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

二十多具龐大的攻城樓車首先被拖動到離城牆稍遠的距離,避開弩炮的攻擊,而後大量魏軍兵士開始搬運沙土滅火。幸虧這些樓車都已經做了簡易的防火措施,“火爆彈”在車倉內的烈焰一時半會之間還無法將樓車本身點燃。

退下樓車後,許諸看到讓步卒繼續蟻附攻城下去毫無意義,下達了全面停止攻城的軍令,隨着噹噹噹的鳴鑼之聲。魏軍如同黑色海潮一般再次退去。

……

就在許諸狂攻洛陽的同時,曹仁所統帥的五萬魏軍以試圖殲滅佔據在陝縣的漢軍,試圖打通與函谷關夏侯惇的聯繫。高順已將駐守陝縣的一萬多兵力分爲三部,分別部署在兩個營壘和陝縣縣城之中。

其中在黃河沿岸構築的營壘中駐紮的兵力最多,有五千兵士。這個營壘北面是滾滾黃河水,南面則是秦嶺的支脈--崤山山脈。如果曹仁的五萬大軍試圖繞過這個營壘,那麼只能從崤山山脈的邊緣丘陵地帶穿過。

雖然這樣的丘陵地帶並沒有蜀道,秦嶺,還有太行陘道那麼險峻。幾萬人的大軍克服一下困難還是能越過的,但畢竟是山路,首先就不利於虎豹騎的機動展開。其次,後續的輜重補給也要通過這些丘陵地帶運來對魏軍來說就力不從心了。因此,曹仁要光復陝縣,打通和夏侯惇的聯繫,就必須攻陷這個呂布漢軍建在黃河邊上的營壘。

一連七八天,曹仁讓兵卒將校對着漢營不斷辱罵叫陣,但高順堅決避戰不出。在這七八天時間裡,曹仁也同時在做着發起全面總攻的準備。

這一天的拂曉,魏軍的總攻開始了。五十人操作的投石車拋出巨大的石塊,石塊砸在原木搭建的營壘柵欄之上,立刻將寨牆砸出一個巨大的缺口。砸在木柵下方的夯土基臺上就會騰起一陣沖天塵土。掉入積水過幾尺的壕溝,就會激起沖天濁浪。

但讓曹仁意外的是營寨內似乎沒有什麼動靜,曹仁也不管那麼多,直接下達了攻擊的軍令,魏軍首要任務是填平營寨外的壕溝。爲此,曹仁還專門讓工匠打造了一種安裝有櫓盾的推車,車上裝滿了柴禾,車前是寬兩米高仗餘的櫓盾。

無數這樣的推車鋪天蓋地的向漢軍營壘衝去,此時營壘內才射出漫天的箭雨,其中還夾帶着弩炮所發射的火爆彈。在推車前高大的櫓盾的掩護下,居於拋射盲區的推車魏兵幾乎沒有一箇中箭的,但是又十幾個火爆彈意外的落在了車子上的柴堆上。讓一車柴禾霎那間燃燒起來,周遭兵士趕快躲閃,卻又被空中落下的流矢所傷。

被火爆彈擊中的推車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推車安全抵達壕溝附近,傾倒出一車車柴木。僅僅兩三個時辰,營壘的正面就被填平了長達幾百米的一段壕溝,並且鋪上了木板。

魏軍軍營中傳來密集的鼓號之聲,魏軍刀盾手列成密集的盾牆,冒着對方箭矢和火爆彈的攻擊向前推進,當逼近到營壘前百米不到時,盾牆後的弓弩手將漫天的箭雨潑向漢軍營壘。

但是營壘之中並沒有對此立即反擊,這使曹仁認爲對方的弓弩手被壓制住了,他下令步卒繼續推進,曹軍的軍陣終於越過壕溝,步卒們開始攀登高度只有兩米不到的夯土壁壘。

然而在這,魏軍的攻勢一下遏制住了。登上壁壘的曹軍發現壁壘後方仗餘的地方還有一條剛剛三尺深的奇怪壕溝,這壕溝之所以奇怪是因爲它不是用來阻擋敵軍的,而是用來藏兵的。當飛石,箭矢襲來時,兵卒就蹲伏在溝中。越過前方壁壘的飛石和箭矢是不可能擊中他們的,即使將營寨的柵欄完全摧毀後也不行。

現在,這些本躲藏於溝中的漢軍兵士已經一躍而出。長達三米的陌刀,弩箭還有標槍,以及普通郡縣兵用的長矛一起向剛剛爬上壁壘的魏軍招呼過去。隨着一片嘶嚎之聲,大批魏軍兵卒癱軟在壁壘上,或從上面滾落下來。

一名魏軍校尉,仗着有些功夫,手持大盾,上下格擋,左右閃避,躲過陌刀與長矛的攻擊,向壁壘內跳去。在半空中一支飛來的標槍穿透了他的甲冑,這名魏軍校尉如同一個石頭重重的砸落在營壘內的地上。

但是後面有更多的魏軍兵卒,他們列着陣,各舉兵刃盾牌如同潮水一般漫來,儘管在壁壘之上遭遇慘重傷亡,但這股黑潮依舊漫入了漢軍的營壘。隨着幾聲急促的號角之聲,漢軍兵士又齊齊退入到壕溝之中。

魏軍看到漢軍退卻,更是士氣高漲,個個奮勇爭先,向營內衝殺。站立於壕溝內的陌刀手,矛手,以及虎賁射手,弩手竭力阻止他們的前進。但是這些魏軍兵力太過密集,剛剛消滅一層,後面的一層又攻了上來,如同浪潮一般一浪接着一浪。漢軍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

在這危急時刻,隨着一陣將官的高聲喝令,兵士們齊齊將身體蹲伏於壕溝之中。近兩百個火球向他們前方已經擠滿魏軍兵士的空地飛來。

隨着一連串的巨響,一團火焰接着一團火焰沖天而起,很快在壕溝與壁壘之間燃起一道火牆,處於其中的魏軍兵士幾乎都被點着。一個個火人四處亂竄,有向後爬出壁壘的,有向前衝入壕溝的,衝入壕溝的如果大多被陌刀長矛頂住,少部分竄入壕溝的火人被漢軍兵士躲開,他們滿地打滾試圖將身上的大火撲滅,身旁的那些漢軍兵士乘機上去給他們一刀,結束了他們的痛苦。

曹仁只好下令暫時停止了進攻,衝在前沿的魏軍在聽到鳴鑼之聲後,如釋重負的快速向後撤退,丟下了數不清的屍體和傷員。此時,曹仁耳朵裡響起一個他十分熟悉的聲音,是馬隊在平原上的奔馳之聲,而且至少有上千匹馬匹。

這正是漢軍營中虎賁師的所有騎兵,包括一千五的柺子馬和五百鐵浮屠。他們在拂曉之前的凌晨時分,就潛入了陝縣南邊的丘陵地帶,通過山間小道繞到了魏軍的側翼,在這個時刻出其不意的發起奇襲。

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一章 亂襲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九章 翻臉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十一章 敗走第十章 洗腦所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二章 易主第九章 歸義伯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四十章 坑俘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一章 廢太子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
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一章 亂襲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九章 翻臉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十一章 敗走第十章 洗腦所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二章 易主第九章 歸義伯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四十章 坑俘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一章 廢太子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