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易主

舞邑的宮城長寬各約300米,築有高約10米,基寬20米的夯土城牆。牆頭已到處可見夏國角弓射手和盾戈步卒。

此時的城內,伊伯的家室和高級臣僕除了因反抗被殺的十幾人外,已經全部被擒拿。兩名隨軍巫醫在給受傷的兵士們上草藥醫治,這一戰,因爲角弓射手的有效伏擊,夏軍創造了零陣亡的記錄。

一刻鐘後,宮城大門再次大開,兩名青銅盾衛各帶二十五名長戟戰兵進入舞邑民居區巡弋。華也帶着八名青銅盾衛直奔家宅而去。驚慌失措的伊國民衆們紛紛躲入屋中,一些膽大的青壯年卻在一旁圍觀。

此前,幾名僥倖逃脫的衛戍,定下心神後,糾集在一起。開始在城邑最南邊的居民區召集民兵。

當他們帶着約兩百人,手持長戈,三五成羣的趕回來時,迎頭碰上盾衛所帶領的長戟戰兵。

盾衛和長戟戰兵見到他們,如同猛虎撲羊一樣而來。

看着沒有絲毫猶豫就向自己迅猛奔來的敵軍,片刻鐘前那血腥恐怖的一幕又涌上這幾名衛戍的心頭,突然一個衛戍丟掉武器拔腿就跑,他這一跑不要緊,剩餘幾名衛戍也兩個跟着一個,三個跟着兩個跑了。丟下一羣蒙圈的民兵。

“持刃者,死!”奔至眼前的盾衛大聲喝道。一些反映快的民兵已經丟掉手中的長戈,另一些還沒搞清怎麼會事,猶猶豫豫,不知所措。大劍揮出,一顆人頭已經落地,還拄着長戈的無頭屍身和銅戈也先後倒落在地。“持刃者,死!”。

隨着嘩啦啦的一片響聲,所有長戈都被丟棄到地上。

那幾名衛戍這次運氣就沒那麼好了,在遠處被另一隊夏國兵士截住,當場斬殺。

……

華進了自家的府宅,失修的宅子已經破落許多。僕人也不見了。只有一個老僕迎了出來,看見華和他身後的士兵,驚詫的說不出話來,張口結舌,半天說出一句“少主,你回來了。”

華點點頭,問道:“邱老,我母親呢?”

“正在屋子裡。”

華進了母親房間,發現母親只是將頭望向自己,並沒有說話。

“母,您的眼睛怎麼了?”華問道。

“是你嗎?…華兒”母親伸出雙手,一隻枯瘦的手緊緊抓住華的手臂,另一隻手輕撫着他的臉龐。

“是我,您這是怎麼了。”

“母沒事,就是眼睛不好使了,看東西模糊,你這一年怎麼樣…”

母親抱着華的頭痛哭一會後,情緒才慢慢平復。

華編了個故事說明自己如何藉助某大方的力量建立了一個國,並將今日發生的事說予母親。

母親聽了此事,面色先是驚懼,而後平靜說道:“如此,我們便不能在伊國再呆下去了,也罷,反正家裡的田財都已敗光。而你也已有個落腳之地。”

華笑着說道:“我們爲什麼要走,以後伊伯可由我兄來擔當。”

母親嘆口氣說道:“你還是年輕了,事情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你以爲把伊伯和他的家室抓了,就能掌控伊國?先不說商王帝幸那一關,就是伊氏的幾大支系反對。你就沒有辦法,難道你能把他們全抓全殺了不成,這伊國衆人平民百姓貴族都多少有着這幾大支系的血緣親族關係……”

“母,你怎麼知道這幾大旁支不會支持我們,至少我們自己這一支是會支持我們的吧。不試怎麼知道。”

此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吾弟說的不錯,伊伯這幾年弄的伊國已是天怒人怨,幾大旁支早與他離心離德。其德已虧,其才見缺,早已不適合擔當伊國之主。”

華回頭一看,正是他的長兄伊亮。

“大哥..你來了”

“二弟,剛纔發生的事我已知道了。這一年你在外面受苦了“,頓了下他又問道:”爲兄只是好奇你在外面的經歷,怎麼一年半載就有了自己的根基。”

無奈,華又將自己的編的瞎話說了一遍。

……

在伊亮的操作下,當天幾大旁支伊姓頭面人物就聚在華的府宅中碰了個頭。這些人事發後就馬上得知了確切情況,知道是華回來了,吩咐自己親族不要輕舉妄動,以靜待變。

此時,華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將伊國南邊,位於襄南盆地邊緣缺口處的三個甸邑分給他們,有相當獨立的自治權。一場交易迅速達成…

幾日後,以伊伯的名義召回鎮守這三個邑的甸爵,伊國原來那個陷害華的大祭司早已被抓捕起來,向民衆和百姓宣佈其罪狀後梟首示衆。然後幾大氏族長老宣佈了伊伯因自知失德無才,禪位於伊亮的消息,並主持了儀式。

本來他們還提議恢復華的姓氏,被華拒絕了,理由是他現在已是一國之主,有了新的姓氏,豈能再改回來。

……

舞邑宮城之中,新任伊伯—伊伯亮和華對酒交談,表示在私,什麼時候都會支持他這個弟弟。在公,伊國永遠支持夏國。

席間,系統提示音傳來【叮…臨時任務“更換伊國國君”完成,恭喜領主獲得獎勵300積分!】

華心裡感慨,這個時代和後世王朝特別是自秦開始的王朝最大不同是,前者的統治者很大程度要依靠親情血緣來維繫,後者最大的威脅反而是來自有血緣關係的人。

……

第二天,華押着前伊伯和其家室三十多人返回華邑。因爲伊氏族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些人,華自告奮勇說由夏國來收留他們。

臨走,華反覆交待兄長伊伯亮要看守好宮城,遇到任何外敵,不要親自輕易出城接敵,而是應該堅守宮城。並給他留下五十個長戟戰兵和五十個角弓射手,待伊伯亮訓練出自己的親兵衛戍後再返回。

隊伍行至應城郊野的渡口。被押送的那些人出生嬌貴,不習慣徒步行軍,早已叫苦連天。華也嫌行進速度太慢,就吩咐人購買了三個竹筏,僱傭應國的象夫,由大象拉着順汝水而上。每筏十幾到二十餘人。

在一流急河灣之處,兩個竹筏翻了,落水之人都是前伊伯和他的家室,衆人一番手忙腳亂,忙活了半天,纔將三十多人打撈上來,早已變成了屍體。這到底是意外還是華故意乾的?對外人而言,已成了這個世界的千古之謎。但華自己心裡清楚,他也無需解釋。

回到華邑後,已有幾名竹弓獵手等着華彙報情況,他們是負責在北面監視崇國和豫國,現在這兩個方國已經如華所願,打將起來。

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小伎倆只是一個導火索,崇豫兩國本就有爭霸伊洛區域的矛盾,這種衝突遲早要通過戰爭解決。而且兩國背後都各有一個大方暗中支持,一個是西邊新崛起的周方,一個是萬方臣服的商帝國。

------------------------------------------------------------------------

本章爲止數據總結:

【積分:538】

【系統人口:包括農民50,竹弓獵手10,買賣人2,巫醫3,青銅盾衛10,長戟戰兵:100,角弓射手:100,盾戈步卒50,合計325人】

【人口餘額:2743】

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五章 漢營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六十章 伐周第六章 天興軍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六章 卻月陣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六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
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五章 漢營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六十章 伐周第六章 天興軍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六章 卻月陣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六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