心中一塊石頭砰然落地。程小九能帶人打退敵軍第一次進攻,就能打退敵人第二次。流寇們素來沒長性,萬一不堪損失而退走,自己跟任何人就都好交差了。

周圍請戰的百姓同樣聽得興奮,舉起手中的兵器來,再度請求上城殺賊。程小九四下掃了一眼,搶在林縣令做決定之前建議道:“啓稟縣尊大人!夜色太濃,張金稱只是在小規模試探。卑職建議讓第一波參戰的弟兄先撤下來休整,其他幾隊輪番上去。明早日出之後,也許我軍會面臨一場真正的惡戰!”

“好,好,就按你所說佈置。”林德恩現在是怎麼看程小九怎麼順眼,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從衣袖中拿出一根事先準備好的令牌,他先向衆人晃了晃,然後大聲吩咐道:“本縣就把三團加一旅鄉勇的調度權都交給你。若有不服從者,你儘管自行處置,不必稟告本縣知曉!”

“謝大人信任!”程小九感激地躬身。“屬下還有一個請求,望大人成全!”

林縣令捋須而笑,“說吧,有什麼要求你儘管提出來,本縣一概照準!”

“弟兄們捨命殺敵。請大人傳令撫卹戰死者,以勵士氣!”程小九雙手抱拳,大聲請求。

“那是自然!”林縣令本來就不是個很吝嗇的人,況且這筆錢又不用他自己從口袋裡邊掏。“本縣早有準備。你去告訴弟兄們,活着的每人每天賞錢五十,戰死的撫卹家眷肉好兩吊。殺敵一人,獎錢半吊。當天兌現,決不拖欠!”

話音落下,周圍立刻響起了一片歡呼。特別是那些剛纔沒輪到上去參戰的鄉勇,心中對鮮血和死亡還沒有任何概念,興奮的叫聲中透着惋惜,好像剛剛錯過了場難得的發財機會般。

“我等也要參戰,我等賞錢減半,也願上城殺敵!”揮舞着砍刀鐵錘的民壯們第三度大聲請戰。

“感謝鄉親們的厚愛!”程小九四下抱拳,“今夜請你等爲衆鄉勇吶喊助威。明日天亮,定有大夥施展身手的機會!”

說罷,他舉起林縣令所交給的令牌。將蔣幫閒、李老酒、董主簿三人麾下還沒參戰的幾旅鄉勇分成兩個班次,每個班次放了兩百長槍手和一百弓箭手。依序和城上的守軍輪換。又叫過站在一邊畏縮不前的王二毛,當衆命令道:“你和周隊正帶領天樞旅上牆巡視,以防張賊派人從其他幾個方向爬城。若是其他城門有了閃失,你也別回來見林大人了,自己找地方抹脖子去!”

“小九哥!”王二毛感動得直想掉眼淚。剛纔他越琢磨越覺得自己對不住程小九,本以爲小九吃了一次虧後,肯定不會再像先前一樣拿自己當兄弟。卻沒料到程小九根本沒將他被張亮嚇癱了的醜態當回事情。依舊給他安排了個既安全又能賺到錢的差事做。

程小九伸出手去,輕拍二毛的肩膀,“去吧,別耽誤了縣尊大人的事兒。闔縣父老的安危,就擔在我等肩上!”

這番話說得大義凜然,聽者無不動容。百姓們爭先恐後讓出一條通道來,目送着王二毛與周禮虎兩人遠去。待天樞旅的弟兄去得遠了,程小九又毅然轉過身,衝着林縣令深施一禮:“請大人在此掌控全局,以挫敵人威風!”

如此風光且安全的安排,林縣令當然萬分滿意。當即輕輕點點頭,笑着吩咐道:“你儘管去吧,注意自身安全。其他諸事全交給本官,本官定然保你無後顧之憂!”

‘只要大人滿意就好!’程小九嘴上不說,心中卻把很多事情看了個通透。剛纔蔣百齡一再催促他向縣令大人彙報戰果,無非就是爲了提醒他切莫將行軍長史的身份當真。這裡是館陶縣衙,不是什麼大總管行轅。長史這東西,聽起來威風八面,在衙門裡卻沒有相應的編制。所以,該請示,該彙報之處一樣不能少,免得上下起了誤會,害得將來大夥都跟着難做。

“怎麼,你還有不放心之處麼?一塊兒說出來,本縣爲你做主!”林縣令看見程小九臉色凝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呵呵地詢問。

程小九搖搖頭,努力做出一副輕鬆的模樣,“沒有!卑職上城準備去了,賊人或許頃刻便來!”

