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興軍

這種輕甲飛騎名符其實,雖然人馬俱甲,但騎士和戰馬都只是一身並不厚的皮甲。人馬身上的甲冑唯一金屬打造的就是騎士頭上那頂鋼盔。這些馬匹並不像王庭重騎戰馬那般高大威猛,但按照系統面板上的說明,這些戰馬耐力極佳,速度及快。而且是一人兩馬的配置。

他們的主戰武器也很奇特,不是他們那把兩尺長的彎刀,而是一把大弓,其威力和射程也就是遜於長弓手。可將羽箭飛射近兩百米後洞穿一件普通鎖甲。他們的射術可以做到在高速運動中對百米內的目標十發六中。

輕甲飛騎就是用速度,機動性和攻擊距離來掩蓋防禦上的短板。他們雖然沒有鐵甲,但敵人打不到他們又能奈何?更何況他們的皮甲下還掩蓋着秘密,皮甲的底層是一層極具韌性的綢緞,箭矢或兵刃洞穿皮甲後,並不會刺穿綢緞,而是將綢緞一起切入皮肉之中。這個綢緞襯底戰前會經過日常清洗消毒,因此它會防護傷口免受感染,同時也能減少傷口的破損程度,還能方便軍醫將箭矢從傷口中拔出。山地長槍兵的皮甲之下也是如此。

但可惜的是,這些新兵種都無法通過土著兵士短期訓練而得到,即使最容易成軍的背嵬衛也要五年纔能有成。所以他們只能百分百靠系統生成。幸運的是系統面板上標明,這個年代足足有五萬的人口餘額可以使用。

楊廣花費一萬五千積分生成了一千名背嵬衛,兩萬積分生成了兩千名山地槍兵。三萬積分生成了兩千輕甲飛騎,兩萬積分生成了一千名王庭重騎。一萬五千積分生成了一千名長弓手。一萬積分生成了五千名弩炮手,他又來到船塢旁,花費一萬八千積分生成了五十艘蜈蚣戰艦。

一口氣弄了這麼多,整個城池頓時熱鬧起來。馬廄內響起此起彼伏的馬嘯嘶鳴之聲,軍營裡傳來陣陣口令號角之聲,城內的運河中,停滿了一艘接着一艘的蜈蚣艦。

一列背嵬衛跨騎着他們那清一色高大健壯的黑馬,邁着整齊的碎步走向楊廣。靠近時,齊齊跳下馬來,爲首的一員將官向楊廣叩拜道:“臣夏越叩拜陛下。”

楊廣一把將他扶起,說道:“夏越,這個時代,我有一個重任要交給你去完成。”說罷,他領着夏越等人策馬向幾裡外的江都而去。

羣臣還有驍果軍幾個將領早已等候在外圍,見到楊廣突然帶了一大票人回來,莫不感到疑惑,再仔細看楊廣身後的這些人馬,更是驚詫無比。

尤其是驍果軍的官兵們,他們自認是這天下第一軍,在大隋境內他們若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今天一見楊廣身後這兩百背嵬衛,僅從軍容氣勢裝備上,自己就矮了三四分。

楊廣已經行的近了,衆臣來不及細想,齊齊伏身叩拜。楊廣讓他們平身之後,纔對衆人介紹道:“朕在爲晉王時,就在這揚子江畔建了一城,名爲天興城。城內屯駐精練軍旅,號天興軍。這位就是天興軍的虎賁郎將夏越。“

說罷,楊廣對身邊長秋監劉文山使個眼色。劉文山打開手中一副早就準備好的聖旨,猛然提高聲音八度說道:“天興軍虎賁郎將夏越聽旨。“

夏越連忙伏身跪倒在地。劉文山開始一板一眼的念起來“自此天下動盪之時,朕深感…,特於江都設立江都總管府,都督淮南,江表,嶺南諸軍事,任原天興軍虎賁郎將夏越爲江都總管府副總管。欽此!“

夏越領旨謝恩山呼萬歲後,陪伴在楊廣身邊隨着大隊人馬向江都行去。驍果軍中的另外兩名楊廣愛將,沈光和來護兒對背嵬衛新奇不已,不停打量着這一羣清一色黑馬黑甲的精良甲士。

楊廣笑道:“讓你們稀奇的東西還有很多呢,過兩天帶你們去天興城見識見識。“

那來護兒應道:“陛下,您可真…真..想不到聖上還有這麼一支精良軍旅。“楊廣又笑着說:”難道你還怪朕對你保密不成?“

來護兒嚇得連忙說:“護兒豈敢,護兒只是欽佩陛下好城府,這麼大的事能守口如瓶。羣臣沒一個知道這事的。“

一旁的沈光摸摸腦袋,像是突然想起什麼,說道:”不對啊,臣記得前段時間爲了驅散杜伏威部的小股盜匪對江都的威脅,曾帶兵來此巡弋過一段時間,沒有發現這有座城池啊。再說此處也非荒僻之地,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來能保守住秘密呢?難道連江都縣的地方官都不知道嗎?“

沈光邊說邊向伴駕的一個江都縣官吏望去,那官吏忙將頭搖了搖,表示自己毫不知情。楊廣還是帶着一絲笑容說道:“你不用望着他,他肯定不知道,沒一個人會知道。這是因爲朕讓仙人在城外做了法術,整個天興城都被遮蔽住了,對凡人而言就如同透明不存在一樣。看不到也摸不着。“

楊廣這話若是說給從沒到過江都的人聽,怕是沒人相信。但現在,羣臣之中很多人在江州多年了,即使剛來江都兩年的驍果軍官兵也對江都城裡裡外外非常熟悉了,他們都確定此處之前沒有這樣一座城池。這些人大都是讀書的士子,即使沒有讀過太多書的驍果軍官兵也見識多廣,絕不是那種在魚肚子裡藏個“陳勝王,大楚興“紙條就能糊弄過去,騙其賣命的愚民莽夫。

此時,在親眼所見的事實面前,楊廣在他們心目中,天子的意義已經名副其實,乃真真正正的真命天子,如同神一般存在。

當楊廣等人進入江都城時,一片雪花從天空飄落。大業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終於來了,這將是淮南賊軍杜伏威部一個難熬的冬天。而楊廣也要在短暫的幾個月中將杜伏威剿滅或降伏,這樣他才能安心北上。

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數十隻蜈蚣艦出現在江都城南面的江面上,與早已等候在碼頭的百餘艘隋軍戰船一起溯江而上,直撲杜伏威的老巢厲陽。

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章 卻月陣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
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章 卻月陣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