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

應天府王宮華蓋殿內,一身着紫裝龍袍的,頭戴紫金冠的魁梧漢子眉頭緊鎖,不時的端起茶杯喝口茶。過會又站起來在屋中來回走動。這位坐臥不安之人正是吳主朱元璋。

“大王這是何事煩惱?”一名衣着錦繡但面料樸實的女子走進殿內問道。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馬氏。

“哦,原來是王后啊,孤…沒事,沒事,你忙你的去吧。”朱元璋遮遮掩掩的說道。

“喲,大王何時將臣妾也當起外人來了。若是連臣妾都隱瞞,這世上再無第二人可供大王傾訴了。”馬氏揶揄的說道,整個吳國治下,也只有她敢和朱元璋如此說話。

朱元璋這才重重的嘆口氣說:“正如王后所說,孤真是有塊心病。王后可知我那發小周德興是如何亡的?”

“這…天下人皆知啊,是在漢軍晚上偷營時被銃子所傷,不幸陣亡。難道其中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他被銃子所傷不假,但王后有所不知,那不是普通的火銃。當晚我軍也沒有最終將漢軍擊退,而是被他們大敗,死傷無數,還被攻佔了營寨。三萬兵士最終只有萬人不到生還,而參戰的漢軍據說只有區區幾千人,其中持有那種火器的人只佔很少一部分。孤只是爲了安定軍心,沒有對吳軍上下公開此事。吳府內外只有少數幾人知道此事。”

馬氏驚訝的問道:“火銃?那東西我見過,就是個裝在鐵桶子裡的大爆竹,再厲害,能厲害到左右戰局的地步?”

“據現場兵將說,那銃管比我軍常用的盞口銃纖細多了,只有酒盅粗細,但威力卻大多了,射程極遠,連銃盾都能射穿。關鍵是它不用點火就能像弩箭那樣一扣懸刀就射出彈丸。射速極快。而且打的準,五十步內幾乎能指哪打哪。”

朱元璋所說的這些有以訛傳訛誇大之辭,但也基本說清了燧發槍相對於原始火門槍的優點。

他對馬氏接着訴說着內心的苦惱“鄱陽湖之戰,陳友諒被射死的當晚,孤本以爲就此扳倒了擋在孤問鼎天下道上的一個勁敵。就此天下大勢已定,將陳友諒地盤收入囊中後掃清羣雄和北元將是水到渠成之事。沒想到漢軍中突然冒出如此神器。“

”哎,若僅僅是這,孤還不至於如此憂愁。但上個月,漢軍又拔掉了沌口的吳良大營。那可是吳良苦心營建了數年之久的堅固營壘,兩個時辰不到就被漢軍拔除了,聽說還是那個十二歲小童帶的隊。其間漢軍又動用了一種威力極大的銃炮,我們最大號的碗口銃在這火炮面前連螞蟻都算不上。吳良營中逃回的軍吏說,一發打出去,可以糜爛千里,人畜無還!整個沌口大營已化爲一團齏粉。孤擔心啊,別說一統天下做皇帝了,孤這個吳王可能都做不了,甚至回去放牛務都不可得。”

馬氏聽了這一席話,驚訝的張大了嘴巴:“糜爛千里,人畜無還。這…這也太誇張了吧。那漢軍在武昌不是就能一炮打到應天來了。”

朱元璋皺着眉擺擺手說道:“這是酸腐文人的誇張修飾之辭,不必較真,但沌口大營半日既毀是個事實,可見漢軍火器威力之犀利。”

馬氏略微思緒片刻說道:“大王不必焦慮,那漢軍火器再犀利,總有個來路,想必不大可能是他們自制的。我們只要將它們的來路搞清楚了,只要願出銀兩,自然也不難得到。予時雙方都有,他們也佔不得優勢了。”

朱元璋點了下頭說:“孤已召集過幾個相關的文臣商議此事。今日他們還要前來與孤商討一次。”

正說着,一名太監跑上前來說道:“啓稟大王,羣臣都已在殿前到齊了”

……

羣臣正在華蓋殿的前殿小聲議論着,朱元璋已經換了一副臉孔,虎虎生威的從後殿走了出來。

“怎麼樣,你們可查到漢軍優質火器的來源了?”朱元璋等衆臣行禮叩見後方纔開門見山的問道。

衆人面面相覷,卻無一人開口。朱元璋只好挨個問道:“李善長,蒙元那邊有何消息,是否它們那出國如此犀利的火器。”

“啓稟主上,據我們北方的細作打探,蒙元兵部斷無引進開發如此火器。在西北方向,與蒙元保持密切聯繫的幾大汗國,也沒有哪個商隊聽說過這些東西,他們所見識過的銃炮和我們現在用的也相差無己。”

“張中,你在武昌城中細作運作的如何?”

“稟聖上,臣那些以道士身份爲掩護的細作在鄱陽湖大戰前就大多被陳友諒誅殺殆盡,剩下幾個沒有暴露身份的,近日一番打探也沒探出有價值的訊息,武昌那邊只是多建了幾所軍營和城寨。”

“胡惟庸,你呢?這火器會不會是從西洋那邊傳來的,這最有可能。孤見過西洋造的鎧甲,孤認爲那個手藝可以打造出這樣的火器!”

胡惟庸臉皺的跟個苦瓜一樣,回答說:“啓稟主上,上個月臣派出細作,分別在張士誠,陳友定,何真所盤踞的各個港口打探,發現沒有那個西洋來的色目商人出售過這類火器,他們的火器也是銃炮一類,做工上也許比我們通常用的稍許精良些,但大致也是這個形態,並無太大差別。”

“孤不是說那些大食色目人。他們更西邊還有夷人,孤從色目商人那裡見過的精良鎧甲就是那些更西邊的夷人打造的。孤有強烈預感,漢軍的那些犀利火器就是那裡打造出來的。”朱元璋面孔上已帶着幾分憤怒的情緒。

此時,一直微閉雙目的劉伯溫開口說話了:“啓稟主上,這大食距我海疆就有數萬裡之遙,更不用說比他們更西邊那沒有被蒙古人統治的極西之地了。即使真是這些西洋人打造的這些犀利火器,他們若不主動直接或間接販售到中土來,我們也不可能得到。反之,商人有利就會圖,不用我們去找,他們自己就會找上門來。再看張士誠,陳友定,何真這些人也沒有這些火器,顯然陳漢的火器不管是不是在西洋生產的,至少不是能在中土購買到的。”

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八章 反圍剿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章 血戰第九章 翻臉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二章 刺董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
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八章 反圍剿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章 血戰第九章 翻臉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二章 刺董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