說罷,他轉過身,再度走向今夜的戰場。該交代的場面話都交代了,能注意到的地方都注意了。如果這樣做還會被人挑毛病的話,自己也只好認命了。憑心而論,對付這些官場上的東西遠遠難於對付城外的流寇。應付城外流寇的進攻時,他雖然也驚慌害怕,但心裡卻沒有那樣空。而面對着恩公林縣尊和幾位似笑非笑的同僚時,他總覺得腳下不踏實,就像走在一根獨木橋上般惶恐。

芒刺在背的感覺很快就被另外一種緊張所取代,當他剛剛回到柵欄牆附近,張金稱的人便開始了第二輪進攻。這回,流寇們調集了大量的弓箭手,摸着黑對鄉勇們進行遠程打擊,將木柵欄上下射得全是白羽。

有了剛纔的經驗,程小九應對起來從容得多。在張遜、臧大朋、孫繼等幾個得力隊正的幫助下,鄉勇們迅速隱藏到了流寇們看不見的角落。待敵軍的火把一靠近,弓箭手們立刻瞄着光亮處展開還擊,將流寇們射得抱頭鼠竄。

攻城的序列沒等靠近城牆便已經瀕臨瓦解,氣得流寇頭目大聲咆哮。通過各種手段,此人終於將麾下嘍囉驅趕到了城牆根兒下。還沒等將胳膊搭上殘牆,無數碎磚亂瓦又兜頭砸了下來。

“啊——”被砸傷者發出淒厲的呼喊,聽到鄉勇們耳朵裡卻如同仙樂。萬一那人死在城牆下,就意味着大夥又多了半吊錢的收入可分。這樣盤算着,更多大小不等,輕重不一的石塊瓦塊從陰暗處飛落,激起更劇烈的慘叫和更惱怒的喝罵。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無數鼻青臉腫的嘍囉兵從殘城邊緣探出頭,沒等交手,氣勢已經輸了三分。

“端槍,第一隊端槍,順着柵欄縫隙平刺!”程小九的命令聲比上一輪戰鬥清楚了許多,不仔細聽,根本聽不出一點兒慌亂。百餘名新上來的弟兄快步上前,閉着眼睛將手裡的纓槍向外一捅,鼻孔中登時就聞到了血腥氣。

“我殺人了,我殺人了!”一些膽小的鄉勇驚慌失措地大叫。不待程小九出言呵斥,立刻有各隊隊正大聲提醒道:“一個半吊,快拔槍,別耽誤功夫!”

殷紅色的槍纓快速回收,中途不知道濺上了敵人的血還是袍澤的血,在昏暗的火光照耀下,看上去嬌豔如花。第二隊長槍手迅速上前補位,貼着第一排弟兄留下的縫隙將纓槍向柵欄外捅去。“半吊錢,半吊錢!”他們惡狠狠地念叨着,無師自通地安慰着自己。肚子裡邊翻江倒海,下手卻毫不猶豫。

第二波敵軍以比第一波敵軍更快的速度退了下去,至少在柵欄前留下了三十具屍體。那意味着十五吊錢。分在每名參戰者頭上,可以分到五十個足色肉好。鄉勇們默默唸叨自己應該分到的賞金,強迫自己忘記對死亡的恐懼和喪失同伴的悲痛。這一輪不幸死在嘍囉們刀下的鄉勇只有六個,但他們已經可以瞑目。兩吊錢的撫卹,夠家中老小至少生活一整年。再算上殺賊的提成,總和已經超過了他們在碼頭上扛幾個夏天大包的全部收入。

發財的機會源源不斷!第三波流寇轉眼就殺到了殘城下。緊跟着,是第四波,第五波和第六波。鄉勇們轉眼就輪過了兩輪,每個人算下來都增加了百餘文的收入。但新的發財機會依舊沒完沒了的出現,累得他們氣喘如牛。

一個時辰過後,鄉勇們便沒心思再統計自己今夜能賺到多少錢了。槍纓黏黏地貼到了槍桿上,手中的白蠟杆子滑得幾乎掌握不住。“一百五十,一百七十,一百八,再殺一輪,明天上酒樓吃肉!”只有各隊的隊正和夥長們,還機械地報着本隊弟兄平均分到的銅錢總數。以此激勵大夥越來越消沉的士氣。

只有活着堅持過今夜,纔能有機會親手將高額的賞錢帶回家,才能再次看到妻兒老小臉上久違了的微笑。對家人的掛念和對財富的本能追求,牢牢地拴住了鄉勇們的腳步。他們被潮水般涌上來的流寇們打得幾度面臨崩潰,卻又幾度在程小九的組織下將敵人打得先一步逃走。“賊人支持不住了,打完這一輪,就能回軍營拿錢!”旅率,隊正們啞着嗓子,一遍遍散佈勝利就在眼前的消息。最終的勝利卻遲遲不肯到來,反而是陽光在東南方向率先射穿了夜幕。

天是在激戰中亮起來的,城內城外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火把什麼時候開始變暗。當第一縷陽光衝破早晨的烏雲灑向大地的時候,所有參戰者都楞了一下。他們都是第一次看見與自己拼殺了半夜的仇敵,被對方的面孔和戰場上的慘象嚇得汗毛直豎。只用了半個晚上,殘城外就躺下了三百多具屍體,鮮血濺滿了整段殘城,潤得每一寸泥土都殷紅如火。

陽光的照射下,火紅的泥土跳躍着,刺得人眼睛生疼。鄉勇們幾乎無法相信那些傳說中吃人心肝的強盜,居然長得和自己一模一樣。一樣滿是老繭的雙手,一樣愁苦的面孔,一樣被歲月壓得微微發駝的脊背。如果不是被一道柵欄將他們彼此隔開,他們幾乎以爲,那倒在柵欄外的屍體就是自己。

即便是這樣,也沒有任何鄉勇主動放下長槍。他們已經無法再將兵器放下了,在那條指向城牆的血路盡頭,可以看見張金稱軍匆匆搭建起來的大營。打了一整夜,營中的人數依舊多得無法數清楚。其中不乏已經兩鬢斑白的老漢和剛剛長到四尺高的孩子,一個個舉着刀,在營門口慢慢整理隊形。他們沒有吃早飯,他們的早餐在館陶城裡。

要麼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被這些人殺掉,要麼將這些老人和孩子殺死。現在,鄉勇們已經沒有了其他選擇。

而這場殺戮,不過剛剛開了個頭。

酒徒注:今天加班,沒法寫書。先改了這幾節錯別字。十年盤點,請投家園一票,酒徒拜謝。

第1章 賭局(五)第2章 紫騮(五)第1章 問鼎(六)第2章 紫騮(五)第2章 崢嶸(四)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采薇(三)第3章 浮華(四)第2章 西顧第4章 浮沉(一)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浮華(一)第2章 紫騮(六)第2章 逐鹿(一)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折柳(五)第3章 折柳(四)第1章 秋分(三)第2章 西顧(四)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折柳(四)第3章 折柳(一)第2章 紫騮(五)第3章 東門(十)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故人(三)第5章 采薇(六)第3章 飄絮(一)第4章 采薇(四)第4章 紅塵(四)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東門(一)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浮華(五)第1章 問鼎(一)第1章 賭局(一)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浮華(一)第2章 黃雀(一)第3章 浮華(六)第4章 功賊(四)第3章 朝露(九)第4章 騰淵(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朝露(二)第1章 問鼎(五)第1章 城南(七)第2章 鶯柯(八)第1章 冬至(七)第3章 飄絮(一上)第3章 東門(五)第2章 紫騮(七)第1章 賭局(二)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浮華(三)第3章 朝露(六)第4章 功賊(三)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賭局(七)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飄絮(二)第2章 西顧第1章 問鼎(七)第3章 賭局(一)第1章 秋分(四)第2章 西顧(一)第3章 賭局(三)第1章 賭局(四)第2章 朝露(二)第1章 城南(六)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朝露(七)第4章 賭局(七)第3章 飄絮(二)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折柳(六)第3章 東門(九)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冬至(四)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賭局(七)第4章 紅塵(五)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東門(八中)第2章 紫騮(五)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折柳(三)第1章 冬至(五)第4章 恩仇(一)第4章 恩仇(三)第1章 秋分(五)第4章 浮沉(五)第1章 冬至(三)第4章 恩仇(二)第1章 問鼎(八)
第1章 賭局(五)第2章 紫騮(五)第1章 問鼎(六)第2章 紫騮(五)第2章 崢嶸(四)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采薇(三)第3章 浮華(四)第2章 西顧第4章 浮沉(一)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浮華(一)第2章 紫騮(六)第2章 逐鹿(一)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折柳(五)第3章 折柳(四)第1章 秋分(三)第2章 西顧(四)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折柳(四)第3章 折柳(一)第2章 紫騮(五)第3章 東門(十)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故人(三)第5章 采薇(六)第3章 飄絮(一)第4章 采薇(四)第4章 紅塵(四)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東門(一)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浮華(五)第1章 問鼎(一)第1章 賭局(一)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浮華(一)第2章 黃雀(一)第3章 浮華(六)第4章 功賊(四)第3章 朝露(九)第4章 騰淵(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朝露(二)第1章 問鼎(五)第1章 城南(七)第2章 鶯柯(八)第1章 冬至(七)第3章 飄絮(一上)第3章 東門(五)第2章 紫騮(七)第1章 賭局(二)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浮華(三)第3章 朝露(六)第4章 功賊(三)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賭局(七)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飄絮(二)第2章 西顧第1章 問鼎(七)第3章 賭局(一)第1章 秋分(四)第2章 西顧(一)第3章 賭局(三)第1章 賭局(四)第2章 朝露(二)第1章 城南(六)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朝露(七)第4章 賭局(七)第3章 飄絮(二)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折柳(六)第3章 東門(九)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冬至(四)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賭局(七)第4章 紅塵(五)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東門(八中)第2章 紫騮(五)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折柳(三)第1章 冬至(五)第4章 恩仇(一)第4章 恩仇(三)第1章 秋分(五)第4章 浮沉(五)第1章 冬至(三)第4章 恩仇(二)第1章 問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